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23年,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虛位領袖),一次汪精衛組閣,一個多月尚未參謁林主席。經人提醒,遂通知主席,決定次日去參見。到了主席官邸撲個空,甚感敢詫異,只好留名片 ,悵然而返。下午,林森去回拜,才知道林主席是因為"不敢當參見之大禮"而避之。時人對此有兩種解釋: 1. 胡適讚林森之"恬退",卻實做好虛位領袖之虛,是為美談。2. 另一說法是,開了汪內閣一個大玩笑,也是搧了不懂體制,不之禮節地汪內閣一個大耳光,下午的回拜正是要使這幫人感到失禮和慚愧。(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全付武裝,佩帶指揮刀進入參議院,林森時任參議院長,對袁說" 此乃代表人民之最高機構,不得佩帶武器入場,以崇法制。" 袁為之色變,但仍不得已而從之。) 國府主席原內定是于佑任,報紙已刊登,次日發布卻是林森。傳聞林森持獨身主義,終生不娶,其實是原配鄭夫人婚後三年逝世,他終身不續娶。在廬山牿嶺的路上有林森捐贈的石凳,上刻有"有姨太太的不許坐"。當然坐了也沒人干涉,但心裡總不自在。
1925年11月,林森參與謝持、鄒魯、黃季陸等在北京西山召開的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史稱“西山會議派”),力主清除國民黨內之共產黨員,與當時聯俄容共政策不符,林森被處以開除黨籍處分。1917年清黨,證明西山會議派之先覺,又恢復黨籍。1938年12月,汪兆銘(精衛)叛逃投敵,林森以中監委常委負責人身份力主開除其黨籍,并明令通緝。林森親至電台痛斥汪僞等漢奸盜竊名器、叛國投敵的卑鄙行徑。自林森代表國家宣布與日、德、意三國宣戰後,林森雖至高齡,公務仍不少怠。
民國32年5月,林森在接見加拿大大使前遇車禍(孔大公子令侃所為)中風。8月,逝于林園官邸。彌留時仍囑收復台灣。中共中央致唁電說:“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爲元首逝世致哀》。1979年,中共中央認爲林森“是著名的老一輩民主革命家”。
葉楚傖輓林森" 寧靜澹泊,勤整廉貞;舉措抑揚,不私姦惡;造次顛沛,不離規矩;居常和易,童稚可親。臨大難,持大節,則崢崢嶽嶽,懍乎如神。"
** 【曾國藩】 【低頭一拜屠羊說】
最大智慧表現在勦平太平天國後, 權傾半天, 功高震主, 勸進問鼎之輕重者, 洛繹不絕. 曾國藩寫信給九弟曾國筌一首詩" 【左列鐘銘右謗書, 人間隨處有乘除, 低頭一拜屠羊說, 萬事浮雲過太虛.】" (屠羊說典出莊子 讓王篇, 謂屠氏助楚昭王復國 ,功成身退, 絕不受拜爵封土.)以明志. 另寫家書 盡談養豬種菜, 完全是田舍翁氣, 給慈禧太后看, 以示無大志 消弭朝廷猜忌, 深諳黃老之術.
這是說他們當時的處境,左邊放了一大堆褒揚令、獎狀。右邊便有許多難聽而攻擊性的傳單。世間的是非誰又完全弄得清楚呢!多了這一頭,一定會少了那一邊,加減乘除,算不清那些賬。你只要翻開莊子書中那段屠羊說(人名)的故事一看,人生處世的態度,就應該有屠羊說的胸襟才對,真正的聖人,就是像屠羊說這樣的,不論毁譽,依然故我。,所謂「萬事浮雲過太虛」。
這是說他們當時的處境,左邊放了一大堆褒揚令、獎狀。右邊便有許多難聽而攻擊性的傳單。世間的是非誰又完全弄得清楚呢!多了這一頭,一定會少了那一邊,加減乘除,算不清那些賬。你只要翻開莊子書中那段屠羊說(人名)的故事一看,人生處世的態度,就應該有屠羊說的胸襟才對,真正的聖人,就是像屠羊說這樣的,不論毁譽,依然故我。,所謂「萬事浮雲過太虛」。
曾國藩六大智慧
1.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
2.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
4.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5.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6.獨利則敗,眾謀則洩。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 【林則徐】
1.為國家策定最高政略與戰略,明指中國真正大患是穌蘇俄。
2.虎門焚煙,每0603年是禁煙日。為國民健康把關。
3.平等對代各民族,"只問良莠,不問漢回"。
4.興修水利,以利農業。
5.提拔獎掖人才,胡林翼、左宗堂、沈葆楨皆為林所舉薦。
** 王通有言:【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曹操請司馬懿出山為仕,那時司馬懿见漢朝風雨飘摇、國運凋零,不愿在曹操手下為官,但曹操權勢很大不敢得罪,便假稱自己中風,身體行動不便。曹操是奸雄,如何能輕信?不信,就派人去打探,并下令:如其詞不實,就逮捕他。司馬懿果然装得像,没有破绽。他生平两次装病,都像極了,這次也是。有一天司馬懿家里的書籍正好擺出來曬太陽的時候,突遇暴雨,司馬懿急忙爬起来,親自搬書,這一來裝装病的事情就要暴露了,如被曹操的耳目知道了,能丢性命。所幸只有一个小婢看到,只是這可憐的小婢被司馬懿妻張麗華殺人滅口。但沒有不透風的事,還是被令史得知。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一個曬書的主角是郝隆。西晋時期,大司馬桓温手下的参軍郝隆飽學多才,没有得到重用。他辭去参軍的職務回故鄉隐居。每年的七月七日當地有晒衣服的風俗,家貧的郝隆解開衣扣袒胸露腹晒太陽,人們問何故?他傲然地回答道自己在晒書。這其實是誇自己腹中的才學,滿腹經綸,晒肚皮也就是晒書。
這幾天天氣正好,哥們是否也該把自己的將軍肚攤出來曬曬,看是山珍海味,還是滿腹經綸,說不定也來個人生大轉折,老來俏呢 !?
