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馬英九之歷史定位與評論

馬英九之歷史定位與評論

2008馬英九挾高人氣,面對舉國厭倦陷入沸沸揚揚的貪腐漩渦中,一時頗有斯人不出奈蒼生何之氣勢。然高票當選後的馬總統,支持滿意度,遂與選民高期待的落差日益加大,而節節下滑。第一任尚有說仍有競選壓力,恐未能大刀闊斧, 2012獲連任,迄今又逾近年半,始終在停滯不振的經濟上未能有振興之良方,但同時在證交稅與軍公教退休俸相關制度事宜上大做減利之改革,似有要屬中產但已退休的軍公教群,把生活向低標準看齊之嫌。於是似捅到最鐵桿支持者之馬蜂窩,怨聲四起,對執政黨 政府集憤怒,失望,甚至絕望之情溢於言表,致有馬無能,馬惠帝之情緒化稱號。 但這些平平無績效,也無大壞到民不聊生的政策與個案改革,是不會寫入歷史,即使提到,也不會歸究到馬總統個人的歷史定位與評價上。

不能否認,台灣不論是誰執政,在內政上藍綠撕裂,恐共望共,仇日媚日,親美怨美等情節糾纏;在外交上兩大之間難為小,中美各以其自身利益對台又拉又防,動輒兩面不討好;在淺碟外銷為主軸的經濟上,受國際經濟起浮影響甚大,只能隨波起浮。馬政府五年半來施政,無法擺脫此魔咒,唯一突出的是兩岸關係的和緩政策,即使任滿下台,兩岸互動之緊密,除非戰爭,已無法再回頭,進入實質統一而這又是一定會寫入歷史的,而且直指馬英九個人。此一影響極大,故不必蓋棺,功過已可供今人後人各自共評。(20151107 習馬會,附記 )

歷史是沒有利害關係的後人來撰寫,未必盡符當時人之感受。遠看秦始皇施政措施影響至今,不說為其翻案文章有多少, 若非是最恨始皇的後世儒家學者撰史,而是法家學者撰述,其歷史評價更將大不同;近看腐敗的滿清,中葉之後的歷史讀之令人切齒,但想到,現今仍稱廣袤的中國大陸國土,就是清朝定鼎之功。若撇開滿清外族的心理陰影,其較之漢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朱明 之版圖都大的多,評價怨氣也會平緩些許。

我對馬之歷史評價 : ( 拋磚引玉 歡迎指教 )
自恃清介,崖岸自高,面和心冷,比周相譽,心胸不擴,唯剛毅堅忍近於固執。故惛於教,迷於言,惑於語,沉於辯,逆於辭而亂於政。奉公守法,夙興夜寐,一幕僚之智有餘;昭然見萌,臨危制變,萬乘之才不足。唯有對自19492008 兩岸一甲子之隔離有復合之功

用白話說: 清高自傲,溫良但遠離群眾,只識同質性高教而眛於實務之小圈人士,因自信而固執堅毅,頗在意社會對其加諸之評價,因急於澄清而流於好辯,致被民意左右而亂政。做一位奉公守法,夙夜匪懈之幕僚智慧有餘;做洞燭機先,臨危制變之總統才能不足。  

附記: 
2015 1107周六下午3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台灣總統馬英九,將在新加坡舉行兩岸分隔66年來首次歷史性會談。

習近平在與馬英九會晤時說:「歷史將會記住今天」。
馬英九說:「在我們背後的是兩岸分隔超過一甲子的歷史」,「在我們手上是永續和平的成果」。他表示,兩岸從對抗轉向和平合作,「絕非朝夕之功」。

馬英九並提出五點主張:
第一,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兩岸現狀;
第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
第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長互惠雙贏;
第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緊急事務;
第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馬英九強調這五點主張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後代的幸福」。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淺談歷史定位

