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VS 美國,一個偽裝成國家的金融公司
1803年,拿破崙指著地圖說:“這裡躺著一個沉睡的巨人,讓他睡下去吧,一旦他醒來,將會震撼世界的。”
2012年,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寫了一本書,叫《論中國》,在書中季辛吉認為近200年中國的衰落只是歷史上一個短暫的意外,並非常態。
西方國家特别不能理解中國的存在模式,對於中國為何能長期存在異常困惑。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强大的中央帝國,但强大帝國並不是中國的專利,因為其他地方也曾多次出現過不弱於中國的中央帝國。
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拜占庭帝國還有奥斯曼帝國,都是赫赫有名的超级帝國,但這些强大的帝國都是曇花一現。哪怕是後來冒出來的日不落大英帝國,後來也衰落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歐洲的帝國,完了之後就真的完了,没有一個復興過。不僅分崩離析,而且分裂後的帝國,其子民對再度統一,恢復之前帝國的榮光興趣並不大。羅馬帝國的後人不認為自己是羅馬人,也没有恢復羅馬帝國的意願。一大半歐洲人都是羅馬帝國的後裔,但是你今天問他們有没有恢復羅馬帝國的想法,他大概會認為你是個瘋子。日耳曼民族的人只會為日耳曼民族而戰,没有興趣為羅馬帝國而戰。
整個歐洲的國家文化,基本都是以血缘關系為紐帶的,好一點的以宗教划分。每個民族都要單獨建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水火不容,這就是歐洲的現狀。
自古以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但是歐洲是長期分裂,短暫统一,歐洲大一统的時間寥寥無幾,而且不被毆洲各民族所承認,他們都聲稱自己遭到了這個强大帝國的征服和侵略。歐洲的分裂離心力,不是一般的强。
以日不落大英帝國為例,半個地球曾經都是英國的領土。但分崩離析後,没有人懷念大英帝國。甚至連家裡的蘇格蘭,門口的愛爾蘭也要鬧獨立。愛爾蘭人覺得英國剝削且殘酷鎮壓自己,只要獨立就能過上好日子。但對面的英格蘭人認為,愛爾蘭人懶惰又貧窮,是英國的累贅,把他們甩出去,英格蘭人就能過上好日子。兩邊都絲毫没有統一的興趣。這種情况是中國人完全無法理解的。
中國的大一統文化
和長期分裂、短暫统一的歐洲恰恰相反,中國雖然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却是長期統一,短暫分裂。
中國建立了多個朝代,時有興衰,但每一個衰落的朝代滅亡後,不管新的割據勢力是位於四川,還是湖南,都以统一全國為己任。
劉備東征孫權失敗後,蜀國實際上已經徹底失去了統一全國的可能性,如果固守巴蜀當一個草頭王,那還能多活幾十年。但諸葛亮非要六出祁山,逆大勢而行,寧死也要嘗試統一全國,對固守蜀國没有絲毫興趣。諸葛亮死後,姜維甚至還要接著上,硬著頭皮都要繼續打魏國,不然没辦法給國人一個交代。
數千年来,中國90%以上的時間都是統一的,都是一個完整的超级大帝國,凝聚力非常的强。這讓歐洲人非常不能理解,很神奇。
歐洲人不僅自己是分裂的,而且歐洲人出海殖民全球後,看到全世界都是由支離破碎的小國家组成的。哪怕是今天看起來很龐大的印度,英國殖民者來之前,也是分裂的,上百個互相割據的土邦互相混戰。
全世界曾經有很多龐大的多民族文明古國,但長期統一没有消失的,只有中國一家,成為了唯一的例外。
西方的思想體系和文化體系根本無法解釋中國長期“大一統”的這一歷史事實。於是西方學者推出了這麼一種說法:
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偽装成國家的文明。-----《文明的冲突》,亨廷頓因為中國實際上是一個文明,所以才没有斷絕。而歐洲的帝國只是一個國家,所以終將滅亡。這句話隱含了歐洲人對中國的嫉妒與羨慕,一種很複雜的心態。
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中國的神奇之處,在於歷朝歷代,都認可自己是中國。當前朝衰落後,無論誰奪取了天下,都會宣布自己繼承了前朝大統,而不是新建了一個國家。簡單的說,誰赢了,誰就是中國,誰當了皇帝,誰就是中國人。
唐朝的李世民,就是胡人血統,但得了天下之後,非要認李耳,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老子當祖宗,宣稱自己是李耳的直系後裔,以此來鞏固政權。
而元朝由蒙古人建立,作為正統漢人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後,建國實發布的第一道詔書,就是承認元朝皇帝為天命真子,是中華正統。"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起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海内土疆豪傑紛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這就是中國的規矩,每一個新朝代都一定會在法理上認可前一個王朝,先確認前朝的正统性,再證明自己是前朝最合法的繼承者。
不管你之前是什麼族,既然來了,那就是中國人。彼此也都接納。
為什麼歷朝歷代非要承認自己是中國,而不是另立國統。這就要說到秦始皇了。嬴政被稱之為始皇帝,那是名副其實。他統一中國的時間很短暫,秦帝國比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什麼的要短暫的多,但却留下了極其寶貴的體制遺產。
始皇帝一掃六合之後,除了車同軌、書同文之外,還有一個獨特的貢獻就是用和氏璧雕了一塊傳國玉璽,然後說得玉璽者得天下。初始目的雖然是證明自己乃是受命於天,但間接效果是给了全中國的諸侯們確立了天下這個概念。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因為玉璽在自己手中,為了證明自己統一天下的合法性,再次把這個概念强調了幾百年。最後,全中國人都信了。漢朝末期,為什麼袁術拿了一個玉璽就敢稱帝,宣稱玉璽在手,天下我有,然後被諸侯合力剿滅。拎不清自己斤兩是事實,但也從側面證明,袁術真的相信得玉璽者得天下。
而實際上,秦朝+漢朝的合力,數百年的大一统宣傳之後,真的製造出了一塊永久性的虚擬玉璽。前朝衰落後,只要誰能用事實和實力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就從道義上占據了主動權,從而拿到那塊虛擬玉璽。然後全天下都會望風而降,傳檄而定。
新皇認可這些地方投降後就會效忠自己,地方上也會認可自己投降後就會被新皇當成子民來對待,大家不會彼此猜忌。登基之後,新皇會再度强化宣傳一波天命所歸的概念,宣布自己從法理上繼承了前朝的一切,這樣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天下大亂的實候,每個覺得自己能赢的諸侯,都在宣傳大一統概念,等感覺自己要輸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改口了。天下一統之後,新皇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更是要强調大一統概念。
秦朝開了個好頭,後面的皇帝把這個制度嚴格遵守强化了2000多年,最終形成了中國的獨特傳統。毛澤東說:“百代都行秦政法”。
而歐洲的帝國,偏偏没有皇帝做過這個事,所以最終也没形成自己的傳統。歐洲以血缘關系和宗教關系來做為國家的核心凝聚力,而中國則以中華文化作為國家的核心凝聚力。中國或許會短暫衰落,但永恒不滅,就是這個原因。秦帝國、漢帝國、唐帝國、宋帝國、元帝國、明帝國、清帝國,這本來是多個不同的强大帝國,但是在中華文化裡,他們都是中國,只不過換了個皇帝而已。
别的國家,都是崛起和衰落。但中國没有崛起一說,我們一直說自己是在復興。
中國一直在巔峰,只是偶爾衰落,但終將復興。這是拿破崙和季辛吉的看法,也是歐洲主流思想家的看法。全世界範圍内,這是獨一份。
没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凝聚力,有中國那麼强,一個省就堪比歐洲一個國。廣東人和湖北人,甚至都没辦法用方言交流,放在歐洲這妥妥的就是兩個民族,但在中國,他們都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如果你告訴他們應該分别成立兩個國家,才能生活的更幸福,他們大概會用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著你。
歐洲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中國那麼多省份還能認可彼此,中國人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愛爾蘭就在英國邊上,大家一衣帶水當了幾百年同胞,還歡天地喜的分裂成了兩個國家,覺得分裂會讓自己更幸福。
論民族融合,論凝聚民心,中華文化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美國那一套連中國的尾巴都追不上。如果一個國家内部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不足,那早晚會分裂。
但中國却是從東北到海南,整整一個大陸的空間度内,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毫無疑問的是中國人,這讓西方人感到極度不可思議。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他們肯定不會認為是自己不行,而是會認為中國是個怪物。
全球都是分裂的中小國家,你中國憑什模這麼統一,大到讓人恐懼。但這就是中國的傳承,中國的文化,歷史留下的獨特遺產。嫉妒也没用,哪怕你知道這些是怎麼來的,想複製也得至少千年以上。
中華文化具有極高的包容性,只要認可了中華文化,那你就是中國人,不分血统,不分宗教。如果有朝一日地球一统,那统一者肯定是中國。因為其他的國家再强,也没辦法统一,就算你占了半個地球,只要稍有衰落,也會立刻分裂,而且分裂後的國家没有絲毫再度统一的意思。
英美同宗同源同文化,但英國没有統一美國的意思,美國也没有統一英國的意思。但中國就不一樣了,新人來了,用中華文明熏陶個幾代就能立刻繼承2000年的傳統,强烈的任可大一統概念。
這樣的强大,是永恒的强大。如果當年是由中華文明來管理大英的日不落帝國,就算衰落,也還是日不落帝國,最多換一任統治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是王道的中華文明。這就是中華文明的威力,甭管你是哪國人,來了就是中國人。
*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這句话最早由美國政治學家白鲁恂提出。他在1968年所作《中國政治的精髓》一輸中,對此就有相關表述。
此外,這句話還有各類比的說法。“美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資本金融公司。”這個也算有點意思,可以思考一下看看。
**當中國人提到“我是中國人”,並不一定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而是“(從堯舜開始的以及未來千秋萬代)的中國”。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周武王的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國,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
在政府的定位上,中國的政府是一個“文明的守護者”,不但有責任守護朝代存在之時的文明,還有澤任繼承前朝的遺產。朱元璋在建國後,頒發的詔書里也很經典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起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终。海内土疆豪傑紛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按照正统,夏商周到明清民一脈相承,都被視為家長和守護者,如果這個統治者不足以守護這個偉大的文明,就會被推翻並鄙視。
直到過去幾百年,後人唾罵的是你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子孫後代。可以說中國人在這方面非常記仇,比對外敵嚴苛多了。其中,向外族割讓土地和子民是最不可容忍的行為,除非你最後把這外族同化了。這就是封建清朝受到責難的原因:雖然面對的敵人不一樣,但他們没有守護住這個文明,而且看樣子也不怎麼努力守護這個文明。
文明當然不僅包括領土,還有祖宗。不是家族的列祖列宗,是炎黄開始的一切先賢。"中國人"背後的詞含一豐富,當說“我是中國人”時,是說自己是華夏子孫,是在歷史里締造這個民族的三皇五帝、唐宗宋祖,俠客書生,是琴棋書畫,也是萬里長城,是忽必烈,也是朱元璋,還有亭台樓閣、長江大河,是八年抗戰,什麼什麼的…這些才是中國人三個字的含義,有人把辱華和“共產黨”中國划等號,那他們也太小看中國了。一句話,蠻夷之見,不足以共語。這樣是一個超過以上所有名詞,外國人恐怕難以理解的“文明”概念。
*中國和古羅馬的對比。東西兩大帝國在世界島的兩側先後建立,並且同樣面對著周邊的蠻族部落的不斷襲擾。在相近的年代,羅馬帝國没有抗住日耳曼人的南下,丢掉了西羅馬,退守君士坦丁堡。中華帝國的晉王朝也没有抗住“五胡亂華”的衝擊,神州陸沉,丢掉長江以北。但很快中華隋唐兩代王朝結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據時代,一統中華,再次實現“大一统”。而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西征的進程却很遺憾的差了那麼一點點。而後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大帝也是同樣未能完成恢復西羅馬的成就,只留下一個神聖羅馬帝國這各非法組織供後人唏嘘。
而到了中古時代的後期,面對成吉思汗統治下的蒙古人席卷歐亞的狂潮。中華帝國的宋王朝再次淪陷,而羅馬帝國的兩千年傳承也在1453年奥斯曼帝國默罕默德二世越過金角灣的一擊下最終斷绝。此後世上就再無君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做伊斯坦堡的城市。
蒙古人對中華的統治只維持了不到一百年,就被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建立大明,再造華夏,於是又恢復了中華文明的常態。而分離破碎的歐洲西方文明却再也没没能迎來统一的那一天。
中國的民族國家概念形成的太晚。“中華民族”這各概念,是梁啟超在1905年才提出的。直到今天,在西方國家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應當按文化分裂成若干個中小型的國家,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國際社會。中國各個相對封閉的地缘板塊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的族群人口,操著口音差異巨大的語言,却擁有共同的書面語和共同的國家認同這一現實,對西方文明觀念的衝擊極大。姨學、諸夏、河殤這些少數逆潮流分子的分裂主義思想,也可以理解為西方文化裡的這種民族自決的觀點傳播到中國後,在我國知識分子圈子裏的一種回響。
無法解釋中國長期“大一統”的這一現實,使得西方學者們推出了”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這一說法。這說法在解釋了很多問題的同時,也隱含了中國作為各多民族構成的文明體,應當分裂開來的政治隱喻。所以我們面對這種觀點,在吸取精華的同時,要予以駁斥和反擊。
**再論“大一统”和“天命
上怒,因按劍謂鉉曰:‘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策,豈容他人鼾睡乎!’鉉惶恐而退。——宋•李濤《續資治通鑑長編·太祖開寶八年》
宋太祖趙匡胤征南唐前說的這句話的後半句比前半句有名些,但前半句要更重要一些,講明白了南征的法理基礎。弔民伐罪,以有道伐無道是中華的政治傳統,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無罪而伐,那是蠻夷做的事情,我中華所不為。但北宋征南唐這件事却不一樣。“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南唐雖然没有什麼罪過,但是“天下一家”,一統中華本就是統一戰爭最光明正大的法理。
你“事大”做的再好,對這件事都没有影響。所以現在要打你就是直接打你了,不需要像努爾哈赤什麼的起兵還要一二三四,列個七大罪啥的。這就叫“大一統”。“天命”觀是“受命於天”這一封建帝國統治法理的具體闡述。“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一旦失了“天命”就是要亡國了。
唐宋元明清,一般看來很自然的順序。但清代修《四庫全書》之時,對此還是有爭議的。
大清國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大金國也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對於清王朝來講,按照宋、金、元這一順序的“天命”繼承觀念也許會更為有利。最後乾隆皇帝給蓋棺定論,任定《正統辨》“持論頗正”,予以收錄《四庫全書》。並由此確認了東晉之后,宋、齊、梁、陳,隋唐之後,梁、唐、晉、漢、周的這一正統王朝的“天命”繼承順序。從而在官方層面確認了元、明、清的“天命”繼承法理。這樣實現了“大一統”的元清兩代蠻族征服王朝都可以擁有“天命”,意味著“大一統”就是天命本身。
自此,可以說“大一統”和“天命”這兩個概念合二為一。能實現“大一統”的政權,天然的就具備“天命”法理。而其他割據政權的所謂“天命”其實都是不充分的。
在你背後,站著一個由黑水河畔實代游牧發展而來的滿族、天山山麓點點綠洲耕耘而成的維吾爾族、百越叢山峻嶺間依山為生斜坡勞作形成的壯族、額爾古納河淺灘鐵馬揚戈揮鞭塵起的蒙古族、青藏高原上用毅力與耐力征服極端自然的藏族、適應力極强忍耐力超絕同化能力一流而廣泛分布在世界的漢族、還有50個有著自己可歌可泣故事與傳奇的少數民族而形成的國家。
我們曾經有著氏族矛盾、有著生死仇敵,但也有過兄弟般情誼;我們曾經有著世代為戰、有著民族仇恨,但也在生死存亡之際化干戈為玉帛;我們曾經老死不相往來、爭奪城池人口,但也識得大體在無數次團結而依。這樣的國家,在幾千年歷史裏經歷無數次征伐、無數次血海深仇、無數次民族遷徙,最終還是走向大一統。
這樣的割據歷史,在彼時的歐洲大陸、非洲大陸、中東地區、南亞地區都曾出現過;但這樣强大凝聚力的國家,却只出現過一個。可以讓東北人摟著廣東人肩膀喝著啤酒唱:這是俺兄弟!也可以讓廣東人對東北的海参崴遥望:那曾是故鄉。
**“信心”本位美元的终结!
飽受美國疾苦的世界各國人民,一定很想知道,美國究竟何時才會出局?何時才能讓出一片藍天,把對價值觀、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貿易規則的選擇權還給地球人?
答案是,這要取決於美國的歷史遺產——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何時會失效。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儲備貨幣,亞洲國家的廉價商品,就還會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為美國岌岌可危的社會秩序提供終極保障——即便這種保障,不符合這些亞洲國家自己的長期利益和生存基礎。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國在海外所有的政治、外交機構和軍事、準軍事設施,就還能繼續履行它們的職能——即便這些職能,是在損害其所在國家的利益、和破壞那裡的地區穩定。
那為什麼大家如此忌憚美國,卻又擺脫不了美元呢?
因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國際貿易。順差國也好、逆差國也好,大家都需要國際市場上的能源、原材料,和商品。想要繼續過日子,就必須不停地出口換匯。而這個“匯”,就目前來講,最主要的構成還美元。
所以,不論美國在國際上如何興風作浪,倒行逆施,只要美元一天不倒,美國就一天不會被斷供,從而也就不會停止它的一切霸權行為。
當然,這個邏輯反過來,也成立。
當美元失去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之時,美元的國際購買力,即使不被清零,也會被大打折扣。
失去了國際購買力,衣食住行都高度依賴進口、並且平均每年都有5千億美元貿易逆差的美國,將如何滿足民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駐紮在世界各地的800多個美國機構和美軍基地,以及游弋在全球各個角落的美艦隊,將如何獲得補給?換句話說,美元一旦失去特權,用不了多久,美國就會失去社會穩定的基石,和維護霸權的機器。
到了那個境地,再多的意識形態嘴炮,也無法讓美國翻盤。美國將會徹底走出國際舞台;美國國內的社會秩序,也將會陷入無底的深淵。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判斷美國存亡與否所需要的唯一一個技術指標,就是美元世界儲備交易貨幣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看到這裡,有人或許會問:美元的地位難道是可以被動搖的嗎?
我們不禁要反問:在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完全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前提下,在魔幻估值的美國金融市場離開外資就無法生存的背景下,在產業空心的美國經濟體嚴重依賴巨額逆差才能運行的條件下,美元哪裡還具備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資格?
我們在上面說了,美元特權,是美國的歷史遺產。美元當初,是如何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
兩次大戰,把歐洲的黃金,都打到了美國;也把歐亞大陸的產能,都打了個稀巴爛。當時要錢沒錢、要物資沒物資的國際社會,只能同意由黃金儲備一家獨大的美國來管理和發行世界儲備和交易貨幣。可見,半個多世紀以前,賦予美元內在價值的是當時公認的財富媒質黃金。而美國能得到那些黃金,也是出於歷史的偶然。
在一系列的偶然條件下,全球的產業中心和金融中心,才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破天荒地被移到了歐亞大陸以外的一個大號島國上。美國這個尚未擺脫原教旨主義的清教徒國家,也突然一下子被賦予了管理世界儲備貨幣的重任。
其結果,就是短短的70多年過後,美國政府,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負債體,沒有之一;華爾街,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賭場,沒有之一;美國經濟,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逆差消費體,沒有之一。
這個最大的負債體,全然沒有償還能力,但它卻負責發行和管理世界儲備貨幣。這個最大的賭場,估值嚴重泡沫化,但它卻是美國實體經濟的融資池和美元匯率、乃至世界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這個最大的逆差消費體,只能靠上面那個賭場吸納的賭徒而過活,但它反過來卻又是那些賭徒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個荒誕的矛盾體,就是美國這個貨幣金融管家,交給全人類的答卷。然而在許多尋常人的眼裡,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麼不妥。只要付給債主的利息不停,借條也都可以隨時贖回,或者能在二級市場變現,那麼讓債王來管錢,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賭徒們一直都能賺錢,也能保證外國賭徒都不離場,那麼依靠賭場來融資和金融維穩,又有什麼不妥呢?
只要美國人都有吃有喝,長年的巨額逆差消費都有人埋單,那麼即使美國的資產都漸漸被外國人買走,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原來,繼黃金之後,美元又找到了新的錨定物:信心。
只要表面上一派歌舞昇平,那麼大家就有理由相信,系統的內部也是一片井然有序。以美元為根基的這個金融系統,就是一部財富永動機。不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美債都是最最優良的資產,美股都是只漲不跌的財富。外國人的閒錢(外儲、國際游資),永遠都會青睞這些美元資產。
只要美債不死、美股不滅,那些由美國巨額逆差所催生出來的國際閒錢,就會緊緊擁抱美元資產。因此,美元的匯率也會永遠保持穩定,這部金融永動機,就一定會千秋萬代。
看吧,政治的“歷史終結論”雖然破產了,但是好像金融版的“歷史終結論”,還是被美國給實現了。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元幣值本身恆久穩定的基礎之上的。早已錯過了良性出清的機會、而已成為行屍走肉的美債和美股,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救助是無限大的。這就必然導緻美元的發行量最終失控。
於是,當美元的發行量越過了一個臨界點,導致市場一邊倒地看跌美元的時候,手上沒有它國外匯儲備的美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外國的股東和債主們爭先恐後地拋售美債、美股,和美元。
為什麼美債和美股也會被株連?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市場已經嗅出美元不是在經一次歷週期性的貶值,而是已經徹底失控。既然一個貨幣已經行將就木,以它來計價的資產留著還有什麼用呢?做紀念嗎?
如果在這個時候美聯儲加息、縮表,華爾街拋售海外資產呢?
這樣做,的確可以炮製出對美元的需求,為美元兜底。可是這樣也必然導致那些外國的賭徒們為了填補這一需求,而同樣去拋售他們手中的美債和美股。要知道,2008年的時候,美國是撿了一條命回來的。
只能膨脹、不能收縮的美債,和只能上漲、不能下跌的美股,這兩隻怪獸今天的體量,已經不能和2008年同日而語了。不要說全球縮表,就是印鈔速度慢一點,都有可能導致它們兩個轟然倒下。
那就讓它們倒下唄?留著美元,東山再起,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債倒地不起,整個西方金融系統就崩潰了。這就等於,美元出局的最終效果提前達到了。美股倒地不起,勢必會引發競相拋售的連鎖反應,引發美國經濟和稅收的雙重猝死,一舉刺破信心泡沫。其結果,到頭來還同上。
其實,美債、美股、美元,是一個三頭的“連體嬰兒”。一個死,全都死。美國一直在做的,無非是用其中相對健康的一個——美元的生命力,去延長另外兩個早已瀕死的——美債和美股的生命。
不能不說,冷暖自知的美聯儲,已經把它能做的,都做了。延長“連體兒”壽命的任務,完成的很不錯。然而,無論它再怎麼努力,“信心”本位的總崩盤,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了。
美元,對美國來說是歷史遺產。但對美國以外的廣大世界來說,美元,就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庚子僅是開胃菜,大餐在辛丑。不出差錯的話,2021,很可能將會是後美元時代的元年。
下面這場浩劫,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來說,將是一場劇烈的金融動盪。而對美國本土來說,它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會有救世主嗎?這個我們不敢肯定。但是我們知道,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早已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口號。
辛丑年對人類的命運意味著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思考題
美國的《外交事務》說美元霸權地位既對世界不利,也對美國不利,因此美國應該單方面放棄美元霸權,降低美元匯率,使得美國出口更具競爭力,美國工人也能因此受益。IMF應該構建一個貨比籃子,或者創建一個新的國際貨幣機構進行監管。
美國有人都這麼表態了,我覺得中國還是應該有所覺悟,早做打算,不要再把“出口多少多少”標榜,該提高匯率的提高匯率,該解除绑定的解除绑定,該減量生產就減量生產。
僅在11月,中國貿易順差就從去年同期的371.8亿美元飆升到754.2億美元,這是自1981年1月邊致這各數據以來最大的順差,這是好事嗎?當然是好事,說明中國制造業地位無可替代,美國人所謂的“把中國剔除世界產業鏈”現在看起來滑稽無比,而越南,孟加拉國之類的國家根本無法替代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中的地位。
但是我們也要考慮一點,3 月份美國無限度的QE,巨量的美元衝擊著世界,大宗商品的漲價吞噬著中國企業的利潤,大筆的順差除了改善就業情况以外,其他作用很小,中國目前也不需要那麼大的順差來平衡國際收支。
如此大的順差如果繼續下去,只會幫美國人壓低物價,而由於巨量的接受美元,反而會鞏固美元在世界貨幣中的地位,美元今天在世界貨幣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三個原因,一是消費端,這一點美國自己搞定,一是生產端,就是中國,一是資源端,也就是沙特之類的石油輸出國。大宗商品定價是美元定價的。
我們没有義務,也没有必要幫美國人穩定美元的霸權地位,過去綁定美元,是因為中國經濟還很弱,没有今天世界工廠的地位,且那會的美國還是比較正常的國家,不像現在QE個没完没了,現在美聯儲限的QE,美元都快成金圓券了,美聯儲那邊敲幾個數字,然後美國人就跑到中國工廠拿貨,這種情况是可持續的嗎 ?
**我們總在說美國頹勢盡顯,快不行了,可為什麼不行呢?
答案是資本意志裹挾政府意志!
具體來講: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的,而壟斷可以使利益最大化,在資本的操控下,政府任由資本無序擴張到壟斷地位且不承担社會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也與企業不願意在走科技進步的路線有關。所以,在過去那個以技術為王的美國時代,就算潛在内部矛盾再多,也抵不住世界各地人高唱著:千萬里我追尋著你。
随著美國資本擴張到全球壟斷性地位後,他們便把技術興國抛諸腦後。在資本逐利性的驅動下,大量能覺定技術迭代和解決就業崗位的產業鏈被轉移出去,美國的企業家們不再醉心於用另先科技賺錢,而是利用WTO的全球化性質,制定出一整套具有世界性約束的產業規範,再利用領導者的地位從中抽取大量分成。
随着歐洲、日本、中國在技術領域的迎頭趕上,美國能抽取的產業分成越來越少,這時有人說總該換終思維行動了吧?没有,所謂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企業在嘗到壟斷甜頭後,是很難再回到艱苦歲月的征程上來。就像B737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需要新產品替代了,可波音為了省錢仍要榨乾最後一滴價值,即便魔改的Max型號已經音為技術問題死了數百人。
美國科技早就在資本壟斷的甜蜜陷阱中喪失了發展動力,而技術一旦停滯,不論是對於國家抑或是企業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慢性死亡!
**達利歐的帝國興亡觀
帝國一共三個階段:上升,頂峰,下降。每一個階段是導致下一個階段發生的原因,其中在上升階段:
足夠強大和有能力的領導提供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
良好的教育;堅強的品格,文明和強烈的職業道德,反應在低腐敗和對規則的尊重。人們能夠團結一致的共同工作。如此,導致 :
一個很好的資源分配系統。而該系統則導致該國會接受最好的全球思維,這又會導致他們在全球市場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力,由於有了更大的競爭力,帶來的收益高於支出,則導致他們強勁的收入增長,而強勁的收入增長使他們可以增加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教育以及研發,使得他們擁有更高的生產率。
當他們達到更高的生產率水平的時候,他們可以更有能力進行研發新技術的時候他們會獲得新技術。而新技術在商業和軍事上都有很高的價值,當這個國家通過這些變得更有競爭力後,他們會獲得在世界貿易上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由於在世界上擁有更大的份額。
他們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保護他們的貿易線,影響其他國家,通過在經濟上的優勢,他們就可以發展世界上領先的金融中心,例如荷蘭帝國的阿姆斯特丹,英帝國時期的倫敦,現在是紐約,下一個可能是上海,由於金融的崛起,會導致他們擁有強大的股票市場,貨幣市場和信貸市場。作為貿易和資本流通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其貨幣自然而然會成為全球交換媒介以及首選的財富儲備,因此該國的貨幣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
但是注意了,每一個“好的”上升階段的事情,都暗含了下一個下降的種子。由於繁榮導致人們收入增加,導致人力成本昂貴,競爭力下降。
成功的國家會被新興的國家所模仿,會獲得比原先國家更大的成功,新興帝國會通過複製成熟帝國的模式,變得比成熟帝國更成功。
富裕了幾代人後,年輕一代往往沒有那麼努力,隨著時間流逝,繁榮社會的人們會想要更多的休閒時間以及更多的奢侈品,國家會變的虛弱和過度擴張,這會導致其脆弱。
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國家,會借入過多的資金,導致其陷入更多的債務,雖然短期內增強了其帝國的消費能力,但是長遠的看,其財政卻被削弱了,借貸和支出常常被用來國內過度消費以及維持帝國所需要的戰爭開銷,這種借貸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可以被自我強化,當最富的國家開始向窮國借債的時候,這就是財富轉移的早期的跡象。
帝國擴張到這個地步,已經變得不經濟,無法自我支持和自我防衛,維繫帝國的成本已經超過了帝國的收入,無利可圖進一步削弱了這個國家的財政實力。
而當到達頂峰的時候,帝國開始反轉。當債務變得非常龐大,當中央銀行失去債務刺激和經濟增長的能力,當經濟衰退時,這會導致債務和經濟問題,並導致更多的印鈔,最終使貨幣貶值。
當財富和價值觀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壓力很大的時候,貧富差距就會引發更大的衝突,先是擴大,然後加劇,加劇本身會導致政治極端主義的增加,例如極端左派--- --強烈主張重新分配財富,以及極端右派----民粹主義。
而一旦富人認為他們的錢變得不安全,他們就會轉移自己的資產,他們會把資產轉移到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更安全的資產和更安全的貨幣,這種情況會導致帝國強化自我的掏空,反過來導致情況加劇,而加劇的局勢會導致更多的富人轉移資產。
由於財富變少了,那麼帝國內的分配博弈就變成零和博弈乃至於負和博弈,內部衝突越來越大,雙方民粹主義互相爭鬥,都希望控制局勢來維持秩序,在混亂時期,更集中,更專制的決策實際上比更民主的決策更可取。而此時外部情況也變得糟糕,當其他國家獲得足夠的經濟,地緣政治和軍事實力的時候,他們就會挑戰現有的主導力量,這樣敵對大國之間就存在潛在的衝突。
當帝國在海外維繫帝國的成本大於為帝國帶來的收入的時候,從經濟上就削弱了這個帝國,而這時候其他國家正在崛起,原來的霸主感到必須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因為挑戰者在經濟和軍事上對於霸主非常具有威脅性,而維繫帝國需要更多的軍費開支。但是此時由於國內的經濟狀況導致原來的霸主很難在國內徵稅,同時為了爭取帝國內部支持,還要在內部進行開銷。
挑戰者在看到原霸主國內發生這些情況後,挑戰者就有了更大的挑戰慾望,那麼原霸主就被迫在戰爭以及撤退上做出艱難的選擇。而此時如果又發生外部衝擊,例如瘟疫,乾旱,洪水的時候,又會導致原帝國螺旋式下降。
總結一下達利奧的意思,達利奧在之前寫過之前的幾個帝國的誕生,發展,衰落,包括荷蘭帝國,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他的思想有很強的“福之禍之所倚,禍之福之所伏”的觀點,禍患的旁邊總有福相倚,福的旁邊總潛伏著禍患,用中國人的話說,富不過三代。
達利奧並沒有從“道德”上進行說教,他自己做基金的,因此他對於經濟的問題更加重視,他說“沒有經濟就沒有權力”。
帝國的繁榮必然導致帝國內部人民的驕奢淫逸,統治者的進退失據,這是人性導致的,無論是中華帝國還是羅馬帝國都是如此,中華帝國歷朝歷代的歷史書都記載的清清楚楚。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國作為記錄歷史的大國,儘管歷代帝國都有史書,儘管歷代初代統治者都寫了類似於《寶訓》《聖訓》《實錄》之類的東西,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後世統治者壓根不把這些當回事。
不但是聖訓無用,家訓也沒什麼用,中國不乏什麼《章氏家訓》 《顏氏家訓》《朱子家訓》,但是時間一長,後代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其實美國也有類似的東西,什麼“華盛頓砍櫻桃樹”,“福吉谷的祈禱”,乃至於美國建國時期的清教徒傳說,馬克思韋伯還寫過一本書《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進行鼓吹。
有用嗎?