宋代黨進「負腹將軍」之典, 黨進嘗飽食之後撫肚,歎息說:「我不負汝。」身旁的人曰:「將軍固不負此腹,此腹負將軍,未嘗出少智慮也。」
宗棠大腹便便,茶餘飯後,也總喜歡捧着自己的肚皮说:“將軍不负腹,腹亦不负將軍。”有一天,他效仿黨進當年的口吻問周圍的人:“你們可知道我肚子里装的是什麼?”這問题一出,可就熱鬧了,有說满腹經綸的,有說腹藏十萬甲兵的,有說腹中包羅萬象的,總之,都是惟恐馬屁拍得不够想。可不知怎的,左宗棠這回却拗着劲,脑袋瓜摇了又摇。帐下有位小营官在家鄉原是個放牛伢子,他憑着朴素的直觉,大聲说:“將軍的肚子里,装的都是馬绊筋。”左宗棠一拍案桌,跳起身来,誇赞他講得太對了。這小鬼就憑一句正點的话,连升三级,可谓鸿运当头。湖南土話稱牛吃的青草為“馬绊筋”。左宗棠生于壬申年,屬猴,但他最喜歡的却是牛,喜歡牛地負重遠行,並自稱是牽牛轉世。
** 【說閒話】
沒有人自稱喜歡道聽途說,但人人都樂此不疲。中國人說: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外國人說: 大人物討論構思理念,一般人議論天下事宜,小人物談論別人閒話。前者太嚴肅;中者瞎子摸象各說個話,聽久了煩;唯有後者,既探人隱私,又滿足好奇,饒富趣味。何況八卦小道還可以賣大錢,看狗仔滿街橫行,八卦雜誌永遠高居銷售榜首,最是說明人性陰暗面。矛盾嗎 !?
其實,更有人會高興自己是流言主角,不惜自製,熱炒搏版面,既熱衷那份被關注的感覺,又站在舞台中央搶鎂光燈,致於燈滅後的指點譏嘲,那是從來不顧的。千萬別说這只是藝人明星的伎倆,各行各業都有,政客們炒得最來勁。認為比被人談論更糟的就只有是被人遺忘,不被人談論。
桓溫之徒,不能留芳,亦當遺臭,就是這個心態。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誰跟你說閒話,亦會說你的閒話。」
「沒有人自稱喜歡道聽途說,卻人人都樂此不倦。」
「比被人談論更糟的,就只有是不被人談論。」
「坐下來説别人, 站起來被人說。」……更多見鏈接,配英文翻譯
About Gossip....
“Gossip is what no one claims to like, but everybody enjoys.”
“The only thing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Great people talk about ideas. Average people talk about events. Small people talk about other people.” — 諺語
大人物討論構思理念,一般人議論天下事宜,小人物談論別人閒話。
1.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
2.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
4.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5.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6.獨利則敗,眾謀則洩。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 【林則徐】
1.為國家策定最高政略與戰略,明指中國真正大患是穌蘇俄。
2.虎門焚煙,每0603年是禁煙日。為國民健康把關。
3.平等對代各民族,"只問良莠,不問漢回"。
4.興修水利,以利農業。
5.提拔獎掖人才,胡林翼、左宗堂、沈葆楨皆為林所舉薦。
** 王通有言:【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七夕習俗:曬書】 人生大轉折
( 樊燮與左宗棠案,潘祖蔭出折相救"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陶澍託孤,左宗棠撫孤、曬書
1838年(道光十八年),左宗棠北京会试再次落第。歷經會試失败的左宗棠如約專程到两江總督府拜见陶澍。陶澍安排左宗棠在馆舍住下,陶澍藏書豐富,左宗棠樂得閱讀。彼此沒再没见面了。两個越過去了,左宗棠有点憋不住了,左思右想不是滋味,即使是公務繁忙,總不至于两個月也没時間會晤吧,是不是因為再次落第,總督大人開始瞧不起自己了。(有如蘇秦難張儀)
