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的人口,為什麼大爆炸,達到四億多人?通常的解釋是 :
第一,是雍正皇帝搞的“攤丁入畝”制度,也就是不再收人頭税了,只按土地面樍收土地税。第二個原因,是來自美洲的作物,像玉米、番薯和土豆在中國大面積種植。這些作物產量大,而且對環境也不太挑剔,同樣是這片土地出產的糧食多了,能養活的人口也就多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繼承制度不一樣。中國歷史上基本採用“嫡長子繼承制”。但這個繼承是指王位或者爵位,而不是財產。財產基本上都是均分財產,所有的兒子都有平等的一份。
在歐洲,爵位、財產都是長子繼承制,那其他兒子怎麼辦呢?他們長大了,在家里可以混吃混喝,但是不可以在家裡结婚,更不可能繼承財產。所以,歐洲很多家裡的小兒子,一旦長大成人,就要出門去自謀。有的去做生意,有的去當神父,有的就流落成了盲流。這種制度,在歐洲普遍存在,英國執行的最徹底。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在歐洲,這個制度從中世纪開始就一直存在,問题在于這個制度是怎麼形成的?其實,長子繼承制是歐洲封建制度的必然結果。
在歐洲一個國王,把土地分封给一群公侯伯爵,為的是將來在打仗的時候,他們能出錢出人。如果他們生一堆兒子又把家產都分了,最後遍地都是小領主,打仗的時候,誰還能出錢出人。所以,基本上,封建制度就是不允許財產分割的。中國的封建制度结束得比較早,皇權制度從秦朝開始就已經建立了,這是中國政治上的早熟。對皇權來說,沒有貴族、大地主,遍地都是小地主,皇權才安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漢武帝搞的推恩令。表面上是把皇帝的恩寵推给每一個兒子,如是,大諸侯變成了小諸侯,誰也没能力跟皇權較勁了。這兩種既承制度,必然導致人口規模不一樣。在歐洲,小兒子必須出家門,要麼参軍,要麼進修道院當神父,或去當殖民者、商人、探險家,天天居無定所還沒錢,哪能结婚生孩子? 但是中國所有的兒子都能分到一份家產。父母天天操心,為每個兒子娶媳婦抱孫子,這種文化傳統下,人口繁衍速度當然就快。
近代歐洲人平均结婚年龄都在28、29歲。而中國過去農村14、15歲结婚是普遍縣象。就16世纪來說,中國的明朝人口約一億,歐洲大陸才五千萬,英國才幾百萬人。因為英國人把長子繼承制執行的比較徹底,當時有25%的年輕人是终身不結婚生子的。這個人口规模的差異,當然就反映在經濟上。所以,中國古代經濟比歐洲發達得多。但是在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又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英國之所以在歐洲第一個建成了資本主義,跟長子繼承制是有很大關係。因為財產不分割,很多代之後,由於結婚、聯姻,地產越滚越大,形成了大地產,這就是資本積累。所以工業革命在英國一開始,社會上就有成規模的資本可以投資建工廠。那些原本被迫出門的小兒子們,就變成了商人、殖民者、冒險家。他們没有繼承權,但從小生長的環境好,學習往往更用功,教育水平比長子要好。將来到社會上要憑自己的本事去打拼。他們也没什麼盼頭,只能努力奮進。英國後來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全世界那麼多殖民地,那麼多殖民者和官員多是因為這種小兒子多。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小兒子們,把所謂的英國紳士風度傳播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形成了獨特的大英帝國的紳士文化。英國貴族整體社會形象比較好,跟這個也有關系。