華盛頓和特朗普,有可比性麼。
美國今天發生的很多東西,不是因而是果,從達利奧的角度來看,帝國衰落的本質還是帝國的人導致的,是人性導致的,它遵循了下面的螺旋:
帝國公民變的更驕奢淫逸更慵懶了----競爭力下降-----生產轉移到國外,借更多債-----帝國財政出現問題-----帝國內部分配問題加劇-----負和博弈資源更少----政治極化,極端左派和右派同時出現。
政治極化帶來兩種思路:
左派,主張加強分配,於是桑德斯和AOC誕生了。
右派,主張加強掠奪,於是特朗普誕生了。
這種情況和當年魏瑪德國幾乎一模一樣,魏瑪德國時期,德共的運動轟轟烈烈,而同時納粹的運動同樣轟轟烈烈,德共希望實現公平分配,而納粹則希望掠奪他國來改善本國的情況。
桑德斯主張加強分配的主張,會導致什麼?會改善美國本國的情況嗎?
從達利奧的模型中,我們可以得知:帝國本身的問題不簡單的是帝國內部的分配問題,而是“帝國公民”的問題,而一旦進行重新分配,勢必導致資產的大規模外流,尤其是富人,從而導致帝國的財政情況更加脆弱,依然是一個負和博弈的情況。
那麼特朗普的掠奪主張,可以成立嗎?
掠奪他國財富,可以改善本國情況,但是掠奪本身是有成本的,需要大規模的使用武力或者其他手段,而手段的本身是有成本的,這道理就如同大英帝國一樣。
大英帝國最後一次擴張是在布爾戰爭期間,布爾戰爭一仗,花了大英帝國2.2億英鎊,超過了地球上所有列強在19世紀的總和,當時的英鎊是金銀復本位制,拿著英鎊可以直接兌換黃金的,因此可以不用考慮通貨膨脹,根據《辛丑條約》中關於中國海關銀和英鎊匯率的計算,大英帝國在布爾戰爭花費了14.65億兩白銀。馬關條約清朝賠償2億,大英帝國布爾戰爭的軍費7倍於馬關條約。
把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北京專條,煙台條約,伊犁條約,藏銀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全部加起來,也不過7.3億兩白銀,布爾戰爭軍費相當於整個中國不平等條約的2倍。
從掠奪本身的成本巨大,也是在布爾戰爭之後,大英帝國停止擴張,逐漸把殖民地甩出去,讓其獨立,不是因為大英帝國心好,而是因為大英帝國已經無力負擔越來越龐大的統治與戰爭成本。
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英帝國甚至連維持原殖民地的成本都負擔不起了,這是二戰後殖民地獨立的核心原因。
不但是英國,法國也同樣,在殖民地紛紛獨立後,法國還維繫著殖民時代最後一點參與-----西非法郎,西非法郎過去是與法國法郎掛鉤,法國廢除法郎改用歐元後,西非法郎又和歐元掛鉤。
2020年5月20日,法國宣布西非法郎終結,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就不用再將一半的外匯儲備交給法國國庫作抵押,法國政府官員將退出西非共同貨幣機構的管理層,可以預言,未來法國在非洲的參與度會越來越低。不賺錢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維繫呢?
無論左右,似乎都走不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人在歷史上還走對路了,由於帝國繁榮的本身會導致帝國公民競爭力的衰落,美國傳統上是一個移民國家,大量的移民緩解了美國競爭力的問題。
問題在於:移民競爭力比當地居民強,移民的收入,生活條件就必然比當地居民高,就必然引發當地居民的反抗。比如說美國鐵鏽區的白人工人。在這些鐵鏽去的白人工人的努力下,“特朗普總統”就誕生了,於是特朗普順理成章的推出了要建牆,把墨西哥人趕出去,要終結全球貿易,要退群,要加關稅,要這個要那個,於是要“美國再偉大”。
美國能“再偉大”嗎?
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工廠開建,國家補貼了40億美元,為什麼鐵鏽區的工人不來上班呢?因為鐵鏽區的工人不僅僅是“想要一份工作”,而是想要一份“工作時間短,福利好,且工資高”的工作。
《美國工廠》裡面的福耀玻璃公司,一開始僱傭了美國工人,後來美國工人和管理層衝突,福耀玻璃後來實行自動化生產線,把工人都給解雇了。
表像上看,這是一個“工人權利”問題,但是實際上,即便是繼續把福利加碼加高,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人性貪婪,人性喜歡懶惰,人性就是喜歡不勞而獲。
你要問我的理想是什麼?我的理想就是什麼都不干,混吃混喝等死,香車美女我都要。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差不多,人性本就如此。所以為什麼一個帝國不可能長期維繫下去,“富不過三代”,它本來就不該維繫下去,它就不該富過三代。
而更有活力,更有進取精神的挑戰者出現的時候,衰老的帝國不免驚慌失措,不免這樣指責那樣指責,不免祭出所有可以保住自己位置的武器。
挑戰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重新排列,過去表面平靜的國際繼續最終會被攪動,過去表面上看“忠誠的盟友”,開始另尋他路。而無論如何掙扎,最終迎來的是帝國的終結。
人類歷史本該如此,人類歷史一直如此。( 橋水基金--達利歐 )
疫苗的新戰略機遇
中國興,則發展中國家興;發展中國家興,則全球興。
十多天前,阿聯酋衛生部發表聲明稱,由大陸國葯集團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正式在該國注册。在III臨床實驗中,這款疫苗對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圍86%,符合中國食品药品監督管理局和世衛組織推荐的50%的基准。
僅從數據有效性來看,雖然國葯疫苗低於輝瑞mRNA疫苗的95%,Moderna的mRNA疫苗的94.5%,以及俄羅斯疫苗的92%。但優勢却是相當獨一無二的 :
產能上 :美國目前是所有西方國家中疫苗產能最大的,但因為川普不願意自己任期内最重要的成果,被拜登政府用來打開外部局面,因而在本月八號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本土供應商必須滿足3.3億美國人的疫苗接種需求後,才能向其他國家供應疫苗。
而按照歐洲當前疫情惡化態勢,企業也肯定會優先保障本土供應。
可靠性 :相較於已經有百多年歷史的滅活疫苗,歐美國家採用的主流疫苗mRNA是一個新技術,缺乏歷史積累。
不是說新技術不好,但按常理一支疫苗從研發到大規模上市,短則需要八到十年,長則二十年可能性也存在。新冠疫苗研發的時間本就非常緊迫,因此, 採取擁有大量積累且在臨床實驗中,對已知潜在風險有針對性研究檢驗和規避的滅活疫苗,一定比之前從未大規模上市使用先例的mRNA更可靠 。
歐美疫苗接種者多次出現不良反應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實,大陸疫苗早自2020年6 月份起,就已經對數以百萬計的高風險工作人員及軍隊成員施打,除少數有短暫發熱現象外,沒有重大不良反應發生。
運輸儲存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mRNA疫苗的對生存環境的需求非常苛刻,它只有在细胞分裂的時候才會發揮有效性。一旦細胞分裂完成後,mRNA就會在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掉,而由於細胞分裂時間很快,所以mRNA的生存時間遠低於滅活疫苗。
比如莫德納公司的疫苗需在零下20℃運儲,有效期半年;辉瑞的疫苗需在零下70℃運儲,有效期半年 。如果放在零上温度的環境,前者最長壽命只有五天的存活期,後者僅為24小時。
中國的滅活疫苗是多少?2℃~8℃避光保存,冬季無需冷凍運儲,有效期半年!
大多數對疫苗有迫切需求但又無法自行生產的第三世界國家,温度都比較高。非洲全年平均氣温20℃以上,冬季均温5℃以上;東南亞冬季均温15℃~26℃;中東冬季均温15℃。
要知道,一台超低温保存負86℃的DW-86就要5萬多RMB,且每台能存儲的疫苗只有100支。照發展中國家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不算疫苗成本,只算購買疫苗存儲的設備成本,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第三世界國家唯一能獲得大規模新冠疫苗的渠道,只有年產能高達13億支且疫苗運儲條件相對寬鬆的中國!
在抗疫成果決定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越是能廣泛向全球供應的疫苗,就越會成為國際舞台上稀缺的戰略物資。這就意味著,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陸能在有關第三世界國家的國際事務上掌握很大的戰略主動權 。
歷史證明,鄉村包圍城市戰略,將是大陸多維度上突破美國的桎梏重要法寶!
發達國家占據了擁有絕對財富和資本的城市,然後利用資本築起了一道以產業鏈控制、大宗商品定價權、輿論操縱、規則主導為壁壘的堅固防禦工事 。硬攻的結局很可能只有一個:覆滅!
但若是從類似於農村的第三世界國家出發就大不一樣了。
首先,這個世界發達國家人口少數,發展中國家人口多數,得第三世界者既得天下之民心;其次,發展中國家為人類生存需要的工業產品提供了絕大多數的原材料;最後,同是被剝削者,天下苦秦久矣。具體來看,我們通過第三世界突破美國桎梏的領域,除了之前提到過的輿論層面,還有非常多。
*比如鐵礦石定價權
在實現鐵礦石全由人民幣為结算貨幣之前,中國取得鐵礦實定價權的路子,無非就三條:
1、把國内鋼鐵生產商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用買方市場優勢壓價;
2、直接入股線有世界級礦企巨頭;
3、開發擁有大量礦產資源的第三世界國家,通過擴大上游出貨量話語權,來實現下游銷售定價權的控制。
第一條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搞,到現在還没有具體結果,至於原因想必各位心知肚明,第二條就更别想了,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與美國是鐵桿盟友關系的澳大利亞兩家,必和必拓與力拓的美國投資機構金融控股比例都在40%以上;即使是關系稍遜一些的巴西Vale也有20%的持股比例。你想,它會給中國翹動的機會嗎 ?
2018年那場決定世界鈷權的腾科礦場爭奪戰, 要不是宗主國總統是鐵桿親華派,要不是民主黨急於獲得自由港背後十多萬張選票,日本未必會輸給中國。
也就没有今天美國在鈷權喪失後的捶胸頓足:在中美圍繞獲取鈷礦的戰略資源競爭中,中國放眼長遠、“國家主導”的政策技高一籌;美國則因為“自由放任”的路線“落入下風”,面臨供應短缺或中斷的風險。( 鋰電池的原料 )( 摘自美國政客新聞網12月1日評論 )
也就是說,擺在我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去非洲、南美洲那些欠發達國家獲得原始礦產開發權。在疫苗和基礎設施援助的雙層蛋糕下,我想,除了那些被美國代理人完全控制的國家,没有人能拒絕。畢竟谁最先走出困境,誰就最容易獲得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青睐。
*比如擴展高端產業市場
我們一直說高端工業有多關鍵多重要,但你技術上突破它是一回事,能不能獲得國際市場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中國的高端工業製成品走不出國門, 就不能通過它在國際市場上赚取的巨額利潤補貼本土服務業市場和高薪服務業就業規模的擴大,進而就會導致國内大循環的格局被嚴重拖累。從别人嘴里搶肉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那群人還是流氓海盗頭子。)
這些年,中國做得最好的高端工業製成品就是手機,我們諸多企業抓住了傳統手機轉向智能手機的機遇,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但千萬不要忘了手機市場的特徵:
十五年前,世界手機市場還是摩托羅拉、諾基亞的天下;十年後迅速被三星、蘋果所代替;在此五年後,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中國手機迅速崛起,並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手機行業替代速度快的本質是通信技術的成長周期短,用户可接受程度快,這就是為什麼華為一直在强調要有憂患意識的原因。
更為關鍵的是, 現在手機市場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内卷化相當嚴重,各大巨頭護城河越來越低,用户需求越來越高,可支配利潤遠不如前 。 對於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而言,手機只是開胃菜,真正要做的是那種周期常、利潤高、用户依賴性大的生產商驅動行業。
而這類行業的准入門檻遠不是手機能同日而語的。就像商用大客機,中國要進來分蛋糕吃,波音空客肯定一千個不願意,C919到目前為止還没有拿到歐美民航局的適航證,那產業保護壁壘之高,不是一天兩天能打打下來的。
像日韓東南亞這些民航交通發達,但航空工業薄弱的市場,想進去也不容易。因為客機技術成長周期慢、使用壽命長、運行系統複雜、從飛行員訓練到維修,甚至是機場一些特定設備别人一直是在空客和波音的平台上發展起來的,資金燒掉了一大把,不是你說產品過關就能賣得出去的。
最後還是要依靠那些波音空客涉足較少的發展中國家,通過他們做大規模,再用底層的量變去影響上層的質變。
為什麼波音737Max事故後中國民航局一紙停飛令就掀起全球趴窩浪潮?靠的規模優勢!
*比如產業轉移的主導權
随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疫情對世界分工體系的打擊,全球範圍内的供應鏈重構已成必然。
對中國而言,除了扎實推進相關卡脖子科技的突破,還需要利用自身掌握大量中低端產業的優勢,積極在發展中國家布局,建立起一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全球分工體系,以此掌握產業轉移和供應鏈的主導權。
簡言之,深陷資本剝削和内卷化的發達國家早已是一片紅海,第三世界國家才是決定下半葉世界經濟發展高度的藍海。而想要進入這片藍海需要兩條船, 一條船是支撑起經濟常期循環發展的基礎設施,一條船是為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駛出新冠病毒魔海的疫苗!
如果說疫苗是駛出疫情魔海的“船”,那麼阿聯酋就是這條船上的“槳”。請看看阿聯酋的人口結構——
阿聯酋虽然是阿拉伯國家,但由於政府實施積極的人員引進政策,其人口結構高度國際化,單以比例而非數量論,甚至比號稱移民王國的美利堅還國際化。
根据政府部門統計,阿聯酋人口總共為977萬,本土居民一百多萬,外國移民一百多萬,外籍勞工則高達637萬,外來人口占比79%。按區域划分,輸入最多的是東南亞、南亞、非洲、南美以及部分歐洲地區。世界上大部分人種都聚集在此。這就意味著, 只要中國疫苗在阿聯酋的大規模免費供應中生效,那就基本上獲得了全球性成功!
再加上國内强大產能,中國必然能全盤赢下以疫苗為主的戰略物資軍備競賽。
新時代的大門已經打開了,希望那些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國家能明白一個道理:中國興,則發展中國家興;發展中國家興,則全球興。
附記 :
歐美防疫失敗的原因之前分析過,大致有三點——
其一,過度自由主義,人們不受約束。即便封城或封國,也是形式大于實質。
其二,服務業占比過高,强力封鎖導致經濟數據大幅縮水,政要們投鼠忌器。
其三,黨派博弈激烈。兩黨扯皮,疫情斷不至於如此嚴重。
由於疫情無法控制,以至於很多人把希望寄托於群體免疫或疫苗普及。然而遺憾的是,2020年最後一個月,英國出現了傳染性更强的變異病毒,並且向全世界傳播。倫敦開始封城,日本開始封國。
為什麼大家又開始封鎖了?因為新冠病毒的變異,會讓群體免疫的思路破產,讓疫苗普及更為困難。
**美國疫苗之所以没有採用安全的滅活疫苗,不是因為美國的技術才用mRNA,而是因為新冠的滅活疫苗需要用到P3實驗室,美國的P3實驗室不能進行快速的產業化改造,也就是說美國没有能力快速生產出新冠滅活疫苗。在這種情况下,為了更快開發出新冠疫苗,美國不得已用了mRNA技術。mRNA技術是由一位華人科學家在4年前研發出的新技術,只在癌症病人身上用過,在此之前從未在健康人體上使用過,新冠疫苗是第一次在健康人體上使用。那麼,基於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到底是不是會有很大的副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風險顯然是不能排除的。
現在控制疫情在西方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和意識型態問題,因此哪怕疫苗有了,打不打疫苗還是個政治問題和意識型態問題,所以新冠疫情结束恐怕至少需要數年。
**脱歐是英國的新起點or終點
約翰遜的"耐力脫歐遊戲"終於撐不住,1224 終於棄守了 !
平安夜分手,首相先生在社交媒體上激動地宣布 :
我們已經奪回了對我們的資金、邊境、法律、貿易和漁業水域的控制權。該協議對英國各地的家庭和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夢幻般的消息。我們簽署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零關税和零配額的自由貿易協定。
聽起來是不是有幾分像脫殖獨立成功,正籌備“開國大典”的味道?想想又何必當初 ? 忘了初衷 !
為了纪念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他還在平安夜發了一張振臂高呼的圖片!其實,脫歐這波分蛋糕過程中,英國做了不少讓步。之所以讓步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如果强硬,只能硬脱歐。失去歐盟的零關税和零配額准入待遇,損失更大。
二,英國這次出現傳播性更强的變異病毒,讓英國充分意識到歐盟的重要性。歐盟各國紛紛拒絕英國航班入境,而英國很多生活用品都靠英吉利海峽隧道運輸ˉ。
法國隊隧道加强管控(甚至封鎖),英國社會運作就受到影響。這種情况下,英國意識到對歐盟的依賴,不可能不計後果硬脱歐。而英國在漁業方面的讓步,主要也是法國受益。
但從更大的層面看,英國脫歐對歐洲乃至世界格局影響頗大。
回顧歷史,會發現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系頗為複雜。
如果追根溯源,英倫三島算是歐洲人的“新大陸”。說起新大陸,一般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歐洲人移民美洲,一番屠殺、開荒之後建立美國。
實際上美國只是新大陸二代,新大陸一代是英國。
建立英國的主力並非當地土著,而是伊比利亞半島過去的難民,是羅馬帝國過去的征服者,是維京海盗,是盎格鲁·撒克遜冒險家……雲集了歐洲所有種族。前後千年時間,不列顛島都是冒險家的樂園。經過千年的屠殺、征服、殖民之後,融合而成為英國人。
融合完畢的英國人開始奉行大陸政策:要登上歐洲大陸,去占領、去征服、去搶劫,和當初日本人的想法一樣。法國恰好和英國隔海相望,首當其冲。
英法進行了一場百年戰爭,消耗了無數財富和人頭,英國原本勝利在望,一不小心被一個黄毛丫頭(貞德)給攪黄了,超鬱悶。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大陸未能再次統一,根源之一便是英國的存在,把歐洲西南沿海攪得乱七八糟。但是和東方的日本一樣,英國始终未能征服大陸。
和日本不一樣的是,没能征服大陸的英國找到了新的歷史機遇:從大陸思維變成海洋思維,對歐洲大陸實行離岸平衡戰略(就是聯和歐洲大陸上的弱國對付强國,玩歐洲版的“合縱之術”)。
拿破侖强大,英國就拉攏德國與俄國去對付法國;希特勒强大,英國就拉攏法國與蘇聯去對付德國。
二戰之後,大英帝國丢了海洋霸權,成了美國的小弟。此時,繼續玩離岸平衡似乎已經没什麼意義。於是英國開始嘗試另一條路:融入歐洲。
1960年,英國申请加入EEC(歐盟前身),被法國總統戴高樂否决。
1973年,英國首相希斯重啟加入歐欧共體談判,成功。
蘇聯解體之際,EEC變身歐盟。但英國在歐盟一直有所保留。因為英國始終不願意放棄英鎊使用歐元,其實就是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英國既想要融入歐洲大陸的好處,又想保持獨立性,就陷入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
随著經濟大周期來臨,身在歐盟的英國認為,獨立出來可能比較好一點。於是就有了2016年夏天那場公投。那麼英國脱歐這個局,輸赢幾何?
從英國層面看,脫歐會讓蘇格蘭分離意識更為嚴重。
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表示:“脱歐違背了蘇格蘭的意願。而且没有任何協議可以彌補脱歐從我們這裏奪走的東西。現在是時候作為一個獨立的歐洲國家來規划我們自己的未來了。”蘇格蘭本來就不想脱離歐盟,而是想脱離英國。
因此英國脱歐可能間接促進蘇格蘭獨立。但要說英國就這麼輸了,那也未必。如果英國脱歐引發歐盟解體,那麼英國又可以重新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獲得巨大的收益,英國會迎來新起點。約翰遜平安夜那個誇張的形象會成為歷史經典。
從歐盟層面看,英國脱歐一旦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要知道當年東歐劇變,可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索。意大利右翼就主張脫歐。因為在歐盟内,意大利產業與德國高度重合;但整體實力比不上德國,在歐盟内部相當於被德國割韭菜。
面對英國離開,歐盟必須强硬,即便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否則隊伍就没法帶了。
如果歐盟解體,不僅對英國,對中、美、俄、日都是利多。原因很簡單,國際歷史上,任何大國倒下,都有利於其他國家。最近的例子,就是蘇聯解體有利於(除蘇聯加盟國)所有國家。如果歐盟挺過去,而蘇格蘭獨立,英國就輸掉了底褲。那麼約翰遜平安夜的興奮,就會成為歷史笑柄。( 據路透社報導。脫歐協議通過後,約翰遜的爸爸開始申請入籍法國。諷刺呀 ! )
**1224,英國首相約翰遜高興的宣布脫歐成功,英國自由了。但他的爸爸老約翰遜卻宣布申青入籍法國,決定脫英,重重的打了兒子一巴掌。無獨有偶,英國做吸塵器的Dyson家電公司的老闆是英國脫歐的堅定支持者。諷刺的是,1224脫歐協議達成,Dyson立刻把公司遷往新加坡,把生產工廠遷入馬來西亞。此舉表示,他充分理解脫歐隊英國工業的傷害,卻堅定的支持,目的達到後,自己又逃離至第三國避害,損國又不利己,實在是匪夷所思 !
*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75萬!從6000萬例增至7000萬例,用時16天,而最新增加的1000萬例,僅用時14天。疫苗絕對是關鍵的戰略物資。
因此,這次在全球範圍内因新冠疫情爆發的新冠疫苗生物科技大戰,其在世界的影響要比中美貿易戰、中美科技戰都更大。
普京:一個人的戰爭,一個人的國家!
1974年,正在列寧格勒大學讀書的普京,突然接到學校通知,有個中年人在教室等他。那時的普京只有23歲,還是一位青澀的學生,聽說陌生人要見他,難免有點忐忑不安。
他按照學校通知走到教室,準備問中年人有何貴幹,那人卻說:“我想和你談一談工作分配的事,但現在還不想說是什麼工作,換個地方再聊吧。”普京無奈,但聽說和工作有關,便聽從中年人的安排,到約好的餐廳見面。
這次他等了足足半小時,還不見中年人來,心想此人不守信用,估計也不是什麼好人,回學校吧。就在普京準備離開的時候,中年人突然現身,拉著他再次坐下,開門見山的說:“如果需要到克格勃工作,你有什麼想法?”普京此時才明白:“兩次放鴿子,原來是在試探我啊,果然是特工作風,不過我喜歡。”
他沒有任何猶豫的告訴中年人:“我願意去克格勃工作。”那人給他一個讚賞的眼神,告訴他等消息吧。1975年普京完成學業,和其他兩名同學一起被送到401保密學校,參加克格勃的入職培訓。
克格勃在蘇聯建了200多所間諜學校,蘇聯人民完全不知道學校的存在,地圖上也沒有標明位置,可以說非常遺世獨立了。普京在401保密學校的課程,和特工電影裡演的差不多。他要學習697課時的數學、化學、政治常識、外國文學課程,以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千萬別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掉鍊子。軍事課程有392課時,主要學習外國軍隊編制、武器裝備、外國領導人的詳細資料。此外還有1824課時的特別課程,普京要學習地理學、攝影技術、無線電技術、特殊聯絡方法,比如用隱形墨水傳遞情報之類的,甚至包括間諜接頭的暗號。
很多年之後,已經是俄羅斯總統的普京,依然可以表演彈鋼琴、開飛機、打獵、飆野熊......這些技能都是年輕時的基本功啊。普京通過入職培訓以後,被分配到克格勃列寧格勒工作站偵察分隊,任務是跟踪外國使館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現可疑分子立刻報告。
這份無聊的工作,他一直做了7年。
由於普京的德語功底非常好,說的和俄語一樣流利,終於在1984年進入安德羅波夫紅旗學校培訓,準備分配到國外工作。1年後培訓結束,普京以中校軍銜到東德工作,以“蘇德友誼之家”主任的身份做掩護,收集重要領導人的信息,以及北約針對蘇聯的軍政計劃。
他必須把每天收集到的情報整理出來,然後分析哪些是真實情報、哪些是敵人的煙霧彈,最後再把有用情報傳回莫斯科。為了完成任務,普京不惜派美女特工“燕子”色誘目標人物,甚至拍照和錄像,逼其成為長期提供情報的線人。
他還主持了代號為“日出”的行動計劃,在東德布下一個龐大的諜報網絡,負責收集蘇聯需要的經濟和科技情報。坊間流傳一個說法,“日出”計劃一直運作到21世紀,也不知道真假。雖然工作凶險萬分,但這份見不得光的工作,極大鍛煉了普京的能力。
他沒有經過地方一把手的歷練,由政治素人成為俄羅斯總統,並且迅速穩定國內政局,就是克格勃生涯鍛煉出來的能力。畢竟對於普京來說,分析問題並做出決定,已經很熟練了。
普京在東德常年住在德累斯頓,距離辦公室100米的地方,便是東德情報機構“斯塔西”的大樓,而後來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那段時間也在“斯塔西”工作。雖然兩人不在一個城市,也不知道有沒有互換情報,但普京和默克爾的關係顯然不錯,幾十年過去,每次見面都表現得特別親密。說不定百年以後,他們的段子會被寫成八卦小說。
普京的特工生涯結束於1989年。
那年11月柏林牆倒塌,兩德統一沒有任何懸念,克格勃在東德的工作,也變得沒有意義。普京和同事奉命撤離東德,並且銷毀一切沒用的文件,由於需要銷毀的文件太多,一個火爐子都燒壞了。而克格勃的線人檔案,被普京帶回莫斯科。1990年初,離國5年的普京回到列寧格勒。
短短5年時間,蘇聯已是翻天覆地。普京出國的時候,蘇聯還是安靜祥和的老舊帝國,等他完成任務回來,卻發現蘇聯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所有人都不知道國家向何處去,普京也不知道,為了養家糊口,他準備開著伏爾加轎車上街跑出租。是的,普京差點成了出租車司機。
不過克格勃沒有忘記普京,建議他以克格勃駐校代表的身份,做列寧格勒大學校長的國際事務助理,可大學校長能有什麼國際事務啊,說白了就是個打雜的。 也就是在列寧格勒大學,普京遇到恩師索布恰克。
90年代初的蘇聯民主化浪潮風起雲湧,索布恰克抓住風口,轉型為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並且在91年當選為市長。索布恰克從政不久,急需拉攏人手組建班子,曾經的學生普京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他把普京叫到辦公室,說下週就來上班吧,但是具體做什麼,還要商量一下。普京告訴恩師:“其實我是克格勃。”索布恰克考慮一下:“啊,克格勃就克格勃吧,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索布恰克最看重普京的地方,就是他的克格勃身份。
那時的蘇聯已經分崩離析,新崛起的各路諸侯都在招兵買馬,最受歡迎的是商人、知識分子、克格勃和軍隊幹部。作用很明顯嘛,商人是出錢的、知識分子可以在政府辦事、克格勃和軍隊幹部則是武力保證,這三種人團結在新諸侯的麾下,他們都有光明的前程......有了索布恰克的提拔,很快,普京出任列寧格勒的對外聯絡部主任,92年出任聖彼得堡的副市長。(列寧格勒改名為聖彼得堡了)
索布恰克是學者型官員,對於繁瑣的政務沒什麼興趣,反而熱衷出國考察。堂堂聖彼得堡市長,一年有大半時間在國外,想想也很魔幻。索布恰克不在聖彼得堡的日子裡,普京便有相當大的權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推行政策,隨後向索布恰克匯報一下就好,反正他都會同意的。於是,普京在聖彼得堡建立起外匯市場,成功引進許多國外銀行和企業,尤其是德累斯頓的德國企業,紛紛到聖彼得堡掘金。這些外國企業為什麼非要來聖彼得堡,還不是普京的關係起作用嘛。
負責一線工作幾年之後,普京已經成為聖彼得堡的二號人物,江湖人稱“灰衣主教”,也有人說他是索布恰克的“守護天使。”正是這幾年出色的工作經歷,普京把索布恰克的幕僚班子,逐漸變成自己的私人小伙伴,換句話說,普京成了聖彼得堡的曹操。
那些人在20多年前一文不名,現在聽起來卻如雷貫耳:做過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俄羅斯能源經銷商季姆琴科、俄羅斯銀行董事局主席科爾瓦丘克。普京和他們結成政商圈子,在工作之餘掙點錢,每天爽爆了。具體過程你們可以想像一下,反正聖彼得堡的普京不乾淨。
時間進入1996年,常年到處浪的索布恰克落選市長,普京倒也夠意思,說恩師都沒選上,我也不干了,別人怎麼勸都沒用。索布恰克也很感動,現在還有如此忠義之人,難得啊。
普京失去政府工作,便準備做點小生意養家糊口,突然接到俄羅斯副總理的電話,問他想不想去莫斯科工作。普京當然願意,收拾包袱就去了莫斯科。而這個副總理,就是聖彼得堡的前副市長,和普京做過同事。不久前還在找工作的普京不知道,短短4年後,他將在莫斯科加冕成王。
普京在努力奮鬥的同時,另一群人也在經歷人生的過山車,逐漸從不起眼的小商販,成為掌控俄羅斯60%以上財富的寡頭。這些寡頭的財富之路,可以分為三部曲 :
第一步財富積累,是戈巴契夫給的機遇。
1988年,蘇聯通過《個體勞動活動法》和《合作社法》,這就在法律層面上,讓私人企業合法化了,早已蠢蠢欲動的人們,當然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不過他們沒有做製造業,而是利用制度的漏洞,想方設法賺快錢。
比如別列佐夫斯基成立皮包公司,利用某些特殊關係,從蘇聯買到定價極低的汽車,然後運到西歐,再以極高的市價賣出去,這中間的價差就是利潤。弗里德曼則是做進口發家致富。經過多年科技革命的洗禮,計算機、複印機等產品已經普及西歐,價格很便宜,但是蘇聯沒有趕上科技革命,導致計算機在蘇聯是奢侈品。所以弗里德曼就從西歐低價買入計算機、複印機、香煙、香水等東西,運回蘇聯高價出售,短短幾年時間大發橫財。
還有一種賺錢方法是非現金信貸。
蘇聯的市面上有兩種錢,一種是盧布現金,另一種就是非現金信貸,這是一種虛擬貨幣,主要是政府給工廠補貼用的,可以買東西,但不能自由兌換現金。原本這兩種錢都是官方貨幣,可是蘇聯發行的盧布很少,非現金信貸卻非常多,這就導致兩種錢的購買力不同。
據學者估計,1盧布的購買力,相當於非現金信貸的10倍。共青團官員霍多爾科夫斯基,就低價收購大量的非現金信貸,再以官方身份打通門路,原價兌換成購買力更高的盧布,賺到第一桶金。其實第一波賺錢的人都有共同點,就是體制內的關係。 換句話說,他們已經在蘇聯功成名就了,才能抓住發財的機遇,而賺到第一桶金之後,又給下一步崛起儲備了充足的彈藥。
第二步就是證券私有化。
1991年,剛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的葉利欽,明白蘇聯的經濟制度已經沒出路了,只有繞開計劃經濟另起爐灶,才能可能拯救俄羅斯的經濟。
葉利欽聽說蓋達爾很牛逼,有一套名叫“休克療法”的秘籍,並且在玻利維亞和波蘭試驗成功,便請蓋達爾出山,讓他在俄羅斯也搞休克療法。蓋達爾又叫上丘拜斯,就在俄羅斯搞起了休克療法。葉利欽以為他們倆是臥龍鳳雛,萬萬沒想到,原來是鍵槃經濟學家。
根據休克療法的操作指南,國家必須實行價格自由化,於是在1992年1月2日,俄羅斯放開80%的商品批發價格、90%的零售價格,任由市場自由決定。既然國家不管了,那些大企業還不趁機抬高物價麼,此時不賺錢更待何時?於是在解除價格管制的一個月內,俄羅斯零售品價格上漲3.5倍,出廠價格上漲5倍,葉利欽有點慌,臥龍鳳雛卻告訴他:“別急,通貨膨脹是必經之路,以後會好的。”
為了配合休克療法的自由化政策,俄羅斯還放開進口限制,並且取消一切進口關稅,以及盧布自由兌換。歐美國家興奮的說,俄羅斯的進口制度幾乎完全沒有限制。緊接著最騷的操作來了,休克療法要求自由化私有化,那麼蘇聯留下的大量國企,就顯得政治不正確了,不如私有化還給人民吧。
葉利欽政府估計,俄羅斯的部分國企價值1.48萬億盧布,而俄羅斯人口又是1.48億,於是政府以每人一萬盧布的價格,把1.48億份私有化證券發給俄羅斯人民。拿到證券的俄羅斯人民,可以憑證自由兌換國企股份。看上去很美好,是吧。
但是休克療法引起的通貨膨脹,極大降低了盧布的購買力,以前的一萬盧布能買套房,現在只能買一雙皮鞋,可能再過段時間只能買塊麵包。不是俄羅斯人不想要股份,實在是對盧布沒信心了。而且放開進口和盧布自由兌換,讓外國資本可以自由進入俄羅斯,他們和先富起來的土豪聯手,放出“俄羅斯要完了”、“國企沒有價值”等風聲炒作證券,導致證券大幅貶值。
俄羅斯人民擔心損失更大,以後連麵包都買不到了,趕緊低價拋售證券,而拋售引起的恐慌心理,進一步讓證券再次貶值。那些外國資本和先富土豪,便以最低價格收購證券,後來的寡頭資本,都在私有化中取得石油、傳媒等企業的控股權,完成財富升級。
霍多爾科夫斯基就控制了40家公司,涉及房地產、鋼鐵、食品、化工等領域,旗下員工1.5萬人,個人資產達到21億美元。我不生產財富,只做財富的搬運工,豪橫。
寡頭掌控國家的最後一步叫做債轉股。
時間進入1995年,休克療法已經徹底失敗,蓋達爾也辭去副總理職務,給俄羅斯留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俄羅斯的通貨膨脹率達到131%、物價上漲1700倍、失業率達到7.7%、人均壽命降為57歲。國家經濟如此,俄羅斯政府的財政也爛透了,甚至連教師和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政府急需一筆錢來維持運作。寡頭們有的是錢,但不會無條件借給政府,除非滿足他們一個簡單的條件。什麼條件呢?