左宗棠强壓怒火去總督府告辭。陶澍刚好起床,才穿好一只襪子,聽報說左宗棠要走,連另一只襪子都没来得及穿就追了出(有如蔡邕倒履相迎蕭何追韓信。)原來陶澍是有意试探左宗棠的耐心,想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磨练他。陶澍一直追到辕门,邊說邊挽左宗棠回到廳堂,並讓他坐上位。左不肯,陶澍認真地说:"贤弟當坐此位,他日名位將在我之上。"陶澍安慰他说:"这次會試落第,不要灰心,要多學些經世致用的學問,國家很需要有真才實學、能辦時事的人才啊!"陶澍說到這里深深地嘆了口氣,接着说:"我人老了,有一事相托,不知左贤弟可答應?"左宗棠忙打躬道:"大人相托,豈有不應命之理!"陶澍唯有
晚年所生的儿子陶桄一子存活,现年七歲,视如掌上明珠。陶澍对左宗棠真切地说:"如我有不测,就把陶桄這孩子交托给你培养如何? 左宗棠欣然應允,陶澍就進一步说:"賢弟的大小姐小陶桄一歲,我们就結為親家,等他們成人了,由你操辦,我拜托了。次年,陶澍病逝。1838年(道光十八年),左宗棠北京会试再次落第。歷經會試失败的左宗棠如約專程到两江總督府拜见陶澍。陶澍安排左宗棠在馆舍住下,陶澍藏書豐富,左宗棠樂得閱讀。彼此沒再没见面了。两個越過去了,左宗棠有点憋不住了,左思右想不是滋味,即使是公務繁忙,總不至于两個月也没時間會晤吧,是不是因為再次落第,總督大人開始瞧不起自己了。(有如蘇秦難張儀)
左宗棠强壓怒火去總督府告辭。陶澍刚好起床,才穿好一只襪子,聽報說左宗棠要走,連另一只襪子都没来得及穿就追了出(有如蔡邕倒履相迎蕭何追韓信。)原來陶澍是有意试探左宗棠的耐心,想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磨练他。陶澍一直追到辕门,邊說邊挽左宗棠回到廳堂,並讓他坐上位。左不肯,陶澍認真地说:"贤弟當坐此位,他日名位將在我之上。"陶澍安慰他说:"这次會試落第,不要灰心,要多學些經世致用的學問,國家很需要有真才實學、能辦時事的人才啊!"陶澍說到這里深深地嘆了口氣,接着说:"我人老了,有一事相托,不知左贤弟可答應?"左宗棠忙打躬道:"大人相托,豈有不應命之理!"陶澍唯有
左宗棠對陶澍的藏書倍加愛惜,每年六月初六,他都要请人把書搬到太楊地坪里晒霉,并親自到廠監督,检查書籍保管情况,以防虫蛀霉變。有一年晒書,左宗棠随手翻到有本書中關於在沙漠中作戰如何找到水源的章節,水源是沙漠作戰的關键,只有找到水源,才不致于渴死,才能作戰取勝。左宗棠將這書一口氣讀,并默默牢记在心。
後來,左宗棠一路仕途,官至封疆大吏,奉命收復新疆。在金積堡战役中,左宗棠部隊誤入沙漠腹地,骆驼带的水也已用完,無法繼續作戰。危急時刻,左宗棠想到了在陶家晒書時看到的如何在沙漠中找水源的内容。于是,回憶書中所叙,引駱駝四處尋水,當看到駱駝前蹄所蹴之處,忙命人就地掘井,果然得水。得水后的左宗棠部隊士氣大振,一舉取得金積堡之役的大捷,收复了大片失地,维護了國家尊嚴。陶澍若知此事,想必也因不拘一格地為國家識得人才,而含笑九泉的。( 樊燮與左宗棠案,潘祖蔭出折相救"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另一個曬書的主角是郝隆。西晋時期,大司馬桓温手下的参軍郝隆飽學多才,没有得到重用。他辭去参軍的職務回故鄉隐居。每年的七月七日當地有晒衣服的風俗,家貧的郝隆解開衣扣袒胸露腹晒太陽,人們問何故?他傲然地回答道自己在晒書。這其實是誇自己腹中的才學,滿腹經綸,晒肚皮也就是晒書。
這幾天天氣正好,哥們是否也該把自己的將軍肚攤出來曬曬,看是山珍海味,還是滿腹經綸,說不定也來個人生大轉折,老來俏呢 !?
宋代黨進「負腹將軍」之典, 黨進嘗飽食之後撫肚,歎息說:「我不負汝。」身旁的人曰:「將軍固不負此腹,此腹負將軍,未嘗出少智慮也。」
宗棠大腹便便,茶餘飯後,也總喜歡捧着自己的肚皮说:“將軍不负腹,腹亦不负將軍。”有一天,他效仿黨進當年的口吻問周圍的人:“你們可知道我肚子里装的是什麼?”這問题一出,可就熱鬧了,有說满腹經綸的,有說腹藏十萬甲兵的,有說腹中包羅萬象的,總之,都是惟恐馬屁拍得不够想。可不知怎的,左宗棠這回却拗着劲,脑袋瓜摇了又摇。帐下有位小营官在家鄉原是個放牛伢子,他憑着朴素的直觉,大聲说:“將軍的肚子里,装的都是馬绊筋。”左宗棠一拍案桌,跳起身来,誇赞他講得太對了。這小鬼就憑一句正點的话,连升三级,可谓鸿运当头。湖南土話稱牛吃的青草為“馬绊筋”。左宗棠生于壬申年,屬猴,但他最喜歡的却是牛,喜歡牛地負重遠行,並自稱是牽牛轉世。
** 【說閒話】
沒有人自稱喜歡道聽途說,但人人都樂此不疲。中國人說: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外國人說: 大人物討論構思理念,一般人議論天下事宜,小人物談論別人閒話。前者太嚴肅;中者瞎子摸象各說個話,聽久了煩;唯有後者,既探人隱私,又滿足好奇,饒富趣味。何況八卦小道還可以賣大錢,看狗仔滿街橫行,八卦雜誌永遠高居銷售榜首,最是說明人性陰暗面。矛盾嗎 !?
