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雜記12 祈大年論公澶淵馮道徐娘張弘範女人香萬貴妃八股阿房

享清福不必為官,只要囊有錢,食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即成地上神仙。李鴻章

三英八石法空空   乞活何需草木中   我自煉心還煉骨   心頭熱血比丹紅

享富貴無須做官   自適即為山中宰   祈大年無須服藥   清靜即為地上仙

有藥能醫龍虎病,無方可治眾生癡。

**  阿房宮賦 : (杜牧)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推心置腹: 劉秀收編銅馬軍,秀單身赴銅馬軍營,將士謂" 蕭王推赤心置個人腹中",乃大加擁戴,稱秀為銅馬皇帝。

** 六國論 :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蓋宋是時歲輸幣以賂契丹,借六國以諷宋,玩其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妙

 ** 論公: 

公,背私為公。公與私是一相對觀念。但遍尋人世,尋不出一個公字。公是有一定之範圍,範圍外就是私。人心之私通於萬有引力,私之不得除,就如同我們沒有辦法把萬有引力去掉一樣。去掉了,就無人類,無世界。故墨子說博愛,宋儒說去私,只是想把私的範圍擴大,否則是行不通的。

孔孟以我為中心,講等差之愛是合於天理。( 佛與上帝,非人也,否則也說不通。) 孟子講學不脫我字,有我,始以生存立論,故曰老吾老....人之幼,說怵惕惻隱之心...( 怵惕是害怕,看到他人慘況因害怕事臨己身而生惻隱之心,宋儒把怵惕二字拿掉,不怵惕何生惻隱之心? 卻又強調"不動心",顯已非孔孟之儒。);無我,即離生存立論,去我就是去怵惕惻隱之心,故宋儒曰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呂希哲睹轎夫落水淹死,安坐默然不動;張魏公苻離之敗( 南宋張浚),死30萬人,終夜鼾聲如雷,殘忍如斯,還自謂不動心,養性。

尚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惟一,允執厥中。" 不能去我,也不能唯我。

人在家慕父母、慕少艾、慕妻子皆人生存之本欲。出仕則慕君王、慕名利、慕功業,目標一但確定,則戮力前趨。所以,為功名,吳起可以殺妻、劉邦可分父羹、西伯樂羊子可食子羹;為父母,郭巨可以埋兒、伍子胥鞭平王屍;為色欲,齊襄公淫其妹、衛宣公、李隆基納子媳、李治納父妾...。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文道則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

**宋真宗趙恆< 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旬子< 勸學 >)

他一生兩件事: "澶淵之盟" 與 "天書封祀",前者至少維持宋遼118年的和平。被王欽若譏為"孤注" 以打擊力主親征的宰相寇準,形成趙恆心中陰影。後者則是憋口氣,想辦一件傳之千古,媲美秦皇漢武的光彩事,以掃除陰影,實則勞民傷財。怕宰相王旦反對,效法李隆基賄賂羈靡安祿山,賄賂宰相王旦,一把裝滿大顆珍珠的黃金壺,以封其口。他創設泰山的岱廟和碧霞祠兩建築群,流傳至今。(皇帝賄賂大臣,唐李隆基,安祿山;宋趙恆,王旦。)

** 馮道 VS 王繼忠

馮道,歷事唐、晉、漢、周四世十君。衛道之士責謂: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矣"。然五代亂世,民命倒懸,馮曰" 此時百姓,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其以一言之善而免國人夷滅,功德大矣。迂忠死君之人能不愧乎 !? 

王繼忠,原為宋真宗趙恆之親隨,甚獲信任。後被遼俘,並未死節。史載王" 姿儀雄美 ",蕭太后賜妻妾美宅,待之甚厚。王遂借此勢,一手推動"澶淵之盟"和議。使宋遼維持118年的和平,契丹的漢化也日深。王繼忠之事功,與馮道有同功之妙。豈能以衛道之小忠小節視之。( 耶律楚才開釋元朝諸大汗,在中土未遂行屠城作牧場之殘酷行為,否則我輩恐早無噍類矣 !)  ( 無事袖手談忠君,臨難驚悚空懸樑 )

