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西方情節;看俄羅斯街頭運動
俄羅斯骨子裡還是西方情節比較嚴重。什麼時候俄羅斯會轉倒向東方 ?
這個問題的根源:斯拉夫人的輝煌源自於兩點——
其一,對東方征服。
其二,對西方取經。
16、17世纪是一個强者擴張的時代。
天主教圈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拿下南美大陸,拿下中美洲大陸,在非洲、亞洲搶占大片殖民地。
新教圈子的英國和法國,拿下北美大陸,在非洲、中東、南亞、大洋洲,搶奪大片殖民地。
最遺憾的就是華夏文明圈,在明清更迭,在内鬥。17世紀前半個世紀,歐亞大陸上最强悍的滿八旗骑兵,不是向西去搶地盤,而是一心向南跨過長城,攻擊大明朝,最終取大明而代之。華夏文明圈這場內鬥,直接便宜了東正教圈子的沙俄。
158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時,沙俄剛過烏拉爾山。到1649年,大清站穩脚跟;沙俄在烏拉爾山以東拿下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的代價可以忽略不計。這是沙俄歷史上最為成功的領土擴張,也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成本最低、最為成功的領土擴張之一。
明清更迭,不過是農耕文明周期内的政權更替。但是上升到文明周期就會看出,因沙俄佔據烏拉爾山以東的大片地盤,華夏文明圈的外圍空間被大大壓縮。
為什麼說文明代差性的落伍很可怕?
其實沙俄這種擴張,和自古以來的匈奴帝國、突厥帝國、蒙古帝國並無本質差别,非常不穩定。但這些領土在古代經常易主,到今天為何變成俄羅斯的固有領土?只因為彼得大帝的那場改革,推開農奴制的沙俄走向工業文明的大門。那條路上還有葉卡特琳娜二世、亞力山大一世等沙皇接棒,一直到斯大林才算走完,前後大約兩百年時間。
彼得西方取經,彼得幹的事兒很像北魏孝文帝。
當初鮮卑人從最東北的嘎仙洞起步,一直遷徙到塞北的大同、洛陽。面對中原的農耕文明,孝文帝决心改革,為此賠上老婆孩子也在所不惜。彼得和孝文帝一樣,面對歐洲工業文明,下決心變革,為此也是賠上老婆孩子在所不惜。他們都是通過自己家族的犧牲,換取民族興旺、並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
1697到1698年,彼得到西歐進行了一次長途旅行。當然他不是出訪,他的身份並不是沙皇彼得,而是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也可以看作是彼得微服私訪記。彼得這次私訪——
到過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當過船長;到過英國造船廠學習造船技術;到過普鲁士學過射擊;彼得走訪工廠、學校、博物館、軍火庫,甚至還参加了英國議會舉行的一届會議。總而言之,這位身高堪比林肯的壯漢盡他最大的努力學習西方的文化、科學、工業及行政管理方法。
回到俄羅斯之後,他放出幾個大招。
第一招,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權統治,加强工作效率。
第二招,頒布新法令移風易俗:要求斯拉夫人必須剪掉祖傳的大鬍子,宫廷人員必須穿西裝,鼓勵吸烟和喝咖啡,向西方看齊。
第三招,經濟方面,大力鼓勵工商業。為鼓勵引進西方工藝和技術,彼得把許多西方技術人員帶入俄國,還派遣許多年輕的俄國人到東歐去學習。
第四招,大力發展海軍,和波羅的海西邊的霸主瑞典幹仗。彼得和之前的沙皇不一樣,擴張地盤的欲望不是很强烈。但他一定要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因為彼得認為,聖彼得堡是瞭望歐洲的一個窗口。
他的這些套路,相當於給俄羅斯植入一套可升級的軟件系統,名叫工業文明之路。為了改革,彼得處死了自己的親兒子皇太子,和皇后離婚。
彼得改革之後,俄羅斯一直以打通出海口、占領大河入海口為目的,如同一個心機深沉的獵人。
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王,繼承了彼得大帝的衣缽,拿下克里米亞,相當於替俄羅斯打通黑海出海口。當烏克蘭倒向北約時,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克里米亞,原因就是不想失去黑海出海口。