其實,更有人會高興自己是流言主角,不惜自製,熱炒搏版面,既熱衷那份被關注的感覺,又站在舞台中央搶鎂光燈,致於燈滅後的指點譏嘲,那是從來不顧的。千萬別说這只是藝人明星的伎倆,各行各業都有,政客們炒得最來勁。認為比被人談論更糟的就只有是被人遺忘,不被人談論。
桓溫之徒,不能留芳,亦當遺臭,就是這個心態。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誰跟你說閒話,亦會說你的閒話。」
「沒有人自稱喜歡道聽途說,卻人人都樂此不倦。」
「比被人談論更糟的,就只有是不被人談論。」
「坐下來説别人, 站起來被人說。」……更多見鏈接,配英文翻譯
About Gossip....
“Gossip is what no one claims to like, but everybody enjoys.”
“The only thing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Great people talk about ideas. Average people talk about events. Small people talk about other people.” — 諺語
大人物討論構思理念,一般人議論天下事宜,小人物談論別人閒話。
** 【王世杰】
1945年8月14日,時任外交部長的王世杰,代表中華民國,與蘇聯簽定出賣外蒙為主的喪權辱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此事我們不能深責王世杰一人(簽訂之前所有的談判都是由前外交部長宋子文擔任),而是整各當時國民政府高層,從蔣介石、宋子文...以降,王世杰與馬關條約之李鴻章一樣,是背黑鍋的代罪羔羊。但要質疑的是,由留歐學生籌組1918年在巴黎反對【凡爾賽條約】,簽定對德和約,出賣德國在山東之利益給日本,的<中國國際和平促進委員會>,王世杰是活躍地發起愛國份子之一。羞辱以陸徵祥為團長的代表團(王正廷、顧維鈞、施肇基、魏宸組)。經此羞辱,代表團仍要簽字,陸徵祥個人暫離大使館,躲至巴黎西郊聖克盧一私人別墅,後被鄭毓秀探知,學生代表又去圍堵,用槍打破汽車輪胎,鄭毓秀折一樹枝放在口袋假裝為槍,頂住陸徵祥,威脅不許去簽字。最終以中國代表團缺席而未簽。此舉也激發次年國內的五四愛國運動。同是喪權辱國之條約,何以27年後之王世杰與早年熱情愛國的王世杰大相逕庭,換位置換腦袋,亦或是官位名欲薰心使然 !?
** 【陸徵祥(宗輿),高宗武】
近代史上兩位外交風雲人物,陸徵祥與高宗武。陸是巴黎和會代表團團長(袁世凱時簽過21條 ),與曹汝霖,章宗祥是親日份子,在巴黎被愛國留學生阻止簽字於先,回到國內又被愛國學生五四運動羞辱於後。太太是比利時人,太太死後,萬念俱灰,財產捐給教會。後在法國修道院做修士,由於進門晚,階層低,如小沙彌伺候大和尚,精神上是一大煎熬,生活又極為清苦,做過總理到苦行僧,真情何以堪。多年後升級為神父。
高宗武將汪精衛引上了不歸路。令人驚訝的是,就在汪偽政權開場的前夕,還是這個高宗武,聯合陶希聖將“汪日密約”公諸報端,揭開了汪精衛叛國投敵的真面目。國民政府取消了對高宗武的漢奸通緝令。高宗武的前後行動充滿了矛盾,令人困惑不解。有人認為,汪精衛後來越走越遠,超過了高宗武的心理底線,他終於良心發現了。也有人認為,這是蔣介石策反的結果。更有甚者,說高宗武是一個雙面間諜,一開始就是蔣介石派他將汪精衛一步步推進火坑的。而經歷了一番巨大波折的高宗武,當初的那份狂妄勁頭已經消磨殆盡,從此告別政治,遠遁美國,對這段歷史始終三緘其口,將歷史的謎團留給後人去猜測。高宗武去了美國,化名高其昌,掛國民黨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廳參事職,在美國長期定居,以炒股為生,一直到1994年去世。
杜月笙將汪精衛手下两位大将高宗武和陶希盛拉過來“反水”,而且讓他們偷出了汪精衛和日本谈判的绝密文本,在香港《大公报》上刊登出来,讓汪、日秘密交易曝光,顯出了汪精衛的賣國嘴臉。
