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一連串無目標、忽悠的小確幸,終釀大悲劇

一連串無目標、忽悠的小確幸,終釀大悲劇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草案擺在道光皇帝的案頭,看到開放五口通商、洋人得以入城自由居住作生意等條款,想將來華洋雜處壞我天朝惇樸之風,是可忍孰不可忍,憤怒的朱批上有"覽奏憤恨至極,小屈之後必有大伸..."幾個意思走著瞧的字眼。繼位的咸豐也說" 自古要(脅)盟不信,此權宜之計也 !" 根本不打算遵守,就是忽悠、糊弄。

條約是兩廣總督滿人耆英與英國公使璞鼎臣簽訂,耆英為搞好關係還把璞鼎臣的兒子認作乾兒子已示熱呼,耆英一門心思只想早些了事,兩國恢復戰前關係與生意模式即可。璞鼎臣則滿懷歡喜,從此擺脫只與廣州十三行的侷限,還可入城與華商直接做生意。條約一簽訂,直接受害最大的是所有原來靠十三行吃飯的廣東佬,群情激憤,到處揚言貼大字報,誰敢放洋人入城誰就是賣國賊,洋人只要敢入城我們就敢殺洋人。1843年底,璞鼎臣通知耆英說我要入城走親戚,看看你。耆英一聽,就百般推三阻四,說甚麼衙門失修非待客之地、民情洶洶安全可虞、城外也一樣做生意呀,何不我移樽就教去看你來安撫,就是不讓進城。次年璞鼎臣卸任返國由戴維斯接任,甫上任就表示要依約進城,並以尚未歸還的舟山群島要脅,若大清國耍賴不讓入城,我也耍賴不還舟山。此同時英國新上任外交大臣,也就是以說 "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敵人與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而著名的帕麥斯頓上台,態度強硬。耆英先派巡撫黃恩彤去安撫戴維斯,並貼告示表示確實依約英國人有權入城,稍後又以"若有一句謊話,上帝鑒之"的誓言作出莊嚴的個人書面承諾,兩年後,英國人一定得以入城,時間拖到1849年。洋人表示接受,但群清越加激憤,暴民燒毀巡撫衙門,知府被罷官。本就早已不耐受夾板氣的耆英遂上下活動調回北京,撒手不管了。黃恩彤一看,你走,我也會走,致仕還鄉養老去也 !

接著由徐廣縉、葉名琛兩位漢人擔任兩廣總督與巡撫。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官員的族群 ? 在清朝的政治氛圍下,滿人漢人官員心態是不一樣的,滿人能做的事漢人未必能做。像與英國公使結親戚搞關係的事漢人就絕不能幹,朝廷馬上會狐疑,結交外人想幹甚麼 ? 事情幹壞了像燒衙門,滿員最多被斥辦事沒能力,有私心、貶官撤職,漢員則可能撤職、殺頭、抄家。因此漢人官員處裡涉外事誼只能與朝廷政策一致,採取強硬路線。此時,第三任公使文翰已到任,依據條約與耆英的承諾要求進城。徐葉兩員一面以前任私人承諾概不認帳,軟磨硬堵就是不讓進,氣的文翰公開聲明從此不與廣東官員談判進城事誼,跑去了解勢頭正盛同樣拜耶穌的太平天國,將來或許能取代大清而一勞永逸。另一方面派人到香港蒐集英國情報。從英國報紙上得知,帕麥斯頓已下台,英國正在和俄國人打克里米亞戰爭,因戰役失利導致財政吃緊、引發示威罷工事件層出不窮,局勢似乎一片大壞,這也是英國遲遲未動手的原因。徐葉兩人興奮的通報朝廷不用擔心,英國快不行了,同時他們也聲明再也不談進城之事。朝廷一看,果然是幹才,立刻加官晉爵,一封子爵、一封男爵。