( 據傳,趙恆尚為王爺時,王繼忠隨行,微服私訪,喚一卜卦者看相,卜者看到王繼忠時大驚曰" 此人,半輩子食漢祿,半輩子食胡祿。"果然應驗。

** 立院自肥天下瘦;官僚自宮小民慌。為之奈何 ?

** 遼,蕭太后(蕭綽乳名燕燕)之漢族相好韓德讓(賜名耶律隆運),不僅是以胯下物得寵,在遼史列傳中排名12,比耶律休哥還前,可謂功德盛大。一日在朝,契丹皇族耶律虎古與韓德讓頂撞,韓憤然從衛士手中奪過鐵骨朵,當頭把這為皇族砸得腦漿併飛,嚇得契丹群臣股顫。此固與蕭太后寵愛有關(蕭恐也不滿,其他皇族惦記自己孤兒寡婦)但自己也像個漢子。與同事異族的曾國藩相比,曾國藩對大清有再造之功,且清之腐敗已不可保,王闓運、左季高、曾國荃等勸進黃袍,皆被他斥退。不僅未獲封王,自己還主動上奏削兵, 依然拘謹畏譏,實不如韓之血性,日後天津教案一事,弄得灰頭土臉,盛名毀於一旦。

曾國藩,清末洋務運動的支持者,居然反對修建鐵路。理由是,鐵路一旦修建完成,人口、商品的流量與流通速度勢將加快,如此數百年男耕女織的社會將被摧毀,將產生新的貧富懸殊和社會動亂。典型傳統儒家思想,經濟發展目的不是繁榮商貿而是維持均衡與穩定,穩定壓倒一切。

** 張弘範 VS 張元 

滅南宋最後一仗崖山戰役,是降元的南宋武將張弘範。戰爭結束後,他在山崖上刻" 鎮國上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這一行炫耀文字,可稱作是漢族元將的心理鴉片,想以此不世之功,抵銷其殺戮同胞、滅父母國之愧疚感。

張元是南宋投西夏的文人軍師,在< 好水川 >之戰大敗宋軍的夏竦與韓琦。張元巡視戰場後,大喜的他在邊境的寺牆上題詩,謂"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詩後留言,【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隨大駕( 李元昊)至此】。七萬多具同胞屍體,成就了他的"大功" 。

張弘範與張世傑是同族兄弟,立場卻南北。曾派外甥勸降世傑,也逼文天祥寫勸降信,文天祥被逼之無奈,寫過零丁洋詩,張弘範讀之悚然起敬。<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一周星是一年)。山何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家人之政治立場迥然不同,何況一群人。甚至個人本身(如夏貴、五人和談小組)。

** 南宋抗元名將,敗阿术、戰伯嚴、鬥劉整、敵董文炳的夏貴,南宋半壁之茍延,他有一份大功。訝異的是,宋降元後,他以80高齡舉淮西地投降,使數十年功業付之東流,三年後病死。時人諷曰" 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嗚呼夏相公,萬代名不"朽"。由忠臣變貳臣,人很難選擇死亡時間點,但死亡時間點,恐影響後世的評價。(如孫中山,袁世凱)

** 【女人十香詞】遼懿德皇后蕭觀音 VS 伶人趙惟一

龍床不容小蛇出,小蛇猛勇賽真龍 。宮闈秘事有人知, 耶律弘基戴綠帽。

青絲七尺長,挽作內家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

紅綃一幅強,輕闌白玉光。試開胸探取,由比顫酥香。

芙蓉失新豔,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蠐哪足並,長鬚學鳳凰。昨夜歡臂上,應惹領邊香。

和羹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定知郎口內,含有暖甘香。

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

既摘上林蕊,還親御苑桑。歸來便攜手,籤籤春筍香。

風靴拋含縫,羅襪卸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勾香。

解帶色已戰,觸手心愈忙。哪知羅裙內,銷魂別有香。

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和裝。無非瞰沈水,生得滿身香。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之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蕭觀音死後尤不安寧: 遼道宗恨她使他戴綠帽子,命令把屍體扒光,隨便裹個草蓆埋葬。孫子耶律延憘當皇帝,又把奶奶挖出土,重新洗沐,盛著皇后服飾以宣德皇后名義,與道宗合葬。金滅遼後,因有民族大恨,把遼皇家陵寢遍挖,蕭觀音屍體又被刨出,剝去金玉曝屍,任由牛馬踐踏。

納蘭性德惺惺相惜,有詩追悼蕭觀音: 

六宮佳麗誰曾見,層台尚臨芳渚。一鏡空瀠,鴛鴦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只有花鈴,綰風深夜雨。

** 宋仁宗在位42年,< 解散天下而休息之>。與民休息是好事,但解散天下,使人心鬆懈,對西夏、對遼以歲幣買和平,以帛綿買茍安。全國浸沉於虛假的寧靜,而毫無激奮勵志之圍中,這才是最可怕處。。

日前報載,大陸收視率極高,對華人年輕一代頗具影響力的" 中國好聲音 "電視節目,台灣歌曲點唱率超過九成,台灣歌手名次前矛,一片認為是文化軟實力的展現,而沾沾自喜。這才是最可怕的氛圍,與北宋情況雷同。