【" 汪日密約”】在媒體公開披露,對日本和汪偽集團引起的震撼不亞於一場政治地震,使全國同胞更加認清了日本侵略者企圖亡我中華的狼子野心和汪逆的賣國賊嘴臉,從而堅定了抗戰到底的決心,也促使抗日陣營中一些原先對日本尚抱有幻想的糊塗人士丟掉幻想,頭腦清醒起來。當有人批評高、陶此舉在道義上背叛重用他們的汪精衛時,高、陶義正辭嚴地公開表示:他們參加了汪日談判,在道義上應有保守秘密之責任,然而當洞悉“ 日本方面割裂及滅亡中國之企圖”,汪精衛組織“不可得而私為秘密”,“希聖宗武等為萬萬同胞及萬代子孫之獨立自由與生存計,認為上述之道義上責任不復存在矣”。
** 【湯恩伯】原名湯克勤,軍中外號" 湯剃頭",浙江武義人,早年到日本士官學校18期留學的名額是陳儀爭取的,費用也由陳儀資助。為感激陳儀,湯改名“恩伯”,並拜陳儀為“義父”、“恩師”。1927年畢業回國,剿共、抗日戰爭中表現不俗,譽為"抗日鐵漢", 日本驚為"天字第一號大敵"。1945年後,國共戰爭,湯為保留實力,作戰常失誤,造成重大損失。 1949年7月,國民黨軍隊在上海戰役中潰不成軍,原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出席陳誠在臺北主持召開一次上海防衛戰失敗檢討會,與會的有軍政大員以及參加過上海防衛戰的師級以上軍官,湯恩伯被邀與會作情況報告。輪到其他人發言時,一些高級將領都把矛頭指向湯恩伯。37軍軍長羅澤闓痛訴尤烈。但會後一直未見處分湯恩伯,就到軍事法庭告狀。蔣介石覺得不妥,指示陳誠勸羅澤?撤回狀紙,並私下安慰羅澤闓。1949年金門戰役,湯仍獲重用。(詳23)
** (剿匪、抗日有大功;國共內戰有大失誤,賣師求榮人格有愧,赴日風波大疑竇。)
** 爛【如來將軍唐生智】是20世紀,中國軍人運用釋迦牟尼的教義作軍中精神教育要求第一人,自己內心則景仰" 殺人如麻,揮金如土"草莽英雄欲望。與【基督將軍馮玉祥】相互"輝映"。抗日戰爭,政府西遷,唐生智自願堅守南京作" 金陵王",結果五天即潰散,自身逃亡成" 五日京兆"。南北朝梁朝時期,大軍兵急,梁武帝猶帳前談釋、道,論空說有,將領著鎧而聽。偏好,崇拜...極端了都是一種病。荒謬!! (我以前在台大當教官時,一位資訊系學生告訴我他一生最崇拜神雕俠侶的楊過,他嚮往楊過武學的奇遇,對其武功招數瞭若指掌,嚮往與小龍女的愛情,悽美浪漫。當時我聽了哈哈大笑,現在我不笑了,只是不知他依然崇拜否 !? )
** 【曹錕,吳佩孚】民國13年,直奉二次戰爭風雨欲來,馳電交相責。(民11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直勝,曹吳聲勢如日中天。現曹賄選成功,穩坐九五不想打仗,吳佩孚則想武力統一。)曹之江山是吳打下來的,曹與張作霖又是親家,曹的不積極令吳不滿,楊言出走,曹大驚,發電慰留"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親家親不如你我親,一切都聽你的"。結果吳慘敗,曹的顏惠慶內閣總辭,由黃郛組攝政內閣,辦的第一見事就是"修正清室優待條例" ,(民14年,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奉大戰,奉敗)。最後被馮玉祥和鹿鐘麟逼破遷出宮,溥儀遂被日本操縱為傀儡出走滿州,成立偽滿州國。
** 【溥(ㄆㄨˇ)儒(心於)】: 留學德國有兩個博士學位。詩書畫極好,自認秩序為文史、詩、字、畫最後。但因是皇孫遺族,自幼已養成不少劣習。1. 好吃,不知飢飽,吃相難看愛獨食,旁若無人尤好蟹。2. 生活白癡。無法自理衣食起居,不會用錢,出門不識回家路。3. 善忘好煙,一切要人照料。
畫畫只寫干支,不寫中華民國年號。書畫皆交榮寶齋搭理,所以榮寶齋就是他的銀行。來台以後沒有銀行了,蔣介石關心其生活,他又似頗有骨氣的對蔣說" 我來台灣就是準備吃苦的。不必担心"。彷彿有六如居士" 不煉金丹不參禪,不作商賈不為官,閒來寫得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之風。
昔燕太子丹烏頭白而去秦。田光薦客恨衰朽,廉頗據鞍徒爾為? 老驥伏櫪志千里,黃鵠垂翅中心悲。我欲長歌將何補,烽煙滿地龍在宇,世衰不見燕昭王,誰向金台掃塵土?