俄羅斯不是還有很多優質國企嘛,政府可以用國企股份做抵押,向銀行和寡頭貸款啊,如果沒有能力還錢,國企股份將被拍賣。政府有能力還錢嗎,顯然沒有,所以“債轉股”就是一個光明正大私有化的策略。
葉利欽政府沒有拒絕,而且在1995年就進行了國企拍賣。表面上說公開拍賣,誰都可以買走股份,但實際上國企股份都被寡頭低價買走了,圈子外的人毛都撈不到。比如霍多爾科夫斯基用不到5億美元,買下價值70億美元的尤科斯石油公司,波塔寧用1.7億美元,買下價值31億美元的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至此,俄羅斯寡頭徹底出籠。
別列佐夫斯基說,他們7個人控制了俄羅斯經濟的50%。
每個寡頭旗下都有一家銀行、一家傳媒公司、無數個實業公司,他們加在一起,真的可以左右俄羅斯的命運。
因為推行休克療法,導致人民財富被洗劫一空,所有人都恨透了葉利欽,再也不想見到這個豬頭了。在大選換屆之際,葉利欽的支持率只有8%,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的支持率則大幅飆升。
國內外都說久加諾夫是“待任總統。”
眼看葉利欽要落選,寡頭們都慌了,生怕久加諾夫做了俄羅斯總統,清算他們這些侵吞國家資產的蛀蟲。寡頭為了保命,便聯手出錢幫助葉利欽選舉。他們讓電視台播放斯大林時代的紀錄片,喚起俄羅斯人民的痛苦記憶。意思是如果久加諾夫當選,俄羅斯就要回到斯大林時代了。而媒體中的葉利欽,則被美化成愛民如子的賢君。
經過寡頭的狂轟濫炸,葉利欽每天在電視上露臉2小時,久加諾夫只有可憐的8分鐘,人們甚至不知道久加諾夫想幹什麼。1996年,葉利欽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立下大功的寡頭們紛紛走上前台,波塔寧出任副總理,別列佐夫斯基做了安全會議副秘書,有的寡頭甚至說:必須對俄羅斯實行公司式治理。
此時的俄羅斯,已經被資本綁架了。( 現在的美國也是被資本綁架了 )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失去政權的共產黨,根本無法和資本競爭,更不可能保護人民的利益。而人民沒有無產階級政黨,只能淪為資本的奴隸。
1996年,普京回到莫斯科工作。
因為一個介紹工作的電話,初露頭角的聖彼得堡系,和如日中天的莫斯科寡頭,終於產生了交集,並且在幾年後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普京有貴人引路,很快出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緊接著便是聯邦安全總局的局長,這個機構其實是克格勃的縮小版,所以普京上任的第一天就感嘆:“我終於回家了。”
雖然葉利欽在寡頭的資金幫助下,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但俄羅斯依然是爛攤子,人們在選舉後發現,葉利欽根本不是什麼賢君,丫就是個酒鬼。葉利欽的政敵也在藉勢,準備趁機扳倒葉利欽。愁眉苦臉的葉利欽找到普京:“你是特務總管,能不能想想辦法?”
聽說要做老本行,普京馬上就不睏了,拍著胸脯告訴葉利欽:“好說。”
他命令安全總局的特工,到處蒐集葉利欽政敵的犯罪證據,甚至可能動用了“燕子”,拿到目標人物的裸照和錄像,然後通過別列佐夫斯基的傳媒帝國,散佈的俄羅斯人盡皆知。名聲臭了,自然不能為難葉利欽。葉利欽拍著普京的肩膀:“小普還是很不錯的,有前途啊,好好幹。”
此戰之後,不僅葉利欽把普京當作自己人,別列佐夫斯基也和普京建立關係,普京正式進入俄羅斯最高級別的朋友圈。1999年7月,葉利欽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我已經找到繼承人,但不說是誰,到時候就知道了。”
僅僅一個月後,普京被提名為俄羅斯總理,再過4個月,葉利欽辭去總統職務,普京成為俄羅斯代總統。為什麼葉利欽選擇普京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
第一是普京忠誠於索布恰克,為了報答恩師,連聖彼得堡的仕途都不要了。普京忠誠於恩師,那麼也會忠誠有恩於他的葉利欽。不過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的忠誠上,顯然太虛幻了,葉利欽不會這麼傻,
第二個原因就是,普京的歷史不乾淨,葉利欽有普京的把柄。葉利欽畢竟是一國總統,做到這一點不難。這樣一來,不論感情還是製衡,葉利欽都對普京很放心。
而俄羅斯真正說了算的寡頭,也感覺普京的資歷淺薄,沒有強大的基本盤,方便寡頭資本操控。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當眾交給普京一支派克金筆、一個控制核武器的密碼箱,並且對普京說了一句話:“照顧好我們的俄羅斯。”隨後普京就被選舉成正式總統了。
但是普京很快就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你們都錯看我普某人了。
早在剛做總理的時候,普京就放出豪言,說要把車臣恐怖分子溺死在馬桶裡,並且部署軍隊發動車臣戰爭,表現了強人作風,一舉收穫俄羅斯的民心。因為自從蘇聯解體開始,車臣就一直在鬧事,想和俄羅斯一樣取得獨立地位。可俄羅斯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車臣卻是俄羅斯內部的共和國,屬於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俄羅斯怎麼可能允許車臣獨立嘛。
車臣不依不饒,非要做獨立的共和國,鬧了幾年沒成功,便開始搞恐怖襲擊,以至於俄羅斯人民成天生活在恐懼之中。整整10年時間,葉利欽政府都對車臣沒辦法,現在普京居然強硬處理車臣問題,簡直是天降猛男啊。領導班子發起強硬的反腐戰爭,便順應了人民的希望,重新收攏民心。
車臣戰爭,就是普京的立身之戰。
正是有了強大的民心做基本盤,剛登上總統寶座的普京,重新整頓俄羅斯。當初葉利欽為了得到地方支持,允許地方領導由全民選舉,而且不必和莫斯科保持一致。唯一的條件是,葉利欽需要選票的時候,地方要鼎力相助。這麼優惠的條件,地方領導當然開心嘍,但結果就是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削弱,導致地方持續坐大,甚至有的地方都開始鬧獨立了。
新總統普京發現,政令不出克里姆林宮啊。
於是在2000年5月,普京簽署總統令,把全國劃分為7個聯邦區,分別派出總統代表,監督地方執行總統命令和政府決議,並且評估地方的工作,直接向總統匯報。總統有需要的時候,還能參與地方官員的認命,以及擬定地方發展政策。
熟悉中國歷史的都知道,這7個總統代表,相當於中國的欽差大臣,可以上達天聽,權力大的很。而且普京任命的總統代表,其中5個是將軍,屬於借軍隊壓地方。至此,普京的政令才走出克里姆林宮,在俄羅斯建立起強大的中央政府權威。
再過兩年,普京把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整合成“統一俄羅斯黨”,成為國家杜馬的第一大黨。國家杜馬也成了普京的私人印章,基本上普京說什麼都能通過,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議員撕逼的事了。四分五裂的俄羅斯政治,終於被普京以個人手段,重新縫合起來。
別列佐夫斯基曾說過,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讓一隻猴子做總統......可見這些寡頭已經狂的沒邊了。而且他們也透露過一個意思,在俄羅斯這個國家,資本就是權力,國家的利益其實就是寡頭的利益。同意普京上台的本意,也是為了繼續做強做大,把俄羅斯徹底打造成資本為王的國家。
然而......普京剛坐穩總統寶座,就告訴別列佐夫斯基:“賺錢可以,別碰政治。”
別列佐夫斯基有點懵逼:“為什麼呢,難道忘記我們曾經的誓言了嗎?”
普京反懟一句,你說為什麼?
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人民的財富被洗劫一空,很多有頭有臉的知識分子,為了維持生計,不得已到街上叫賣鋼筆等東西,只為換一口麵包。那些蘇聯紅軍的遺孀,更是拿出丈夫的軍裝和勳章,站在街上一言不發,滿眼都是淒涼。而發了國難財的寡頭們,夜夜笙歌。
那個古辛斯基每週去西歐度假,在高級餐廳胡吃海喝,他僱傭的保安人員就有數千人,相當於一支私人部隊了。貧富懸殊如此之大,還好意思問為什麼,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時候,寡頭的榮華富貴就是原罪。
別列佐夫斯基不甘心。
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爆炸沉沒,造成118名成員遇難,別列佐夫斯基馬上跳出來,利用旗下傳媒帝國抹黑普京,說核潛艇爆炸都是普京無能,而且事故出了好幾天都不站出來謝罪,這不是沒有擔當麼?這樣的人怎麼能做俄羅斯總統?
別列佐夫斯基還說要給家屬捐款,事後證明他根本沒有捐款,也就是詐捐,普京就抓住機會了:“對於這種慈善行為,我們雙手贊成,但問題是,他們的錢從哪裡來?”正好俄羅斯人民對寡頭痛恨已久,普京怒懟寡頭的言論,再次迎合民心,順理成章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
別列佐夫斯基還有個問題,就是和車臣分裂勢力狼狽為奸,並且利用和車臣的特殊關係要挾普京,意思就是,你不讓給我讓利,我就花錢資助車臣。這就不是私人恩怨了,而是國家公敵,在哪國都不可能容忍啊。同年,別列佐夫斯基逃往英國,聯邦政府查封了他的別墅和車牌,斷了他下週回國的念想。
而在此之前,古辛斯基的公司被強行搜捕,聯邦政府指控他侵吞國家財產,被秘密拘捕。不過只關了三天就取保候審,隨後逃往國外。
至於做過俄羅斯首富的霍多爾科夫斯基,簡直是作死的典型。他在“債轉股”的時候買走尤科斯公司,打造成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2003年的開採量達到7.5億桶,佔俄羅斯石油產量的29%,俄羅斯財政收入的15%。這麼重要的一家公司,對於出賣石油為生的俄羅斯來說,必然很重要,基本上是國家戰略問題了。
但是霍多爾科夫斯基作死,為了對抗俄羅斯政府和普京,準備以230億美元的價格,賣一部分股份給美孚石油。如果這筆交易真成了,那麼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必須看美國的臉色,而且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收入,還要分一部分給美國。這可是挾洋自重啊,開什麼玩笑。
2003年10月,霍多爾科夫斯基的私人飛機降落在西伯利亞,突然被警察包圍,40歲的霍老闆也被警察帶走,從此開始10年牢獄。事實證明,只要國家機器想整治資本,基本沒有太大的懸念,資本永遠沒有能力和國家較量。就看決心如何了。
其他寡頭也都被幹掉了,沒有一個逃脫制裁。不對,還有一個。
別列佐夫斯基有個小兄弟,叫做阿布拉莫維奇,兩人一起創辦了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別列佐夫斯基在跑路的時候,把公司交給阿布管理,口頭約定每人佔50%的股份。其實別列是想留條後路,說不定什麼時候風雲突變,還能回俄羅斯繼續逍遙。結果在2005年的時候,阿布以131億美元的價格,把公司賣給國有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阿布的意思很明白,我只要錢,絕對不參與政治,更不會用國家資源要挾政府。現在阿布的生活挺好,買下英國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偶爾去球場觀戰,辦公室掛著普京的照片,表示徹底臣服於總統。他在西歐各國有莊園和別墅,有人說他是安享太平,也有人說他是狡兔三窟,時刻準備跑路。不過呢,阿布不參與政治,普京也不會動他。
普京打倒寡頭,他們的產業哪去了?當然是分給聖彼得堡系的小兄弟了。
早在普京做聖彼得堡副市長的時候,謝欽就是普京的秘書,他登上總統寶座之後,把梅德韋傑夫和謝欽帶到莫斯科,分別出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此後梅德韋傑夫在政界狂奔,一度做到俄羅斯總統,和普京唱了幾年二人轉。
而謝欽則轉向能源領域,在拆分尤科斯公司的時候,謝欽就是沖在第一線的馬前卒,奪下最大的尤甘斯克公司,2004年出任俄羅斯石油公司董事長。除了幾年副總理任期外,謝欽至今仍是公司總裁。而這家公司的石油產量,佔俄羅斯總產量的40%。
科爾瓦丘克在聖彼得堡的時候,經常和普京喝啤酒吃香腸,普京主持清算了俄羅斯銀行,科爾瓦丘克就被任命為董事局副主席,正式接管銀行業務。2004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準備出售旗下的保險公司,這家公司富得流油,很多公司都想買下來,但是普京說:“給俄羅斯銀行吧。”事情就這麼定了。
坊間傳言,普京有俄羅斯銀行的股份,但真真假假,誰又能說得清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銀行是普京的錢袋子。
從小和普京練柔道的羅滕伯格,則承包了普京政府的大多數工程,包括價值83億美元的索契-高加索交通連接線項目、價值21億美元的沿黑海高速公路、價值3.87億美元的媒體中心、價值1.33億美元的泊油路延伸項目,以及價值74億美元的索契冬奧會合同。可想而知,羅滕伯格在這些項目中賺了多少錢,以至於俄羅斯被評為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但是那又如何,誰讓他們都是普京的小兄弟呢。
還有專門負責俄石油、俄氣出口的貢沃爾公司,總裁是普京的克格勃同事季姆琴科,原本這家公司的業務不怎麼樣,但是在拆分尤科斯公司之後,公司業務快速發展。2004年,貢沃爾的利潤只有50億美元,到2007年已經達到430億美元。這些都是普京重新分配的利潤啊。
其實說到底,普京並沒有消滅寡頭階層,而是消滅了不服從自己的舊寡頭,重新扶持起以自己為中心的聖彼得堡系寡頭。他把資本關進籠子裡。但這個籠子只屬於普京一個人,和別人沒有任何關係。
現在的俄羅斯,依然沒有走出蘇聯解體的陰霾,可以說處於後蘇聯時代。
它的外表是所謂的西方民主制度,卻沒有歐美國家成熟的資本階層,以及完善的社會運作體系。而骨子裡還是800年前蒙古留下的集權基因,比如崇尚大一統、中央集權政府等等。這兩種完全不搭調的風格,才成就了“民主國家”的強勢總統普京。如此奇葩,全球別無分號。
普京至今已經做了20年總統,根據2020年修改的憲法,理論上可以繼續工作到2036年。連續執政36年,俄羅斯人並沒有覺得不妥,普京的支持率反而居高不下,這也說明一個問題,俄羅斯人也覺得,只有普京能搞定俄羅斯。
歸根到底,俄羅斯就不是正常國家,而是特別依賴強人維持日常運作,現在俄羅斯的政府、財政、商業,都係於普京一人之身。也只有他這個人,才能最大化調動資源,保住俄羅斯的基本盤。
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相當於袁世凱和北洋軍閥,不講究制度和班子,純粹依靠個人權威。但問題是,強人不能量產,世上還是庸人多啊。
統治俄羅斯的上一個強人,還是蘇聯慈父斯大林,兩代強人之間整整隔了50多年,其間幾個庸人登台,便把國家折騰的奄奄一息。在一個依賴強人的國家,飛黃騰達是賭概率,走下坡路是正常水平。
什麼時候普京真的退休了,那麼維繫俄羅斯的支柱,也就沒有了,到時候俄羅斯會發生什麼,只有天知道。說不定,又是一番腥風血雨。( 轉貼 )
**將沒收的貪官財產劃入養老儲備基金
為什麼普京主政20年,俄羅斯國内生產總值也就相當廣東省,也就是說,俄羅斯的經濟並没有真正的發展,可是,他却創造了人類政治史上的奇迹,長期支持率高達70%左右?
是因為他捍衛了俄羅斯尊嚴嗎?不是。丘吉爾和戴高樂反法西斯威望如日中天,比普京牛得多,但戰後立即被人民抛棄,双双落選首相和總統。是因為他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嗎?也不是,雷根、布莱爾、席拉克都很迷人,但他們都没有,也不可能常期守住這麼高的支持率。
那麼,是什麼讓丘吉爾戴高樂落選,又讓普京長期成為人氣之王呢?是人民被戰爭、動亂折騰太苦之後人心思安的民心民意。丘吉爾和戴高樂因為好鬥,被渴望安寧的人民抛棄了。同樣,因為蘇聯解體,俄羅斯衰落,一些蘇共貪腐分子變身億萬富翁,人民則一貧如洗。
普京上来,給了俄羅斯人一種安定感、依靠感,所以俄羅斯人民拼命抓住這個救命稻草不放。普京奇迹實際上是西方人製造出來的。隨機民調問路人,為什麼支持普京,大多數的人的回答是,不選他選誰?比較而言,他更可靠一些。
可以說,按時足額發放、逐步增加養老金,是普京常期擁有超高支持率的秘密武器。普京通過殺富濟貧、通過資源國有化、通過石油美元收入,充實養老金的資金池,使他擁有了全民的愛戴。在人類社會,55歲以上的人,對家庭、社會、國政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随著老齡化趨勢加重,養老金的可持續性受到威脅。養老金支付壓力日益嚴峻。大陸前央行行長戴相龍日前建議,將國家没收的貪官財產划入社保基金,來充實養老金儲備。有下列幾個優點 :
第一,通過這各途徑養老金可獲得巨量補充。
第二,反腐以來,雖然老百姓拍手稱快,但反貪更多帶給百姓的是一種精神的快感,物質上的獲得感不具體。如果能將貪官的財產直接注入養老金池子,讓千萬退休人員能够逐步提高養老金,更具有實質獲得感。
第三,這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腐敗分子的不法財產,歸根结底是通過犧牲、出賣公眾利益、人民利益得來的。沒收將其用於退休人員的養老,比上繳國庫更為合情合理合法。
第四,如果能建立一個貪官財產注入養老金的定期公告制度,會嚴重打擊貪官的腐敗積極性,社會才富就會進入一個正循環,貪官只是一個流轉節點。
和珅跌倒,嘉慶吃饱。據說乾隆明知和珅富可敵國卻故意不辦,就是留給他兒子宰肥的。和珅的庫房,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全部分們别類進行存放,比嘉慶自己去收刮要省心一萬倍。辯證地看,和珅這種貪官的貪,相當於他代朝廷向全國官商收了另一種税。
如果我們用全國貪官的財產给百姓養老,就等於通過貪官的私欲,向那些給他們行賄的不法商人、不法勢力、不法下官,收取了全民養老税,這對貪官和不法賄賂者,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和打擊。
只是有一點,如何防止貪官携款外逃,將是重中之重。
**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將越南和瑞士列為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認定的“匯率操縱國”標準有三:
其一,對美貿易盈餘超過200億美元;其二,全球經常性項目盈餘佔GDP的比例超過2%(2019年5月前是3%);其三,通過買入外匯促使本國貨幣貶值的買入量超過其GDP的2%。按照這個標準,越南和瑞士當然都符合。
臨下台之際,川普制裁越南、瑞士兩小國,利不足以衝美國之飢,所為何來 ?
二戰之後美國走上世界之巔,撬動世界的套路主要有三個。
套路一,通過金融手段控股他國優質資產(世界銀行的功能)。
經典案例:趁金融危機控股韓國三星等大企業。
套路二,通過貿易手段獲取額外利益(前關貿總協定與現WTO的功能)。
經典案例:30年前對日本與現在對中國的貿易戰。
套路三,通過匯率手段製裁他國,達到某些政治和經濟目的。如今特朗普在下台之前把越南和瑞士列為匯率操縱國,出發點並非經濟,而是政治目的。
特朗普下台之後大致有三條路:繼續當逍遙大富豪;4年之後代表共和黨捲土重來;組建第三黨、捲土重來。4年之後,特朗普是否能如願,尚未可知。但是從敗選那一刻開始,特朗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捲土重來而佈局。川普在臨別之前製裁越南和瑞士,是因為兩國在未來會扮演重要角色。
越南這些年改革,一部分是借鑑中國經驗,也有一部分是自己創新。
過去20年,越南經濟增速都維持在5%以上,成為經濟增長最快、最穩定的新興國家之一。2019年越南GDP增速達7.02%,超過中國、印度。川普上台之後,中美博弈激烈,部分國際資本加快在越南佈局。
今年6月30日,越南與歐盟在越南首都河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越南對歐盟出口商品的71%關稅與歐盟對越南出口商品的65%關稅將立即取消;隨後越南用10年時間、歐盟用7年時間分階段取消99%的關稅。
今年12月11日,英國與越南完成了《英國-越南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雙方約定,接下來的7年時間內(到2027年),兩國間將逐步減免99%的商品進口費用。
歐洲主要經濟體已經完成在越南的佈局。由於越南勢頭很好,於是在討論,越南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韓國,抑或是搞不好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
美國在越南也有佈局,今年前9個月,越南對美國出口增長23%,達到547億美元。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越南的出口貿易份額會進一步上升。
這次之所以向越南揮舞匯率大棒——
畢竟川普的旗號是“美國優先”、“製造業回流”、“把工作崗位帶回美國”。越南出口強勁,側面反映出製造業並沒有回流美國。4年之後越、美的貿易順差會繼續增大。那時川普如果想捲土重來,就可以告訴白右自己英明無比,為自己加分。
越南雖然趨勢不錯,但也就是賺點辛苦錢。瑞士不同。
瑞士是世界上最不同於一般富裕的小國,瑞士處於全球生態鏈頂端,賺的都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錢。
瑞士有很多好東西,比如軍刀與鐘表;但真正能影響世界的還是瑞士銀行。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持有全球30%的離岸貨幣,總額接近2萬億歐元。全球權貴富豪、黑幫大佬、恐怖分子、貪腐官員,都樂意將稀世珍寶、巨額財產、甚至是不義之財藏在瑞士銀行的保險櫃中。
所以全球博弈雖然激烈,但基本很少有人去動瑞士。因為搞不好親戚朋友在那裡就有存款,萬一泄露出來影響也不太好。
瑞士銀行之所以這麼牛的原因大致有兩點——
1,瑞士是世界上第一個永久中立國,二戰時頂住納粹壓力。既然能抗住納粹的壓力,這份信用就很有說服力。
2,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獨一無二。
為替儲戶嚴格保密,那些銀行不准拍照、不講姓名、有些甚至不設招牌,只標有經營者的名字。這種保密策略,瑞士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不論什麼人,把錢存到瑞士,安全的概率都會高一些。
這套保密製度也讓瑞士收益頗豐:二戰期間,很多猶太人遇難,他們存在瑞士銀行的財富就成為無主財富;納粹被摧毀,他們存在瑞士銀行的黃金,也成為無主財富。豐盈了瑞士國庫。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帝為了向把錢存在瑞士銀行的富人徵稅,逼迫瑞士廢除了沿用300年的銀行保密法。保密法修改之後,瑞士會時不時根據政治需要,凍結一些人的資產。前幾天瑞士銀行宣布凍結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資產,就是配合歐盟行動。
川普把匯率大棒揮向瑞士,表面原因是瑞郎升值,川普認為瑞士在干預外匯市場。瑞郎升值的根源在於川普的單邊主義,全球更多資金湧入瑞士避險。因此特朗普的真實目的,是先布一個棋局。
如果4年後成功捲土重來,川普就可以繼續向瑞士施壓,讓瑞士配合自己的行動。拿祝他國政要或國內異己著的把柄,就能隨心所欲的捏整擺布,俯首聽命。
如果失去法律與秩序,社會將變得如何?
「人類清除計劃」是一部科幻片,國家為了有效釋放公民心底的壓抑和不滿情緒,特別規定每年有一天的晚上7點之後舉行長達十二小時的全國性大掃蕩,屆時人們將走上街頭,展開完全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毆鬥與殺戮。
而巴西電影「上帝之城」幾乎是一部記錄片,被當地人認為是記錄了真實的巴西社會,盜竊,強姦、走私、販毒、殺人、搶劫等罪惡無處不在。孩子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殺戮與犯罪成為了家常便飯,前腳搶完店鋪後腳就沒事人一樣去踢足球,甚至閒得無聊為了找樂子去殺人。
為了在真實的貧民窟中拍攝「上帝之城」,警察部隊全程保護攝影組,否則劇組早已死在了貧民窟,片中的很多演員都是從當地中找的普通人,影評員評論演技都非常出色,最終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因為他們全部是本色出演。
巴西每10萬人的謀殺率為25.2,而事實上,還有大量的數據未統計,僅在2012年,該國就有近65000人死於謀殺,巴西的總人口也就為2億人。
這就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一旁是基督山上的聖像,這裡,也被譽為上帝之城,卻是魔鬼嘆息之地。被重機槍守護的製毒工廠;毒品交易在街道上公開進行;毒販手持各種槍械公開叫賣;黃賭毒遍地,幾無淨土。整個地區都不安全,是全球防彈汽車的最大保有國,巴西很多城市的紅綠燈幾乎無效,在紅燈時最好快速通過路口,因為這最容易形成犯罪搶劫的機會。
上帝之城同時也是指里約熱內盧的巨大平民窟,政府曾經想清理貧民窟,可是幾十年的建設,沒有任何效果。所有去巴西的遊客,都會被旅行團鄭重警告:千萬不要去貧民窟,不要作死!