英國發展資本主義,無形中就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大兒子出資本,小兒子們負責冒險經营。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都有了,資本主義就這麼顺利地發展起來。再來看我們中國。原來經濟發展是不錯的,但中國的小農經濟,在資本主義時代就玩不轉了,資本積累困難。就算積累起來了,老爺子一死又分家。況且地主家的孩子,心想,反正將來都可以分到一份家產,所以進取精神不够,敗家痞子就多。
繼承制度的不同,對於兩個民族在近代的命運有很大的影響。文化因素的形成往往是偶然的,在不同的時期,發生的作用也不一樣。你在這個階段獲得了優勢,在另一個階段也許就變成了劣勢。這種轉换,往往出人意料。
戰爭起因 :
二戰結束,美俄依據盟國協議,以38度線為界分別佔領管理南北韓。美國已成獨強,又有核子武器壓箱底,重點改造對象是日本,基本上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已從南韓撤軍,即使北韓發生統一戰爭也研判蘇聯不會、中共無力派兵支援,後勢由半島人民自行解決。蘇聯則為維持與盟國關係且不願與美國直接對抗,基本上也已自北朝鮮撤軍只留下數百名軍事顧問。但1950年元月新簽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喪失了旅順大連港之使用權,且中蘇交惡,遂把眼光轉向朝鮮半島的釜山等港口以替代。南北韓領導人,李承晚與金日成則彼此叫囂要發動民族統一戰爭為職志。斯大林遂密召金日成協商,認為美國不會干涉,決定由金日成在取得毛澤東同意在必要時間支援的條件下發動戰爭。
大國態度 :
在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就因為要阻止中蘇簽訂同盟條約,發布白皮書,且宣布南韓與台灣不在美國協防範圍內,統一戰爭是內戰,美國不會干涉以取悅中共。但新約簽訂後,迫使美國戰略改變,不能使台灣與南韓被赤化而起連鎖效應。蘇聯於1949年核試爆成功,然30年內經歷三次大戰爭蹂躪的蘇聯急需時間生養復原,不願再捲入戰爭。新成立的中共政權也是百廢待興,國內外困難極多,且首要職志是解放台灣完成統一。經古寧頭的失敗後,知道沒有蘇聯海空軍支援是無法完成統一的,所以在此之前也不想再摻和其他戰事,並明白的告訴蘇聯與北朝鮮。中國是在斯大林與金日成密議後被動的被告知,確切發東戰爭的0625更是從法國通訊的消息事後得知,並未被尊重。朝鮮戰爭不是三國協議後的一致行動。
發動戰爭 :
金日成從蘇聯取得大量軍事物資的援助,從中共四野經毛澤東同意召回兩個朝鮮師作為骨幹,佐以新訓的幾個師在六月25日突襲發動戰爭。初期,北朝鮮勢如破竹,越漢江、佔首爾、取大邱,雖在美軍倉促應戰的支援下,仍被圍困在釜山一隅,岌岌可危。美國一方面在聯合國同意下組織15國聯軍,先派駐日美軍赴韓應急,在國內則招募兵員、調籌物資,暫時勉力維持。粗看金日成颇為得意,中國提醒後方的空虛與側翼兩海邊的無備,極易被聯軍從海路登陸迂迴包抄,然金日成不以為意,絲毫未布署防禦、鞏固戰果。果然,完成整備的聯軍,麥克阿瑟九月15日的仁川登陸成功,朝鮮後勤被劫斷,釜山解圍,首爾被收復,聯軍開始越過38度線。北朝鮮軍勢大潰幾乎被全殲,僅少數小部隊零星北逃。此時蘇聯仍不願中國出兵協助,担心若中國出兵解危並贏得勝利,朝鮮半島將被中國勢力控制,蘇聯想得到的未必能皆如願。此時,麥帥與華盛頓受國內總統大選與麥卡錫主義影響未能趁勢,在有利條件下停戰議和,想繼續北上擴大戰果,殲滅北韓政權取得全面勝利,立刻招來中共嚴重的警告,略謂 : 南韓軍人北進,中國不干涉;若美國聯軍越過38度線,中國將積極介入。美國未予以重視,以為只是恫嚇,戰爭或因此延長了三年,該停未停,頗為失策。
中國強勢介入 :