19世纪中葉,沙俄從大清帝國手裡搶走黑龍江入海口。20世紀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就是要打通通向印度洋的入海口。
彼得大帝的這番取經,種下俄羅斯人傾心西方的情節之一。
沙皇亞力山大二世,就是奪走中國黑龍江入海口的那位,他想費除農奴制,結果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沙俄社會矛盾非常深,革命黨人很多。比如斯大林,八次被捕,六次越獄。
沙皇尼古拉二世衛轉移社會矛盾,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戰爭引爆了俄國内部危機。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砲響,蘇聯誕生。
列寧為退出世界大戰,和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這個條約給蘇聯造成的損失:割讓大片土地給德國;賠償德國60億馬克;損失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33%的鐵路,以及5000萬人口。
這各條約給蘇聯帶來的好處:
其一,和德國和解,給蘇聯爭取到立足空間;
其二,延緩德國敗亡,給蘇聯爭取多一些立足時間;
其三,給蘇聯爭取到工業化的機遇。
前兩點都好理解。這第三條是怎麼回事?德國戰敗之後,《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不能發展空軍、海軍,不能擁有坦克和大炮等重型裝備,只能保留10萬陸軍。
德國的軍工巨頭和一心復仇的熱血軍方當然咽不下這口惡氣,於是他們把目光轉向友好的蘇聯。双方簽署了一系列經濟、貿易及軍事協議,德國向蘇聯提供資金、技術、人員和設備等秘密援助,作為回報,蘇聯允許德國在其境内建立軍事工業基地和訓練基地。( 本為隱藏實力,圖謀再起 。不料所托非人,實實在在的壯大了蘇聯這中山狼。)
1922年到1927年,德國向蘇聯輸出大量的工程師、技術專家。為蘇聯的現代化工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列寧時代的蘇聯還有很濃重的理想色彩。當時蘇聯實施新經濟政策,宣布實行產品交換,以征收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允許私人在一定範圍内盡行商業往來;一切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則允許私人經營。——類似於混合所有制經濟。政治對資本還没有完全控制。
到了斯大林實代,蘇聯的理想色彩消失,帝國色彩逐漸濃厚。
1928年,蘇聯度過五年恢復期之後,斯大林主持第一個五年計畫。如果抛開體制與意識形態不談,斯大林的工業化思路和彼得大帝有很多神似之處。區别在於,斯大林的手段更為鐵血,而且斯大林比彼得更為幸運一些。
從1929年說起。當華爾街股市崩盤之際,世界性大蕭條來臨,蘇聯一下子成了香餑餑,一躍成為世界市場上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原本對蘇聯愛理不理的列强,爭相把各種設備打折賣給蘇聯。當時斯大林抛開意識形態,到歐洲列强那裏大買特買。此前蘇聯的工業骨骼(鋼鐵)與工業神經(電力)匱乏,從美國那兒得到技術資源後,建設了三大鋼鐵廠。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從技術、設備到人才都是從美國引進的。
蘇聯原本在汽車、飛機製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等大工業領域都是空白,之後分别從英美得到相關的技術與設備,比如高爾基汽車廠由美國福特公司援建等等。英美很多工程技術人員奔向蘇聯。蘇聯開始飛躍發展。
套用資本術語,蘇聯利用大蕭條,抄底成功。斯大林成為斯拉夫人歷史上最牛的抄底能手,從而登上斯拉夫人工業化歷程中第一人的寶座。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蘇聯的工業實力已經躍居歐洲第一,在世界範圍内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存在。( 大陸要利用新冠疫情危機,超底成功。)