貧富分化是經濟發展最大的敵人,因為少數富人消費能力有限,窮人沒有消費能力,經濟無法循環,最終癱瘓;而一旦貧富差距過大,絕對貧窮的人越來越多,農民失去土地與工人失去工作,卻在這個時候進行城市化,讓遊民湧入城市產生聚集,必然產生貧民窟,而平民窟的最終命運就是被黑幫接管。巴西的貧民窟與富人區僅為一牆之隔。而從歷史到現實巴西就是一個典型的催生貧民窟的社會。
巴西,是一個極度魔幻的國度,在這裡,很多事情看上去非常美好。
巴西55歲退休享受養老金,養老金的收益和工資幾乎一樣高;
巴西是全民醫保制度,所有人得了病國家有義務免費醫療;
巴西,是一個沒有種族歧視的社會,是因為巴西真正融合了歐洲、印第安、非洲三種文明。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在大航海時代抵達巴西,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
巴西是紅木Brasil的譯名。
在巴西殖民地時代,巴西很快成為了奴隸制的大種植園經濟,主要的業務是種甘蔗製糖、種咖啡豆製作咖啡等。
而原住民的印第安人要麼被屠殺要麼被趕到種植園當奴隸,隨後,從非洲開始的奴隸貿易給巴西輸入黑奴,巴西的殖民者發現黑人實在是太好了,不僅身強力壯,而且心態極好,做奴隸也不反抗,任勞任怨,保持樂觀精神,於是黑人在巴西越來越多,占到了整個勞動力的60%以上。到了19世紀,奴隸販子英國開始不斷的給巴西施壓,不許奴役黑人。
歷史就是這麼幽默,為啥呢,因為英國的殖民地不需要黑人,印度有印度人,本地有工作16個小時的童工,棉花業的北美殖民地已經獨立了,澳洲殖民地是畜牧業不需要多少人力。而英國祇是販賣黑奴,是一錘子買賣,這個時候並不能通過黑奴進行持續盈利。
但是如巴西,美國這樣的還可以蓄奴的地方,把黑人不當人弄,你讓童工工作16個小時,他們就讓奴隸直接幹到死,種出來的棉花,製造出來的蔗糖比英國便宜得多。所議,奴隸販子英國開始大聲疾呼:你們這樣奴役黑人是不道德的!
記住,永遠不要評判西方世界的道德,因為這個東西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今天蔗糖的價格比芯片還高,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努力下,這個世界馬上會退回奴隸資本主義時代。
1815年,在英國的壓力下,維也納會議決定,快速推動廢除黑奴制,同時阻止國家間的奴隸販賣。此外,英國壓制了葡萄牙,讓它簽訂協議停止將非洲黑人販賣到赤道以北地區。而在巴西, 1833年在英國的脅迫下,巴西不得不簽署了一個條約,最終廢除奴隸貿易,並且解放了所有的黑人。
但是奴隸制帶來的收益實在是太誘人了,而如製糖業可不是普通的種植業,在富庶的土地上撒把種子下去就能長,是一個高度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收割與晾曬,而且勞動環境極其惡劣,一直到1850年,巴西還有超過300萬的奴隸。
到這個時候,巴西新興的資本家已經實在受不了了,因為種植園經濟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勞動力,讓其它所有的產業都發展不起來,開始組織不斷的起義與反擊,到了1888年,終於在巴西皇帝去歐洲旅行不在家,眾議院在壓力之下通過了廢除奴隸制的法律,這個在巴西橫行了400年的罪惡制度才徹底終結。
很遺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奴隸制的廢除是因為單純的道德。
而在這個時候,在巴西幾百年的奴隸制度的背景下,土地高度兼併集中,幾乎全部都是大種植園主的,和普通人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奠定了巴西巨大貧富差距的基礎。
而在廢除奴隸制之後,馬上產生了百萬計的無產者,同時廢除奴隸制度之後,巴西莊園主的心態就改變了。
在奴隸社會時,種植園主能用人絕對不用機器,但現在是怎麼便宜怎麼來,很快的,大量的無業遊民生活沒有任何著落,開始湧入城市,開始了貧民窟聚集的基礎。
而一方面伴隨技術的進步巴西種植園需要的人力越來越少,更重要的,巴西從來沒有開展過土地革命從根源上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任何一個政府都明白,貧富懸殊那怕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至少也是經濟問題,必然帶來經濟的停滯,到現在全球200多個國家,沒有一個不想解決。
北美匪幫,是唯一的一個例外,因為北美匪幫是一個完全外循環的組織,他們的所有收益根本不依靠底層人民去創造,他們不僅不會帶來收益,還會帶來負擔。
那麼,巴西政府有沒有解決過土地集中的問題呢?有解決,一直以來巴西都在為無地農民在分地。巴西的國土面積廣闊的很,大把的土地可以分,而且巴西鼓勵農民到亞馬遜森林開荒,並給予他們補貼。早在1964年,巴西就給26萬無地農民分了3855萬畝的土地。
巴西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4%,是中國的近3倍,因為全部被熱帶雨林覆蓋,熱情的巴西政府和人民已經等不及了,直接放火林,再去修路,放了火,土地就平整了去開墾農田。
然而巴西政府的持續努力下,巴西的大地主笑開了花,努力干活,弄出來了都是我的!在巴西政府的努力下,大地主的土地越來越多,巴西人民沒有土地的局面沒有任何的改變。
根據歷史,在沒有政府干預的前提下:土地集中是一種必然,財富集中是一種必然。而巴西的土地是可以自由交易的,不僅如此,對外國資本也放開,允許外國人買地。
普通巴西農民搞到兩畝地,拿著政府給的2000美元補貼,憑什麼去和已經幹了400年的巴西大種植園主去競爭?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規模差距,農機和資源投入上的巨大鴻溝,他們在農作物的產出上有什麼優勢?
要商業競爭,只能被壓垮,想賣農產品掙錢只能虧損,種田糊口還比較現實。這個時候,種植園主就會找上門來,種啥地,太辛苦了,給你錢,你種30年地都賺不了那麼多。
熱情的巴西人可不是中國人的心態,有土地乃安身立命之本的想法,況且本來就是政府分的,白到手的東西也不會有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想法,還不趕緊賣了田去泡妞去?
大地主在巴西買地需要錢嗎?答案是一分錢都不要。
大地主自己就有3萬畝地,直接到銀行隨便貸款個6000萬美金出來,然後到新耕地上去收地,收到6000畝地,拿這6000畝地再去銀行抵押貸款,再貸款6000萬美金,再收6000畝地,接著再收購,再貸款…..這個遊戲可以不停的永遠玩下去。
於是,到了今天,巴西擁有1,000公頃或以上的地主,只佔人口的0.5%,但土地面積卻佔52.6%,相反,擁有10公頃或以下的地主,他們的土地面積僅佔2.36%。「各個數據統計有一定差異,但基本在這個數據之間」。多數巴西人把田一賣,到城市去了,反正到城市還能打工。
現在的巴西是一個賣資源的國家,以大豆、玉米、蔗糖為主的大宗農產品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導,而為了鼓勵農產品的發展,巴西每天根據土地給出巨額補貼,讓農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結果農民已經沒有土地了啊,補貼全部到了大地主的手中…..
巴西的這些問題,政府知道嗎?他們當然知道,但是毫無辦法。
巴西政府首先需要做兩個選擇,一個是要選票,一個是要國家發展。
要國家發展就不可能有選票,幹一屆就下台,還啥成績都沒幹出來呢,下一屆民主政府分分鐘就會開歷史的倒車讓你白幹。要國家發展,就一定不會有選票。
所以只有一個選擇,要選票。
整個南美,幾乎都是在軍政府和民主政府之間反复橫跳,一會極左,一會極右,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
我們說軍政府一定不好,但是軍政府還有1%的可能性讓國家走出危機,西式民主政府是100%的不能讓國家走出危機。1964年到1985年,在軍政府統治的21年裡,世界一度還見證了巴西奇蹟,經濟快速增長,巴西人甚至認為巴西即將成為超級大國。
這個時候,巴西重點抓工業,一切為了工業出口而努力,巴西的各種工業企業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那個時候的巴西工業有多輝煌?
曾經連續多年每年的增長率超過10%,船舶航空等領域開始進入全球前列。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是與波音、空客齊名的世界第3大商用飛機製造商、世界第1大支線飛機製造商。
即使到了2012年,巴西的工業已經到了最後的餘輝,但依然向全球客戶交付了200多架飛機。但一切已經俱往矣。
巴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不僅國土遼闊,而且完美的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且不談優越的農業環境,在工業上鐵礦石出口為全球第2,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夠全球使用800年;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4%。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
這是天胡的牌啊。
結果啪啪巴西上手沒有出3,先出了一對王,接著出了4個2……
軍政府的確在經濟發展的思路上先天不足,這條路他們走歪了。
巴西一是通過大量出口資源換取外匯,一是建設船舶、航天等重工業,三是大力引入外資,四是舉債發展。在這裡有幾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巴西的船舶航空等工業蓬勃發展,但這些都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的就業問題非常有限。
中國的改革開放初期,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一個100萬美元的工廠可以解決1000個勞動力,而巴西的這些工業,一個100萬美元的工廠只能解決50個勞動力。不能解決勞動力,普通人民無法分享巴西「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沒工作的人還是到處都有,人民沒工作就沒有消費力,沒有消費力,經濟就循環不起來。
怎麼辦?
軍政府腦袋一拍,給人民補貼讓他們去買東西,這樣經濟就循環起來了,他們想學美國,培養一批中產階級。然而,這個是真的拍腦袋了,人民的富裕一定是有工作自己去創造財富,給補貼難道你永遠發下去?
於是這個時候巴西軍政府開始瘋狂的補貼中產階級,給他們錢去消費,但遺憾的是巴西根本就沒啥輕工業產品,幾乎和蘇聯一樣,這些人拿到錢全去買了美國貨和歐洲貨…..
反正就是巴西軍政府的努力不僅是卵用沒有,還帶來了底層人民的怨氣和貧富懸殊的進一步拉大。
終於,巴西的災難到了,因為是依靠大宗商品貿易,結果在80年代開始大宗商品貿易的國際價格開始一路狂跌,軍政府旗幟下的所有產業和補貼撐不住了,更要命的是,巴西發展是每年借外債,現在不但沒有錢發,還要還天文數字的借款。
軍政府實在搞不定了,黯然下台,巴西邁入了西方民主政府時代。
民主政府上台後,看看自己承諾的福利,看看高舉的外債,一拍腦袋,先把國家搞了這麼多年的工業賣了吧,一半的錢還債,一半的錢發福利讓人民支持我。30年的大量工業積累一夜之間就這麼賣了….
從此,巴西的民主政府在濫發福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國家的死循環就開始了。
民選政府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了巴西工業,走上了去工業化道路,讓巴西終於成為了一個資源高度依賴的國家。
今天,巴西的政治體制下,不可能再出現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巴西總統。
如果有一個總統候選人說要土地國有,不得買賣,取消對巴西人民的高額福利,開始全力修建基礎建設並重新開始興辦工業,並對大家說:請大家相信我,過幾年苦日子,我們先苦後甜。
相信你?巴西人民憑什麼相信你。現在的巴西人已經接受了政府的腐敗,都已經習慣了,警察收不到錢不辦事都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常態,沒人會敢奢望去改變巴西的腐敗。
拿到手的福利是最香的,別人說一年給我發2000塊,給我免費醫療,你說拿去搞建設,不就是要搞到你自己口袋裡去嗎?你當我是傻子嗎?
土地兼併的問題是巴西的常態,誰都知道,但政府敢提出方案嗎?
如果敢說土地不許買賣,不僅等著賣地拿錢的黑蜀黍會反對你,大農場主更是直接找殺手伏擊總統府了。有誰會冒著生命危險吃力不討好呢?
誰敢搞土地改革,分分鐘下台;誰敢搞基礎建設,分分鐘下台;誰敢降低人民福利,分分鐘下台;沒有人會想到:國家建設需要錢,是我們所有人在透支國家的未來。
總之一句話,誰想把這個國家搞好,就會被人民所唾棄。
到了今天,巴西的所有指標開始不斷倒退, 2019年巴西全國共有約5174萬民眾處於貧困線下,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4.7%。這是巴西貧困人口連續增長的第5年。
2017年,巴西50%的最貧窮人口的勞動收入減少了3.5%。而10%的最富有人口的勞動收入增長了66%,巴西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而整個國家除了賣大豆和牛肉,賣石油和鐵礦石,別的工業早已經萎縮了。
一個國家,有貧富差距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階層失去了流動性,永遠陷入貧窮,而巴西的底層要擺脫貧窮,我們看到的現在只有兩種可能。
一條是混黑幫販毒,成為大佬,要麼你殺死別人,要麼別人殺死你;
一條是踢足球成為如羅納爾多那樣的頂級球星,成功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一;
其它的道路全部給封死了。
在正常的國度,解決階級流動性最好的辦法是教育。
巴西的教育是有免費公立教育的,但是早早的引入了西方的快樂教育,上學就是…..老師帶學生玩,一天只需要上學5個小時,基本上就是放5個小時的羊,然後回貧民窟開始學習各種「技能」。
其實,就算是讀到大學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因為巴西除了種植園經濟,礦產和牛肉,再沒什麼本土企業…..於是,高福利的巴西現在有1600萬文盲,不要錢的教育也不去,因為學了沒用…..這就是巴西毒販說的:我想做個好人,但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遠。
從夢想中的超級大國直接衰落到底層,除了西式民主,我們從巴西的困境中看到了什麼:
第一,發高福利沒問題,但想好福利怎麼來。
羅斯福說:人民有免於貧窮的權力。羅斯福的夢想雖然沒有實現,但是這句話說的很對,但是問題是錢從哪裡來,或者說誰去搶?
歐洲的高福利基於400年的搶劫和販奴,現在老本已經快吃光了,但是現在還能搶劫嗎?現在全球只有北美匪幫能搶劫。
要搶劫,先問問北美匪幫的核彈和航母答應不答應。誰如果是金剛狼,不怕美國的核彈轟,自然可以拿高福利。不能搶劫,就好好想想高福利怎麼來。
第二,千萬不要成為資源的奴隸。
俄羅斯、巴西,中東,幾乎都是荷蘭病,當某個資源來錢太快的時候,這個資源就會成為國家的桎梏。巴西,成為了農產品的奴隸。中東,成為了石油的奴隸。
荷蘭病的最根本原因在於:當社會中某個行業成為最快最盈利的資源時,會虹吸這個社會所有的財富與人力,讓其它產業無法發展。能源吸走了俄羅斯的資源,糧食吸走了巴西的資源,其實,這也不是最可怕的。能源與糧食,畢竟是有用的。
當某個國家所有人都知道炒房的收益是做實業的收益的10倍甚至更高時,誰還會去投資實業?
當某個國家所有人都認為金融是最賺錢,放貸是來錢最快的行當時,誰還會安心去做製造?
第三,公平教育是國家保持階層流動,讓底層具備信心的有力武器。
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到今天我們的高考和普及化教育,是中國最偉大的創舉。5000人民幣甚至更低學費的高質量大學,讀不起還可以幾乎免息貸款加上各種助學金和貧困生補貼。僅此一條,中國政府絕對配得上偉大二字。
第四,就業率是促進經濟循環的根本,所有號稱996是福報,妄圖扼殺就業率的資本家都應該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
第五、若沒有北美匪幫建立國際秩序的能力,任何政府都應該腳踏實地的消除貧富差距。資產積極並非天生罪惡,無產階級也不是天生偉大,但建立公平穩定的社會是政府的責任。
第六、民粹是任何一個國家最危險的惡魔;
第七、基礎建設是一個國家騰飛的基石;巴西將所有的錢拿去發了福利,最不喜歡投資的就是基礎設施,沒有高鐵,公路等基礎設施一塌糊塗。到現在,連靠近海岸線的貫穿公路也沒有。
對比,中國的基礎建設幾乎已經成魔,持續投入了15-20萬億的基礎建設,但持續這麼多年的積累,我們不僅僅有八橫八縱的高鐵,城市里美麗的立交橋,更有了通向每一個鄉村的公路和縱橫密布全國每個角落的電網。這些都將為中國的持續發展提供偉大動力。
中國的振興不可阻擋,曾經是全球最有望成為超級大國的巴西已經沉淪,在無盡的循環中找不到出口。
巴西的現實,毒販子的一句話依然直擊人心:我想做個好人,但巴西沒有給我機會。
**災難現場---印度
2020年對印度來說,是焦頭爛額,顧此失彼的一年。疫情嚴重程度穩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國內經濟一路下滑,卻還想關起門跟中國搞貿易摩擦;在中印邊境製造緊張局面,冬天卻因軍隊物資不足而進退兩艱;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仍然交火不斷……
這幾天,一場內亂正在印度全境蔓延,據《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本週,有數十萬印度農民繼續封鎖新德里的交通,抗議活動已進入第三週,且不分知識分子也加入了。
法新社、路透社等媒體稱,印度警察估計,僅新德里周邊兩個邦衝進首都的農民就有30萬人以上。而且每天仍有成千上萬名農民坐著拖拉機、公交車、甚至長途步行,從各地趕往新德里,抗議莫迪政府的新農業政策。全國各地的加起來人是以億計,可位聲勢浩大。
印度農民及其相關農業配套業者,佔印度人口超過30%。《印度論壇報》稱這場運動正在走向政治化,街頭出現了印共的農民陣線旗幟,由鐮刀和錘子形成的紅色海洋,在新德里街頭格外顯眼。
印共是不是這場涉及全印農民運動的組織者?目前尚不明確,但印共肯定是重要參與者之一,還有其它一些人民黨的反對派。
印度內亂起因並不復雜,但背景極為複雜。
9月份印度議會通過三項農業新法案,其中《農產品貿易和商業法案》和《農民價格保證協議和農業服務法案》允許印度農民不必再通過統一平台銷售農產品,可自行選擇交易對象,直接賣給糧食企業。
這是莫迪的話來說就是“廢除滯後的交易體系”,通過自由市場提高印度農民收入,兌現讓農民收入在2022年翻倍的競選承諾。理論上與莫狄德初衷都不能說是錯,但鑑於過往得改革,如前3 年的廢大鈔改革,沒有配套措施的金進是改革,受害最重的還使底層,它們連進銀行的資格---帳戶帳號都沒有。
所以印度農民覺得自己又將被莫迪這幫人給騙了,三項新法案將令他們失去國家“最低糧食收購價”和相應補貼,沒有任何議價權的印度農民將受到資本集團的更極力壓榨,非但不會提高價格,反而失去了最低限度的安全網。
印度糧食收購商將利用農民資不抵債的境地,又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強制獲得農民賴以為生的土地兼併,最終將農民逼上絕路。農民失去土地,即使擠進去城裡,也沒有打工的機會與能力。
因此在政治力量和農民自發的相互作用下,印度農民抗議活動規模越來越大。現在連運輸工人也加入了抗議活動,據印媒稱有1300多萬卡車司機進行了罷工,湧向新德里的農民則在郊外封鎖鐵路、公路、邊界(邦)。
來自旁遮普邦的錫克教教徒是這場運動主力,還有拉賈斯坦邦和哈里亞納邦,口號是”到德里去“,另一個口號是”停下火車“,比哈爾邦的農民則開始毀壞菜園,拒絕私人蔬菜集團低價收購。
莫迪承受著三種不同的壓力:
一、反對派借助農民運動製造的政治壓力;
二、受益的利益集團要求莫迪堅決實施新法案的壓力;
三、西方支持印度農民運動的壓力。
至於農民是死是活?那不是莫迪的壓力,畢竟去年選票已經到手,還有什麼可在乎?為了平衡反對派與利益集團間的矛盾,莫迪辯解稱新法案並不等於取消農民保障,但新法案也必須得到執行。
西方卻在上週就開始干涉此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已多次譴責印度政府對待農民抗議的強硬態度,“加拿大將永遠要在印度捍衛和平抗議的權利。”
特魯多還在印度錫克教創始人古魯·那納克551週年誕辰集會上,公開支持印度農民的抗議活動。
12月12日,美國錫克教徒砸毀了印度駐美國大使館外的聖雄甘地雕像。
英國36名議員要求英國外交大臣就此事對新德里施壓,要印度重視人權問題,並鼓勵印度農民繼續抗議。
澳大利亞也在力挺印度農民,要印度政府正視印度農民訴求,而不是採取強硬手段。
這幾個最積極的國家,恰好就是“五眼聯盟”中的四位,而印度又是英聯邦成員。它們對印度的譴責,更像是家庭長輩在罵晚輩不懂事。
印度外交部在回擊加拿大,但又稱希望美國幫助調查錫克教徒破壞甘地雕像行為。這無異於緣木求魚 !
對印度來說,英語系國家介入這次內亂,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那就是“錫克教地區”的分裂運動又將抬頭。
1984年10月31日,印度總理英.甘地就是被錫克教衛兵槍殺的,印度後來好不容易才壓下了“錫克分離主義運動”。
錫克教勢力目標是要將旁遮普邦從印度獨立出來,他們認為1947年是印度吞併了這個王國。旁遮普“錫克王朝”原先與英國殖民者隔著蘇特萊吉河劃界而治,有著相當強的獨立性。
英國在1845年英錫戰爭中,以克什米爾地區為“酬勞”收買了旁遮普的“總理”古拉柏.辛格,1846年3月26日,英國與他簽定了秘密協議《阿姆利則條約》,只要他幫助英國肢解旁遮普“錫克王朝”,他就可以得到克什米爾、查謨、拉達克等地。
1849年第二次英錫戰爭,“錫克王朝”滅亡,成為了英國殖民者一個行省,而出賣主子的古拉柏.辛格成了“查謨-克什米爾”王公。英國硬生生製造了一個“查謨-克什米爾”邦,隨著克什米爾戰略地位的不斷提高,英國後來又動手廢掉了古拉柏.辛格,由自己接管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問題到今天,又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連年開戰的衝突點,1947年印巴分治時,英國幾乎不干涉所有土邦選擇加入哪一國?但唯獨克什米爾邦要拿在手裡,可見這裡對大國戰略的重要性,本來還有旁遮普地區。
英國將旁遮普一分為二,印度這邊叫旁遮普邦(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為主),巴基斯坦這邊叫旁遮普省(穆斯林為主)。錫克教徒認為自己應當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印度獨立後,英國、美國就利用這一點,借力彪悍的錫克教徒制約印度政府。
簡單說,就是美國、英國從來就沒有放棄對旁遮普分裂勢力的支持,但也不會真讓他們獨立,它們隨時可以拿出來敲打新德里,以獲取西方的政治利益。
錫克教創始人古魯·那納克551週年,對西方來說是件大事嗎?但正好趕上印度農民抗議,加拿大便小題大作,總理親自出席並支持抗議運動,背後沒有美國的指使?
莫迪推出這些法案,是在錯誤的時間,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印度以為會像幾年來農民一直持續的抗議那樣,掀不起什麼大浪,而且是在疫情管控期間。
在議會推動三項法案的金主是“印度洛克菲勒”之稱的安巴尼家族,那個宣布已經百分之百掌握5G技術的“印度信實工業集團”就是該家族旗下的。
安巴尼家族的手伸到農業方面,那麼,印度實施幾十年的“國家收購政策”也得被打破,這個利益既能影響莫迪政府,又能控制人民院議員。他們認為目前是實施新法案的最好時機,至於如何結束農民抗議運動,那是政府和軍警的事。
印度內亂,歸根結底是土地問題,可以說無解,從尼赫魯到莫迪,誰也沒辦法在印度進行真正的土改。各邦都有龐大而殘忍的地主集團,再加上“種姓制”在農村根深蒂固,誰會在意死多少農民?
土地問題不解決,再多的農業改革也就沒有了基礎,法案再多,也只是利益集團壓榨農民的工具。90年代以來,已有30多萬印度農民自殺,2017年還有印度農民到邦政府門口吃大便,表示自己活不下去,2018年和2019年共有20638人自殺。這個趨勢正呈直線式上升。
這次大規模抗爭運動,是印度農民對自身未來的恐懼,以及對利益集團操縱政府和議會的不滿所引發。
但“五眼聯盟”迅速介入,說明所謂的亞洲“民主盟友”無非只是一個地緣政治工具,當美國英國看到有機可趁時,一定會插印度一刀,讓錫克分裂勢力鼓起勇氣,西方目標就是插手旁遮普和克什米爾地區。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與拜登一起獲勝,印度人很激動,但這位印度裔女政客卻公開支持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獨立主張,比共和黨還狠。
有網友問這次印度“毛派”武裝怎麼沒有出現在新德里?但反過來想,一個得到美英支持的街頭抗議運動,怎麼可能是“毛派”在組織?“毛派”武裝雖然沒有進行大規模鬥爭,但這場農民運動也必將為印度紅色地區提供更廣泛的有生力量。
印度常威脅鄰居說自己能打贏2.5戰爭嗎?一場打中國,一場打巴基斯坦,半場打“毛派”武裝。它以為抱著美國大腿,配合什麼“印太戰略”就能挑戰中國?西方國家就會為印度出力?其實,西方只會隨時反手一刀肢解印度,醒醒吧,阿三。
掙扎在深淵的印度農民的怒火,早晚或將將是引爆印度社會的火山。
**印度是一個奇葩的國度,精英階層和底層凡夫階層之間涇渭分明。
論精英階層,印度不比任何國家差。走海外易,去哪都方便,受歡迎。
論凡夫階層,印度不比任何國家好。下基層難,被階層捆住,活受罪。
印度的軀殼裡裝著兩個靈魂:一億上等人傲視天下的靈魂;十多億下等人匍匐在地,幻想來世轉變成神牛的靈魂。
過去幾千年曆史上,印度的凡夫階層被雅利安人創建的印度教完全馴服,樂觀且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千年,堪稱地球村逆來順受之典範。
雅利安人、波斯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等,凡是能從興都庫什山脈的開伯爾山口南下的民族,都能在南亞大陸佔地為王、成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印度土著被洗腦成功,從來都是心平氣和地成為被統治者,不會使用暴力。哪怕是印度獨立建國,也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
但是就這樣一群印度下等老鐵們,突然之間小宇宙爆發,和莫迪死磕起來。
12月8日,農民抗議引發印度各界全國性罷工、罷市。多地的公共交通、批發市場、商業街區、鐵路等各界老鐵們都開始罷工,支持農民抗議。這是歷史上從沒出現過的印度。
更詭異的是,印度農民抗議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從11月開始,印度各地農民就掀起大規模的抗議運動,高舉“向德里進軍”的大旗,大鬧首都。雙方經過好幾輪談判,都沒結果。儘管莫迪政府派出防暴警察試圖驅散抗議者,甚至還在全國“預防性地”逮捕了100多位農民運動組織者,但農民們毫不退縮。
面對防暴警察的高壓水砲、催淚彈和路障,農民們在拖拉機的掩護下突破重重封鎖進入首都;面對缺水少糧的困境,不少抗議者備足了乾糧,誓要堅持到莫迪讓步。印度老鐵們戰鬥力空前高漲,突破歷史新高度。如果印度人一直這麼團結好鬥,那麼印度歷史上的征服者至少會減少一半。
是什麼讓溫順了幾千年的印度農民老鐵們的小宇宙在2020年爆發?
這事要從莫迪改革說起。 莫迪改革
印度政府很腐敗,從上到下,從裡到外,貪腐無處不在,而且是天經地義的那種。
莫迪看起來卻像一朵充滿矛盾的白蓮花——出身印度低種姓,算是代表印度本土多數派;他又是某教派的一員,代表了印度的傳統信仰;為了信仰把老婆扔在家鄉幾十年,且他無子女,號稱獻身給印度。這種人,基本上就是要幹一番大事業,然後青史留名去的。尼赫魯之後,莫迪算是印度政壇最有特色的一個。
如何在印度折騰一番事業呢?兩個字,改革。
莫迪也特別能折騰,2016年莫因為廢鈔運動,很多窮人吃了虧。又遇到最艱難的2020年,水災、旱災、蟲災一樣沒落。最關鍵的還是疫情,印度有多少人確診,估計自己也鬧不清。考慮到印度糟糕的疫情防控,老鐵們這麼一波鬧下來,大肆擴散不可避免。面對層層困局,莫迪甩出兩大法寶——
法寶一,使出傳統的甩鍋大法。
按照印度的傳統,找茬巴基斯坦一直是轉移矛盾的有效方式;如果效果不夠,那就碰瓷中國。由於今年特別困難,找茬巴基斯坦+碰瓷中國同時進行。所以從夏天開始,中印邊境就沒有消停過。
法寶二,內部改革。
莫迪一直想改革。但印度社會很僵化,一提改革就會引起罷工。前段時間中印邊境緊張時,莫迪試圖推動軍工改革,結果引發軍工界老鐵們罷工,愉快地鬧了好一陣。但莫迪真正的夢想是改革農業。
印度擁有全球第二大人口(即將成為第一),但印度還沒有實現工業化,所以還有10多億農民老鐵。他們是印度真正的土著,生活水平處於印度社會金字塔最低端,依賴最原始的方式生存。
印度獨立之後,由於是反英殖民地翻身,所以跟社會主義旗手蘇聯關係很好。印度經濟也有很濃厚的計劃經濟因素。尤其是印度農業,依賴“曼迪斯體系”的購銷模式:政府通過農產品營銷委員會(APMC)選擇“官商合辦”(“商”包括大地主、大買辦商人等)的中間商,在全國統購統銷。
中間商通常用較低的價格跟農民收購糧食,再賣給超市、菜市場、餐館、便利店等終端。對穀物、豆類、油籽、洋蔥、土豆等最基本的農產品,政府還為其提供最低收購價格。農民無權向“曼迪斯體系”以外的求購者出售自己的農產品(哪怕價格更高),但是可以從政府那裡拿到補貼。
印度建國之後沒有經歷過土地革命,土地分配嚴重失衡,68%的農民(一家)擁有的耕地不到1公頃(15畝),生活非常艱難。終歲辛勞,免強溫飽。
莫迪在去年贏得第2次大選時,就決心發動農業改革。今年9月20日,莫迪和印度人民黨在印度上院(聯邦院)強推農業改革法案,分別是《2020農產品貿易和商業法案》、《2020農民價格保證協議和農業服務法案》和《2020基本商品修訂法案》。簡稱三法。
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打破“曼迪斯體系”,讓農民可以把糧食賣給任何人。莫迪的高級內閣部長拉吉納特·辛格稱其為“印度農業里程碑一日”的改革立法。但莫迪的改革很快便點燃了所有階層的怒火。各邦農民紛紛發動抗議。
除首都新德里之外,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中央邦、北方邦等農業大邦,老鐵們堵塞高速公路、湧上首都和其他中心城市街道抗議;心情不爽時,還和警察老鐵們切磋一下印度武藝。
“曼迪斯體系”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至少對農民有一個“保底價”。如果打破這個“保底價”,農民就失去最後的保護與依靠。
雖然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的確口頭承諾“'曼迪斯體系'暫時不變”,但政客的口頭承諾往往最不靠譜。幾年前莫迪廢鈔運動,承諾大家不會吃虧,結果還是底層老實的農民們吃了虧(信息不暢通,很多人沒來得及換新鈔)。當然大家或許很納悶,過去幾千年,面對無數外來侵略者,印度都沒有起來鬧,為什麼這次要和莫迪死磕?有人煽動。
莫迪發動改革之前,許許多多的人都批判“曼迪斯體系”落後、顢頇、不公平,極大製約了印度農業發展,剝奪了農民的自由。
為什麼發動改革反而遭到反對呢?歷史上很多事就是這樣,大家都知道其弊端,但卻是火藥桶,碰不得。比方說股市的資本利得稅。因為改革,就是利益重新分配,就要打破既得利益階層。“曼迪斯體系”每個環節都依附著大量的既得利益集團和利益尋租者,從買辦商人到地方地主,盤根錯節。這些人向下可以煽動各地的農民,在國會中也都有自己的喉舌。
9月20號當天,反對派與改革派在聯邦院內就幹起來了。
反對派高喊他們認為的真理,把相關文件撕碎、拋灑,搞得聯邦院內如同大雪紛飛。反對派議員甚至上演全武行,打算搶走改革派演講議員桌上的麥克風,讓他們不要“大放厥詞、妖言惑眾”。雙方這種激烈的鬥爭,導致當天聯邦院被迫休會5次。
最典型的反對派是印度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甘地(尼赫魯女兒的孫子,印度第一家族的形象代言人),在農業大邦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舉行拖拉機集會,反對莫迪政府最近通過的三項農業改革法案。拉胡爾走上田間地頭,呼籲農民為自己的權利而反抗。農民的擔憂,加上眾多反對派煽動,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
但,為什麼反對派之前難以煽動農民老鐵,這次卻如此成功?原因是農民感受到了恐懼。
對於一個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來說,農民普遍恐懼,就意味著歷史大拐點即將來臨。那個拐點就是工業化的拐點,也就是莫迪改革的終極夢想。
農民和反對派都擔心莫迪要放棄農業補貼,從而損害農民的利益。他們這個擔心其實正中要害,因為莫迪這麼幹的真正目的就是打壓糧食價格與土地價值。
前面說莫迪是印度政壇白蓮花,要幹一番大業。在如今的印度,最大的事業,就是帶領印度實現工業化建設。印度建國比中國還早兩年,沒有經歷過戰爭破壞,為何發展遠不如中國、至今尚未實現工業化?