歷史是後人對前代前朝的人和事經驗的記錄 唯限於篇幅 僅能就產生重要影響的人與事及其影響作選擇性記載 由於歷史將傳於千古 對被載者就產生歷史定位問題 所謂春秋一字之褒貶 嚴於斧鉞 或流芳百世 或遺臭萬年 更多是兩者兼具。 因此烈士殉名, 夸者死權 各代帝王將相, 忠奸之辨者, 無不戒慎以對。 由於是後世作史 因無直接利害關係 理論上說 較能以客觀的觀點從各個角度去評論 歌頌或譏刺它 這樣的記載說是客觀 其實帶有很強的主觀意識或成見 看司馬遷史記與班固漢書 對西漢同一人事之說評,就往往有大異趣之處 更不消說 後世因時空與道德觀念的變遷而大作其翻案文章 因此 歷史定位的價值觀是浮動的 所謂風月無古今 情懷有深淺 但在這浮動之間又似乎隱含其不動之標準

不論今古人士做一件事 影響其成敗關鍵不外乎經與權 經是不能變動的大原則 權是可變動的運用方法 這可變與不可變之間的關聯消長 就是歷史定位芳臭的檢驗依據 茲舉例闡述之:

一.    背公死黨之義成守職奉上之節廢戰國時期平民出生的虞卿 遊說趙王而拜相 他的一位未發達時的魏國私人朋友魏齊 因案被魏通緝逃到趙國以當時趙魏之關係應予遣返 虞卿感念落難朋友貧困交之情誼,且事關朋友生死基於義氣 決定為友相捐背職一起逃亡 一般說來,此舉是取私人小義背國家大義再看同一時代秦伐趙相平原君求魏王敕晉鄙救趙魏王弗聽 魏信陵君因與平原君有郎舅之親乃賄賂魏王寵妾如姬竊取魏王兵符與晉鄙合晉鄙疑之信陵軍竟派力士絞殺晉鄙強得相合之兵符終救趙 信陵君因而不敢歸魏蓋為私義救趙有功於趙於魏則未為忠臣,值與不值 費思量。再如,另一個相反的”賣交”。漢呂后亡,忠於劉家的周勃等意欲復漢驅呂,發生內廷與外戚之爭。當時呂祿是執金吾(首都衛戍司令),周勃等安排呂祿朋友酈寄(漢開國功臣酈食其之孫),於當日騙呂祿一同出外狩獵,遂成功發動政變, 遍誅諸呂。 此點班固評曰夫賣交者,謂見利忘義也! 若寄,父為功臣而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義存君親,可也!如此說來是,害私人小義存國家大義,取。 從上述三事看來,值與不值全在義之大小。 唯”大小”有時難定,今日可賣友,明日或亦或可賣國。

二.    可以死,當死而不死“。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范瞱曰夫專為義則傷生,專為生則騫義”。 試看, 管仲曾佐公子糾,用箭射桓公以爭位,失敗,管仲不欲自殺, 被縛手見桓公,齊桓公不記管仲射鉤之恨,聽鮑叔牙意見,拜管仲為相而霸諸侯,管仲亦成一代名臣。有人以此批評管仲,管仲回說不恥身在縲紲之中,而恥天下之不理;不恥不死公子糾,而恥威之不申於諸侯。管仲自負其材,又逢明主與好友進薦,該死而不死 終成大業。 不過依當時的道德對士之要求,管仲應該要死才對 。要留意的是,他是在成功之後,才說這段話。 其他,像一諾千金的季布,曾是項羽大將,斬將搴旗,一次追擊劉邦,刀砍到劉邦的馬尾,劉邦深恨之。項羽失敗,劉邦懸重賞通緝季布要族誅,布不自殺,剃頭跣足,到一遊俠朱家家裡為佣,茍且偷生。朱家認出季布,乃將季布扮成車夫,去說劉邦及一般大臣,說劉項爭霸,季布追殺劉邦是各為其主。今項羽失敗,如此追殺季布 是逼季布或北逃匈奴,或南亡南越,是資敵為己患也!劉邦遂撤通緝,拜季布為將,成為漢朝大將。司馬遷評曰彼必自負其才,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名將。賢者誠重其死,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者,非勇也,其計盡,無復之耳。再如李世民於魏徵,故事雷同桓公於管仲。叔孫通自謂儒宗, 阿諛秦二世,免死,方得為漢定朝儀,影響中國政治體制兩千年。依世則廢道, 違俗則危殆”。歷史此類故事不勝枚舉,多有因人成事之嫌, 值得留意的是,所為自負" "自謂 ,亦常恐流於後世效法者之藉口而為害。