試想,隨著大陸的崛起,不僅國內市場廣大,國外各方面影響力也日增,就影視業生命相對短暫 ,要快速打知名度,又要邀約機會不斷,限於台灣主客觀條件限制,台灣從業人員一窩蜂往大陸跑發展,早已是事實。當這種虛假的快速致富氛圍,越來越強,越來越有吸引力,將對台灣本已浮囂淺薄,在台又難以發展的年輕人,心氣一經誘挑發熱,遂不論自身條件,趨之若鶩的踏上西征之路。這又正是大陸所希望看到的。

**第一大罪人 石敬塘

五代時期的石敬塘,為一圓帝王夢,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契丹,藉遼支持成立後晉。並拜比自己年輕12歲的遼主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就憑這些已可斷定,其人格之無恥卑劣、行徑之厚顏遺羞,實為千古第一。此舉使以步兵為主的中原王朝,無險可守,只能以血肉之軀,面對遼騎兵之鐵騎。宋朝之亡固有其自身因素,但燕雲的控於敵手,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明王佑訪王振,王振問他為何未留鬍鬚,他竟說老爺未留鬍鬚,兒子我怎麼敢留呢? )

** 萬貴妃 VS 鄭貴妃 VS 客氏 

【常被低估的軟刀子,女人柔媚的力量】

朱見深2歲,父親朱祈鎮被俘,叔叔朱祈鈺被擁立為皇帝。幸孫太后懿旨把他先立為太少,並派19歲的親信萬宮女貼身照顧。坐穩帝位的朱祈鈺未因哥哥被釋而有歸還之心,反軟禁哥哥,哥哥也未因羞慚,而主動讓位。朱見深在父叔的權力鬥爭中,太子之位5歲時被廢,逐出宮。10歲時父親復位,再成太子,18歲登大位。在最孤獨痛苦的幼年期間,唯一與他朝夕相伴的是萬宮女、萬媽媽、萬姊姊、甚至太太,致懦弱又戀母,彼此間產生了微妙、多層次的情愫。吳皇后責罰她,他廢皇后;大臣諫勸,他說這是我私事。她立為貴妃,為他生子,然不幸早夭,她遂逼任何懷上他孩子的女人墮胎。繼承帝位的朱祐堂,是皇帝臨時起意寵幸管金庫,沒任何名份的低階宮女紀小娟,又蒙眾人拼命保密,發揮善心的力量,秘密撫養於後宮。養到6歲時才父子相見,周太后幸得孫子,帶養在身邊,躲過潛伏的危險。父子見面的犧牲者是親娘紀小娟,她吞金自殺,避免爾後萬貴妃的尷尬,期換得萬貴妃的對兒子的寬容。知道真相後的朱見深絲毫未怪罪萬貴妃。一直以為自己生殖能力有問題,後來一連又生十餘個,證明是別有它故。怎麼說呢 !?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

史上最怠政的皇帝萬曆,8歲即位,14歲包辦婚姻娶王皇后,賢妻好媳但就不當皇帝的意,更嚴重是數年未能生育,就再選秀吧 !當天還沒選,偏偏看中端洗手水的宮女,三言兩語就臨幸,無心偏偏懷孕,生皇長子朱常洛。萬曆想不認帳,在太后拿起居註逼迫下封為淑妃。此時的萬曆已有寵愛的德妃(日後鄭貴妃),在4年後生下皇三子朱常洵。要依嫡長制立太子,無嫡,皆為庶,立庶就是庶長子朱常洛,萬曆又不願意;立朱常洵則壞制,且上至太后,舉朝反對。唯一辦法是使鄭貴妃成為皇后,皇三子成嫡長子則迎刃而解。偏偏王皇后體健長壽,在萬曆死前一年才過世。為立太子,萬曆與諸大臣展開20年的爭國本。太后問原因,萬曆說常洛是宮女所生,他忘了母親也是宮女出身。太后氣得說你也是宮女生的。關鍵時刻偏偏又發生拙劣的梃擊案,有一瘋漢闖皇長子府,去攻擊朱常洛。歷史雖未說明到底誰是指使者,但輿論劍頭指向鄭貴妃。最後萬曆認輸,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同樣,愛一個人沒有理由,愛屋及烏 ,枕頭風的威力更是不能小覷。( 日後鄭貴妃報復的手段也厲害,選了8位美女給朱常洛享受,可憐的光泰皇帝,即位一個月就紅丸過度,撒手。)