1856年,此時葉名琛已升任兩廣總督,積極反制太平天國造反之事。英國的克里米亞戰爭也已結束,準備對大清再發動戰爭,只是缺少一個藉口。不久發生逾期香港註冊掛英旗的亞羅號走私船事件,英國國旗被清軍撕扯並抓人,英方要求放人並道歉。此事對方也有不對之處,但葉名琛還是打哈哈的痞子態度處理,英國年底砲轟廣州城,拉開戰爭序幕。接著又有法國馬神甫越境傳教被殺情事,英法決定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957年由英國鄂爾金擔任指揮官,率20艘戰艦六千官兵渡海作戰,廣州很快被攻陷,高舉不戰、不和、不守、不降、不走、不死的六不總督,身著總督服在官廳被俘,高喊要找英王理論,英軍把他船運到加爾各答關押,自帶糧食吃完後,拒不食嗟來番食而囚死異鄉。平心而論,葉名琛處事還算是能臣,涉外或受限於當時政治條件有些現在看起來荒腔走板,死得還算有點民族氣節,只是有些鴨屎臭而成歷史小丑。

攻下廣州的英軍完全找不到交涉的對象,清廷仍然不搭理,鄂爾金無奈北赴上海口岸找到兩江總督何桂清交涉,何以地方官管轄地權限而峻拒。此時鄂爾金只好再北上直接找咸豐交涉,船隊到大沽口被清軍攔阻,一陣交火,清軍慘敗,大沽失守。咸豐震驚,所有的消息都說進城之事已平息,怎麼會打到朝廷門口了!?先派已老病得耆英負責交涉,英軍以耆英過往素無信用而拒絕,又派桂良負責談判。雙方協議簽訂天津條約,英法鑒於過去十餘年交涉無門的痛苦,第一條就是英法公使要進駐北京,而此恰是清廷最不願接受的一條。桂良只好再去談,只要公使改駐上海不入京,清廷願以取消進口關稅來交換,巨大的誘因使英法接受,但表明仍擁有進京的權利,且換約儀式一定要在北京換。桂良老奸巨滑,知道此約咸豐定然不悅,就上奏說此約完全是我一片位皇上分憂之心而簽,將來若有糾紛就拿我這老糊塗治罪,朝廷完全不知道。點明咸豐的心思以自保。到現在大清仍然一片上下交相騙,只圖眼前清淨,不謀未來,打糊塗仗。英法要進京來換約,船到大沽口,清軍仍然百般阻撓進京,擦搶走火又打了第二次大沽口戰役,沒有準備的英法聯軍大敗,清廷沾沾自喜,被激怒的英法聯軍,糾集軍隊再戰,大沽口再度失守,英法軍隊攻陷天津。咸豐無奈,再派親王載垣負責談判,公使不但要入京,還要有四百名軍隊隨駐保護。

狗血之事到此還沒了,在談判中載垣發現英方談判有一個叫巴夏禮的中國通老在那裏出壞點子,於是決定要綁架此人。在咸豐默許下,清軍抓了巴夏禮等三十餘位英國談判文官與翻譯,關押在圓明園。1860年,被羞辱的鄂爾金終於又在八里橋戰役大潰清軍,咸豐出逃熱河,10月13日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城。到圓明園找到被關押的30餘人,已有20餘人死亡。英法聯軍在憤怒下基於報復心理終發生火燒圓明園的慘劇。此時被指派負責留京談判的奕訢,已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之勢,英法予取予求,任人宰割。過程中,清廷為狗血之事一再加碼自殘,到底是怎麼回事 !?

二次鴉片戰爭本不應該發生,沒有巨大事由與衝突,完全是在雙方交涉過程中的情緒積累。與第一次鴉片戰爭不同,當時不知道打不過別人、與甲午戰爭也不同,當時以為可以打得過日本,這次明明知道實力不如人,為什麼還要不斷的草螟鬥雞公,自找難堪與苦頭!? 戰爭規模不大,但歷時四年頗長,僅次於抗戰;歷史上三次外敵入京,庚子、甲午與這次,最屈辱而且是自找的。是清廷官員昏庸無能麼 ? 也不盡然,從皇帝到臣僚他們都在自己的政治侷限中做出自以為是最正確的決策。過程中,英法的目標明確,就是要開放通商,但看不出來清廷的目標是什麼,辦事就沒方向,各級一昧的糊弄、推拖,只求當下、眼前清靜小確幸,終於釀成後來的大不幸,只能一聲長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