十月初,平壤已失守,金日成哀求,中國表示在取得蘇聯空軍協同下派出志願軍援朝。此時就軍事言已非最佳時機,但蘇聯仍狐疑中國決心,表示空軍需時日整備,無法立即配合出動。經政治角度考量,在已得罪美國的情況下,若不能藉此修補中蘇關係,後勢將極為不利,一旦美軍進入鴨綠江畔,美蘇都將與美軍直接面對面,易滋生誤解,乃決定縱使蘇聯無法配合,中國單方面也要出兵援朝。十月20日,志願軍在沒有空軍掩護下趁夜分批入朝,蹊蹺的是聯軍與華盛頓仍嚴重誤判北京訊息,以為中國只關心台灣問題且介入最佳時機已過,不會大舉介入朝鮮。挾勝利勢頭,麥帥揮兵北上,目標鴨綠江,然後結束戰爭回家過聖誕節。1025志願軍與聯軍首次交火,戰火在北朝鮮沿清江的雲山、溫井一帶延至十一月初,造成聯軍大潰敗,志願軍勝利後撤。聯軍忽視警告,繼續北進,叫囂轟炸鴨綠江大橋朝鮮段,志願軍再度發起攻擊,美軍主力第八集團軍如驚弓之鳥從清江到臨津將大潰退,回到38度線以南。志願軍試圖切斷平壤至原初的公路線,阻截第八集團軍後路。聯軍自信心與士氣蕩然,戰場主動權由志願軍掌控。
志願軍與聯軍各自的優勢與限制條件 :
雙方交火後很快各自發現對方的優勢與限制條件。志願軍沒有空軍掩護又受限於裝備落後,沒有重裝火炮,通信與後勤補給能力尤其落後,基本靠人力與獸力做小批量補充,因此志願軍戰術就只能是趁夜集結前進,攻擊、天明撤退模式的循環,善於偽裝打夜戰但無法持久,且不宜打硬仗難以擴大鞏固勝利戰果。但夜間突襲、側翼包抄、在敵後設路障的游擊戰法,在通信輔助器哨音與軍號聲齊鳴的助威下,常給敵人心理莫大威脅,聯軍士氣喪失的影響大過戰鬥的失敗。初期志願軍就憑這個重創聯軍。美軍的機械化優勢裝備、掌握制空、重裝火炮做火海地毯式攻擊,震撼與殺傷力極大,志願軍每次戰役的傷亡人數往往遠大於聯軍。但也因而受限於彈藥車輛的補給線,在山區受地形限制難以展開,一旦後勤被切斷或滯後,美國人便會慌作一團。在明瞭彼此的缺點後,雙方都儘量揚長避短。志願軍把兵力布署在幾乎無路可進的山區固守,伺機而動,穩扎穩打絕不躁進。聯軍恐懼、驚嚇的心理逐漸散去,想出的新戰法是緊緊咬住撤退的志願軍,不給志願軍喘息與給養的機會,膽氣反而加強。( 這說明美軍的強勢軍備威力是需要有完整系統的支持才得以發揮,否則就要打折扣。國共內戰期間,郭軍拥有很多美式裝備,但竟被小米加步槍的八路軍給擊潰,原因無他,就是國民黨徒擁有裝備,但交通系統、人員素質根本無法配合,碰到惡劣天候、地勢,重裝備往往成累贅,何況後續之有無補充是掌握在美國人手上。弱勢的一方若能針對強勢一方的後備支援系統弱點進行標靶式攻擊、破壞,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笑過。)
聯合國調停 :
志願軍前期戰爭告捷,兵鋒已達38度線,司令官彭德懷知道志願軍與美軍持續戰鬥能量的巨大差異,認為目標已完成,可以固守談判議和。但斯大林與金日成不滿,認為要順势越國38度線完成統一。華府與東京則震驚,聯合國也慌亂,由印度牽頭的十三國停火協議在1951年元月獲得通國,還附帶答應在停火"撤軍協議後,另成立政治解決中共入聯與解放台灣問題的適當機構的有利條件。中共或受蘇聯與北朝鮮的牽制,或出於其他政治考量,或因缺少國際外交談判經驗,更或是因勝利而產生驕兵輕敵的錯誤想法,多重因素下,中共竟然放棄了這個最有利的談判條件與時機,認為是西方設計的圈套與喘息機會,要求彭德懷越過38度線,佔領首爾。這是中共該停未停的大失誤,勝利變成只是逼和,最有利的時機與政治條件喪失了。1951年五月底聯軍又回到38度線以北,首爾再度易手。據美國解密文件,美國曾請印度尼赫魯赴北京轉達,若不停火和談,美將動用核彈轟炸天津等中國五城市。七月聯合國再度調停,美國堅持以戰場線為停戰線,未達成協議前不停火;志願軍認為必須以38度線為停火線,談判開始就停火,雙方彼此懷疑互不信任,邊談邊打,乃至1951年0810雙方代表隔桌而坐,長達兩小時又11分鐘未發一言,直至休會。諷刺的是談判期間戰爭變得更加血腥,美軍對北朝鮮實施無差異轟炸,包含平民與水電廠等民生設施。戰爭期間聯軍包含南韓軍共死傷達41萬餘萬,聯軍包含北朝鮮軍死傷約150餘萬人,尚不包含平民,僅志願軍就達約90餘萬人,絕大多數是最後兩年造成。
麥克阿瑟被撤職 與斯大林死亡 :
麥帥在美國軍中聲望極高,在改造日本與仁川登陸成功後,聲望更達到戰神的地位,但他狂妄、傲上性格的人際關係卻極差。一味求全勝的作戰理念容不下有限戰爭說,做出許多違逆總統外交權與違抗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命令的情事,如擅自親訪台灣、要擴大戰爭轟炸滿州(東北)、甚至使用核武的言論,尤其在被志願軍擊敗,聲望一落千丈,更是惱羞成怒,致函國會少數反對派(共和黨 )領袖馬丁,大放就保護台灣、支持國民黨、動用國民黨軍隊等爆炸性政治議題言論,終於激怒杜魯門與國務院,而於1951年四月份被解除指揮權,撤職回國。獨夫斯大林於1953年三月五日死亡,蘇聯國內,為爭奪總書記位置,派系鬥爭加劇而無暇東顧。雙方"狂人"已去,對戰爭朝向緩和有多大的助益不得而知,但談判的僵硬開始化解則是事實。