天啟朱由校之於客氏,就如同成化朱見深之於萬貴妃。朱由校是朱常洛之子,由於父親即位前命運坎坷,兒子也就不受待見,親娘王才人早死,由另一位女人李選侍作媽。他從小由大他18歲的奶媽客氏撫養,照說孩子滿6歲,奶媽就該出宮,但孩子不放,況又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就稀哩糊塗的留了下來。朱常洛暴死(紅丸案),只會木工活的朱由校在非媽李選侍,奶媽客氏及宦官魏忠賢一幫,與大臣們的角力(移宮案)下當上皇帝。他的第一份詔書與眾不同,是封客氏為"奉聖夫人",可轎輿出入宮殿,待遇超過一品。皇帝要娶妻妾,因"客氏不悅"受阻,交換條件是爾後要臨幸何人由客氏指定。大臣們奮力極諫,迫使客氏出宮,上午出,傍晚又詔回,理由是"今日午膳至晚未進,暮思至晚,痛心不已,著時進宮奉慰,外廷不得煩激"。看看兩人是什麼關係。爾後一系列害死皇妃、要皇后流產、出主意害人...都是她主謀,這些行為與萬貴妃何異 ?直到崇禎朱由校即位,客氏與魏忠賢才被逐殺。變調的愛加入醋酸,其摧毀力較恨尤大,恐怖哦 !


徐娘半老: 南朝梁元帝之妃徐昭佩。不見禮於元帝,2、3年始一入房。妃以帝少一
目,知帝將至,妝半面以待之,帝大怒。妃性妬,見無寵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覺有
娠即手加刀刃。先與瑤光寺,智遠道人相通,友與帝左右暨季江私通,季江每歎曰" 柏
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後為帝逼死 。

**八股: 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其中四股是精要,必須用排比對偶句方可,如此,共有八股,遂稱八股文。更痛苦的是,不能寫自己的想法,以朱熹的註解思維來答題。

**  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明朝,洪武)

**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聊未醒朕已醒。日上三竿猶擁被,看來功名不如閒。(清朝,乾隆)

**  古人之休假  

漢朝: 休沐,每五天一休。

隋唐: 旬休,每十天一休,外加新年、冬至各休七天,端午、中秋、重陽,及佛祖、皇帝、老子、孔子生日,各休一天。

元朝: 因是遊牧民族,生活方式不同,沒什麼休沐,旬休觀念,變換工作就是休息。可能只在"那達木賽會 "期間才休假幾天。

明朝: 朱元璋是最勤政的皇帝,連宰相都廢了,一切自己幹。 只有在新年 、 冬至與朱元璋生日當天,共休假三天。後來因客觀環境需要,又規定12月,放寒假一個月。

古代度假方式與今日不同。帝制時代講求大夫無私交,同事之間私下不宜聚宴,純粹是在家裡,至多會親與方外之友。 

從唐堯時期之【擊壤歌】: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 或詩經之國風情歌來看,中國人原本應也是偏向自適,達觀安逸的民族。後恐因帝制數千年,人性被壓抑逐漸變成頗為嚴肅的民族,在歷史上常有三人聚會,偶語棄市之情況,社會管制極嚴。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說明重群體輕個人,人乃至整個社會變成很嚴肅,致休假或玩是逸樂不長進之代名詞,極不為鼓勵。

** The green light letter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職棒聯盟致信羅斯福問是否要停賽,以同仇敵愾,積極抗日 ?1942 0115 羅斯福回信要求"繼續比賽,戰爭可能持續數年,人民需要娛樂,以減輕壓力和痛苦 ",這就是有名的"The green light letter"。試想,幾百名球員,在戰爭時期給千百萬的民眾帶來愉悅,是不是很值得呢 ! 同時期,日本禁止一切公開娛樂,一切以打仗為重,但看不到效果。其實不只日本,我們自己也是要求為國犧牲,敵視個人娛樂的民族,"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譴責就說明一切。橡皮筋拉得太緊,不是斷裂就是彈性疲乏。過與不及皆不足取,但尺度的拿捏並不容易。

20年前尚有不休假獎金,鼓勵上班加班,不休假或似今日年休達136天以上,強制國民旅遊實是兩極,更重要是其內函,不然換來的都是疲憊與無聊。我挺贊成也如是做,"變換工作就是休息"這句話。動態與靜態、生理與心理、情感與理智交互,不長時間執於一項,就是最好的休息。

** 明朝朱元璋的統一,開中國歷史上少有由南而北之統一,他的對手是擴廓帖木耳,也就是我們更熟悉的王保保。。出發前,他鼓舞士氣: "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之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1397洪武30年,朱元璋頒大明律誥,並在祖訓中說"凡我子孫,欽成朕命,勿作聰明,改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但1398年5月朱元璋死,次年,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 祖法"成為諷刺。

**  胡瀅巧遇藏匿民間20年的惠帝。建文惠帝的被發現: 對朱棣來說是精神的解脫;對建文來說是肉體的解脫。

** 北洋海軍旗艦被日本人拆了當別墅 120年前的宿仇!?李鴻章沒錢買的「吉野號」 明治天皇只吃一餐飯只為建軍!!

**  唐.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鍼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