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科技原創能力行麼 !?
中國人的科技原創能力行麼 !?
中國正在轉型。所謂轉型,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從跟随性發展,轉變成原創性發展,要自主的掌握那些目前還不具備的高新技術。
有人就質疑中國人的原創能力,說中國行嗎?比如李光耀就認為,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所謂的“自由思想”是相關的。他說:“美國的成功在於活力十足的經濟,而這活力的來源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他認為,中國的發展是擋不住的,但是中國做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太在乎一致和集體,缺少自由的思想;而反觀美國,雖然遇上幾次大的危機,但是美國人擁有“思想火花”。這意味着美國人能够不時想出可改變遊戲規則的新發明,使這個國家又走在前沿。迄今為止,美國社會還是更富有創造力。
在過往年代,看起來像是那樣。比如數位化技術、半導體、互聯網,美國基本點亮了科技樹。那麼中國還能追得上嗎?原創性科技發展,要依賴於自由的思想,李光耀的觀點,也是唯美派公知們的觀點。所以說,中國人没有自由的思想,因此中國只能追随性發展。不過這個觀點現在看大有討論餘地。重大科技發明依賴的並非是“自由的思想”,而是社會的需要和經濟的利益。
中國歷史上有四大發明,那時中國可是巨大帝國,用美國人的標準,肯定是没有自由的思想。中國其實還有許多其他原創性發明,李約瑟光是“中國科學技術史”就有七卷34册,列舉了許多農業的耕作技術,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金屬冶鑄、瓷器、絲綢等。西方的科技發展是因為自由的思想嗎?從歷史看來也未必。瓦特之所以能發明蒸汽機,靠的不是自由的思想,而是資本發展的需要;世界聞明的愛迪生,也是講究效益和盈利的,因此把特斯拉( 不是說汽車)擠走,這也是“自由的思想”?
現代科技創造,早已不是個别天才的產物了,而是資本和組織的產物。因為資本要盈利,有投入的要求,有時間的制约,不可能任技術人員慢來。他人最讚頌喬布斯的,正是他能很快判明某一功能的商業價值,決定是否投入資金,還是“槍斃”,定下研發時間,最終整合出蘋果手機。蘋果兩次大發展的時候,都是喬幫主“獨裁”的時期;而他被排擠出公司那段蘋果的低迷時期,恰恰是没有“獨裁”的。
私營企業如此,國家企業也是如此。當上世纪蘇聯首先發射成功載人飛船時,美國震驚了,甘迺迪發誓要在60年代完成載人登月的壯舉,没什麼自由的思想,必須用登月來維護“自由的體制” 的優越性罷了。規定了時間、任務的節點,不惜投入。正是鉅額的資本和良好的組織,歷經十年的努力,實現了這一人類壯舉。互聯網、導航衛星這些發明,也不是自由思想的產物,而恰恰是為了打赢核大戰的需要(互聯網是防止對方攻擊通訊的集中節點,導航衛星主要是為了核潛艇在茫茫大洋中精確定位),由美國政府投入巨資研發成功的。這正好證明了恩格斯的論斷:“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再如,從1905~~1933期間,有十位德國猶太人獲的諾貝爾化學、物理、生理獎,究其原因應該是受迫害的少數族群在其他組織如軍隊、政府機構反猶氣氛嚴重,不易出頭,埋首實驗室相對是較容易證明自我。達爾文一心想成為基督教牧師,卻因加拉帕戈斯群島考察生物,並比較與南美大陸生物的差異,意外創物種起源說、演化論,也說明原創不是什麼自由思想火花的產物,或有必然的相關性。
某種意義上,我們還能找到更多“自由的思想”推動科技發展的反例。纳粹德國為了打赢二戰,倒是開發出不少先進的技術產品。比如V2導彈,這為二戰後的宇航發展有開闢的功勞,噴氣式飛機由德國首先開發成功,還有液化煤技術,克服了德國的能源短缺等等。德國的種種黑科技有“自由的思想”嗎?科技發展確實需要一種開創性的想象力,但是實現這種想象,和體制關係不大,而是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是要特種團隊的大量合作的,這在現代已經是一種基本的常識。科學的自由想象和政治的“自由思想”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政治上的“自由的思想”,不過使得社會人群的思想“原子化”,其實便利於資本的幕後操控。