蕀手的戰俘問題 :
戰俘的交換與遣返又產生新爭議。聯軍控管的志願軍與北朝鮮軍戰俘,有一部份原本是國民黨軍人與南韓軍人,因此拒絕遣返任何一位不願重回共黨政權下的戰俘,要逐一甄別,徒增困擾;志願軍則堅持釋放戰俘不是奴隸交易,要將自己人全部接回。美國這樣做或許自以為人權道德或宣傳的考量,卻違反自己在1945年簽署的日內瓦公約第118條" 戰爭結束,戰俘應立即於以遣返 "規定。戰俘問題爭議了一年多,此期間卻導致戰死的非戰俘遠遠多過爭議的戰俘,這是什麼道德邏輯 ?是美國的罪惡。南韓總統李承晚懷疑美國與聯合國藉停戰要拋棄南韓,堅持不能停戰,希望美國協助一舉統一半島,遂在戰俘問題大動手腳,唆使由南韓軍管制的戰俘營集體暴動叛逃,導致整個戰俘營大牢頭杜德將軍被俘虜抓為人質,藉以延滯和談的進行,成為和談後期最大的麻煩製造者。李承晚的本意恐是要達到簽訂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給于軍經援助,代訓20個師等願望。美國先是安撫、後是威脅將減少援助、撤回聯軍等迫使李承晚讓步,不再作梗。後由聯合國成立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協助處裡戰俘問題。1953年七月28日,雙方終於簽訂停火協議,三年一個月又兩天的戰爭結束。
戰爭對各方的影響 :
就中國言 : 朝鮮戰爭根本不在議事程上,百廢待興的中國是基於共產國際道義與建立緩衝以自衛的被動參與。這一仗逼和美國,使中共在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地位大大提高,不再被西方視為是蘇共的附庸、小老弟,但使周邊國家對中共產生的恐懼感也大大增強;中國急需蘇聯的經濟建設援助立馬達到151項,但因而被美國制裁封鎖20年,孤立損失的政經利益恐更大;在國內利用戰爭特殊時期為由採取階級鬥爭強硬手段完成土改、三反、五反等肅清運動,對爾後治國開了個壞頭,整個1978年前的落後封閉與此不無關連。最令人費解的是與北朝鮮的關係出乎意料的降至冰點,鮮血沒有凝結成友誼此反成仇,與金日成主事者變旁觀者的面子與自尊有關。在戰爭期間戰場部隊令行進止指揮權、鐵公路使用管制權、軍經援助物資分配與動用等都是在彭德懷手上,在志願軍是否要越過38度線甚至順勢統一半島發生尖銳衝突。中共與北朝鮮的關係並非如一般人想像的鐵,從北朝鮮戰爭紀念館隻字不提志願軍、2017年初雙方爆發的文宣互罵、及最近一連串事件可為證明。在國內民眾也有強烈的質疑聲音,朝鮮戰爭鞏固了金氏政權,養了個白眼狼危害世界,近百萬同胞的傷亡值得麼 !?同樣令人不解的是,中共官方鮮少發布朝鮮戰爭歷史檔案或有論述研討,與美國汗牛充棟的論著成為極大反差。
就美國言 : 自評第一次"戰敗"對美國高層的心理創傷極大。美軍的朝鮮戰爭總司令克拉克將軍哀怨的說,他是第一位代表美國在不是美國勝利的情況下簽停火協議。對原本沒有舊怨的紅色中國因此產生了莫名、扭曲的新仇,從長達20年的經濟制裁以阻遏中國發展,甘乃迪時期甚至想要聯手蘇聯摧毀中國羅布泊核武基地可以說明。若沒有朝鮮戰爭,1972年的中美破冰可能會提前到來。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共用了三位戰場指揮官,若美國能在仁川登陸後回到38度線就協議停火,中國志願軍不會參戰,美國也不會如此灰頭土臉,因為仁川後的繼續戰鬥沒有任何目的純是報復。它的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布萊德雷做了精闢的評說" 同紅色中國的衝突是一場同" 錯誤的敵人"進行的 " 錯誤的戰爭",而美國最大的威脅是擁有核武的蘇聯。誠哉斯言 !