.可以不死而死”。項羽兵敗垓下,被圍烏江渡口,渡夫促速登船擺渡過江,卷土重來未可知。項羽哀嘆縱江東父老憐我 王我,又何顏見江東父老。遂自刎,猶不失英雄本色。文天祥兵敗被囚,忽必烈重其才,欲拜相重用,文天祥不為所誘,以正氣歌一文明志。衣帶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爾今爾後,庶幾無愧。以示決心,終死節義 。文天祥為個人節義樹立典範,留下漂亮身影,但未必可取,蓋南宋是個不可救 無可為的朝代,若效法馮道事四姓八王而為元相,或恐千萬人能免於被屠殺,輕重另一種衡量也。清末維新變法人士譚嗣同,本可借使館避難,免於一死。但幾經衡量認為,非以大流血不足以振奮革命黨人, 朝衣東市以血濺”,成為為革命犧牲第一人。文天祥與譚嗣同之差別在於文天祥是要保南宋,譚嗣同要革大清之命,角色立場不同。相同的是南宋與晚清都已是欲救而不可為之時代,故同樣是可以不死而死,意義本質大不同。上諸例所言,或可說以今議古,自有不同評述。再看當代人汪精衛,刺殺立憲五大臣時,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何其壯也!  但獄中在耆善迴護下得以免死。 出獄後,其革命理念似有重大改變。袁世凱當政時,與袁大公子克定結拜為異姓兄弟,與楊度籌組國事共濟會上表稱臣;曹錕權盛時,汪精衛買票賄選;孫中山逝世時,他身戴國民黨黨徽,手撰國父口授遺囑;抗戰時又倡所謂曲線救國,成立汪偽政府,積極與日謀和, 終病死東瀛。 (亦有坊間流傳,汪在死前回國,死於國內。) 短短20餘年, 角色變換如同走馬燈 ,真可謂君子有窮途, 小人無絕路 。當然,此為當代人受當代執政政府影響之思潮所作之評論, 後代作民國史者會如何評論汪精衛, 我們無法得知,但他心無定見,搖擺如變色龍之譏,恐難免。

任何歷史人物與事件都有三種形象,一種是歷史的本來面目,稱歷史形象,如史記,三國志。當然,著史者本人的意識形態,與選材角度等影響,歷史形象亦恐有所變形。第二種是文學形象,最明顯的是三國演義,是文學藝術家依據作品需要而形成,常有刻意誇張,美 醜化之嫌。 第三種是一般民間形象,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熟悉的歷史人物,因個人學養,見識等不同價值觀判斷,而有自己心中的一個模樣,這模樣標籤一旦定型則萬難改變。 從歷史中能學到什麼經驗,如何運用歷史經驗則又各異不同, 宋朝張升曾有言,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中。又說明歷史經驗能流傳多久,效用多大,或只供人噴飯,則是另一可思量問題。 岳武廟前愧姓秦,于謙祠前羞姓徐。”不論秦檜,徐有貞多大程度上是代趙構,朱祈鈺受過,但設計莫須有”,與雖無顯跡, 意欲為之的罪名,陷害岳飛與于謙,此種害人動機是邪惡的,這也是歷史定位中不可變之標準。

附記: 歷史定位與評論,會因評論者所處時代,與時空距離的拉長而有差異,蓋因評論標準不同如:
古人評人物重氣節,評王朝論道德 ; 今人評人物重事功,評王朝論作為。
這也是為何,離被評論者越遠,翻案文章越多,最明顯的莫如秦始皇。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甲午120年祭

甲午120年祭
日本嚇然撕下和平假面具, 復辟軍國主義已是昭然若揭, 中日因歷史與政治仇恨, 再加上戰後遺留的爭議糾紛, 中日遲早仍需一熱戰始能解決問題. 身為中國人的台灣, 在心理上準備好了嗎 !?

