對聯,楹聯與春聯
對聯,是由於我國語言是單音節,文字是單形體與一字多意、一音多字的特性而產生的。把字數相同的兩句文,刻意講求相同詞類或詞性,再加上上下兩聯平仄相反的聲律,即是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對聯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中國文字和書法結合的獨特藝術形式。它可以寫景、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有著無窮的情趣,是獨有的文化瑰寶。
春聯是應時令所作,可是沒有端午聯或中秋聯。五代時開始在桃符(桃木板驅鬼)上刻字,公元964年,後蜀孟昶命翰林學士辛寅遜在桃符板上題寫『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吉祥詞句。以後對聯盛於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講求:
仄起平落:上聯最後一字必須用仄聲,下聯最後一字必須用平聲。(這一條要記著,至少以後讀到對聯知道上聯下聯,別鬧笑話。)
平仄交錯:於七言對聯中,可採用「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即對聯中第一、三、五個字的平仄,可以靈活使用,至於第二、四、六個字,則必須嚴格遵守平仄交錯。於五言對聯中,可採用「一三不論,二四分明」的原則。
平仄對立:上聯與下聯相對之字,其平仄應該對立。
宋代以後,中國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北宋詩人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過年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進入清代,對聯已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如:
一字聯: (上)古 (下) 今 橫批: 包羅萬象
二字聯: (上)色難 (下) 容易 無橫批。對字工整,意不相連,是無情對。
四字聯: (上)二三四五 (下) 六七八九 橫批: 南北 (缺衣少食沒東西)
五字聯: (上)三星白蘭地 (下) 五月黃梅天 (上)花開春富貴 (下) 竹報歲平安
七字聯: (上)長長長長長長長 (下) 長長長長長長長 橫批: 長長長長 (試唸看看)
最長一聯是清朝鍾雲舫撰,有1612個字。
我喜歡的聯如: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個自肚腸。(把一般頭面改為王王在上或單戈對戰,下聯改為鬼鬼犯邊或合手擒拿,都極佳。)
較難的對聯: 無錫錫山山無錫;長春春水水長春。(黃河河山山河黃)
三光日月星 四詩風雅頌 ( 四德亨利元 )
我為臉書諸君試作一聯: (上) 大浪淘沙皆過客 (下) 高山流水少知音 橫批 : 臉書
** 一幅對聯寫袁世凱: 刺遯初(宋教仁)而遯初死,鴆智庵(趙秉君)而智庵死,最後殺夔臣(應桂馨)而夔臣又死。死者長已矣,陰府三曹誰折獄。使朝鮮而朝鮮亡,臣滿清而滿清亡,及身帝洪憲而洪憲又亡。亡之命也夫,輕舟兩岸不啼猿。
民國時,劉師亮諷袁世凱一聯:「袁世凱千古;中華民國萬年」。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華民國』四個字是「對不齊(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 附記)
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有很多人解釋為北宋新舊黨爭,一朝令在手,一朝天子臣。或許就是桃符,或許兩者意思都有,各自解讀吧。
歷史是勝利者所寫成,宋史為突出趙匡胤之高大帥,總要貶低其他被征服者,如孟昶。孟昶在歷史上給人是個碌碌無為、貪圖享受的亡國之君,花蕊夫人、七寶溺盆成為他的代名詞。細讀孟昶16歲即帝位,31年皇帝期間,除了後期重用髮小書童王昭遠是大敗筆外,其它可責者並不多。除上述春聯外,孟昶注重吏民關係,首設匭函(舉報箱),並於941年頒布24句箴言,令刻於巨石上,爾後被宋太宗拿來引註於各種官箴。這四句箴言即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流傳至今。說明他有文采又關心民膜。後蜀之富庶,史上記載"北宋造200艘船,廢時十數年,使運盡後蜀之財富珍寶" ,說明蜀民之富。用"靡不有初,鮮客有終"來說他最貼切。
附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