罵溥儀: 九廟不立,宗社不續,祭非其鬼,奉非其朔。是作嬪異門,為鬼他族之再醮婦人
** 【張宗昌】今世人多以三不知來譏笑張宗昌(不知兵、錢、妾有多少 ?)除了第三項,過份放浪形骸,另人詬病,但仍屬私德。在人、錢兩項,實不能以今日之觀點論之。當時軍閥併起與歷史上群雄縱橫並無差異。如漢之劉項爭雄,韓信點兵。世民廣納群雄,自然是來者不拒,大量收編。他們又何嘗知道兵有多少 !? 若必檢點清楚則恐小鮮落網而漏吞舟之魚。況且當時部隊吃空缺是極普遍現象,是頭頭的發財之道。若水太清,既吝爵又吝賞 ,誰還會來投靠 !? 古人"千金市骨",今張宗昌"千金市官、留將"。
** 【林長民】福建人,受業於林紓(琴南),中秀才。自家聘加拿大籍與日籍老師各一,研習英日文。後赴日早稻田大學研習法政,熱心中國憲政與國會制度。曾參與辛亥革命,後一度參加內閣,一度帷幄外交,後遊歷英倫。1918年巴黎和會賣國風波,林長民撰<山東亡矣>一文,喚五四運動之民族覺醒。故林可說是五四策動人,又嘗以自殺政策警告日本。1924年入段祺瑞內閣主持國憲起草委員會工作。後因馮玉祥推翻段棋瑞。同時間奉張之郭松齡受國民軍( 馮玉祥部,非國民黨之國民軍 )鼓煽叛張,林又受閩人蕭叔萱之密策,出關助並不相識地郭松齡,乘郭派之專列秘密離京。後因日本人助張作霖遊說郭之炮兵部隊反郭,致郭大敗被俘,林長民在亂軍中被流彈所及,死於小蘇家屯。後有人譏林說"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用短、熱中"之歎。
林長民與元配為指腹為婚,所納之妾亦不諳詩詞,遂常有"萬種風情無處著"之恨。在英倫時與徐志摩"戲作" 男女情書,互通情傃以為舒洩。此也被人諷刺林徐兩人有"斷袖之僻" 。真耶 ! 假耶 !? 徐之入林家實有引"狼"入室之後遺,引發徐張離異等一連串之紅塵情事。
林曾寫賀壽長聯,略: " 世俗愛做壽,近來尤喧譁,...門外多饑寒,日暮啼無家。"
** 開會發言有人"蛟龍噴水,沫濺四座";有人"猛虎出山,聲震屋瓦"
** 【傅秉常】1943年,蘇聯衛國戰爭勝利,還都莫斯科。美英蘇三國莫斯科集會,討論戰後世界和平與秩序,準備由三國外長發表宣言。傅時任駐蘇大使,認為中國抗戰最久,犧牲最大,若於戰爭結束前,外交上不先預立定地位,將來是無法與人抗爭的,乃堅決要求參與簽字。可當時,史達林對我敵視、邱吉爾對我冷淡,能助我者只有美國國務卿赫爾。傅乃全力與赫爾周旋,有"申包胥哭秦廷"之志與誠,每日清晨即至赫爾行館等候,經赫爾力爭,中促成中國參與簽字。對爾後波茨坦與開羅會議宣言,有推波助瀾之功。
** 【陳濟棠】機不可失: 民國25年,廣東陳濟棠欲反中央,乃求卜於呂純陽,乩顯"機不可失"四字。陳大喜,遂通電宣布廣東獨立。殊不知,廣東空軍同志反對,全體駕機飛南京歸順中央。陳弄個灰頭土臉,乃匆忙下野,閃電滑稽失敗,赴港作寓公。呂純陽,開了陳濟棠一個大玩笑。
** 【馮玉祥之死】:
抗戰勝利後, 馮玉祥跑到美國反蔣、反國民政府。第二年就被中共與蘇共人員包圍,請他到莫斯科看看, 馮玉祥上了圈套,在乘俄輪途中被害。因為 馮玉祥在民國15年時,曾騙了蘇俄很多武器,且殺了一為俄國顧問。為避免國際糾紛,因此蘇俄在船快要抵達俄國領海時,趁 馮玉祥在房地產看電影,用瓦斯毒死 馮玉祥,向外宣布是火災燒死。既報仇又無糾紛。
【浮生浪死,人事之常】,沒有理由的橫死,多得很 !
抗戰勝利後, 馮玉祥跑到美國反蔣、反國民政府。第二年就被中共與蘇共人員包圍,請他到莫斯科看看, 馮玉祥上了圈套,在乘俄輪途中被害。因為 馮玉祥在民國15年時,曾騙了蘇俄很多武器,且殺了一為俄國顧問。為避免國際糾紛,因此蘇俄在船快要抵達俄國領海時,趁 馮玉祥在房地產看電影,用瓦斯毒死 馮玉祥,向外宣布是火災燒死。既報仇又無糾紛。
【浮生浪死,人事之常】,沒有理由的橫死,多得很 !