令人心痛的清末1894 甲午年, 即將第三度再現. 值此120年之前夕, 睽諸現勢, 實有必要為文紀念與警惕 .

1840 鴉片戰爭失敗後, 日本驚見中國戰敗之慘況, 對西洋列強之船堅炮利, 既懼又羨因而對其曾全面學習模仿, 稱臣納貢近二千年的宗主國, 希望形象破滅遂高喊脫亞入歐, 1868年由明治到伊籐博文等戮力革新半世紀, 終見成效. 地狹人綢, 且地處地層版塊交接之地震頻發區, 又乏天然資源的日本, 對生存空間的擴張與生存資源的獲得向為其基本國策 .強大後之日本, 覬覦列強在中國之漁利 ,意欲爭羹, 乃初試鋒芒, 發動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訂馬關條約,賠款2 萬萬兩,台灣割讓日本 ( 註一 ), 勝利果實助長其野心. 旋幾, 又因在華利益與俄國衝突 ,日俄海戰又獲勝利, 舉國陶醉之餘, 右翼軍國主義大盛. 到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並挑起太平洋戰爭 達到最高點一時頗有日德中東會師 , 瓜分歐亞之勢 . 然多行不義必自敝旋即兵敗山倒 . 1945, 8, 6 顆原子彈 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淪為美國軍事托管, 製定和平憲法, 軍事亦僅限於抵抗他國侵犯之防衛廳, 自衛隊, 軍工武器亦有嚴格外銷限制, 以保障世界和平.

戰後之日本, 拜美國圍堵共產國家軍事戰略之需, 訂美日軍事同盟, 俾便美在日駐軍. 在美國扶持下, 全力發展經濟 , 又逢韓戰 越戰 ,日本大發戰爭財, 1968年已超越西德,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1985年由美國主導,充滿貨幣戰陰謀的廣場協議 ,使日本幣值飛漲"日本第一, 買下美國" 之口號 甚囂塵上 ,充斥世界輿論 , 舉國又陶醉於經濟的歡樂中, 此時日本少壯派已開始不滿於只是經濟大國, 想進一步成為政治大國, 其中軍事大國的過程, 是日本欲語還羞的囈語. 先發出"日本可以說不"之輿論試探又借參與世界維和部隊開始海外派兵, 防衛廳亦升格為防衛省, 等同國防部. 20年來雖國內政局動盪 ,幾乎一年一首相, 經濟原地遲滯, 但隨著少壯派逐步接棒, 右翼軍國復辟之聲 始終未斷從竄改歷史到靖國拜鬼可為明證當然, 此期間美國需要日本金援 而有所縱容 , 亦有密切關係.  2010 , 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對一直成長 茁壯在輝煌經濟光環的昔日少壯派在心理上極不能接受甚感痛苦這種心情的煎熬就如同數年前大陸棒球隊打敗台灣棒球隊, 或數日前大陸籃球隊慘敗於台灣籃球隊差可比擬.

自去年日本民主黨被右翼人士裹脅 , 唱雙簧式的欲將釣魚台列島透過私人購買, 再國有化的伎倆竊佔釣魚台嚴重危害中華民國(中國)之主權, 致外交關係緊繃, 一度有擦槍走火之虞. 去年9月回任日本自民黨黨魁的安倍晉三(註二)以右翼言論, 如否定村山承認日本發動侵略之談話, 否定河野承認日本徵召慰安婦之談話, 高談核彈受害者等以激發悲情, 而在眾 參兩院選舉 均獲過半席次使動盪的日本政局 至少可維穩三年原本尚有謂 ,以右翼言論賺選票只是選舉語言, 選後會轉向使緊張關係緩和 . 但回顧選後數周之言論與行動看來只能說是變本加厲 , 更以行動落實除自去年起, 就配合美國戰略東移政策一直逼迫美國將釣魚台列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範圍內 , 增派魚鷹式戰機進駐沖繩普天間基地外, 其近日行動可用條列式說明:

1. 高調唱言修改憲法, 實施集體自衛權, 由防禦改為進攻政策, 自衛隊改稱國防軍. 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 ,最高潮點是副首相兼財長的麻生言論, " 日本可效法納粹, 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修改憲法 " 此語一出舉世譁然, 可謂司馬之心, 路人皆知.
2. 強調帶有侵略血腥的旭日旗為日本軍旗 , 也是日本第二國旗.