中國能產生原創性的科技發展嗎?原創性發展也是有不同層次的。一種是别人有了原創性技術,但是對你你保密,必須自己摸索,把它發展出來;另一種就是有理論,但沒有人搞定產品化,得自己選擇正確的道路去發展;第三種就是連理論、道路都不知道在哪裡,自己開創。
第一種原創性氫彈最好的例子。目前世界上氫彈只有兩種構型,一種是美國的愛德華·特勒和斯坦尼斯拉夫·烏拉姆發明的泰勒-烏拉姆構型,另一種就是于敏發明的于敏構型。由于氫彈的絕密性質,没有人告訴我們任何知識(原子彈研發初期還有蘇聯給的一點幫助)。于敏這個完全是國内培養的國士,在團隊的合作下,搞清了氫彈的原理,設計出氫彈的構型。算不算原創?美國人老是說中國盜竊了美國的知識產權,不過還没敢舉氫彈的例子,因為這太匪夷所思了。當年中美可是敵對國,没有往來,沒法說是中國竊取。而且當年美國領先中國不是一點半點,心中還有一點底氣。不像今天,動輒說中國竊取美國的技術,實在是只能用這話安慰自己吧。
除了兩彈一星,其實這種原創性發展的例子還很多,比如殲20,美國搞出F22 ,連盟國都不賣,没想到中國也搞出來了,與F22構型還完全不同,於是有人想給它找一個俄羅斯的“爹”。不過稍微懂行的都看得出,米格、蘇愷當不起這個爹。中國從以色列進口的預警機項目被美國攪黄了,但是中國很快自己搞成了,還是相控陣的,比美國的還高一個檔次。
第二種原創性確定的例子是馬偉明電磁裝置了。這電磁裝置也厲害,美國人搞了電磁炮、電磁彈射,開風氣之先。但是忙了二十年,電磁炮還在實驗台上,而採用電磁彈射的福特級航母至今不能交付,問題也正是在電磁彈射不能過關上。美國倒也要點臉,没敢說馬偉明偷了美國的技術。畢竟自己都還沒搞成,偷哪門子技術?還有採用錢學森彈道的高超音速導彈,美國最先投入研發,但是進展不大。而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已經搞了好幾輪試射,按照美國的評估,已經可以進入實戰部署了。
除了軍用技術,其實民用技術也有很出彩的,比如特高壓輸電技术。這可不僅僅是一個提高電壓的問題,而是要有一系列的行業標準支撑的。大家都說華為重視科技創新,但是中國申請專利第一的不是華為,而是國家電網,其中主體就是特高壓輸變電技術。
第三種原創性技術目前實力還不多,畢竟中國剛追上來,許多基礎性研究還在積累。不過比較確定的是可控核聚變裝置( 人造太陽 )取得的成就使得人們離取用不盡的能源又前進了一步,而量子衛星檢驗的量子分發技術是走在世界先列的。
中國是不是有能力搞原創性技術,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一般來說,當國家工業能力走到某一階段時,相關技術開發就必然被提上日程。而一各國家能否開發成功這一技術,完全不取決於什麼自由的思想,而更取決於社會需求、國家意志、資金投入和系統組織能力。而中國目前恰恰在不差錢的階段,中國的系統組織能力事實上比美國還强。因此看不出來中國會被諸如芯片,操作系桶這些技術難關給難住。
倒是美國的原創能力能否保持多久?這倒要大大打個問號。要知道自從美國轉向金融為重的國家格局後,工業能力下降太快,很多新技術可能還能設計,但是已經難以做出產品了,英國就是先例。福特級航母、朱姆沃爾特驅逐艦、F35 隱身機,目前都是問題不斷。問題的根本是什麼 ? 缺少工業人才!今後二十年內,將呈現這樣的格局:美國還保有創新能力,但是生產部分很可能將在中國深圳完成,產業優勢被中國领先;同時中國也將產生大量的創新,並且在中國實現產業化。
二十年後,世界的創新中心在中國。中國具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一旦領跑,將長久的保有這個優勢,畢竟中國的科技優勢曾經保有近2000年,而喪失這一優勢不過是這兩三百年的事情。中國人對自己要有信心,能力自然倍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