** 【季札掛劍,只為心許;伯桃併糧,角哀賢己】
季札掛劍,只為心許。左伯桃寧犧牲自己,併糧保全羊角哀。蓋因羊角哀賢於己。
莊子記載了子輿和子桑的交情。兩人為貧賤之交。子輿經濟情況稍好。有一次連下十曰大雨,子輿擔心子桑斷糧,因此包了許多飯食去探望他。子桑餓著肚子在茅屋中鼓琴而歌曰:"父耶!母耶!天乎?人乎?"子輿問他"子之歌,何故若是!"子桑說:"吾思天使我至此極者。"
在生死交關,呼爹喊娘,叫天不應,乞人不靈時,有個想到你,送來溫暖的朋友,或同學那是人間還叫人住得下去的理由。
莊子記載了子輿和子桑的交情。兩人為貧賤之交。子輿經濟情況稍好。有一次連下十曰大雨,子輿擔心子桑斷糧,因此包了許多飯食去探望他。子桑餓著肚子在茅屋中鼓琴而歌曰:"父耶!母耶!天乎?人乎?"子輿問他"子之歌,何故若是!"子桑說:"吾思天使我至此極者。"
在生死交關,呼爹喊娘,叫天不應,乞人不靈時,有個想到你,送來溫暖的朋友,或同學那是人間還叫人住得下去的理由。
【季札掛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國國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晉),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徐國人讚美季札,歌唱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 圖窮又見荊卿苦,脫劍今逢季札賢】
【劉少奇】
**【 吳樾刺五大臣】詩二首:
一腔熱血千行淚,慷慨淋漓我有言。大好頭顱拼一擲,太空追攫國民魂。
臨歧握手莫咨嗟,小別千年一剎那。再見卻知何處是,茫茫血海怒翻花。
【印度】
絕大多數的人都樂於助人,只是怕因助人而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例如我的被襲。當時不是不知道幫這個女子有可能反過來被控,但我更怕的是掉頭走之後的良心責備。
印度每22分鐘就有一人被強姦,案件多會被拖幾年才審理。即使定罪,一般都只是輕判兩年。犯人獲釋後不被警方監管,社會也很寬容。據悉,過去五年有27名曾經被指控強姦罪的男子參加選舉從政。而受害者則常被指責挑逗性罪,由於失身後難成婚,很多受害者更被迫嫁給施暴者。
這些離譜的劣況,都源於印度男尊女卑,女性的地位實在太低。文化風俗關係,女性遭家暴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反觀華人雖然也是重男輕女,但起碼社會道德價值要求對女人要有君子之禮。我這個習慣被男仕風度寵壞的女人,除了感恩外,還對另一個世界的女人有一種不其然的愧疚感。
**【論語別裁 學而篇】
【五四功過】
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以來,由舊的文學作品改成白話文後,有什麼功用呢?幾十年來親眼所見,中國的教育普及了,知識普遍了,對世界知識的吸收力增加了,無可否認,這些對於國家的進步有貢獻。但是對於中國文化,卻從此一刀斬斷了。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曉得語言和時代是要變的,所以把文字脫開了語言,只是用很短的時間,經過兩三年的訓練就會寫出來,這個文字就單獨成為一個體系,表達了思想。因此這種文字所保留下來的幾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幾千年以後的人看來,如面對現在,沒有阻礙,它對於國家有什麼錯誤呢?沒有錯。只是因為教育不普及,大家對於這個國文的修養沒有學好。當時提倡“五四運動”的部分人士,求進之心是對的,在學問修養上,老實講,還有商量的必要,於是這一文學革命就出了問題。
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這是我們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關鍵,身為中國人,這個歷史關鍵是應該知道的。
孔子在《易經·系傳》上就有兩句話說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現代觀念來講,意思是人類的語言文字,並不能表達全部想要表達的思想。
** 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来,作人做事上去體會的。这个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要竭其力,不要過分了,如去偷東西。
中國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對聯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無孝子。萬恶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講是自尊心、自信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重,不是道貌岸然。
無友不如己者,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倫不類,還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
** 【慎终追遠】
【五四功過】
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以來,由舊的文學作品改成白話文後,有什麼功用呢?幾十年來親眼所見,中國的教育普及了,知識普遍了,對世界知識的吸收力增加了,無可否認,這些對於國家的進步有貢獻。但是對於中國文化,卻從此一刀斬斷了。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曉得語言和時代是要變的,所以把文字脫開了語言,只是用很短的時間,經過兩三年的訓練就會寫出來,這個文字就單獨成為一個體系,表達了思想。因此這種文字所保留下來的幾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幾千年以後的人看來,如面對現在,沒有阻礙,它對於國家有什麼錯誤呢?沒有錯。只是因為教育不普及,大家對於這個國文的修養沒有學好。當時提倡“五四運動”的部分人士,求進之心是對的,在學問修養上,老實講,還有商量的必要,於是這一文學革命就出了問題。
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這是我們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關鍵,身為中國人,這個歷史關鍵是應該知道的。
孔子在《易經·系傳》上就有兩句話說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現代觀念來講,意思是人類的語言文字,並不能表達全部想要表達的思想。
** 學問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来,作人做事上去體會的。这个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要竭其力,不要過分了,如去偷東西。
中國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對聯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無孝子。萬恶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講是自尊心、自信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重,不是道貌岸然。
無友不如己者,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倫不類,還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
** 【慎终追遠】
古人解释“慎终追遠”只對孝道而言的。他們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對過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懷念他。“民德歸厚矣”,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會風氣就趨于厚道了。一個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開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遠因来的,這裡我們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所以“慎终追遠”的意思,是說與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這個道理。大家認識了這個道理,则“民德歸厚矣”。社會道德的風氣,自然都歸于厚道嚴谨。
** 【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
有人不擇手段的創業,經常喜歡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的“不澤手段”這句話。但是你要注意,對馬丁·路德這句话,不要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擇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話攔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擇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這就很危险了。
** 【 疏通知遠】
** 【 疏通知遠】
中國人過去讀史的目的,是為了懂得人生,懂得政治,懂得過去而知道领導未来,所以它要我們“疏通知遠”。人讀了歷史,要我們通達,透徹了解世故人情,要知道遠大。
就是我国古代的“淑世主义”,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
**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没觀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宋儒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對嗎 ?