原因之一,印度老鐵們過去幾千年過於溫順,以至於印度建國也很溫和,沒有經過強力革命,沒有經過土地改革與文化改革。印度社會至今依然深受印度教等級制度影響。
工業化建設最重要的一條路,其實就是把農民變成農民工。歷史上所有工業化國家都是這麼過來的。英國搞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把農民趕入工廠。美國為了推動工業化運動,不惜發動南北戰爭。中國依靠改革開放,讓農民離開家鄉,變成城市農民工。如今的印度想搞工業化,也面臨把農民變成農民工這個歷史性問題。
原因之二,充滿計劃經濟特色的“曼迪斯體系”,尚能基本保障農民的基礎生活,讓無欲無求的底層老鐵更加沒有緊迫感。簡單說,就是印度傳統文化洗腦加上“曼迪斯體系”的保障,讓印度老鐵們無欲無求,對賺錢不怎麼上心。
莫迪為了把底層農民老鐵趕入城市當農民工,只能拋棄“曼迪斯體系”,取消財政補貼,打壓糧食價格。讓底層農民老鐵面臨生存危機,被迫去工廠賺錢。
不論多麼溫和的人,遭遇生存危機時,都會小宇宙爆發。
莫迪改革農業這盤棋,還有一個隱藏的招數——打壓土地價值。印度土地私有化,是工業化建設的一個障礙。糧食價格下跌,必然降低土地價值。對於沒有經歷土地改革的印度來說,這有利於搞工業化建設。因此莫迪表面上要推動農業改革,暗地裡也在推土地改革。
莫迪選擇的時機也不錯。中美全球博弈激烈,印度選擇緊抱美國大腿,發展製造業。中印邊境對峙,一方面是轉移印度內部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美國繳納投名狀。
因此莫迪不惜一切代價打破“曼迪斯體系”,可謂一箭多雕;為此背負罵名也在所不惜。從這個角度來看,莫迪絕對是一個狠角色,正在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如果莫迪這次農業改革成功,那麼印度天量的年輕人就會成為農民工,釋放出巨大的勞動力紅利。
如果成功推動印度工業化,那麼莫迪就會成為印度歷史上的大佬,甚至可以與尼赫魯並駕齊驅。
分析這麼多之後大致就明白——這次動亂,本質上是莫迪為首的改革派與保守派的一場激烈交鋒。這種交鋒,不僅關係到印度的前途命運,也牽扯到地球村格局,堪稱印度版諸神之戰。
**魔幻的國度VS上帝的嘆息之地
巴西,是一個極度魔幻的國度,在這裡,很多事情看上去非常美好。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巴西是紅木Brasil的譯名。
巴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不僅國土遼闊,而且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巴西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4%,熱情的巴西政府和人民直接放火林,再去修路,土地就平整了去開墾農田。在工業上鐵礦石出口為全球第2,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夠全球使用800年;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高,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
這是天胡牌的國度。
巴西55歲退休享受養老金,養老金的收益和工資幾乎一樣高;巴西是全民醫保制度,所有人得了病國家有義務免費醫療;巴西,是一個沒有種族歧視的社會,是因為巴西真正融合了歐洲、印第安、非洲三種文明。
上世紀70~90年代,世界一度還見證了巴西奇蹟,經濟快速增長,甚至認為巴西即將成為超級大國。此時,巴西重點抓工業,連續多年每年的增長率超過10%,船舶航空等領域開始進入全球前列。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是與波音、空客齊名的世界第3大商用飛機製造商、世界第1大支線飛機製造商。即使到了2012年,依然向全球客戶交付了200多架飛機。那個時候的巴西工業有多輝煌?但這些都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的就業問題非常有限。如今,一切已經俱往矣 !
巴西過去幾百年奴隸制度的背景下,土地高度兼併集中,幾乎全部都是大種植園主的,和普通人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奠定了巴西巨大貧富差距的基礎。廢除奴隸制之後,馬上產生了百萬計的無產者,同時廢除奴隸制度之後,巴西莊園主的心態就改變了。
在奴隸社會時,種植園主能用人絕對不用機器,但現在是大量使用。致大量的無業遊民開始湧入城市,開始了貧民窟聚集的基礎。
巴西政府也曾嘗試要解決土地集中的問題。一直以來巴西都在給無地農民分地。巴西鼓勵農民到亞馬遜森林開荒,並給予他們補貼。早在1964年,巴西就給26萬無地農民分了3855萬畝的土地。
然而巴西政府越努力,巴西的大地主越笑開了花。
根據歷史,在沒有政府干預的前提下:土地集中是一種必然,財富集中是一種必然。而巴西的土地是可以自由交易的,不僅如此,還對外國資本也放開,允許外國人買地。
普通巴西農民搞到兩畝地,拿著政府給的2000美元補貼,憑什麼去和已經幹了400年的巴西大種植園主去競爭?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規模差距,農機和資源投入上的巨大鴻溝,他們在農作物的產出上有什麼優勢 ? 要商業競爭,只能被壓垮,想賣農產品掙錢只能虧損。這個時候,種植園主就會找上門來,種啥地,太辛苦了,給你錢,你種30年地都賺不了那麼多。
熱情的巴西人沒有中國人的心態,有土地乃安身立命之本的想法,況且本來就是政府分的,白到手的東西也不會有賣祖產心疼的想法,巴西可是男人的天堂,還不趕緊賣了田去泡妞去?
大地主在巴西買地需要錢嗎?答案是一分錢都不要。
比如,大地主自己就有3萬畝地,直接到銀行隨便貸款個6000萬美金出來,然後到新耕地上去收地,收到6000畝地,拿這6000畝地再去銀行抵押貸款,再貸款6000萬美金,再收6000畝地,接著再收購,再貸款…..這個遊戲可以不停的永遠玩下去。於是,到了今天,巴西擁有1,000公頃或以上的地主,只佔人口的0.5%,但土地面積卻佔52.6%,相反,擁有10公頃或以下的小地主或自耕農,他們的土地面積僅佔2.36%。
現在的巴西是一個賣資源的國家,以大豆、玉米、蔗糖為主的大宗農產品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導,而為了鼓勵農產品的發展,巴西每天根據土地給出巨額補貼,讓農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可是農民已經沒有土地了啊,補貼全部到了大地主的手中…..
巴西的這些問題,政府知道嗎?他們當然知道,但是毫無辦法。
巴西政府首先需要做兩個選擇,一個是要選票,一個是要國家發展。
要國家發展就不可能有選票,幹一屆就下台,還啥成績都沒幹出來呢,下一屆民主政府分分鐘就會開歷史的倒車讓你白幹。要國家發展,就一定不會有選票。所以只有一個選擇,要選票。
不只巴西,整個南美,幾乎都是在軍政府和民主政府之間反復橫跳,一會極左,一會極右,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
都說軍政府不好,但是軍政府還有1%的可能性讓國家走出危機,看看四小龍都是強人政治的半軍政府發展的。西式民主政府是100%的不能讓國家走出危機。1964年到1985年,在軍政府統治的21年裡,世界一度還見證了巴西奇蹟,經濟快速增長,巴西人甚至認為巴西即將成為超級大國。
終於,巴西的災難到了,因為是依靠大宗商品貿易,結果在80年代開始大宗商品貿易的國際價格開始一路狂跌,軍政府實在搞不定了,黯然下台,巴西邁入了西方民主政府時代。
民主政府上台後,看看自己承諾的福利,看看高舉的外債,一拍腦袋,先把國家搞了這麼多年的工業賣了吧,一半的錢還債,一半的錢發福利讓人民支持我。30年的大量工業積累一夜之間就這麼賣了….從此,巴西的民主政府在濫發福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國家的死循環就開始了。
民選政府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了巴西工業,走上了去工業化道路,讓巴西終於成為了一個資源高度依賴的國家。今天,巴西的政治體制下,不可能再出現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巴西總統。
土地兼併的問題是巴西的痼疾,誰都知道,但政府敢提出方案嗎?
如果敢說土地不許買賣,不僅等著賣地拿錢的黑蜀黍會反對你,大農場主更是直接找殺手伏擊總統府了。有誰會冒著生命危險吃力不討好呢?
誰敢搞土地改革,分分鐘下台;誰敢搞基礎建設,分分鐘下台;誰敢降低人民福利,分分鐘下台;沒有人會想到:國家建設需要錢,是我們所有人在透支國家的未來。總之一句話,誰想把這個國家搞好,就會被人民所唾棄。
一個國家,有貧富差距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階層失去了流動性,永遠陷入貧窮,而巴西的底層要擺脫貧窮,能看到的現在只有兩種可能 :
一條是混黑幫販毒,成為大佬,要麼你殺死別人,要麼別人殺死你;
一條是踢足球成為如馬拉度納樣的頂級球星,成功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一;
其它的道路全部給封死了。
在正常的國度,解決階級流動性最好的辦法是教育。
巴西的教育是有免費公立教育的,但是早早的引入了西方的快樂教育,上學就是老師帶學生玩,一天只需要上學5個小時,然後回貧民窟開始學習各種「技能」。
其實,就算是讀到大學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因為巴西除了種植園經濟,礦產和牛肉,再沒什麼本土企業…..於是,高福利的巴西現在有1600萬文盲,不要錢的教育也不去,因為學了沒用…..這就是巴西毒販說的:我想做個好人,但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遠。
從夢想中的超級大國直接衰落到底層,除了西式民主,還剩下什麼 !?
巴西每10萬人的謀殺率為25.2,而事實上,還有大量的數據未統計,僅在2012年,該國就有近65000人死於謀殺,巴西的總人口也就為2億人。
這就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一旁是基督山上的聖像,這裡,也被譽為上帝之城,卻是魔鬼嘆息之地。被重機槍守護的製毒工廠;毒品交易在街道上公開進行;毒販手持各種槍械公開叫賣;黃賭毒遍地,幾無淨土。整個地區都不安全,是全球防彈汽車的最大保有國,巴西很多城市的紅綠燈幾乎無效,在紅燈時最好快速通過路口,因為這最容易形成犯罪搶劫的機會。
巴西的現實,毒販子的一句話依然直擊人心:我想做個好人,但巴西沒有給我機會。
「人類清除計劃」是一部科幻片,國家為了有效釋放公民心底的壓抑和不滿情緒,特別規定每年有一天的晚上7點之後舉行長達十二小時的全國性大掃蕩,屆時人們將走上街頭,展開完全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毆鬥與殺戮。
而巴西電影「上帝之城」幾乎是相似一部記錄片,為了在真實記錄在貧民窟中拍攝,警察部隊全程保護,記錄了真實的巴西社會,盜竊,強姦、走私、販毒、殺人、搶劫等罪惡無處不在。孩子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殺戮與犯罪成為了家常便飯,前腳搶完店鋪後腳就沒事人一樣去踢足球,甚至閒得無聊為了找樂子去殺人。最終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因為他們全部是本色出演。
**2020年,大陸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1. “硅-石墨烯-鍺晶體管”研發成功;2. 國產超燃冲壓發動機取得600秒持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美國的210秒;3 . 北斗島航系统完成衛星組網;4.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5. 自主研發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6.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到10909米深度;7. 嫦娥五號完成在月球“挖土”、地外天體起飛返航;8. 華龍一號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并網成功;9. 中国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10. 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其中9、10兩項最為突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九章的計算速度,比去年谷歌發布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九章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SUMMIT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大約一億年)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是實現核聚變能開發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依托裝置。
量子計算和人造太陽,卻是真正讓我們有望爭雄未來的事業。一個相當於無窮的能源,一個相當於無窮的算力。我們可以暢想一下,未來如果我們擁有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這個世界將會有多麼波瀾壯闊的改變?
2020年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和高端制造業實施制裁和封鎖最嚴厲最風狂的一年,但越封鎖越突破,越是艱難越向前,發揮中國國家隊的强大力量,在一系列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許多領域實現了對美國的追趕甚至超越。
**九章,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
在科研領域,中國這個領域落後美國多少年,那個領域落後美國多少年的老生常談,聽得耳多生繭。然而,近日中科院潘建偉團隊卻帶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中國第一個實現了無爭議的量子計算“優越性”。而且這個優越性大到可怕的地步,它運行一分鐘可以頂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號一億多年,200秒頂6億年!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國際最權威的自然科學雜誌《科學》上面。
在此之前,谷歌量子AI團隊也曾宣稱取得了“量子優越性”,並稱谷歌將稱霸量子科技領域。2019年10月23日,權威雜誌《自然》刊出了谷歌量子AI團隊的最新科研工作,在持續重金投入研發量子計算13年後,成功地用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
該論文報導了谷歌團隊基於一個包含53個可用量子比特的可編程超導量子處理器,運行隨機量子線路進行採樣,耗時約200秒可進行100萬次採樣,並且估計如果使用當時最強超算Summit來計算得到同樣的結果,需耗費約1萬年。據此,谷歌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然而這是有爭議的,如今又被中國科學家打破了。
人類的計算工具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算籌階段,用算籌(用草竹子或樹枝)來運算;第二個階級就是珠算,算盤,大大加速了人類的計算和心算能力;第三個階段就是電子計算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電腦、手機、計算器等等,又比算盤先進快捷了無數倍。
日本近代實業之父澀澤榮一曾把日本的現代化成功歸因於《論語》加算盤。
但是這第三個階段隨著摩爾定律走到了極限,已經難以為繼了。量子計算才是人類的未來,也就是人類科學計算的第四個階段。以往的量子計算的優越性已經從理論變成了現實,用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九章”(這個命名旨在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要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號則要用6億年!
為什麼說谷歌的“量子優越性”是有爭議的呢?因為“量子優越性”實際上代表了兩個方面的競爭,一方面量子芯片的比特數和性能不斷擴張,在某些問題上展現出極強的計算能力;另一方面,超電經典算法和模擬的工程化實現也可以不斷優化,提升經典算法的效率和計算能力。如果能夠提升經典模擬的能力,那麼谷歌的量子設備有可能就無法打敗最強超算,從而“稱霸”失敗。包括IBM公司和許多科學家都不承認谷歌所謂“量子優越性”。
然而,面對潘建偉團隊研發的“九章”所證明的“量子計算優越性” 則未表示異議,甚至贊不絕口。具體來說,“九章”量子原型機要比谷歌的“懸鈴木”量子原型機快一百億倍,比當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號”要快一百萬億倍!真的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這種神奇的速度,要知道當初電子計算機的原型機剛出來的時候,並不比算盤快多少,不斷改進以後才遠遠超越算盤的。
量子計算機為什麼比電子計算機快呢?而且還能快那麼多呢?
這個就是要從量子說起了,量子是物理學中最小的物質和能量單位,它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說它既可以是能量狀態,又可以是物質粒子的狀態,它有很多神奇而不可思議的現象,比如說量子糾纏,又比如測不准原理,都是很魔幻而神奇的。
量子計算機之所以比電子計算機快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並行運算。“並行運算”簡單地說,就是在電子計算機裡面,在計算機算法中可以電子可以是二進制中的0或1,但是卻不能同時既是0又是1。電子計算只能是單行的,因為電子是個粒子。
而量子它既是粒子,又是能量,它在計算的時候既可以是二進制中的0,又可以是1!這樣一來,量子計算機就可以同時運行更多的任務,從而使運算的速度呈現指數級的提升。就好比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一樣,雕版是固定的,刻板很費時間;但是活字印刷就不同了,只需要重新排序就成了。
換一個比方,在電子計算機裡面,每一個電子它都是單項專業選手,而在量子計算機裡面,每一個量子它都是全能冠軍選手。如果把一台計算機比喻成公司,電子或量子比喻成員工,那麼別人的公司是單項專業人才,而你的公司卻是全能型的冠軍人才,那你肯定分分鐘要吊打別人的公司,就是這麼個道理。
據潘建偉團隊介紹,相比谷歌“懸鈴木”,“九章”有三大優勢:一是速度更快。與最快的超算等效比較,“九章”比“懸鈴木”快100億倍。二是環境適應性強。“懸鈴木”需要零下273.12攝氏度的運行環境,而“九章”除了探測部分需要零下269.12攝氏度的環境外,其他部分可以在室溫下運行。三是彌補了技術漏洞。“懸鈴木”只有在小樣本的情況下快於超算,“九章”在小樣本和大樣本上均快於超算。
未來的世界是算力的世界,而量子計算機是未來世界的核心技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王冠。
這一次“九章”的問世,更是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量子計算開始從夢想照進現實。如果中國率先掌握了量子計算機的運用技術,中國就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獲利壓倒性的優勢,這是遠遠超過了5G的偉大科技進步!
量子計算機的運用前景十廣闊,最終會像電腦取代算盤那樣取代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電子計算機。這種取代並不是簡單地在計算能力上的取代,它還會開拓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的領域。就好像一百年前使用算盤的人根本就想不到今天還會有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一樣。
目前能想到的量子計算機領域,主要還集中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應用。例如借助於量子計算機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使用特定的算法,我們可以在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方面。
接下來要實現量子模擬計算機,即使用經典計算機來模擬某些量子算法,實現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標準化,把先進的量子計算機計算與當下的經典電子計算機技術融合起來,大量運用到商業領域,類似於電子計算機的大型機階段。最終就是把量子計算機縮小到可以個人使用,每個人都能用上量子計算機,從而大量提升全社會的科研和生產效率。或許還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這一代人能用上。
量子科技有三個領域: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檢測。如今,在潘建偉團隊的率領下,中國科學家已經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領域遙遙領先於世界。一旦中國率先進入了量子時代,對其它國家就擁有了降維打擊的能力!比如可以輕鬆破解敵人的密碼,甚至遙控修改技術參數和命令指令,讓敵人的導彈打不到我們的目標,反而攻擊他們自己的目標,成就現實版的乾坤大挪移,我們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最近中國科技捷報頻傳,嫦娥5號探月圓滿成功,正載著從月球上挖來的月壤回家;我們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實現持續放電算一個;奮鬥者號也剛剛深潛到萬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並都進行了全程直播。在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征途上,我們已經在許多領域走在了美國的前面。
**上九天攬月
擁抱太空,被公認是人類的未來發展方向。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甚至認為,太空探索不僅是科學發展的需要,它還可能關係到人類的存續。但如今在探索太空領域擁有宏偉規劃並堅定執行的,只有中國。
傳統航天強國俄羅斯國力衰退,在航天領域罕有大作為;歐洲和日本在部分領域保持領先,但整體水平尚有不足;原先執全球航天發展牛耳的美國,卻長期陷入“政治掛帥”的怪圈,導致航天規劃一變再變。
諷刺的是,當2004年中國開啟探月工程時,美國布什政府也提出耗資高達2300億美元的“重返月球”計劃,規劃在2020年左右讓美國航天員重返月球,並以月球為基地向火星進發。
奧巴馬政府上台後於2010年徹底終結該項目,轉而提出2025年登陸小行星、203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規劃。
等到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又於2017年重提“重返月球”,規劃在2022年發射小型月球空間站“門戶”,並必須在2024年將第一名女航天員送上月球。
拜登當選後,他更關注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對登月項目的重視程度會有所下降,或許美國航天規劃將再有變動。
航天規劃必須擁有連貫性和前瞻性。但現實中美國政府因政治因素而反復修改未來航天規劃,直接導致集美國舉國之力的登月項目陷入“重啟-廢棄”的循環怪圈。
最後刀哥還想多提一句的是,雖然美國航天“國家隊”表現不給力,但美國私營商業火箭發射巨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近年卻被反复拿出來與中國航天進行比較,尤其是該公司提出的自行載人登月和火星移民計劃吸引不少媒體關注。
不過,SpaceX公司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火箭發射領域,這是建立在NASA向其敞開提供過去數十年間積累的技術優勢,並結合創新火箭設計而取得的商業性成功。
但要實現載人登月甚至火星移民這等規模的超級航天項目,需要的不僅是吸引眼球的重型火箭和載人飛船,還包括深空通信網絡、外層空間宇宙射線防護乃至航天員生理和心理保障等一系列更細緻的研究。這些耗資巨大、關係項目成敗卻又不起眼的基礎研究項目,是一家私營航天公司無力也不可能承擔的。
以深空通信網絡為例,它需要協調分佈在全球多地的衛星站乃至太空軌道的中繼衛星,甚至可能需要取得其他國家的太空資源,這只能依託於國家力量。
NASA對此看得很清楚,載人深空探測項目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得到總統、國會和NASA強有力的、持續的領導,以及穩定及時的資金支持”。
當年俄羅斯海軍詢問如何才能讓“瓦良格”號航母完工時的那句經典答复:“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
再強調一次,“如今在探索太空領域擁有宏偉規劃並堅定執行的,只有中國”。大家對這個判斷還有疑惑嗎?
**說到做到
嫦娥五號證明,變化沒有干擾計畫的戮力執行
2004年,在中國宣布計畫探月落繞回三步走,2020載月壤回國的時候,除了美國宣稱要在2024重返月球外,吹牛的還有日本、印度、俄羅斯,其中日本的牛吹得最大,2025年要建基地,限在基地的圖紙畫好了嗎?印度吹牛吹得最具“歷史”味,因為他計畫的2008年的第一艘無人登月飛船不但没影,他還計畫2015年實現載人登月呢,事實是2019年印度的探月衛星失聯了,印度的所谓“落月”就像天女散花一樣。只有中國按計畫時程執行完成。變化沒有干擾計畫的戮力執行。
美國取381公斤月壤給中國1克!中國想與美國為首的國際空間站合作搞科研,人家不帶我們玩。現在呢?二十年時間,我們走在了他們前面!這就是揚眉吐氣啊!接下來,中國也要準備載人登月計畫了,就看看中美誰能先登上月球吧!我們不去吹牛爭先,但我們會有計畫的實現。
一點科普
嫦娥五號能在月球上挖月壤,而且一挖就是兩公斤,這表明大陸的太空作業技術已經成熟了。記得,不久之前美國曾經炒作中國的太空機械臂可以捕捉他國衛星,既然挖月壤都能幹,為什麼不能“挖”衛星?或者“挖”其它什麼航天器?把相關航天器“挖”壞甚至捕獲帶回都是可能的。
嫦娥五號返回器在接近大氣層時,非行的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11.2公里,33倍音速。返回器以這種速在大氣層很容易燒毁。嫦娥在大氣層邊緣“打水漂”可以看出,對此已玩得爐火純青,這也就意味著高速導彈武器飛行軌迹變幻莫測,將變得非常難以攔截。這次安全回歸,說明載人登月值得期待。
第一宇宙速度是7.9公里/秒。
**封鎖 VS 傾銷 哪個威力大
彭博社12月18日就發文表示,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永遠壟斷關鍵技術,美國的封鎖措施反而會推動中國的技術創新浪潮,封鎖雖然會造成一些短期痛苦,但從長遠看,這對中國是一劑“強心針”。
回顧近期歷史,美國的限制措施都將使中國再次偉大 :
比如對中國搞軍事禁運,於是今天我們有了J20、運20、055這類尖端利器;
西方封殺火箭技術,於是東風-17這類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快速打遍全球;
美國禁止與中國進行航天合作,結果“天問”跑到火星,嫦娥從月球挖土回來玩;
西方不讓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中國自己搞成了天宮。國際空間站再過幾年就要墜毀了,屆時,中國將成世界上唯一一個有空間站的國家;
還有衛星導航不讓中國參與,於是中國搞成了北斗;
中國想買一台西方的超算,不賣,甚至連超算芯片都嚴厲封殺,於是中國自研超算芯片,不論是“神威”還是“天河”,都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穩居世界第一。如今,代表未來新趨勢的新型量子超算,中國“九章”遙遙領先世界。
還比如無人機,中國曾向日本購買“雅馬哈”植保無人機,用於打農藥,就因為上面有個GPS定位,就這麼點小東西,就被日本小題大做當成了“敏感技術”進而對中國封鎖、禁運。如今中國無人機不論是軍用的還是民用的,都在全球大放光異彩。特別是民用的,佔據全球市場70%以上。
還有更多,不勝枚舉。
反之,那些西方不封鎖的東西,中國進步不多。
就比如說芯片,早年民用芯片美國不封鎖,於是中國的商業芯片進步不大,基本是“拿來主義”,直接向別人買,然後組裝到機器裡去,華為這樣的公司好點,擁有不錯的設計能力。
與之相關的光刻機事業,也一直進步不大。
操作系統,當視窗系統在中國盜版橫行的時候,你當微軟真的一無所知,真當它們好脾氣能容忍?這實際上是微軟的競爭策略,只要盜版橫行,中國自己的操作系統難以搞起來,微軟就能穩穩賺錢。
大飛機,中國現在有C919了,搞得還不錯,不過還是來得晚了點;
還有小汽車,中國能隨便買到外國品牌,以至於長久以來中國國產小汽車不咋地,如今好像才慢慢好了點,有些國產品牌才慢慢起來。
在現實面前,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就出來了:
假如當年買不到大飛機,中國自己的客機會不會早就與空客波音三強爭霸了?
假如當年封鎖了操作系統,中國會不會有了一款比Windows還好的操作系統?
假如三四十年前,西方就不賣芯片給中國,如今中國的芯片設計與製造,還有光刻機水平,會不會在另一個新高度?
我想,這種機率應該是很大的。
兩相對比之下,一個很明顯的結論:凡是國外封鎖的,中國都做得不錯,甚至做到了最頂尖;凡是國外不封鎖的,很多東西,中國的進步空間就還很大。
還有另一個反面明顯的例子---印度,啥都能買得到,但現在做啥啥不行。
所以,結論也就很明顯:要想摧毀一個國家的某項科技、某個產業,往往靠的不是封鎖,而是傾銷!
說封鎖,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早年,美國就是在英國的封鎖下成長起來的,假如封鎖有用的話,就不會有今天的美國了,但美國卻又做著昔日英國曾做過的事情。是蠢嗎 ? 不是 ! 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教訓 !
**資本意志裹挾政府意志!
我們總在說美國頹勢盡顯,快不行了,可為什麼不行呢?答案是【資本意志裹挾政府意志!】
具體來講:資本的天性是逐利的,而壟斷可以使利益最大化,在資本的操控下,政府任由資本無序擴張到壟斷地位且不承担社會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也與企業不願意在走科技進步的路線有關。所以,在過去那個以技術為王的美國時代,就算潛在内部矛盾再多,也抵不住世界各地人高唱著:千里萬里我追尋著你。
随著美國資本擴張到全球壟斷性地位後,他們便把技術興國抛諸腦後。在資本逐利性的驅動下,大量能覺定技術迭代和解決就業崗位的產業鏈被轉移出去,美國的企業家們不再醉心於用另先科技賺錢,而是利用WTO的全球化性質,制定出一整套具有世界性約束的產業規範,再利用領導者的地位從中抽取大量分成。
随着歐洲、日本、中國在技術領域的迎頭趕上,美國能抽取的產業分成越來越少,這時有人說總該換個思維行動了吧?没有,所謂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企業在嘗到壟斷甜頭後,是很難再回到艱苦歲月的征程上來。就像B737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需要新產品替代了,可波音為了省錢仍要榨乾最後一滴價值,即便魔改的Max型號已經音為技術問題死了數百人。
美國科技早就在資本壟斷的甜蜜陷阱中喪失了發展動力,而技術一旦停滯,不論是對於國家抑或是企業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慢性死亡!