就蘇聯言 : 斯大林是朝鮮半島分治的製造者,朝鮮戰爭的影舞者,金日成是台前跑龍套的,明知自己不可能派兵直接與美軍作戰,金日成又沒能力,又密議唆使,還附帶要取得毛澤東同意必要時出兵支援的前提,除為取得釜山港製造條件外,還有測試中共的忠誠意味。他的早亡,對中共與毛澤東個人都是"好消息",頭頂的烏雲重壓自此煙消雲散,揮舞空間更寬廣。對蘇聯結識恐怖統治也是好消息。空忙三年回到戰前原點,奪取釜山港夢碎、與中共漸行漸遠是蘇聯傳統遠東戰略的大挫敗。
就朝鮮半島言 : 南北韓分治是大國戰後博弈的結果。除了政治意識形態有所差異外,李承晚與金日成所面對的國際形勢與內心心態是完全一樣的。他們在國內要高喊統一以凝聚民心,看戰爭期間最反對結束戰爭的就是他兩;對外要依附大國,南韓有美軍、北朝鮮要靠中國經濟援助、核保護,安全才得以保障,千年的歷史傳統早已證明。半島被大國包圍無從選擇,南北統一也還是小國,做為緩衝、棋子的命運就注定了,縱使日後北朝鮮擁有核武也無法改變。南韓飽飯沒吃三天就想出頭,北韓餓著肚子也想耀武,瞎折騰只會自取其辱。在現今局勢下,除非南北韓都願意放下各種爭執,自然走向統一,否則,不論用武與否,任何牽扯到大國,統一都是不可能的。
就台灣言 : 從二戰後、朝鮮戰爭期間到今日,台灣一直都是被大國博弈操弄的旗子,或棄如敝屣、或視為掌上明珠,看大國利益而定。具解密將供日記與情報文件,韓戰初起,將供立刻要求參戰,被杜魯門阻止。但當中共介入後,人海戰術的淒慘嚇壞美軍,兩任韓戰指揮官麥克阿瑟與克拉克先後主動要求蔣公派兵參戰,動機是卑劣的,為保存美軍子弟的生命。當然蔣也有私心,意在借雞生蛋反攻大陸。中華民國的勁旅52軍已完成作戰準備,美軍支援的運輸機、艦與物資也業已抵達基隆港只待令下。千鈞一髮時,美國白宮方面憂慮國共內戰在朝鮮半島復活,形勢將益加複雜而作罷。台灣若參戰,成敗利頓雖難料,但結局與今日現況肯定大不同。朝鮮戰爭結束對穩定台灣的國際形勢是有助益的,反攻大陸的夢也碎了。兩岸一體本就是大國,現今兩岸體量巨大差異的分治,文統是風險、代價最小、最佳的選擇,若小的一方徘徊歧路、眷戀小確幸,不看今日域中竟是誰家天下,被武統將是大大的失策。
朝鮮戰爭當時既未宣戰,現今停火也只是暫時協議,所以戰爭並未真正結束,星火即可再燎原。無獨有偶,兩岸的現狀也一樣,藏有巨大潛在戰爭風險。如何從歷史中萃取教訓,轉化為智慧,不僅是當政者,也是每一位國民都應該有的認知,束幾把潛在危害降至最低、化解成無形。天佑中華民族。
附記 :
仁川港的地形與潮汐極不適合大部隊登陸,太危險。但也因危險而不在敵人預料之內,有攻其不備之功。 1950年0915的仁川登陸較1944年0606的諾曼地登陸,就軍事角度言,尤為典範。
20180612 仍處於交戰狀態的川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就朝鮮終止發展核武與美國援助朝鮮發展經濟,舉行一對一會談,會後發表四點原則無執行步驟的協議,川普並片面未經磋商就宣布停止美韓軍演。會談協議的效果如何,只能等待時間來檢驗。
1962年初,赫魯雪夫在黑海濱城市索契的別墅和友人拿望遠鏡遠眺,突然映在眼簾的是腦海中美國布署在土爾其的木星導彈,喟然而坐。他問朋友看到了什麼 ? 我看到的可是五分鐘就能從土爾其打到莫斯科的導彈,坐立難安呀 ! 美國能在我們家門口放核導彈,我們也能在美國家門口放核導彈,讓美國嚐嚐褲襠裡有隻刺蝟是什麼滋味,於是古巴飛彈危機秘密的拉開序幕。