** 中国文化的“礼”字,拿西方文化来讲,就是哲学。哲学大致可分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万有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在中国人叫作“道”,在儒家思想叫“天”,“天道”也就是“本体论”。形而下的,在西方哲学,就是“知識論”、“人生的價值論”。西方哲学大概是这样分类的。“形而上”這個名稱,来自《易经》,日本人翻译希腊哲学时,借用了《易经》上孔子所说的这个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
什麼是“形而上”?就是宇宙来源的问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或是先有女?究竟這個宇宙万有是谁创造的?宗教家说是一位主宰创造的。哲学家就問這個主宰是哪里来的?创造主宰的又是谁?假使创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妈妈,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谁?哲学家是一路追到底的。討論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體論”。“形而下”是讲宇宙万有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西方“本體論”的探讨,最早發源于希腊,也已经两三千年了。当时大概又分作两派,一派是唯物思想,一派是唯心思想。这个唯心与中国固有文化所讲的唯心,又不相同。講到哲学,这个基本上的思想来源问题,首先要認識清楚,以免混淆。
后来哲学家认为:人為什麼會知道宇宙的来源?是靠知识来的,靠思想来的,那么,思想的本身是不是靠得住?就先要研究了。于是產生了知識論。假使思想的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用思想所了解的“宇宙的本来”,也是不完整的。这就是哲学的范围了。一直經歷了上下几千年的这一学术,中国人根据日本人的翻译,叫它为“哲学”。
另外一部分是“人生哲学”——研究人的价值问题。
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人没有哲学,至少过去中国没有像西方人一样,追究宇宙的本体。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文化这个系统是很嚴谨的,他们的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
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所以由宗教而哲学,而科学,是今日西方文化发展的步骤。
中国人真的没有哲学吗?有!所有哲学是“人生哲学”。只讲作人伦理的道德,讲作人应该怎样。西方人认为我们没有哲学,过去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家这样讲,是不对的。事实上,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礼记》、《易经》等书里面,而且最多了,不过须要大家努力整理。我国学者,在这几十年来,所整理出来的哲学思想,还是不够的,太不够了!而且有所偏。这还要我们自己温故知新,多向这方面努力。
就是我国古代的“淑世主义”,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
**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没觀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宋儒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對嗎 ?
** 文化表现在形态上,常有四样大类:“衣、冠、文、物”。”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哪一个皇帝是先王,“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意思。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這邊歪,就是向那边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禮義的基本精神,是調節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這個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這邊歪,就是向那边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禮義的基本精神,是調節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這個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 中国文化的“礼”字,拿西方文化来讲,就是哲学。哲学大致可分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万有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在中国人叫作“道”,在儒家思想叫“天”,“天道”也就是“本体论”。形而下的,在西方哲学,就是“知識論”、“人生的價值論”。西方哲学大概是这样分类的。“形而上”這個名稱,来自《易经》,日本人翻译希腊哲学时,借用了《易经》上孔子所说的这个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
什麼是“形而上”?就是宇宙来源的问题——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或是先有女?究竟這個宇宙万有是谁创造的?宗教家说是一位主宰创造的。哲学家就問這個主宰是哪里来的?创造主宰的又是谁?假使创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妈妈,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谁?哲学家是一路追到底的。討論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體論”。“形而下”是讲宇宙万有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西方“本體論”的探讨,最早發源于希腊,也已经两三千年了。当时大概又分作两派,一派是唯物思想,一派是唯心思想。这个唯心与中国固有文化所讲的唯心,又不相同。講到哲学,这个基本上的思想来源问题,首先要認識清楚,以免混淆。
后来哲学家认为:人為什麼會知道宇宙的来源?是靠知识来的,靠思想来的,那么,思想的本身是不是靠得住?就先要研究了。于是產生了知識論。假使思想的本身都靠不住,那么用思想所了解的“宇宙的本来”,也是不完整的。这就是哲学的范围了。一直經歷了上下几千年的这一学术,中国人根据日本人的翻译,叫它为“哲学”。
另外一部分是“人生哲学”——研究人的价值问题。
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人没有哲学,至少过去中国没有像西方人一样,追究宇宙的本体。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文化这个系统是很嚴谨的,他们的哲学思想最初是宗教,宗教只教人信,而且是专制强权,绝不容许你怀疑。你想知道上帝怎么来的,但是你不能问,只要“信”就得救。哲学家说,你要我信可以,不过你要把那个幕拉开给我看看,我看到了以后,绝对信!这是哲学精神。
后来,因为哲学的发展,又形成了科学,科学家更进一步说,光看一下还是不行,我要摸到以后,我才相信的确有这个东西。所以由宗教而哲学,而科学,是今日西方文化发展的步骤。
中国人真的没有哲学吗?有!所有哲学是“人生哲学”。只讲作人伦理的道德,讲作人应该怎样。西方人认为我们没有哲学,过去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家这样讲,是不对的。事实上,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礼记》、《易经》等书里面,而且最多了,不过须要大家努力整理。我国学者,在这几十年来,所整理出来的哲学思想,还是不够的,太不够了!而且有所偏。这还要我们自己温故知新,多向这方面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