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讀書,項羽、岳飛學兵法皆略觀其意,遂有人聞之奉為圭臬,竊以為不可。這是已建立在一定紮實基礎上才能說得、做得。曾國藩就有很好的讀書方法值得借鉴,他說: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怕随筆點過一遍,並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這就有如禪宗漸悟與頓悟之說,靈光一閃的頓悟是建立在日積月累的漸字上。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所過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你把握住了這每一天,就有機會把成功抓在手中,而你虛度的每一天,都會讓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試看 : 推敲”的典故
一天,唐代詩人賈岛去長安城郊外,拜訪朋李凝。這時恰值夜深人静,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惊醒了樹上的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留下一首詩:《题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园。鳥宿池邊树,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第二天,賈岛骑着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他覺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賈岛骑着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着敲門、推門的動作,情近乎癡,不覺已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時,正在京城做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来。行人、車辆都纷纷避讓,贾岛骑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入了儀仗隊中。
韓愈問賈岛為什麼亂闖。賈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唸给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準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聽了,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對贾岛說 :“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着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静中有動 ,豈不活潑?”贾岛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没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一個“敲”字,就讓這首詩千古傳唱,而“推敲”從此也就成為思索的代用詞,也正是由于贾岛的刻苦努力,字字玩味得意,使他终能在眾星璀璨的唐代詩壇赢得一席之地,並且留下許多佳作。真可謂是“一字值千金”!
讀書既拓展了視野,同樣也局限了創意,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 正如岳飛說的"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得其意的智慧,方得運用之妙功。曾國籓晚年言" 盡信書不如無書。" 似乎推翻了他之前的讀書說法。其實沒有,讀書到一定階段,當智慧的無限創意併發時,已不滿書本之限制。再者他說這句話是在平太平天國亂後。感嘆功業之建立不盡在讀書,時運、貴人的影響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