斯大林接手的是一個犁耕手種的落後的蘇聯,留下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强大的蘇聯。如今俄羅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懷念斯大林,但是理解斯大林的俄羅斯人少之又少。其實,斯大林不是權力建築師,而是斯拉夫人工業文明階段的設計師。
彼得大帝和斯大林,一頭一尾,帶領斯拉夫人完成工業文明階段的歷史使命,鑄造了斯拉夫人的輝煌。
現處於困境中的俄羅斯,總還想著去西方取經。這就是歐俄之間的虐戀。
回到開頭的問題,什麼時候俄羅斯會倒向東方?那要看東方有什麼樣的經書值得斯拉夫人來取。
**看俄羅斯街頭運動
俄羅斯現在除了核彈和少部分軍工實力,其他,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可用一個字來形容"脆"。脆,可以理解為脆弱,也可以理解為剛而易折。拜登上台之後的第 3 天,俄羅斯突然熱腦起來,莫斯科、聖彼得堡、新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鄂木斯克、伊爾庫茨克、托木斯克、烏蘭烏德等多個城市爆發反當局示威。示威者冒著嚴寒走上街頭。因為納瓦尼回國了。
從纳瓦尼的主張來看,他是一個很不成熟的政治人物,而普京則異常老練,但是對於無知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不需要去關心那麼多大問題,一張更有年輕的面孔,一些更有活力的口號,就足以激發年輕人支持纳瓦尼。
那些主張,例如在“減少監管,主張小政府”和“增加福利”之間的矛盾,嗨……不懂,年輕人誰在乎那麼多?至於"權力和錢財"歸於地方,是不是會引發俄羅斯第二次分裂,造成第三次車臣戰爭,這些俄羅斯年輕人更自然是想都不用去想的。
納瓦尼的這種主張,俄羅斯不是没有嘗試過,葉利欽就做過,效果真的不好,而普京又是葉歷欽親手挑選的繼承人,對於普京來說,没有人比他更懂怎麼調和和歐美之間的關系。
最近這些年,全球的街頭運動並不少,但俄羅斯還是比較有特色。香港的街頭運動,示威者比較凶,警察比較弱。華盛頓街頭運動,警察比較凶,示威者比較弱。一方比較弱,很容易平息。但俄羅斯是警察和示威者都比較凶,懟起來是針尖對麥芒。没辦法,斯拉夫人自古以來就比較剛,不會走迂迴路線。好像高麗棒子示威者的汽油彈堪比。
任何國家的分離主義問題都是無比的大事,南北戰爭時期,美國南方脱離聯邦,美國怎麼做的呢?打了美國有史以來最為殘酷的戰爭,謝爾曼將軍把整個南方夷為平地,他的名言就是:
“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鬼哭狼嚎!讓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貧富,都感受到真正的痛苦。我的軍團將毀滅喬治亞而後快。結束這場戰爭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變得恐怖,變得令敵人無法忍受,我就是要讓南方人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得到刻骨銘心的教訓,永遠不敢再想要獨立 ! 永遠不敢訴諸戰爭 ”。聽聽 !
**一旦俄羅斯在外匯儲備中大幅配置人民幣,那麼未來在類似上合組織内的多國經濟體系中,貿易、外匯儲備中人民幣的占比將會大幅上升。說得直白一點,當俄羅斯這個大哥抛棄了美元、歐元後,俄羅斯的那些小弟國家也必然會拋棄美元歐元。所以,接下來人民幣在部分國家中將加速國際化。
**亞美尼亞本來是親俄國家,亞美尼亞之所以能够與阿塞拜疆形成戰略平衡并占據纳卡地區。結果,帕希尼楊親美,通過街頭革命獲得了政權,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也出現了裂痕,阿塞拜疆政治抓住這個機會,借助土耳其的力量一舉在纳卡击拜了亞美尼亞軍隊,占領了部分纳卡地區。後來,正是俄羅斯的介入,才使得亞美尼亞穩住了局勢,但亞美尼亞丢掉的纳卡領土,暫時是不可能拿回來了。也就是說,帕希尼楊的執政,讓亞美尼亞丢了領土。現在,俄羅斯重新掌控了亞美尼亞的局勢,親美的帕希尼楊當然是必然要下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