3. 近期安倍兩度走訪東南亞. 前次到印度談水上飛機案 ,給緬甸送巨額金援後次訪菲律賓, 談蘇比克灣港口部署贈菲10艘武裝巡邏艇以增進自我, 並抵制中國在東南亞之影響力, 另到星加坡硬碰美國副總統拜登傳達修憲意願 .(_安倍曾訪美, 但被歐巴馬冷接待, 會晤時間極短, 一餐飯也沒接待, 無暇表達修憲意願,, 與習近平卜瑾惠 訪美之禮遇,  天壤之別 .)

4. 高調於86廣島核子彈挨炸日, 舉行排水量 27千噸的22DDH 183號驅逐艦 出雲號下水典禮. 深入了解始知 ,"22" 是紀念日本在1922年擁有第一艘航母,  "出雲"是紀念日軍侵華的海軍旗艦,  2 7千噸的排水量 , 早已超過英國無敵號(19000)輕型航母接近中型航母可搭載14F35B隱形戰機 成真航母而此之前已有16DDH 181日向號, 182伊勢號, 兩艘排水量各為18000噸及19000噸排水量之準航母, 並揚言再建一艘22DDH 裝配其現有之四個88艦隊其重建軍國主義之心, 昭然若揭, 劍指何方亦不言可喻

5. 2013 1123,中國依國際慣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周邊相關國家在意見表達後多能配合。原與日本同聲高調反對的美國,在B52未載彈之空機,未經通報闖入表示抗議後亦配合遵行,引起日本震驚,滋發對美國是否能恪守美日安保同盟之忠誠度產生疑慮。安倍乃於2013 1226就職周年日,高調靖國拜鬼,此舉雖使原已緊崩的對峙情勢更家惡化,各國一片譴責,但若因此能激使中國開第一槍,就使日本能藉此擺脫"和平"憲法束縛,達成其全面軍國化之目的。

日本政治向來是財閥 ,官僚, 政客相結合之模式, 而政客又有似半世襲血緣關係之家族掌控如安倍是岸信介之外孫麻生是吉田茂之外孫, 岸又是侵華與二戰時期的日本政府高官與戰販且日本吃準美國絕不欲落居次席, 因此需要日本這金主, 即使不滿 ,仍拋不下日本而縱容.. .前車之鑑, 實值得警惕回顧中日歷史與政治仇恨, 再加上戰後遺留的爭議糾紛, 中日遲早仍需一熱戰始能解決問題 . 若中日開戰,無論是奪島小打或是全面大打,台灣能袖手嗎 ? 台灣因歷史因素, 致部分人士有媚日傾向, 但越媚日, 日本人越瞧不起你. 值此關鍵時刻, 身為中國人的台灣, 在心理上準備好了嗎!?

註一: 當年教科書上一首詩: 痛呀 !
甲午年 亂紛紛 鴉綠江邊滾滾滾 ;中日戰 我軍敗 從此台灣歸日本。

註二:安倍晉三頗類似日本1592年之豐臣秀吉,與1931年之東條英磯,因此也可以說,安倍是日本歷史上的一貫,有日本強國夢締造者之野心欲望。回顧歷史,中國在1840年以前,無論漢唐,或宋元明清,都是世界第一強國,是常態,GDP佔世界30%以上。自唐朝起,日本發動與中國戰爭之事就層出不窮,至明末與清朝進入高峰白熱化。甲午之前,中國均獲勝遏止日本,但甲午一戰不克,遂使豎子成名,為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