歷史人物,通常講蓋棺定論。
但是對戈巴契夫而言,他的定論無需蓋棺——他是蘇聯最後的標誌,也是斯拉夫人歷史的拐點。戈巴契夫也許是歷史上唯一憑藉一己之力,推動一個超級帝國解體的人物。
在工業文明之前,不論是東方的漢帝國與唐帝國,還是西方的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都有一個漫長的衰落過程。工業文明周期內的西班牙帝國與大英帝國,也是經歷了戰爭洗禮方才衰落。唯有戈巴契夫領導下的蘇聯,解體過程非常迅速;擁有超級武力卻沒有使用。
蘇聯雖然是列寧建國,但列寧死得很早(1924年);蘇聯實際上是在斯大林手中徹底成型、壯大並走向巔峰。
斯大林身邊的群體,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國功勳。從這個層面來說,勃列日涅夫(二戰時曾擔任烏克蘭第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也算是開國功勳集團的一員。但是這個開國集團只有奪利爭權,沒有人真的想改革。原本赫魯曉夫想改一改,但被勃列日涅夫推翻。從那以後,開國功勳集團再也沒人搞改革。
戈巴契夫是蘇聯第一位開國功勳集團之外的統治者——他生於1931年,沒趕上衛國戰爭血與火的考驗。因此,對戰爭存有幻想甚至誤解,對戰爭的記憶與親歷者也大不同。
21歲(1952年)才入黨,那時斯大林的人生已到暮年;1955年大學畢業,恰好趕上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戈巴契夫走上政壇之後則一路開掛。從邊疆團組織幹起,到區委書記,一路往上,40歲(1971年)就成了蘇聯的中央委員。
鑑於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僵化,選擇一個年輕的改革派上台勢在必行。四年死三皇,克里姆寧宮未曾停過喪禮。1980年10月,49歲的戈巴契夫成為最年輕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從那時開始,基本就定調了戈巴契夫將走上最高崗位。
歷史機遇造就他的仕途順遂,他可不是自古英雄出煉獄那種,可能患上未經頓挫老天真的政治巨嬰病。
俄羅斯媒體曾如此評價戈巴契夫:世界的英雄、俄羅斯的棄兒。
所謂世界的英雄,首先針對美國和歐洲而言。從意識形態上看,蘇聯解體是自由主義戰勝集權主義。日裔學者福山寫的著名的《歷史的終結》就是典型例證。
從現實主義看,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耀武揚威好幾十年。歐洲方面,冷戰壓力一下子消失了。所以歐美感謝戈巴契夫,給他頒發了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一系列獎章,捧他為推倒柏林牆、結束冷戰和改變世界的英雄。
另外東方的中國和日本也應該感謝戈爾巴喬夫。蘇聯解體之後,中日外部壓力也驟然大幅度降低,中國還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那兒淘到不少寶貝。
所謂俄羅斯的棄兒,是指在俄羅斯民間,仍然有很多人懷念蘇聯,認為戈巴契夫和葉利欽是毀掉蘇聯的罪人。
快30年了,隨著普京時代來臨,俄羅斯人已經逐漸把戈巴契夫遺忘。在普通俄羅斯人眼中,棄兒雖然他還活著,但已經類似於一個故去的歷史人物。俄羅斯普通人可以把戈巴契夫遺忘,但精英階層不能。
俄羅斯精英階層一直在為戈巴契夫辯護。精英階層一直有這樣一種聲音:“蘇聯解體實際上不是戈巴契夫的過錯,而首先是俄羅斯聯邦人民的過錯,是積極支持俄羅斯聯邦享有主權的思想、俄羅斯聯邦從蘇聯分離出去的思想的俄羅斯人的過錯。要知道葉利欽在1991年6月參加總統選舉時打的就是獨立的、享有主權的俄羅斯聯邦的旗號。”
另外還有聲音認為,戈巴契夫給了蘇聯人民自由,只不過付出的代價太大。
畢竟,沒有戈巴契夫改革,就沒有現在的俄羅斯。這就好比,雖然崇禎把明朝折騰沒了,但南明朝廷一定還要尊崇崇禎。普京如果否定戈巴契夫,就會傷及俄羅斯繼承蘇聯的法理。
至於俄羅斯精英階層,其實在意識形態中一直傾向於歐美,他們很多人至少不恨戈巴契夫。他們這種情懷,會在戈巴契夫舉辦葬禮時釋放。某種意義上說,整個地球村都在等一場戈巴契夫的葬禮(沒有詛咒的意思),算是21世紀的人們給20世紀的歷史畫上一個句號。
戈巴契夫之於這個世界,定論已有,只差蓋棺。
**一個政客可以朝三暮四、出爾反爾,甚至在關鍵時刻背叛盟友,這些都很正常——畢竟,善變是政客的基本常態。但是,對於任何一個政客,不管怎麼善變,唯一在某個問題上他是不能變的。這就是他不能背叛支持自己的基本盤。背叛基本盤相當於抽掉了自己的政治基礎——這對於任何政治家而言,基本就相當於政治自殺。
**俄羅斯的攻守悖論
談俄羅斯的世仇們,黑暗森林中的普京。
西方世界歷史與地緣政治,永遠不要用道德或對錯去看,否則不會有任何結論。
西方世界的所有戰爭,追根溯源,只有一個真理:我不弄死你,你就弄死我!
黑暗森林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黑暗森林理論是劉慈欣提出,其實,15世紀後,地球就是一座黑暗森林。
15世紀前,中華文明處於世界的頂端,通過絲綢之路向歐亞非傳播先進的產品和技術。絲綢之路在1000多年的歷史上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軍隊、商人、學者、傳教士、奴隸,往來在這條道路上,創造並傳遞著財富、智慧、技術、藝術。
但是15世紀伴隨地理大發現的開始,地球開始進入黑暗森林。弱小民族一旦被發現,只會面臨滅頂之災。
1492年,美洲大陸被歐洲殖民者發現,美洲大陸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幾乎被滅絕,從近7000萬屠殺至不到10%;15世紀開始,歐洲建立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新航線,把非洲的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非洲損失了近1億人口;16世紀,歐洲發現通向東南亞的航線,隨後幾乎整個東南亞淪為殖民地,在殘酷剝削下,僅印度一地被餓死幾千萬人口;1606年,歐洲人發現澳洲,澳洲土著幾乎被滅絕,多個人種被屠殺到一個不剩;.....
技術落後的文明就必然被奴役,歐洲開啟了通往黑暗森林的道路。
1945年開始,金融殖民開始取代了貿易殖民,鑄幣稅與科技稅開始帶來更高的收益。方式變了,但黑暗森林法則並未改變。
現在的安格魯撒克遜人已化身為愛狗人士,對世界充滿了愛,在劉慈欣的新作天使時代中,美國對飢餓的非洲充滿了同情,但一旦發現非洲人掌握了新技術來擺脫飢餓時,馬上毫不猶豫的對非洲發動了戰爭和屠殺。
這是典型的歐洲思路,我可以給你飯吃,但必須由我施捨給你,你得跪著。一旦有超過我的苗頭,馬上要扼殺。你比我強,你不來打我你不是傻×嗎?
新冠改變不了西方世界,能改變西方世界的只有黑死病。
現在默克爾為民眾在疫情之下依然出行都快急哭了,但若一旦疫苗最終驗證,德國的媒體會在一夜之間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們會瞬間高潮,他們會說:看,我們民主,我們自由,我們不封城,我們一樣戰勝了疫情。( 懵逼苦瓜 )
如果,是中國提供的疫苗,德國會選擇性忘記,就和他們忘記成千上萬的德國女人曾被美軍強暴一樣。
俄羅斯是黑暗森林法則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今天,也受到了黑暗森林法則的反噬,陷入了你死我活的攻守悖論。
俄羅斯起源於莫斯科公國,是基輔羅斯公國12個國家中的一支,類似於成吉思汗早先只是蒙古部落中的一支。
莫斯科公國僅僅是一個彈丸小國,在13世紀後,羅斯公國被蒙古帝國所征服,但是莫斯科公國卻通過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取得了蒙古人的信任,開始幫蒙古人跑腿向周邊國家徵稅。當蒙古人忠心的狗腿子。
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獲得替蒙古人徵稅的權利,依靠金錢、蒙古人和教會的支持,擊敗勁敵特維爾大公國,取得弗拉基米爾大公稱號,開始領導羅斯諸侯。到14世紀,莫斯科公國達到極盛時期,而這時蒙古人卻日益衰落。莫斯科公國擊敗蒙古人取得了獨立,俄羅斯大公國開始基本成形。
自俄羅斯大公國建立以來,俄羅斯開始了瘋狂擴張事業,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不斷征服周邊國家,領土成倍成倍的增長。
19世紀初,拿破崙在歐洲所向披靡,一路征討戰無不勝,卻在1812年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進軍俄國。凜冬已至,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裡,在俄國軍民的強烈抵抗和罕見的嚴寒氣候下,法國軍隊損失慘重,大約有四十萬法軍士兵在俄國死亡。鈍兵挫銳,屈力殫貨的拿破崙不得不撤退並直接導致最終的失敗,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則被歐洲人譽為歐洲的救世主,此後,俄國號稱【歐洲憲兵。】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人才發現,真正讓人恐懼的是俄羅斯,俄國人迅速向巴爾幹地區和中亞進行擴張,並且成功壓制了奧斯曼帝國,甚至在奪取中亞之後開始威脅到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印度。
除此之外,歐洲憲兵名不虛傳,歐洲的所有事務基本都要插手,在1848年爆發的歐洲大革命中,俄國人出兵鎮壓各國的革命運動,在五月派出十四萬大軍入侵匈牙利,直接導致了匈牙利革命的失敗。當時的歐洲,俄羅斯積極干涉他國內政,馬不停蹄到處維持「歐洲秩序」,幾乎所有爆發革命的地方都有俄國鎮壓者的身影。
1853年,歐洲病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已經快被俄羅斯滅國。俄羅斯的擴張讓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坐不住了,英法意聯合奧斯曼與俄羅斯展開了激戰,克里米亞戰爭俄軍傷亡近40萬人,不得不求和,才終於扼住了俄羅斯向歐洲擴張的趨勢。
俄羅斯的擴張戰爭,是一部尋求出海口的戰爭。
對俄羅斯而言,幾乎都是廣袤平坦的平原地區,既無高山大川可憑,也沒有雄關險隘可守,河流雖然眾多,但是流量小,流速緩。無論是山川還是河流,都是可以跨越的,俄羅斯無險可守,是典型的四戰之地。同時,俄羅斯幾乎沒有出海口與外部相連。
於是,在黑暗森林的理論下,俄羅斯不停的進行擴張,把這個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途徑和手段。一方面增大戰略縱深,建立與周邊國家的緩衝區,避免受強敵的直接衝擊。另一方面,通過搶占出海口將邊境推進到大海,為國家發展奠定基礎。
俄羅斯在歐洲的擴張,有沒有對錯?仔細的看歐洲歷史,你發現真相就是:
沙俄不瓜分波蘭,波蘭就有可能瓜分沙俄;
沙俄不進攻瑞典,瑞典就會侵略沙俄;
沙俄不把奧斯曼打成歐洲病夫,奧斯曼就會把沙俄打成歐洲病夫;
不想擴張的歐洲國家,都被滅國無數次了,更多的,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真相只有一個:我不弄死你,你就弄死我。
但很顯然,俄羅斯為出海口戰鬥了幾百年,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往北,是北冰洋,到了冬天,除非是破冰船,根本出不去;向東,只有海參崴,冬季冰封長達100-120天以上,而且遠離政治中心;往南,全是陸地;往西,俄羅斯千辛萬苦拿到的克里米亞,也只能出沒於黑海,土耳其一旦封鎖伊斯坦布爾海峽,黑海的海軍只能在魚塘里養魚。
俄羅斯出海口的夢想不僅沒有實現,一眼望過去,所有接壤的鄰國,全都對他充滿警惕,成為百年甚至千年世仇。
最北邊的是芬蘭,芬蘭歷史上是瑞典的屬地,瑞典與俄羅斯打了幾百年的仗,幾乎貫穿了整個中世紀,最終在掠奪的瑞典的領土上成立了芬蘭大公國,可以說,芬蘭就是在對俄羅斯的仇恨中誕生的。好不容易,伴隨1917年蘇聯10月革命,芬蘭獨立,但自然而然對蘇聯充滿了警惕。
結果1939年蘇聯找芬蘭人談判,希望盡量移動蘇芬國界,使其遠離列寧格勒,並以北部兩倍的土地補償芬蘭。蘇聯這樣做的目的,是因為覺得芬蘭和德國走得很近,避免德國通過芬蘭領土攻擊蘇聯。對於歷史上充滿仇恨的兩個國家來說,蘇聯的提議自然被芬蘭拒絕了。
於是11月30日,蘇聯不宣而戰,入侵芬蘭。蘇聯的發起的這場戰爭幾乎是滅國之戰,要平滅整個芬蘭,芬蘭誓死抵抗,在軍事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創造了光輝的戰果,在10萬傷亡的慘重代價後遲滯了蘇聯的進攻。
面對強大的蘇聯,芬蘭最後不得不屈辱的簽訂城下之盟,喪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蘭第二大城市維堡,芬蘭10%的耕地,1/5的工業產值。22萬2千居民,佔芬蘭總人口12%的人喪失了家園被遣送。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又擔心芬蘭人乘機打過來,結果先發製人,對芬蘭再次進攻。這是典型的黑暗森林法則下的思維:
你憑什麼不打我?你今天不打我,明天肯定打。你明天不打我,明年也會打。與其等你打上門來,我就先下手為強。
芬蘭,恨死了俄羅斯,為俄羅斯百年世仇之一;芬蘭再往南,是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
這三國,更是恨透了俄羅斯。這三國在歷史上的淵源已經說不清楚了,要麼是瑞典的地盤被俄羅斯搶了過去,要麼是立陶宛如原來和波蘭幾乎成了一體,在1721年,三國所在地區被納入俄羅斯的領地。
和芬蘭一樣,在蘇聯成立後三國取得了獨立,結果1940年,蘇聯又打了回來,把三國又吞併了。蘇聯想的是增加自己的戰略縱深,免得德國通過這三國入侵自己。好吧,蘇聯也許想我不打你們,德國也要打你們,與其讓德國占便宜,不如我來。
這三國能幹嗎,於是蘇德戰爭中,三個國家的人開始幫德國打蘇聯。1944年,蘇聯把德國人趕走了,那這三個國家的人還能落下好?這妥妥是是當了蘇姦啊。三國就是不接受。於是蘇聯開始了報復,在漫長的蘇聯統治時代,有數萬愛沙尼亞人被蘇聯逮捕、殺害、流放,其中數萬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當苦力。
立陶宛比愛沙尼亞更慘,大約數十萬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數萬人被逮捕殺害,婦女兒童、男女老少都有,讓立陶宛總體損失人口超過幾十萬人口,對於現在只有287萬人口的立陶宛,損失太慘重了。拉脫維亞的故事基本差不多…..
這段黑歷史,是三國人民不能忘記的痛,於是在擺脫蘇聯控制後,想都不想就加入了北約,成為北約抵禦蘇聯的前沿。
我們說美元霸權,這三個國家根本就不會在乎,美元霸權又怎麼樣,最多給美國交點稅,能有多少,10%?20%?美國要錢,蘇聯人要命啊!波羅的海三國,恨死了俄羅斯,為俄羅斯百年世仇之二三四。
三小國再往南,是波蘭。
波蘭三次歷史上滅國都和蘇聯脫不了關係,再加上卡廷慘案等,簡直是仇深似海,現在寧願做炮灰也要讓美國駐軍,建立美國的軍事基地。波蘭,千年世仇,滅國之痛,恨死了俄羅斯,為俄羅斯百年世仇之五。
波蘭再往南,烏克蘭,恨死了俄羅斯。
烏克蘭,原來是蘇聯重要的糧倉和工業基地,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幾乎對烏克蘭百般討好,因為這是俄羅斯幾乎最後的戰略緩衝,但烏克蘭根本不領情,最終還是倒向了美國。
1648年,烏克蘭人在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的領導下發動民族大起義,攻占基輔並宣佈建國。隨後,波蘭國王親率15萬大軍正面出兵,而立陶宛軍隊則襲其側後,烏克蘭幾乎進入絕境,於是向沙俄求援,其實就是「求吞併」,雙方談好條件,烏克蘭成為沙俄的自治領地。
但清神容易送神難。隨後俄羅斯就撕毀協議,將烏克蘭的自治權力取消,並開始了殘酷剝削,烏克蘭怒火中燒,從此之後,一方面尋求武力獨立,一方面成為了「帶路黨」,只要有國家打俄羅斯,他們就上去跟著踹一腳。
1917年,沙俄轟然倒地,烏克蘭3月就立刻宣布獨立。獨立的烏克蘭立刻主動找到德國,表示願意提供德國此時最短缺的糧食,換取德軍出兵45萬,協助擺脫俄羅斯人的奴役。後來德國戰敗投降,烏克蘭又立刻聯繫上新生的波蘭結盟,共抗新生的蘇聯。總之和誰結盟都行,就是要擺脫俄羅斯的控制。
而在隨後的蘇聯時代,又爆發了大饑荒、大清洗、車諾比爾核爆炸事故。可以說,烏克蘭把對莫斯科國、俄羅斯帝國、蘇聯的怨懟全部都投射了現在的俄羅斯身上。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竟摧毀了自己的核武器,自廢武功成魚肉,夾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但以這樣的歷史沉澱,美國非常容易挑動民族情緒,煽動顏色革命推翻親俄政府。烏克蘭的心態和波蘭不會有什麼不同,不就是給美國交鑄幣稅嗎,總比被俄羅斯吞併強。
烏克蘭,百年世仇,恨死了俄羅斯,為俄羅斯百年世仇之六。
在網南是土耳其---曾經的奧斯曼帝國,最強大時地跨歐亞非三州,控制北非、小亞細亞、高加索、兩河流域、東非、克里米亞等遼闊土地,當然,也都是搶過來的。面積500多萬平方公里,強大的軍事力量幾乎無敵,經濟繁榮,整個地中海幾乎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湖,伊斯坦堡是世界之都。
結果生生被俄羅斯打成了歐洲病夫,北方的土地幾乎都被俄羅斯搶走,就快到了滅國崩潰的邊緣,若非凱末爾,幾乎亡國。
土耳其,千年世仇,恨死了俄羅斯,為俄羅斯百年世仇之七。
現在的土耳其,野心勃勃,要南下做木司令的「盟主」,俄羅斯要保住自己在敘利亞的最後軍港和軍事基地,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再次劍拔弩張。
土耳其再往東是伊朗---曾經聲名顯赫的波斯帝國,淪落為長期一半是英國勢力範圍,一半是沙俄勢力範圍,不過,好在現在面對共同的敵人美國,伊朗和俄羅斯終於成為了盟友;
伊朗再往東是阿富汗,懷璧其罪,往昔英俄爭霸的中心,後來美蘇爭霸的跳板,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成為拖垮蘇聯的重要原因之一,戰火蹂躪不斷;
整個歐洲、西亞,普京放眼望去,發現全是世仇。他們,對俄羅斯充滿了警惕。
在黑暗森林理論中,程心的善良與道德只能成為毒殺自己的毒藥。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人民從城市到鄉村,共計有200萬人民手拉手組成人牆要求獨立!其中愛沙尼亞70萬人,拉脫維亞50萬人,立陶宛100萬人參加。從城市到鄉村,從高山到海洋,戈巴契夫被深深震撼,准許波羅的海三國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剛一獨立後腳就加入了北約,將槍口對準了蘇聯,成為了美國對付自己的前沿陣地和跳板。誰對?誰錯?
沒啥對錯的,西方都是叢林世界。要評判這個對錯,就好比說老虎吃羊,老虎對不對。那老虎餓死自己不吃羊嗎?好比綁匪與人質,人質說你放我走吧,我肯定不報警。綁匪會信嗎?人質要真走了會不報警嗎?他們之間能建立信任嗎?
北約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蘇聯。現在蘇聯不在了,就父債子償找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前,程心似的戈巴契夫和美國達成一致,相信美國的承諾---北約不東擴。美國會信守承諾嗎,當然不會。
蘇聯相信美國是愚蠢,美國說我當惡人我也不當傻子,就好比綁匪把人質放了,人質去報了警,綁匪還能去法院告人質?說你怎地不信守承諾?
中東歐國家和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相繼敲響了北約的大門,申請正式加入北約。1999年3月,北約首先將捷克、匈牙利和波蘭3國吸納為會員。
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7國,成為北約組織的正式成員國。
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峰會同意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加入北約,成員國達到28個。北約的門都擠破了,塞不下了。
現在的俄羅斯已經被北約推到了家門口。俄羅斯不僅沒有了出海口,也沒有了戰略縱深,戰線就在自己的國境線邊上。
甚至於,北約的繼續東擴,不僅擠壓了俄羅斯,而且還惡化了中國的總體國際環境。將來力量有可能擴展到中國邊境,與日美防衛體系連成一片,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圍態勢得以迅速推進與強化,己經在事實上推進和強化了對華戰略遏制圈。
不僅如此,中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後,懷著對蘇聯的仇恨,在意識形態上會更加西化,而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可能在意識形態上有意突出自己的西方化,從而使這些國家在人權問題、西藏問題上與中國產生衝突。事實上已經清晰的看到北約國家不問是非,只看立場。
但對西方世界的歐洲地緣而言,這是沒有對錯的戰爭,美歐的醜惡展露無疑,蘇聯解體前所許諾的民主,自由和繁榮在中東歐無一兌現。隨之而來的反而是戰線的不斷東擴,和更多的制裁。
俄羅斯被美國的休克療法搞得幾度休克,無數屬於人民的國有資產被掠奪,精英們和西方資本賺得盆滿缽滿,而人民和國家卻變得一窮二百,俄羅斯卻只能靠變賣資源來苟延殘喘。
現在的普京,左支右絀,經濟已經一塌糊塗,每年還要為敘利亞和利比亞承擔巨額軍費,到了高加索這裡實在是背不動了。因為現在的俄羅斯只有幾條路:
第一條是按照美國的夢想來,再度肢解俄羅斯,這樣俄羅斯的世仇們才會放心,美國才會放心;
第二條是繼續擴大戰略縱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美國說:你們怎麼敢相信俄羅斯,俄羅斯會打你們的。站在俄羅斯七大世仇的角度看問題,是相信美國,還是相信普京?他們會相信馬克龍說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和俄羅斯好好談談嗎?
西方世界幾千年的歷史,從來沒有過誠信,誰相信對方,誰就是傻子 ! 就如同當年英國人侵略西藏,說我們都把子彈退出來,好好談談。我們剛把子彈退出來,英國人的屠殺就開始了。
所以,俄羅斯的是世仇們非常清楚:寧肯戰鬥中被你打死,我也不做傻× !
也只有被完全剝奪了武力的德國,才能和法國和平共處,否則:我不弄死你,你就要弄死我!
在這個藍星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西方人說這句話,肯定是在忽悠說相聲。中國人說,它們會相信嗎 ? 很難,連新型大國關係---太平洋足夠容納中美兩國,美國都不相信。曾經是霸主,現在落破的歐洲會相信嗎 ?難、難、難,積重難返。中國絕不能犯程心的錯,只能用胡蘿蔔與大棒交替使用,比重要適時調整,用時間化解遺毒。
**普京的反腐大業
但凡大國領導,最終目的都想在青史中留下一筆,其方式也無非如下幾種——
開疆擴土,擴大民族生存空間;
發展經濟,推動民生上新台階;
以反腐敗的方式整頓吏治。
普京大體上也是這麼演變的。
20世紀的最後一天,酒徒葉利欽突然辭職,年僅47歲的普京就此成為俄羅斯核心。普京在第1次就職演說中,許下一個讓俄羅斯人熱血沸騰的承諾,“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俄羅斯傳統意義上的強大,首先要開疆擴土。
普京一期,在車臣、在格魯吉亞,均強勢出擊;俄羅斯雖然付出一定代價,但也基本達到了戰略目的。尤其是車臣反恐,普京更是一戰奠定了硬漢風格。
普京二期,在烏克蘭、在敘利亞,還是選擇強勢出擊,拿回克里米亞,相當於守住了葉卡特琳娜二世的歷史性成果,即俄羅斯通往黑海方向的出海口。俄羅斯雖然遭遇歐美製裁,但還是頑強地挺了過來。
這些動作奠定了普京在俄羅斯乃至整個地球村的江湖地位。
普京是典型的東斯拉夫領袖式人物,剛毅、頑強、果敢(這幾個詞應該是形容那位鋼鐵同志的),愛運動,愛烤肉,這些特點和彼得大帝與斯大林類似;他很努力,甚至不怎麼喝酒(普京大概是東斯拉夫人歷史上唯一不貪杯的領導)。
普京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他想如彼得大帝那樣,在斯拉夫人的歷史上留下足。然而如今20年過去了,俄羅斯的變化並不大,依然是政治和軍事強大(主要還是靠蘇聯老底),經濟還是沒起色。目前俄羅斯GDP總量排在全球第12位,在韓國之後。
2018年5月7日,第4次就職典禮程序剛結束,普京就簽署總統令,宣布“6年後,使俄羅斯進入全球前5大經濟體(排在美國、中國、日本、德國之後,無視了勇猛的三哥)”。普京這個信號很明顯,就是不再開疆擴土,要發力搞經濟了。
為了體現戰略轉變的決心,普京甚至讓梅德韋傑夫離開總理位置,打破了與梅德韋傑夫二人傳的格局,提拔財務出身的米舒斯金擔任總理。
普京已經修改了憲法,理論上來說,可以乾到2036年,還有10多年時間搞經濟。但現在看來,俄羅斯看不到發展經濟的前景——
*大國博弈層面,歐美對俄羅斯不會友好。尤其是美國民主黨,對俄羅斯是苦大仇深。如今拜登上台,俄羅斯外部環境將更加惡化。
*地緣格局層面,烏克蘭、敘利亞、納卡,甚至中亞腹地,隨時可能爆發衝突。
*俄羅斯內部,普京政府也看不到韜光養晦的可能性,而且因為舊陸權思維(排斥防範別國人),也不願意搞遠東大開發。
開疆擴土(俄羅斯已經夠大了)與發展經濟(水平真的很低)這兩項難有大作為之後,普京的大業只剩下反腐敗一條路。
如果能把反腐大業做好,對俄羅斯來說影響力不下於彼得大帝改革,因為斯拉夫人的腐敗已經深入骨髓。也就是說普京接下來的時間,還大有搞頭。
儘管普京上任以來,在反腐上也做了不懈努力,但似乎效果並不明顯。
2008年俄羅斯政府的清廉指數,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47位,僅僅比利比亞、伊拉克、索馬里、阿富汗等國家強點。據俄羅斯反腐組織2010年公佈的材料,俄羅斯官員的貪腐金額已佔GDP總值的一半。
其實腐敗才是俄羅斯當前最大的威脅和隱患。普京也承認,反腐敗是一場國家工程,並發誓用燒紅的鐵燃盡腐敗。然而很遺憾,俄羅斯的腐敗依舊在向印度看齊。
斯拉夫人歷史上,游牧文明的痕跡極重:尚武,但又崇尚獨裁與專制,追求絕對權力與鐵血輝煌。這些特徵在沙俄時代表現得淋漓盡致。
絕對權力對應絕對責任,但同時也培育出絕對腐敗的土壤。簡單粗暴的腐敗是沙俄的特色,也是導致帝國覆滅的根源之一。雖然沙俄覆滅了,但已經把腐敗的種子根植在斯拉夫人的基因中,並且在蘇聯時代再次生根發芽、發展壯大。
早在列寧時代,蘇聯就出現了腐敗問題,主要包括公車腐敗、住房腐敗、飲食腐敗、醫療腐敗、貪污受賄、權錢交易、盜用公款。1920年蘇共九大上,許多黨代表就曾憤怒指責黨內的嚴重腐敗“無論對於誰都不是個秘密”。
列寧為了做表率,把自己的工資定為500舊盧布,而鐵路員工的最高工資是510舊盧布。1919年制定的35級工資表,黨政領導人的工資大大低於工人的最高工資。然而領導們根本就不靠工資生活,和群眾差距越來越大。
斯大林重塑了蘇聯格局,把領導幹部的特權制度化,包括但不限於宅第權、特供權、特教權(不同級別的子女享受不同教育資源、特繼權(高級官員可以免費為自己的子女留下豪華住房和別墅)、特衛權、特支權。
赫魯曉夫上台後,為否定斯大林,曾藉著反腐敗的旗號向斯大林建立的特權體係發起進攻,很多官僚特權被取消。這原本是好事兒。但赫魯曉夫幹得不徹底,光反別人不反自己,未能收服人心不說,還得罪了一批人,最後被勃列日涅夫通過政變趕走,最後鬱鬱而終。
勃列日涅夫時代,是腐敗分子最爽的時代。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僚都能愉快地腐敗。諸如個體貪腐、裙帶貪腐(勃列日涅夫的親人都是貪腐好手)都是常規操作。
等到戈巴契夫想改革時,就得對腐敗分子開刀,就得得罪人。而且戈巴契夫與赫魯曉夫一樣反腐不徹底,不能服眾;於是經濟改革就改不下去。有人借不合理的禁酒令反對改革,以至於改革處處受阻,經濟狀況江河日下。
經濟的混亂傳導到政治上,一切都亂了套。加上戈巴契夫沒有軍權,好好的一個蘇聯就崩盤了。都說蘇聯亡於經濟改革,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亡於腐敗。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採取西方推薦的“休克療法”,把大批國有資產廉價甚至幾乎無償地賣給或贈送給私人。這其實是把腐敗合法化。“休克療法”不僅把腐敗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徹底斷了俄羅斯的經濟根脈,讓俄羅斯從一個健全的工業化國家變成一個能源國。
這就是普京面對的局面:要想參與大國博弈,必須要強勁的經濟支撐。要想重建俄羅斯經濟體系,就要解決腐敗問題。
過去20年,普京恰好把步驟走反了,參與大國博弈而忽視經濟建設,想要搞經濟建設時又被腐敗扯後腿。
普京也在反腐,聲稱“如果想掙錢,就去下海經商;如果想為俄羅斯服務,那就靠工資生活。總之,權力必須和金錢分家。”並通過反腐收拾了部分寡頭。
普京第二次當總統期間,親手把有著“普京學弟、左膀右臂”之稱的俄羅斯前國防長謝爾久科送入監獄。反腐力度加大,一系列高官落馬。
比較典型的案例——
俄航天署空間系統公司總經理烏爾利奇奇,涉嫌非法挪用65億盧布(約合2.1億美元)科研經費;
前農業部部長斯克倫尼克任人唯親,侵吞390億盧布(約合12.6億美元)聯邦預算款;
俄國防服務公司腐敗案造成的損失超過67億盧布(約合2.17億美元);
近期俄羅斯軍方有多名將軍因腐敗落馬,其中包括內務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總局副局長博爾格夫少將。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克里姆林宮內部(12月2日)發生了一起驚天血案,一名33歲保鏢離奇死亡,據說和腐敗有關。
這一系列現象表明,普京反腐在加碼。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普京定期接受關於打擊高級官員腐敗的匯報。
如今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國際關係詭異複雜,加碼反腐是收拾人心、穩定內政的大招。但是想依靠常規性招數扭轉俄羅斯腐敗的歷史和現實,顯然很難。
對於舊陸權思維的國家來說,腐敗是一種文化。2011年7月,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說了一段名言,“我們國家的青年人特別想當官。這讓我很不安。青年人熱衷於成為公務員。為什麼?是因為這個工作很體面嗎?不,似乎不完全是這樣。工資很高嗎?一點也不高。那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
要扭轉這種貪腐文化,至少得做兩種長期性建設——
其一,健全吏治文化,並保證執行力度。斯拉夫人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想著開疆擴土與縱酒狂歡,思索抑制腐敗的時間和精力很少。如今這一套行不通了,到了思索抑制腐敗的歷史關口。梅德韋傑夫那幾年頒布了不少限制腐敗的法律,比如《反腐敗國家計劃》、《俄羅斯聯邦反腐敗法》;但執行力度有限。
其二,還是得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寬俄羅斯人除了當官之外的發財門路。遠東大開發是一個很不錯的戰略選擇,奈何普京一直沒魄力引入中國人與日本人去開發。
所以俄羅斯反腐看起來很熱鬧,但能熱鬧多久則是未知數。畢竟如今俄羅斯這些官員,基本都是普京時代提拔的,盤根錯節。這種情況下,反腐很容易反到自己人身上。
蘇東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每逢中秋佳節,會在心裡默念蘇東坡的千古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孤獨失意的時候,會想起蘇東坡的這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遇到人生起伏,失望落寞的時候,也會用蘇東坡的這句詩來勉勵自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活成了一代文人的精神脊樑。如一抹清輝,隔著山河歲月,映澈古今。
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公元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當他讀到蘇軾的文章,讚嘆不已。他本以為是自己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便將本該第一名的成績定為了第二名。哪知解封一看,作者竟是蘇軾。
再看蘇軾之前寫的舊文,歐陽修更是驚嘆:「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出人頭地」這個詞兒就是這麼來的。才華橫溢,舉世無雙。進士及第,名動京師。就這樣,蘇軾一出場就驚艷了整個大宋。
然而,命運無常,人生總是充滿了變數。
公元1079年,44歲的蘇軾因「烏台詩案」入獄。最終死裡逃生,被貶黃州。黃州,是蘇軾的命運轉折點。( 為什麼叫做烏台詩案,根據歷史的文件記載,御史台在漢代就被稱為烏台的說法。蘇軾因反對新法,在政治上不太如意,加之在文字上又被有心計的人斷章取義,兩者結合,就引發了烏台詩案件。)
到了黃州,他脫下文人長衫,換上布衣芒鞋,躬耕於東坡,從此自號「東坡居士」。為改善伙食,他還研究發明了東坡肉、東坡羹。即使貧困艱辛的日子裡,他依然將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曾被命運高高地舉起,準備大有一番作為的時候,卻又被命運重重摔下。
蘇東坡的一生,年少喪母,青年喪妻,中年喪子,仕途不順,一貶再貶,只有短暫的一時繁盛。從成名時的萬眾矚目,到被命運奪走一切,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蘇東坡總結自己的一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把失意融化了,化成「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藝術美學;他把挫折揉碎了,化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洒脫;他把顛沛流離接納了,化成「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詩意。
在命運的千錘百鍊之下,他早已看淡了人世間的功名與浮華,集儒釋道於一身,心如止水,悟徹天地。
詩意,可抵歲月漫長
蘇東坡的與眾不同,在於他能夠將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均衡調和。而這樣的調和,讓他在春風得意時,積極入世,心繫天下蒼生。在仕途失意時,寄情山水,隨緣自適,回歸詩意的精神家園。
詩意,是他的熱愛,亦是他的鎧甲。當人生跌至谷底,內心總要有一些熱愛去化解這樣的悲傷。
在蘇東坡眼中,萬物皆可入詩。陽春三月,他與朋友路上遇風雨,大家都沒傘,十分狼狽。雨停之後,他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難免會遭遇風風雨雨,與其唉聲嘆氣,指責抱怨,不如從容前行。
公元1082年,七月十六日的仲夏之夜。蘇東坡與好友乘一葉扁舟,至赤壁遊覽山色。清風徐徐,月光如銀,萬頃江波,澄凈空闊。
世間的所有喧囂皆已退場,天地之間一片靜謐。沐浴著清風明月,置身於天光水色之間,蘇東坡揮毫寫下了《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天地之間,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所有的困苦終將逝去。他用詩撫慰了自己,也溫暖安慰著我們。
人生總要有點熱愛,有所堅持。
蘇東坡的詩意人生,不是消極的避世,而是超然物外的洒脫,寵辱不驚的淡泊。
同年九月,蘇東坡夜飲晚歸,敲門半天不應,才知家僮已然入睡。於是他獨自來到江邊,聽驚濤拍岸,看風起雲湧,思緒萬千,吟出了《臨江仙》: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無論生活多難,他都能夠取悅自己。在那個克己復禮的時代裏,他活得自然,活得通透,在一條布滿荊棘的路途上,他活出了最有趣的模樣。
如白落梅在《蘇東坡傳》里所寫:無論處何境,用哪種方式,他皆能從困苦中找到歲月的一盞清光。輕輕揮舞衣袖,即可化作莊子的鵬鳥,放下塵俗,飛到雲。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蘇東坡在《東欄梨花》里寫道: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他始終清醒而坦然。當一個人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便無畏風雨和波折。接受生活,與自己和解,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更快樂。
人生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無論生活有多難,也能夠讓自己快樂。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平凡的我們,也許不會如蘇東坡一般經歷大起大落,卻依然有各自的精神煉獄。是名利的束縛,是愛恨的情執,更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差距……
面對人生的風雨,蘇東坡寫下「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洒脫。即使一再被貶,仍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氣魄」。
蘇東坡說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
無數失意愁苦之人,也從他的身上汲取直面生活的勇氣和力量。漸漸遠離憂傷和憤懣,變得更加寬容和溫暖,那是一種包容萬物的慈悲,是笑納一切的達觀。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學習他的人生態度,可得超脫;學習他的生活態度,可得趣味;學習他的藝術態度,可得境界。
