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制度兩樣情
中國清代的人口,為什麼大爆炸,達到四億多人?通常的解釋是 :
第一,是雍正皇帝搞的“攤丁入畝”制度,也就是不再收人頭税了,只按土地面樍收土地税。第二個原因,是來自美洲的作物,像玉米、番薯和土豆在中國大面積種植。這些作物產量大,而且對環境也不太挑剔,同樣是這片土地出產的糧食多了,能養活的人口也就多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繼承制度不一樣。中國歷史上基本採用“嫡長子繼承制”。但這個繼承是指王位或者爵位,而不是財產。財產基本上都是均分財產,所有的兒子都有平等的一份。
在歐洲,爵位、財產都是長子繼承制,那其他兒子怎麼辦呢?他們長大了,在家里可以混吃混喝,但是不可以在家裡结婚,更不可能繼承財產。所以,歐洲很多家裡的小兒子,一旦長大成人,就要出門去自謀。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去當神父,有的就流落成了盲流。這種制度,在歐洲普遍存在,英國執行的最徹底。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在歐洲,這個制度從中世纪開始就一直存在,問题在于這個制度是怎麼形成的?其實,長子繼承制是歐洲封建制度的必然結果。
在歐洲一個國王,把土地分封给一群公侯伯爵,為的是將來在打仗的時候,他們能出錢出人。如果他們生一堆兒子又把家產都分了,最後遍地都是小領主,打仗的時候,誰還能出錢出人。所以,基本上,封建制度就是不允許財產分割的。中國的封建制度结束得比較早,皇權制度從秦朝開始就已經建立了,這是中國政治上的早熟。對皇權來說,沒有貴族、大地主,遍地都是小地主,皇權才安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漢武帝搞的推恩令。表面上是把皇帝的恩寵推给每一個兒子,如是,大諸侯變成了小諸侯,誰也没能力跟皇權較勁了。這兩種既承制度,必然導致人口規模不一樣。在歐洲,小兒子必須出家門,要麼参軍,要麼進修道院當神父,或去當殖民者、商人、探險家,天天居無定所還沒錢,哪能结婚生孩子? 但是中國所有的兒子都能分到一份家產。父母天天操心,為每個兒子娶媳婦抱孫子,這種文化傳統下,人口繁衍速度當然就快。
近代歐洲人平均结婚年龄都在28、29歲。而中國過去農村14、15歲结婚是普遍縣象。就16世纪來說,中國的明朝人口約一億,歐洲大陸才五千萬,英國才幾百萬人。因為英國人把長子繼承制執行的比較徹底,當時有25%的年輕人是终身不結婚生子的。這個人口规模的差異,當然就反映在經濟上。所以,中國古代經濟比歐洲發達得多。但是在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又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英國之所以在歐洲第一個建成了資本主義,跟長子繼承制是有很大關係。因為財產不分割,很多代之後,由於結婚、聯姻,地產越滚越大,形成了大地產,這就是資本積累。所以工業革命在英國一開始,社會上就有成規模的資本可以投資建工廠。那些原本被迫出門的小兒子們,就變成了商人、殖民者、冒險家。他們没有繼承權,但從小生長的環境好,學習往往更用功,教育水平比長子要好。將来到社會上要憑自己的本事去打拼。他們也没什麼盼頭,只能努力奮進。英國後來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全世界那麼多殖民地,那麼多殖民者和官員多是因為這種小兒子多。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小兒子們,把所謂的英國紳士風度傳播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形成了獨特的大英帝國的紳士文化。英國貴族整體社會形象比較好,跟這個也有關系。
英國發展資本主義,無形中就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兒子出資本,小兒子們負責冒險經营。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都有了,資本主義就這麼顺利地發展起來。再來看我們中國。原來經濟發展是不錯的,但中國的小農經濟,在資本主義時代就玩不轉了,資本積累困難。就算積累起來了,老爺子一死又分家。況且地主家的孩子,心想,反正將來都可以分到一份家產,所以進取精神不够,敗家痞子就多。
繼承制度的不同,對於兩個民族在近代的命運有很大的影響。文化因素的形成往往是偶然的,在不同的時期,發生的作用也不一樣。你在這個階段獲得了優勢,在另一個階段也許就變成了劣勢。這種轉换,往往出人意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