人生為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讀懂蘇東坡,便是人生快樂的開始。“
**李白放蕩不羈,斗酒詩百篇的稟賦,笑傲王侯的心氣,不是一般人能學,也學不像反類犬 !
杜甫苦行,憂國思民,吟成一個字,輾斷幾根鬚,佩服即可,人生本已苦短,何堪再學做苦詩 !
有人說蘇軾是神佛轉世來人間度化,我不知真假,但讀蘇軾(東坡)詩、詞意境,就是自己所想而無法達意的。蘇東坡難學卻可學,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川普與崇楨
“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大臣們都該死”。這既是崇禎皇帝的遺言,也是川普敗選後內心的真實照。
川普怎麼都弄不明白,美帝這好好的全球霸主,自己這麼英明神武的一個總統,怎麼就搞得烽煙四起、瘟疫橫行、一路在走下坡路呢?
要知道,美帝一家就佔全球GDP的25%啊。
佔25%算什麼,明朝的GDP當年占到全球的40%,吸納了全球2/3的白銀,高科技的絲綢和瓷器橫掃全世界,就連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到英國皇室,最貴的嫁妝也就是一箱祁門紅茶。然而,明朝不也是才幾百年就輝煌不再、窮途末路麼?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王朝興衰、治亂循環,中國人早看的多了,今天的美國,雖然依然外表光鮮、威武逼人,然而其內部,越來越像千瘡百孔、日暮西山的大明晚期。
第一,一樣是大統領志大才疏、急躁冒進。
要說崇禎皇帝朱由檢,打小聰慧過人,學起東西一點就通,川普也是脫口秀大亨精明的一塌糊塗,兩人的勤勞敬業也堪稱勞模水平,按理說,是贏在了起跑線的。
然而,川普和崇禎的性子,都有個致命弱點是急躁冒進、急於求成,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兢兢業業的的亂發指令,而且要求立竿見影。
崇禎愛好下聖旨一天三催,前線的楊嗣昌、洪承疇、盧像升、孫傳庭,全都是被逼的被迫進兵,最後全軍覆沒。川普喜歡發推特微操治國,4年來發了一萬多推,最高的一天高達200多條,搞的美國上下無所適從。
兩人不但性子一樣,出了問題甩鍋別人的套路也一模一樣。
崇禎認為大臣永遠是錯的,他在位17年,內閣首輔走馬燈一樣的換了周道登、溫體仁等19個,至關重要的兵部尚書(國防部長)、崇禎一口氣換了14個,平均每人幹不了一年半。
川普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先是連換4任白宮通訊聯絡主任,再是相繼換掉了白宮秘書波特、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國防部長馬蒂斯、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博爾頓、國務卿蒂勒森等20多位內閣大員。
2019年7月底,馬克·埃斯珀宣誓就任美國的國防部長,到了2020年11月,埃斯珀就被炒了魷魚。川普在任4年換掉3任兵部尚書,一樣是每人幹不了一年半。
人都待不住,還談什麼政策的持續性和執行性呢?多好的牌也得打爛。
第二,一樣是朝中宦官當道、黨爭不止。
明朝後期,太監堂而皇之的大肆干政,魏忠賢還活著的時候,就有人給他修祠堂要上香紀念,叫做“生祠”,再加上他們掌握了東廠這種特務機構,飛揚跋扈橫行霸道,成為有名的“閹黨”。
今天的美國一樣有閹黨,就是“西點軍校86幫”。
以1986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國務卿蓬佩奧為首,包括川普的心腹大衛·厄本、副國務卿布拉托、國務顧問布雷希布爾、眾議員馬克.格林、國防部長埃斯珀等一撥人結黨營私、沆瀣一氣,已成為美國軍事和外交領域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毒瘤。
正如明朝的太監一樣,為了加速獲取政治資本,肥蓬一票人以說話出格、做事過份而著稱,一會在中東問題上故意製造仇恨,一會在尼克松故居大扯要和中國脫鉤,唯恐天下不亂,像瘋狗一樣成為“全球公敵”,被軍校的學長們罵做沒有軍人榮譽和“無恥”。
雖然蓬佩奧並沒有淨身,但也當過中情局的局長,相當於魏忠賢公公的提督東廠太監,在替川普四處咬人不遺餘力上,肥蓬一票人也比明末的閹黨的不遑多讓。不少外媒預測蓬佩奧要參加2024美國大選,九千歲的感覺非常爽。
有閹黨,朝中自然就有號稱正氣凜然的東林黨。他們正是以佩洛西、希拉蕊、拜登、哈里斯為核心的美國版“正人君子”。與明朝的東林黨一樣,他們滿口的仁義道德,天天把平等博愛掛在嘴邊,碰到具體問題眼高手低,一鬧黑命貴,他們先下跪致意。
今天美國的朝廷,已和明末一樣完全陷入了黨爭。不管對錯與否,只要共和黨你反對的,我民主黨就支持,只要你民主黨支持的,我共和黨就反對。
奧巴馬苦心孤詣搞的TPP,川普上台後第一天就完全廢除,民主黨的大善政全民醫保,川普上來就要叫停,拜登認為前朝最重要的政治遺產伊核協議,川普直接撕毀。
民主黨把持著眾議院,但凡是共和黨的撥款問題一律作梗,共和黨把持著參議院,但凡是民主黨的人事任命就是拖著不放,奧巴馬和川普本質都是個“跛腳鴨總統”,正如崇禎一樣,想幹個事情,總有一堆大帽子扣下來要他講仁義道德。
就像明朝,明明北方已經守不住了,跑到南京還能回個血收拾舊山河,但一提撤退,東林黨立刻諷刺這是學習南宋;又像美國,明明經濟已經增長不動了,但一提親近中國,底層川粉會立刻大罵這是賣國。
閹黨當道再加上民粹挾裹,美國一步步滑向劣幣逐良幣的深淵。
第三,一樣是民不聊生、瘟疫橫行。
17世紀時,明朝是全世界的發動機,瓷器和茶葉的利潤高達600%,海商、士子和大地主們富的流油,然而他們是不交稅的,浙江整個省一年的茶稅只有270兩銀子,重擔全部壓在老百姓身上。
打東北的遼餉、打農民軍的剿餉、練兵的練餉全部要由農民來出,直接把小地主逼成了佃農,把佃農逼成了赤貧,把郵遞員逼成了李自成。
今天的美國也是如此,各種能源、軍工和互聯網巨頭通過眼花繚亂的設計也基本不交稅了,地產大亨川普一年只交稅750美元,扎克伯克說我裸捐了,450億美元全部打入慈善基金,左口袋換右口袋完美避稅。
因為大部分的負擔都在工薪階層身上,美國1970年成型的中產社會徹底坍塌了,如今1%的美國家庭已經擁有了全美財富的40.8%,而工人的平均工資水平只有40年前的購買力。
美國的80後和90後,比當年父母的薪酬水平還低20%,千禧一代人均負債2.8萬美元,不吃不喝得還7年,貧富懸殊重回1924。
當年明朝的國庫空空如也,崇禎為了籌銀子而愁白了頭,今天美國的國庫負債27萬億美元,債務利息超越軍費,已成為單項最大支出。
更加劇這場危機的是瘟疫。明朝末年,一場鼠疫席捲華北,河北十室九空,京師的三大營徹底失去了戰鬥力,李自成奇蹟般的打進了北京城,如今的美國,新冠已經高達1000多萬,領食品券的人數達到了4300萬。
美帝光鮮外表的背後,是債務壓頂、經濟失速、社會割裂、黨爭不息、任何一件事情上都難以取得共識。世界上沒有千年不滅的帝國,晚明化是沒有解藥的不歸路。
既然美國和明朝末年那麼相似,那麼有些人可能要問,現在的中國,就像當年打進明朝的女真人,是滿清嗎?當然不是。
這裡又要提到美國和晚明的相似之處,兩家都愛拼命的修牆。明朝當時把國庫的一半都砸到了東北,大修寧遠、錦州、山海關防線,今天川普不惜搞出全國緊急狀態大力修牆,在墨西哥邊境修出一條浩大的鋼鐵長城。
因為川普知道,要入關美國的女真人,正是墨西哥。
努爾哈赤起兵,對明朝說有“七大恨”,墨西哥對美國的歷史仇怨也只多不少。今天美國的加州、德州、內華達州等230萬平方公里,都是老美靠騙、靠偷襲,從墨西哥那個69歲的老同志手裡弄走的。
正如女真人能直接繞過山海關偷襲北京一樣,墨西哥人直接牆下挖個洞一樣偷入美國。今天的美國35歲以內的白人佔比才51%,白人學童已經不足47%,而拉美裔已經高達5800多萬人位列第一大族群,到2045年,白人佔比將會低於一半,那時的美國,將是一個淺黑色的國家。
當年女真人打敗晚明,靠的是八旗,未來的墨西哥打敗美國,靠的是子宮。收復領土嘛,不寒磣。
如果非要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中國像17世紀那個不斷攀昇科技和追求進步的日不落帝國英格蘭,而且,中國的民生和底蘊要比英國強的多。
明朝強大時,沒有人敢判斷他是一個泥足巨人,美國光鮮時,大家都以為他是文明最終的方向。然而,在美國和明朝正沉浸在自己世界第一的美夢中時,一個全新的世界正在拉開帷幕。這一幕,中國經歷過,冷暖自知,這一幕,中國正找回來,無比珍重。
千官扈從驪山北,萬國來朝渭水東。這一幕的名字,叫做民族復興。
**土地兼併VS 金融兼併
中國農業社會王朝期間,導致興衰,最嚴重的問題是土地兼併,富者敵國、貧無立錐;今日英美,導致興衰,最嚴重視金融資本集中,貧富分化、兩極對立。套句陸象山的話 : 東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海北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其實所有的人心都是相通的。土地兼併和金融兼併的原因與後果也是相通的。
馬太效應 :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或名譽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在正常的情況下,當一個組織的財富愈來愈集中時,他能獲得的信息,調動的資源,積累的人脈都將呈加速度增長,使他的財富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窮人的財富增長方式是算數式的,做的是加法;
富人的財富增長方式是幾何式的,做的是冪 ( 數字得乘方 );
在沒有干預的自由市場下,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就像賣魚的,永遠都趕不上賣軍火的財富積累,也根本進不了這個圈子。而在個體所佔有的資源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群體競爭或聚集,強勢群體的聚集成一個集團,讓國家資源為這個群體而服務。
就像賣軍火的,最後出現了軍工複合體,由軍隊、軍工企業和國會議員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財富會不斷的向頂端進行聚集。
同樣,也表現在超級企業的難以打破性上。
如同表現在民國的民族企業和國際資本的對抗上,根本無力扭轉局面,國際資本的規模導致在成本上具備巨大的優勢,不僅如此,還可以輕鬆對民族企業進行低價傾銷,在摧毀某個國家的本地企業後再提升價格。
所以,當美墨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後,墨西哥的農業頃刻間被美國農業摧毀,只能去種大麻。最終,往往1%的人,聚集了35%以上的財富。
中國古代王朝,文化是農耕文化和守成思想,土地是財富最常態化的表現形式,不僅是生產資料,也是財富的象徵。農業思想深入人心,人們有了錢,就去買地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在歷史書中經常讀到的一個詞就出現了:土地兼併。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農業稅和鹽稅,是古代王朝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
任何一個新的王朝的建立,往往發生了殘酷的戰爭,然後一切推倒重來,這個時候會帶來兩個效果。
一是人口大面積的減少,二是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電腦、手機在重啟的時候,肯定是運行的最順暢的。在最初,一切都非常美好。
50年過去了。太平盛世,那個年代夜晚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人口快速增加人,但是土地的面積卻沒有增長,人均土地就變少了。開始捉襟見肘,不寬裕了。即使有緩慢的技術發展,一直不能支撐人口的增長。一場天災或人禍,失去耕種能力的人或缺錢治病的人,就會出售更的換錢,如此土地開始兼并,失去土地得成為佃農。
富庶的人家開始請先生教兒子讀書,結果兒子不負眾望,考取了進士當官,有錢又有勢,開始結交官府,和官府的關係越來越好。開始和官府勾結,去送禮,從此,有了保護傘,就開始強取豪奪。手眼通天,在村里就是一霸。從地方縣令,到中央大員,沒有老王家擺不平的。這就是超級地方豪強。
古代的朝廷,也許代表不了農民的利益。但古代的皇帝,邏輯上往往代表農民的利益。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當多數農民活不下去,王朝的日子就到頭了。土地兼併,皇帝是最怕的,但是卻並沒有法子。
在幾千年的歷史裡,古代中國一直沒有形成有序的金融體系,商業稅從來沒有成為財政收入的主線。如有明一代,白銀幾乎取代了銅錢,但國家既不產白銀也不做銀幣,對財政完全失去了控制。
農業稅是都是按土地來收稅的。是國家財政的來源與穩定的根本。徵收糧食,是古代王朝的關鍵。本來,古代中國中央集權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在100戶的村子裡一戶一戶的把農業稅收上來,那個時候,皇帝是最快樂的,但是那是在開國時代。
百年後,土地被兼併在少數人身上,他們有都有家人做官有功名,不用繳稅或者可以少繳稅,稅收落在少數人頭上,未達到一定額度,只能加稅。碰上有事,要搞基建、賑災、軍餉...沒錢。於是要丈量土地搞改革。
可是一看,皇家子孫的不能動,愧對祖宗;軍政大員的也不能動,會動搖國本...皇帝發現,自己成了最孤獨的人。偶爾有幾個"光桿"大戶以為可以開刀,剛表示一下意思,立刻壓力山大撲面而來,原來都是外戚的父老親眷,又動不得。
中國歷代的王朝,都知道要改變土地兼併,於是有了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丁入畝制度的先例…. .這個時候的皇帝,會有幾種選擇:
第一,學王莽,暴風驟雨式的改革,直接跑步進入「社會主義」,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直接充公,私人不得買賣,平移物價,結果太急太快,最後搞得一塌糊塗,得罪利益階層太多,還沒搞好,自己先掛了。
第二,學光武帝劉秀,自己革自己的命,征討數十年後,裁撤4百餘縣,精簡數萬官員,解放奴婢,重新丈量土地。
第三,學漢武帝六親不認,任用酷吏,偷稅的直接抄家,全力打擊豪強,打擊土地兼併,再加上推恩令土地層層分割;或者學雍正,鐵面無情,雷厲風行,攤丁入畝,地多者多納稅,地少者少納稅,無地者不納稅。給窮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鎖,剷除了官員的搖錢樹。
雍正的改革,下了狠手,但即使如雍正那樣毒辣,但是依然遭到了幾乎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對,就連平日裏分文不貪的清流也加入到反對的行列。
看看有多難,一旦觸怒到他們的核心經濟利益,連殺頭都不怕,寧死也要苦諫,找出一堆理由。「知道為什麼知識分子都罵雍正了吧」。
也有極少數好命皇帝,躺贏,出一個超級能臣,如張居正,在白銀滾滾流進的時期,重新丈量土地,鐵腕打擊漏稅,實行一條鞭法,改變極端混亂、嚴重不均的賦役制度,一律折成現銀繳納,減輕農民的不合理賦役。不過,張居正的下場也很慘。海青天是大清廉,但不會辦事弄得雞飛狗跳,一事無成。
當然,還有更多的官員如張居正這樣看到了問題,但是還沒等他們改革,已經被人幹掉了。如此,總結歷史,上述情節會在王朝100-150年左右的時候展現,越演越烈,接著就又來一個「王朝中興」。但是所有的中興,都只是緩解了社會矛盾,增加了國家的賦稅,土地兼併的問題和根源是一點都沒有改變。接下來的150年-300年的時間,土地最終的兼併和集中,只是時間問題。
土地兼併最快爆發的問題,就是利益集團的出現,最終出現大地主與大官僚高度捆綁的利益集團,甚至與皇權不相上下。當利益集團可以藐視中央權威的時候,王朝的宿命就已經不可逆轉。
到了王朝的最後100~50年,皇帝想重整吏制,已經是孤家寡人。例如,崇禎成了大明最窮的人,穿的衣服恨不得打補丁,卻永遠是入不敷出,王朝掙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而這個時候的江南,卻是富甲一方,醉生夢死,夜夜笙歌。大臣們從大地主到縣令到朝廷,早已是鐵板一塊,結成了無比堅固的利益集團。
這個時候,王朝的所有問題集中爆發 ::土地兼併;氣候變化;蠻族入侵;特權階層腐化;社會起義;貧窮動亂.....
崇禎一眼看過去,幾乎所有的官僚都對自己畢恭畢敬,但眉眼中卻分明有著譏諷 : 大不了我換個地方打工,我看你怎麼辦。無奈之下,寫下絕筆書:
朕涼躬聖意,有傷天德,死去無顏見祖宗。故去面冠,以髮覆面,任賊分割,無傷百姓一人!
**大明王朝開啟全球化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著三艘船從巴羅斯港出發,其中一艘大船載重120噸,兩艘小船載重60噸,經過七十天艱苦航行,10月12日,哥倫布跨過茫茫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10月28日,到達古巴,西班牙對南美的殘酷剝削從此開始。
1492年,是大明的弘治五年,朱祐樘嫌日本人蒙古人要得太多,取消了朝貢的許多特權,並實行了葉洪變法,在變法前,朝廷要求想賣鹽的商人把糧運到邊塞,就給他們一個賣鹽許可證,叫“鹽引”,賣鹽是暴利,搞不到鹽引的販私鹽一擔要砍頭。
明初商人們還老老實實運糧到邊疆,但從江西運糧到甘肅,路遠耗損大。後來,商人們就在邊疆花錢僱人種地,種了地直接交糧給駐防軍,弘治五年開始,朝廷要求商人們連糧食也不用交了,直接上接白銀,新法施行後,太倉銀激增至百萬兩,民間社會對白銀的需求大大提高。
哥倫佈到達新大陸後,因為敗血症死了不少人,船上食物變質,水也變成綠色沒法喝,當地土著看他們可憐,好吃好喝款待他們,哥倫布吃飽喝足回西班牙交差,按照他和女王簽訂的《聖塔菲協議》,他是所發現土地上的總督,這些土地上獲得的黃金、白銀、珍珠和寶石、香料等他都可以留下十分之一併免稅。
哥倫布第一次去尋找新大陸時,帶著西班牙王室寫給中國皇帝的信,除了生活必需品,他還帶了一些玻璃珠、小鏡子、花帽子、銅鈴、襯衫、飾針、針線、花布、小刀、眼鏡、石球、鉛球等小商品,準備到中國後跟中國人以貨易貨,因為他也不知道中國人到底喜歡什麼。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在南美,他們最早發現的美洲,為什麼殖民地不以北美為主而是以南美為主呢?難道看不到北美大片土地?只因為當時南美發現了大量銀礦。
16世紀的年代初期,全世界流行源自於中國的奢侈品,得拿真金白銀找中國人交換。只有使銀子,西班牙人才能從中國商人手裡購買他們夢寐以求的奢侈品。
16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白銀精煉術還不行,產銀量一直受限。1550年以後,汞齊化精煉法在西班牙南美殖民地傳開,白銀產量直線上升。
那時的歐洲對產自中國的絲綢、青花瓷、茶葉有著狂熱的需求,比今天女孩子愛的LV、GUCCI要狂熱得多,據阿雷茲的《葡萄牙和陶瓷》記載,16世紀80年代,里斯本的一條街上就有六家專賣中國瓷器的商店,里斯本的舊聖多斯宮瓷器室至今裝飾著200件明代後期的中國青花瓷磚。
當時南美白銀流入中國分成三條貿易線,第一條從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爾科到菲律賓的馬尼拉,再從馬尼拉到中國,因為這條貿易線的存在,1588年有一萬名中國人到馬尼拉定居,1603年達到三萬人,是最早一批往東南亞跑的華人。
第二條線叫寶藏艦隊,16世紀30年代,每年有4萬到6萬件中國瓷器運到里斯本,到40年代,里斯本的有錢人都穿著中國絲綢衣服、喝著中國的茶葉、吃飯時用葡萄牙花紋專門訂購的明朝瓷器,只有這樣生活的人才算打入了上流社會。
第三條線同樣是把白銀運回西班牙,不過部分白銀會轉運到阿姆斯特丹和倫敦,再由東印度公司運到亞洲,用以購買中國的貨物。160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就一次性訂購了10萬多件中國瓷器。
總之,美洲白銀的最終歸宿,基本都是大明王朝。中國古代在世界經濟史的地位,其實比我們想像得還要牛逼。
西班牙和中國之間熱火朝天的生意讓窮瘋了的英國人妒紅了眼,一大批英國人開始在最重要的第一條貿易線上開始搶劫,搶西班牙跟中國做生意的商船。英國人的海盜事業就是從這裡開始發跡。英國王室是會給海盜發私掠許可證,並且授勳了,在英國人眼裡,搶西班牙商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也從這裡開始,大明王朝的白銀收入,開始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這些海盜裡,最著名的就是弗朗西斯.德雷克。從1577年到1580年的劫搶活動,使德雷克一共從西班牙人手裡搶到了434萬鎊白銀,16世紀一鎊約等於0.4公斤,換算成今天的單位,約174萬公斤白銀。
據統計,西班牙從1502年到1660年,在美洲挖到的金銀佔全球金銀總量的83%,一時壕不可及,西班牙人作得要死,排斥工商業的發展,支持哈布斯堡王朝的對外擴張,花錢如流水,又被海盜時不時搶一下,最後入不敷出,被英法兩國聯手放血而死。
西班牙源源不斷進入大明的白銀,保證了充足的貨幣供應,在德雷克等人沒開始搶劫西班牙人之前,大明有了一定的財政緩衝期,保證了始於1573年的張居正改革推展。
在張居正改革前,明朝的稅收制度一直很混亂,收的都是實物,這種制度有一定缺陷,一是不好保存,另一個是留給了官員可操作空間。另外明朝16歲以上男子得服徭役,官府故意在農忙時節叫農民去服徭役,逼農民賄賂他們。
明朝原先也發行過紙幣,不過那是亂搞,貶值飛快,搞得通貨膨脹,很快就廢了,銅錢又容易被仿造,這時候美洲白銀剛好源源不斷進入大明,老百姓自然以白銀當貨幣,張居正一看得了,農民交稅換成白銀,徭役也可以用白銀抵,政府再花錢僱人幹工程。期間張居正又重新丈量了全國土地,誰都別想跑,大家都老老實實用白銀納稅。史稱" 一條鞭稅法 "。
張居正死後,其很多改革方案都廢了,但白銀的官方貨幣地位從此正式確定。
那時流入中國的白銀除了美洲,還有日本的銀子。那年頭中國不跟日本直接交易,葡萄牙人、荷蘭人就主動做了中間商,兩頭賺差價,據日本學者小葉田淳統計,葡萄牙人荷蘭人那年頭手頭每年大概經手15-18.75萬公斤的白銀。
大家讀中國古代史,鮮少有洋人,到明朝時,突然澳門有了葡萄牙人,台灣有了荷蘭人,這兩波外貿人就是順著白銀貿易線過來的,大明也需要他們做中間商把白銀搞進來,所以對他們的存在是睜隻眼閉隻眼的------葡萄牙人跟明朝的關係一直還不錯,袁崇煥轟死努爾哈赤的紅衣大砲,就是找葡萄牙人買來的。
果然這世上的事情,挖到底都跟經濟有關。
這條貿易線的結果,是全世界都拿白銀找中國買東西,中國的產品賣得全世界都是,1614年,阿姆斯特丹一般人家都把中國青花瓷當作日常使用,每年還要找中國進口3.5萬公斤生絲,日本每年也要從中國進口28萬公斤生絲,京都街頭有大量的中國絲棉織品和瓷器。
中國產品在全世界打得其他國家毫無還手之力,沖垮了許多國家的工業,1594年,秘魯總督寫信給馬德里政府,說“中國來的商品比歐洲來的品質優良,價格也要低廉一些,利馬的居民都身著最精美和昂貴的絲綢衣服,利馬人叫這種衣服叫中國波布拉娜(China Poblana)。”
1637年,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就開著商船到達中國,本來想賣出點洋貨,結果一件貨都賣不出去,產品毫無競爭力,最後只能花8萬西班牙銀元買了一船中國貨回歐洲銷售。中國製造在古代時就如此屌派,400年後,中國人又回到這種全世界賣產品的碾壓狀態。
明朝確立了白銀為主要貨幣後,更加劇了後面整個國家的走向,並影響到了國內國外的華人,先說兩個細節。
明朝中後期,江南地區的蘇州、松江、嘉興、南京、湖州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絲綢業中心蘇州有50萬人口,英國的文獻裡誇蘇州是“全世界最大、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因為賣絲綢更賺錢,江南地區大量改稻為桑,栽種棉花和桑樹,江南的糧食都要依賴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當後來,白銀的流動消失後,絲綢賣不出去,1640年至1642年,穀物上漲幾倍,失去生計、身處江南的湖州30%的人口居然死於飢荒和疾病。
另外是依賴著這條白銀貿易線,大量中國人移居到了東南亞,以馬尼拉為主,明亡前幾年,西班牙過來的商船越來越少,1639年馬尼拉經濟衰敗,西班牙殖民政府要提高稅收,跟當地中國人發生了衝突,從1639年11月到1640年3月,裝備精良的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殺死了2萬中國人,當時明亡( 1644 )近在眼前,天下大亂,這事也不了了之。
依賴這條貿易線的華人,在經濟良好時,可以過上好日子,經濟一萎縮,就會慘遭屠殺,這也是近代東南亞華人,每隔幾十年就遭到屠殺的規律之一。
西班牙後來跟全世界開火,沒有錢再去買中國的商品,加上海盜的騷擾,從南美轉馬尼拉到中國的白銀線就此衰敗,日本在戰國時代統一後也閉關鎖國,不再對外貿易,兩大白銀輸出國幾乎在同時突然不向中國供給白銀。
而大明早已將白銀當作統一貨幣,自己既不產銀,也不製作銀幣,完全沒有貨幣控制權,財政危機近在眼前而不自知。
中國明朝首次的全球化,固然享受到了一時的利益,但當歐洲尤其是英國開始搞金本位制貨幣,白銀貶值,地位一落千丈,除了來源枯竭,還遭受巨大的匯差損失。
**什麼是SWIFT,其威力何在 !?
SWIFT是美國製裁最有力的工具,我們可以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來舉例進行理解:究竟什麼是SWIFT體系,他的威力在哪裡?
現在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已經離不開我們的生活,成為了習慣,幾乎已經很少有人使用現金了。而支付寶到現在也不過僅僅誕生了16年而已。若再過10年,支付保的信用更強大牛逼,更嵌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更離不開它,於是它反過來可以制約你了。
一天,突然發現支付寶將你列入黑名單,不讓你用了,理由是懷疑你人品不好,沒有好好打工,最近天天上班遲到...比老闆監管的還要嚴格縝密。人家不讓你用你也沒辦法,還能不讓你活了?於是你去銀行取現金來解決支付問題。又面臨兩大問題 :
1. 店家沒有現金提共找零,交易很難。店家不會為了極少數這樣的你來備現金。何況很多店可能也已不再設現金結算的窗口。若非要說國家貨幣,店家不得拒絕來爭論,至少自己很被動不方便,或自承不找零損失,不然找別家交易。
2. 店家的支付寶交易系統可能會因為和你的交易,也被支付寶拉黑。這是店家無法承受的,所以,店家不會因你而改變交易方式,根本不理會你。
店家不會為你一個人改變支付習慣;消費者也不會為一個店家改變支付習慣。這就是支付寶的威力,而SWIFT系統在國際貿易交易、匯兌、清算上使用的威力較支付寶更大。目前完全無法改變。
在這個例子裡,你就是伊朗,店家就是歐盟的企業,支付寶就是美國操縱的SWIFT結算體系。
SWIFT不是銀行,就如同支付寶也不是銀行,支付寶也只是銀行的一個客戶,但它更是一個支付結算方式或者說支付規則,當所有人都在用同一個規則的時候,你卻不能用,你就從這個社會剝離了。你被孤立了。所有的信息也都對你封閉,生意怎麼做 ? 被SWIFT制裁後,只能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你還能好得了嗎?
SWIFT體系全稱是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是國際銀行同業間的國際合作組織,成立於1973年,全球大多數國家大多數銀行都在使用這一套系統。全球207個國家和地區11000家銀行都在用這套規則,已經成為了通用慣例。
SWIFT是一個高效率的國際貿易結算體系,使銀行的結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標準化、自動化的通訊業務,從而大大提高了銀行的結算速度,動動手指,就可以實現資金的劃撥。
任何規則,用的人多了,就成為了標準。就就像現在的鍵盤排列極不合理,但大家習慣了,更新更便捷的新式鍵盤就是無法取代,無可撼動。
美國有能力通過SWIFT體系打擊任何一家銀行。
如在2003年,美國通過對SWIFT體系的監控,發現匯豐銀行有對某被制裁者洗錢,美國情報機構可以監控到每個賬戶的信息和資金流動,具體幾點幾分打了多少錢。美國隨即將匯豐銀行列入了黑名單,都還沒等到匯豐銀行業務出現問題,就引起了匯豐銀行的大規模被擠兌,幾乎讓匯豐銀行破產,從此之後,匯豐銀行對美國服服帖帖,安心做狗。
最諷刺的是,SWIFT體係並不屬於美國,是國際銀行間的非贏利性的國際組織。由25名董事長領導下的執行股東會為最高權力機構。SWIFT的股東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在金融通信方面的實踐經驗對公司的管理有很大的影響。
在邏輯上,中國和美國一樣,都是SWIFT這個聯盟的會員,SWIFT體係並不是聽命於美國。理論上,會員都是平等的,但可惜,只是理論上。
SWIFT體系的建立就是由法國和荷蘭作為發起國,為了防止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一家獨大,但很快就淪陷了,成為美國的工具,因為美國是SWIFT體系裡面的最大的和決定性的客戶。更因為美元是石油等國際大宗交易商品的錨定物。
作為國際貨幣,所有的美元交易都在美國的掌控之中。美元結算系統的CHIPS是SWIFT裡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CHIPS是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的簡稱,相當於是美國的國際銀聯( 支付保 )。他是全球最大的私營支付清算系統之一,主要進行跨國美元交易的清算。美國無法直接發動SWIFT的製裁,但是美元體系CHIPS卻自然是由美國做主,想搞誰搞誰,而美國通過CHIPS可以撬動SWIFT體系。
如2008年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首先從CHIPS體系中把伊朗踢了出去,這樣伊朗就不能再使用美元結算了。當然,伊朗還可以使用歐元,歐盟說美國你這樣我巴不得,可惜事實並非如此…..4年之後的2012年,美國直接將伊朗在SWIFT體系的賬號刪除了,伊朗徹底從現代國際貿易的支付環境中告別…..正常情況下,SWIFT不會拒絕美國的制裁要求,SWIFT難道會為了伊朗去得罪美國?
SWIFT體系和美元CHIPS的結算關係,猶如ㄧ個公司,業務經理完全掌握了公司85%的銷售渠道,公司能不聽他的?公司會為了伊朗把業務經理幹掉?
美元在國際貿易中貨幣的佔比是什麼情況?
美元 44.1%;歐元 31.8%;英鎊 6.92%;日元 3.59%;加拿大元 1.74%。不僅如此,全球各國60%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元。從上就知道,目前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美國對SWIFT體系的控制力度在不斷加強。
911事件之後。小布希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利法案,以打擊全球恐怖組織為名,要求SWIFT共享數據。此後,美國的情報機構可以通過SWIFT追踪全球任何國家任何銀行的資金流向,SWIFT成為美國打擊異己的工具。所以說不要找伊朗買石油,通過國際銀行找伊朗買個冰棍美國都能看到並發起制裁。
至此,美國所向披靡,一系列的國際大銀行,如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巴黎銀行、法興銀行等均因為涉嫌為恐怖組織、或伊朗等國家的企業進行結算而被課以重罰。銀行只能乖乖就範,否則,就無法再開展國際金融業務。
SWIFT是美國最有力的製裁工具,先後對伊朗、敘利亞、古巴、委內瑞拉實施了最嚴厲的經濟制裁。還對世界上挑戰其權威的國家如中國、俄羅斯、伊拉克、索馬里、津巴布韋等組織和個人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制裁。
美國對俄羅斯的製裁最為頻繁,尤其是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後,對俄羅斯的超過700名個人和企業進行了全面製裁。個人主要是參與決策、執行克里米亞事件的俄羅斯官員、國有企業高管、商業領袖、軍官以及他們的主要親屬,後來製裁範圍擴展至克里米亞當地的部分官員,當時的女檢察官波隆斯卡婭也在其列。
制裁個人的內容包括 : 凍結或罰沒被制裁對像在美資產 ; 限制俄羅斯某些貿易和金融交易 ; 切斷被制裁對像美元使用渠道 ; 限制其他金融機構與俄羅斯被制裁對象進行金融交易 ; 限制俄羅斯金融機構使用SWIFT等。
當然,作為國家層面,要解決個人被制裁問題方法非常多。美國的個人制裁更多的是政治意味和彰顯自己的霸權主義,能發揮的實際效果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俄羅斯議員視此制裁為榮譽,得知自己上了制裁清單後興奮撕了赴美簽證。如同樣被美國制裁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說:為維護國家主權被美國制裁,我認為是無上光榮。
怎樣才能終結美元霸權
首先了解幾個基本點:
美國無限印鈔和無限量化寬鬆並不能破壞美元信用,因為美元信用的建立是基於美國的軍事實力與全球軍事體系,這才是根本;
在沒有一個其它國際貨幣與美元並駕齊驅、或形成有力競爭前,美元將長期是唯一的國際貨幣,因為全球各國沒有的選。
正如尼克鬆時代直接撕毀美元和黃金的綁定,美國背信棄義,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生,大家還是用美元。因為沒有的選!當沒有選擇的時候,美元哪怕每年發30萬億美元的債務,還是國際貨幣。( 美元是我們的,問題是你們的。)
美國根本不需要追求美元有多好的信用,美國祇需要讓其它貨幣比美元更爛。
而歐元永遠不可能超過美元的地位!我們要看到,當薩達姆宣布用歐元結算石油的時候,美國隨即對伊拉克進行了暴風驟雨的打擊,最終將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架。如果歐盟無法對使用自己貨幣的國家進行保護,只能隔岸觀火的時候,就注定不可能取代美元。不僅如此,北約還參加了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為什麼?你和科長關係再好,處長要辦你,科長也只能配合。
美元成為國際貨幣有相當長時間的歷程。美國在1918-1945得到了無可匹敵的運氣。一戰,大半個歐洲成為了廢墟,美國成為了全歐洲的債權國。
1918年,美國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全球第一強國,但美國居然韜光養晦,遠離歐洲事務,甚至支持英鎊保持為全球貨幣;軍事更激烈、經濟損傷更大的二戰,最終幾乎是上天送給美國的禮物,1945年,美國成為唯一的贏家!
美國可以將中國踢出SWIFT系統嗎?
可以,但是雙方都將受到嚴重損傷,美國但凡有正常的理智,都不會這麼做,這個概率極小。但底線思維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將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尤其是現在瘋狂的美國。我們只能保持平常心,如果SWIFT不想帶我們玩了,怎麼辦?
首先,打造好內循環體系,建立穩定健康的城鄉二元結構,深化扶貧工作。中國,有超過整個西方世界的人口,有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工業大國,只有基於穩定的內循環體系,人民幣的國際化才有堅實的基礎。
說白了,是要在國際貨幣上競爭,我們要有不怕美國掀桌子的底氣 ! 敢踢中國出SWIFT體系,是美國殺敵500,自傷5000 ! 但目前,還只能讓美國做到殺敵500,自傷800,還不夠硬 !
其次,軍艦持續下餃子是最實在的工作,我們的軍事覆蓋能力,決定了初期的人民幣的覆蓋能力。還是那句話,當美國要收拾伊拉克的時候,歐盟只敢隔岸觀火甚至還要跟著上去踹兩腳的時候,誰還敢將歐元作為自己的主要儲備貨幣?
或者說句最實在的,現在美國全球有幾百軍事基地操縱當地國,我們憑什麼說服人家用人民幣而不用美元?
軍事與內循環是最堅實的基礎,其它的,都是一草一木的得失。全球都知道美元爛,但是目前,還沒有得選。美元再濫爛,也將還是美元的天下。
**“信心”本位的终结!
飽受美國疾苦的世界各國人民,一定很想知道,美國究竟何時才會出局?何時才能讓出一片藍天,把對價值觀、社會制度、經濟模式、和貿易規則的選擇權還給地球人?
答案是,這要取決於美國的歷史遺產——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何時會失效。( 1971年,美國宣佈放棄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廢除1945年佈雷頓森林體系會規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金價,停止兌換。各國貨幣直接與美元掛鉤。這就是強迫各國對美元建立信心。信心是美元的本位制。)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儲備貨幣,亞洲國家的廉價商品,就還會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為美國岌岌可危的社會秩序提供終極保障——即便這種保障,不符合這些亞洲國家自己的長期利益和生存基礎。
只要美元還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國在海外所有的政治、外交機構和軍事、準軍事設施,就還能繼續履行它們的職能——即便這些職能,是在損害其所在國家的利益、和破壞那裡的地區穩定。
那為什麼大家如此忌憚美國,卻又擺脫不了美元呢?
因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國際貿易。順差國也好、逆差國也好,大家都需要國際市場上的能源、原材料,和商品。想要繼續過日子,就必須不停地出口換匯。而這個“匯”,就目前來講,最主要的構成還美元。
所以,不論美國在國際上如何興風作浪,倒行逆施,只要美元一天不倒,美國就一天不會被斷供,從而也就不會停止它的一切霸權行為。
當然,這個邏輯反過來,也成立。
當美元失去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之時,美元的國際購買力,即使不被清零,也會被大打折扣。
失去了國際購買力,衣食住行都高度依賴進口、並且平均每年都有5千億美元貿易逆差的美國,將如何滿足民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駐紮在世界各地的800多個美國機構和美軍基地,以及游弋在全球各個角落的美艦隊,將如何獲得補給?換句話說,美元一旦失去特權,用不了多久,美國就會失去社會穩定的基石,和維護霸權的機器。
到了那個境地,再多的意識形態嘴炮,也無法讓美國翻盤。美國將會徹底走出國際舞台;美國國內的社會秩序,也將會陷入無底的深淵。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判斷美國存亡與否所需要的唯一一個技術指標,就是美元世界儲備交易貨幣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看到這裡,有人或許會問:美元的地位難道是可以被動搖的嗎?
我們不禁要反問:在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完全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前提下,在魔幻估值的美國金融市場離開外資就無法生存的背景下,在產業空心的美國經濟體嚴重依賴巨額逆差才能運行的條件下,美元哪裡還具備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資格?
我們在上面說了,美元特權,是美國的歷史遺產。美元當初,是如何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
兩次大戰,把歐洲的黃金,都打到了美國;也把歐亞大陸的產能,都打了個稀巴爛。當時要錢沒錢、要物資沒物資的國際社會,只能同意由黃金儲備一家獨大的美國來管理和發行世界儲備和交易貨幣。可見,半個多世紀以前,賦予美元內在價值的是當時公認的財富媒質黃金。而美國能得到那些黃金,也是出於歷史的偶然。
在一系列的偶然條件下,全球的產業中心和金融中心,才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破天荒地被移到了歐亞大陸以外的一個大號島國上。美國這個尚未擺脫原教旨主義的清教徒國家,也突然一下子被賦予了管理世界儲備貨幣的重任。
其結果,就是短短的70多年過後,美國政府,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負債體,沒有之一;華爾街,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賭場,沒有之一;美國經濟,成了人類史上最大的逆差消費體,沒有之一。
這個最大的負債體,全然沒有償還能力,但它卻負責發行和管理世界儲備貨幣。這個最大的賭場,估值嚴重泡沫化,但它卻是美國實體經濟的融資池和美元匯率、乃至世界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這個最大的逆差消費體,只能靠上面那個賭場吸納的賭徒而過活,但它反過來卻又是那些賭徒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個荒誕的矛盾體,就是美國這個貨幣金融管家,交給全人類的答卷。然而在許多尋常人的眼裡,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麼不妥。只要付給債主的利息不停,借條也都可以隨時贖回,或者能在二級市場變現,那麼讓債王來管錢,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賭徒們一直都能賺錢,也能保證外國賭徒都不離場,那麼依靠賭場來融資和金融維穩,又有什麼不妥呢?
只要美國人都有吃有喝,長年的巨額逆差消費都有人埋單,那麼即使美國的資產都漸漸被外國人買走,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原來,繼黃金之後,美元又找到了新的錨定物:信心。
只要表面上一派歌舞昇平,那麼大家就有理由相信,系統的內部也是一片井然有序。以美元為根基的這個金融系統,就是一部財富永動機。不論世界風云如何變幻,美債都是最最優良的資產,美股都是只漲不跌的財富。外國人的閒錢(外儲、國際游資),永遠都會青睞這些美元資產。
只要美債不死、美股不滅,那些由美國巨額逆差所催生出來的國際閒錢,就會緊緊擁抱美元資產。因此,美元的匯率也會永遠保持穩定,這部金融永動機,就一定會千秋萬代。
看吧,政治的“歷史終結論”雖然破產了,但是好像金融版的“歷史終結論”,還是被美國給實現了。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元幣值本身恆久穩定的基礎之上的。早已錯過了良性出清的機會、而已成為行屍走肉的美債和美股,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救助是無限大的。這就必然導緻美元的發行量最終失控。
於是,當美元的發行量越過了一個臨界點,導致市場一邊倒地看跌美元的時候,手上沒有它國外匯儲備的美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外國的股東和債主們爭先恐後地拋售美債、美股,和美元。
為什麼美債和美股也會被株連?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市場已經嗅出美元不是在經一次歷週期性的貶值,而是已經徹底失控。既然一個貨幣已經行將就木,以它來計價的資產留著還有什麼用呢?做紀念嗎?
如果在這個時候美聯儲加息、縮表,華爾街拋售海外資產呢?
這樣做,的確可以炮製出對美元的需求,為美元兜底。可是這樣也必然導致那些外國的賭徒們為了填補這一需求,而同樣去拋售他們手中的美債和美股。要知道,2008年的時候,美國是撿了一條命回來的。
只能膨脹、不能收縮的美債,和只能上漲、不能下跌的美股,這兩隻怪獸今天的體量,已經不能和2008年同日而語了。不要說全球縮表,就是印鈔速度慢一點,都有可能導致它們兩個轟然倒下。
那就讓它們倒下唄?留著美元,東山再起,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債倒地不起,整個西方金融系統就崩潰了。這就等於,美元出局的最終效果提前達到了。美股倒地不起,勢必會引發競相拋售的連鎖反應,引發美國經濟和稅收的雙重猝死,一舉刺破信心泡沫。其結果,到頭來還同上。
其實,美債、美股、美元,是一個三頭的“連體嬰兒”。一個死,全都死。美國一直在做的,無非是用其中相對健康的一個——美元的生命力,去延長另外兩個早已瀕死的——美債和美股的生命。
不能不說,冷暖自知的美聯儲,已經把它能做的,都做了。延長“連體兒”壽命的任務,完成的很不錯。然而,無論它再怎麼努力,“信心”本位的總崩盤,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了。
美元,對美國來說是歷史遺產。但對美國以外的廣大世界來說,美元,就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庚子僅是開胃菜,大餐在辛丑。不出差錯的話,2021,很可能將會是後美元時代的元年。
下面這場浩劫,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來說,將是一場劇烈的金融動盪。而對美國本土來說,它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會有救世主嗎?這個我們不敢肯定。但是我們知道,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早已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口號。
辛丑年對人類的命運意味著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經濟的依附論
名足馬拉多納的去世,無疑是這多災多難的2020年末令人傷感的新聞之一。
因天賦在年輕時光芒萬丈,同時在下半生不斷跌落、不斷沉淪、不斷吃老本的人生,像極了他那禀賦極佳卻傷痕累累的祖國——阿根廷,也像極了整個拉丁美洲國家那大同小異的命運。
拉丁美洲為何走向徹底失敗?無戰火,起點高,氣候佳,物產豐裕,與歐洲國家幾近同文同種,怎麼看,都不會像如今那樣越變越慘。
今年新冠疫情的襲來,讓中國盡顯松柏本色,讓西方各國褪去光環,更讓整個拉丁美洲最後一層遮羞布徹底被戳破。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國新冠“中招”比例全球排名前列,經濟走向崩潰邊緣,聯合國警告拉美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債務危機又將重現。
熟稔世界經濟史的人,會吐出兩個字:依附。或三個字:依附論。
19世紀初,美國總統托馬斯.杰斐遜(1801-1809年執政)就認為,美國應該保持農業國的地位,因為工業會讓公民道德敗壞,共和精神衰朽。不巧的是,美國接下來沒有按照這位開國元勳的期望發展,而是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
“重農主義”的杰斐遜的這套農業立國的理念,卻得以在另一個美洲生根發芽。
19世紀末,阿根廷的一位平民總統、自由主義者的代表人物,多明戈·薩米恩托(1868-1874年間任阿根廷總統)就試圖把阿根廷打造成一個依靠出口的農業強國。“在接下來的一千年裡,我們將出口食品,他們出口工業品,相互依賴,共同富裕。”
在薩米恩托看來,這種建立在李嘉圖比較優勢原理基礎上的互補貿易不僅公平,而且有著美好的前景。“我們將成為南半球的美國。”在1880-1914年間,薩米恩託的預言似乎成了現實。
在大約30年當中,阿根廷憑藉肉類和穀物的生產貿易,在吸引大批移民的同時,成了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阿根廷已經躋身世界八大貿易國,人均收入高於德國。
這30年也不僅僅是阿根廷的“美好年代”。事實上,整個拉丁美洲都選擇了和阿根廷相似的道路——依靠初級產品出口發展經濟,並且在農產品和礦產品出口中取得了令人羨慕的經濟表現。當時的人普遍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一次災難徹底暴露出這一模式的弱點。這場災難就是1929年的大蕭條。
在這場災難中,最深捲入世界貿易的國家最先受害,而初級產品相對工業品對價格變動更加敏感。1929-1933年間,拉丁美洲多國發生了各種政變,包括智利、巴西和阿根廷等。政變的背後,即是深刻的經濟壓力。
其中,智利的GDP一年下降了15%,巴西燒毀了成百上千噸的咖啡以維持價格,阿根廷被迫與英國簽訂了《朗西曼-羅加協定》以保證英國繼續收購阿根廷的食品,但英國祇同意以代幣支付,而這種代幣只能在英聯邦國家購買商品。也因此,1930年代經濟民族主義的先聲在阿根廷爆發,因為這個國家最為富裕,在經濟危機當中又受了最深的創傷。
什麼是經濟民族主義呢?即,政府通過政策或關稅等,保護本國企業和產品的行為。
在同一時間,拉丁美洲的另外兩個大國,巴西和墨西哥也先後跟進。當時這兩個國家都掌握在左翼政治強人手中,他們對於工業化有著極高的興趣。拉美的新一代知識分子和領導者認為,初級產品出口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會讓國民經濟對於外部衝擊過於敏感,發展工業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
在工業化起步的同時,拉美人也開始尋求工業化的理論依據,用來對抗古典理論對於比較優勢和自由貿易的追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一種原生於拉美的發展理論最終誕生,它吸收了19世紀德國政治經濟學家李斯特和馬克思的靈感,或許還有20世紀羅馬尼亞經濟學家馬諾伊列斯庫的觀點。它的名字叫做“中心-邊緣理論”。
這一理論相信,資本主義中心國家的發展以邊緣國家的不發展為前提,它們之間的貿易有利於前者,還會使後者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後者想要改變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實現工業化。
這正是拉美各國執政者急需的東西。他們現在終於有了一個體系完善的理論,用來為工業化和貿易保護政策辯護。而且,這個理論看起來足夠權威。它的提出者是勞爾·普雷維什,這位阿根廷經濟學家是新成立的聯合國拉美經濟委員會的領導者,而這一組織的主要職能就是為拉美各國經濟政策提供指導。
也正是基於這個組織,一批政治經濟學家繼續發展了“中心-邊緣理論”——“世界體系理論”、“依附論”應運而生。擺脫邊緣和依附的理由已然充分,和西方國家“脫鉤”的時刻到了。
假如我們回到1970年,在那邊隨機找一群觀察家,問他們當今世界經濟勢頭最好,前景最佳的發展中國家集中在哪個地區。他們給出的答案十有八九會是拉丁美洲。憑藉年均5.3%的年均GDP增長率和年均7%的工業增長率,1950-1981年間的拉丁美洲是當時全世界經濟增長最迅猛、工業化和城市化最快的地區。
在二戰結束後世界經濟的“黃金三十年”裡,無論是西歐、北美,還是亞洲、非洲,都無法在這一數據上和拉美比肩。這一亮眼的表現被歸於進口替代工業化的功績。
當時,這一發展策略風靡拉美,在亞洲和非洲的其它發展中國家當中也非常流行。進口替代工業化的核心目標是用本國製造品取代進口製造品,從而實現工業化和自給自足。畢竟,按照中心-邊緣理論以及依附論的觀點,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同資本主義中心國家進行脫鉤,以保護方興未艾的本國工業。可以說,上述成績正是依附論的成果。
因此,拉丁美洲各國普遍採用了激進的貿易保護政策,並且對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嗤之以鼻。巴西的製造品保護率超過200%,但是它的工業發展和經濟增長速度也是最快的,特別是在1970年代,它的年均GDP增長率超過10%。
在那個時代,經濟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是全世界的政治正確,自由貿易被視為帝國主義的工具,甚至是過時的東西。中心-邊緣理論和依附論這些具有左翼色彩的發展理論大行其道,甚至逼得美國人不得不努力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尋找“另一條道路”。沒錯,在那個年代,需要尋找道路自信的,是美國人。
1960年,美國總統的頂級智囊,國家安全顧問沃爾特.羅斯托寫下了《經濟成長的階段——非共產黨宣言》,力圖說明自由貿易可以實現發展,社會主義並非發展中國家的必經之路。
對於當時美蘇爭霸中正在步入被動的美國而言,這已經是能用上的最稱手的理論武器了。畢竟,拉美這個大市場“脫鉤”了,不就是斷了自己和歐洲小弟們的生計嗎?這怎麼能忍!
在羅斯托理論的指導下,美國在1961年發起“爭取進步同盟”,對拉美發展進行援助。1964年,美國支持了巴西軍事政變;1965年,美國出兵多米尼加共和國;1973年,美國支持了智利和烏拉圭軍事政變。以上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阻止1959年古巴革命影響的擴散,打擊拉美地區的左翼改革和社會運動。
事實上,美國人鼓搗了半天,扶持這個推翻那個,提出的“另一條道路”在拉美一直起色不大,在南越更是屢試不靈。可我們看看當下拉美諸國的衰落和沈淪,就知道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放棄“脫鉤”了。
但學界普遍認為,脫鉤時代的終結,其實不取決於美國道路的成功,而是取決於依附論的失敗,或者說,拉美長期經濟增長的終結。我們不禁要問,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1971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的烏拉圭作家寫出了一部名叫《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的作品。這本書很快暢銷拉美,也使得它的作者被迫流亡。查韋斯當年送給奧巴馬來“噁心”對方的,就是這本書。
加萊亞諾稱,這是一部歷史分析作品。然而事實上,它更像是一部宣言和辯護文。加萊亞諾通過大量引用依附論代表學者的內容,大聲疾呼,希望拉美各國能夠堅持下去,堅持貿易保護和進口替代工業化。
為什麼市場需要這麼一本書?因為1970年代時,拉丁美洲的風向開始變了,依附論正受到嚴峻挑戰。有意思的是,若干年後,加萊亞諾也在一次訪談中承認,這本書的部分論據和邏輯是靠不住的,是編出來的。
結局如同後人所見:1973年開始的經濟危機和石油危機,加上美國進一步加強的政治干涉,動搖了拉美各國的發展策略。而1983年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乾脆沖垮了各國的經濟,逼它們轉向了新自由主義。
從一開始,“脫鉤”的政策目標就是為了降低對外部的依賴性,以及對國際市場的敏感性,然而各國經濟最終還是倒在了危機手中,問題出在哪兒呢?依附論者給出的回答是,拉美各國通過發展進口替代工業擺脫了對大多製造品的進口依賴,但是在高端技術和資本上依然沒有實現脫鉤。
其中,對外部技術的依賴導致各國不能放棄進口,又因外匯不足導致通脹危機;對外部資本的依賴轉化為了大筆債務(特別是在墨西哥和巴西),最終導致了間歇性的經濟崩潰和政治秩序崩塌。
反依附論者給出的回答是,拉美各國在進口替代工業化的過程中,長期維持了過高的保護率,導致工業部門生產率低下,消費者也被迫以高價購買次品,這些低效率的笨重國企最終拖垮了各國經濟。因此,各國應效仿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逐漸降低保護率,並且向自由貿易和出口工業轉型。
一言以蔽之,前者認為問題出在脫鉤不徹底,後者認為應該早點放棄脫鉤。前者指責革命製度黨治下的墨西哥過早投向了美國的懷抱,後者稱讚皮諾切特統治的智利儘早選擇了正確的道路。
歷史不能重新推演,因此這兩派之間的爭論也將永遠不會結束。我們唯一能看到的是,在1980年代,困頓中的拉丁美洲各國不得不放棄了依附論者的觀點,擁抱了以美國為中心的新自由主義改革。
然而此時,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亞洲國家也打開了國門,它們在發展出口工業上的禀賦遠勝拉美。結果就是,在新自由主義時代,亞洲而非拉美成了發展中國家的新楷模。
在進口替代工業化達到巔峰的1975年,工業在拉美GDP當中的比重達到25%,和美國水平相當。在新自由主義改革當中,這個數字跌了下去,拉美地區(除墨西哥等少數國家)的出口結構中原材料重新占到了主流。
昔日依附論者批評的狀況又回來了——拉美經濟對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敏感,2003年後中國的大量進口為拉美帶來了5年的黃金期,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創傷了拉美經濟。
看到此情此景,“事後諸葛亮”們又分成了兩派。一派說,拉丁美洲就不該“去工業化”,應該再晚一些打開國門;另一派說,拉丁美洲就該早點打開國門,趕在亞洲之前發展出口導向工業。
事實上,這兩種觀點都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
先說前者,80年代初拉美各國的經濟困頓已是積重難返,事實上之前十年巴西和墨西哥借入大量貸款就是為了維持進口替代工業化。如果不是無路可走,誰會主動選擇“去工業化”?
再說後者,乍看很有道理,其實是以今推古的結果。拉美各國深知出口經濟面對外部衝擊的脆弱,而70年代仍是冷戰高峰,國際政經局勢並不穩定,另外30年代大蕭條的災難音猶在耳。放下教訓,轉向出口,談何容易?
在2020年的今天,出口導向工業化、自由貿易彷彿已經成了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這本身就是“另一條道路”勝利的結果。就如同半個世紀之前,進口替代工業化、貿易保護才是發展中國家的主流選擇,在那個時代,“依附論”才是第三世界的主宰。
有趣的是,正如依附論在今天被當作有些過時的東西一樣,古典自由主義在70年代也並不吃香。然而過了十幾年,支持自由貿易的理論又成了全世界的寵兒。所以有誰敢說,依附論會不會以另一種面貌,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呢?
路線問題的爭論不斷輪迴,國家卻持續走向衰敗,拉丁美洲如今是愈難逃離這個旋渦。而中國,到底是需要被這樣的路線爭論裹挾著,還是獨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我們和拉丁美洲國家的今昔對比,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 2019年11月8日,由於公交車票價上升,引發了智利持續社會動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