對美國言,鱷魚形狀的墨西哥灣島國古巴是美國國土的延伸,控制密西西比河到大西洋之間海運的閘道。1823年美國務卿亞當思曾說,古巴在美國國家利益尚有其他任何海外領地無法比擬的重要性,根據政治地心引力說,美國必然要併吞古巴。美國無法忍受在美洲有共產主義國家存在。在1920~50 年代,古巴是美國富人與黑社會投資酒店賭場、享受三S ( 陽光、沙灘、性愛 )的聖地與賭博樂園,扶持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控制了古巴80%以上的經濟,至今仍有佔地45平方英里的關達那摩被美國租用,派兵把守,最有意思的是當時美國駐古巴大使正是爾後處裡飛彈危機的約翰甘迺迪,在那兒染上困擾一生的性病。
就古巴言,美國趕走了西班牙人,軍隊也撤走,但經濟還控制在美國手上,古巴的地緣關係,使美國不會讓古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古巴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倒向美國,一是和另外一個大國結盟擁有核保護,使美國入侵成本與代價太大而難以承受,以達到古巴政權的存續。
1962年1027黑色星期六是整個危機中最關鍵的一天。受限於當時的通信,甘迺迪與赫魯雪夫無法直接通話,雙方情報訊息傳遞時效、錯誤常導致誤解。就在這一天發生不少偶然與必然糾結的事 : 古巴的卡斯楚要求蘇聯用導彈先發制人打擊美國;甘乃迪要其任司法部長的弟弟私下向俄提出撤土彈換撤古彈;美國U2偵察機在古巴被蘇聯導彈擊落,另一架 U2 在阿拉斯加上空迷失,誤入蘇聯領空;蘇聯B59核潛艦被美國用深水炸彈逼出水面;古巴防空火炮對美低空偵察機開火;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通過全面入侵古巴的作戰計畫。談判交易化解危機的時間以分鐘為單位計算,稍不慎,核戰有可能誤觸即發。
核戰是最高級別的膽小鬼遊戲,誰都不認輸就會發生最壞的結果。較弱的一方只要敢於堅持就會產生一定的優勢,把燙山竽丟強勢一方,古巴正利用蘇聯的核威慑而敢於堅持和美國一拚,頑強與尊嚴是古巴唯一的武器,光腳不怕穿鞋的就是這個道理,何況還有一隻義腳。任何打贏核戰或是有限核戰說都是偽命題,一旦爆發,核戰會有其自己的邏輯,不是人理性所能控制。( 在古巴危機對峙中,艾契遜是強硬主戰派,和甘迺迪的顧問有一段對話 : " 我們可以先發制人端掉古巴的核導彈,顧問說然後呢 ? 蘇聯可能會端掉我們在土耳其的導彈以為報復。顧問又說然後呢 ? 然後我們根據北約協議再端掉蘇聯境內某一處基地,顧問又說再下來呢 ? 艾契遜有些動氣的說,那時,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坐下來談判解決問題。" 繞了一圈還是回到原點,談判、交換解決問題。) 所幸赫魯雪夫未被卡斯處言論沖昏頭,甘迺迪也壓住美國美國軍方的攻擊叫囂,蘇聯在最後一刻經由廣播網達成蘇聯撤彈,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的交易,化解危機 (土爾其撤彈屬不見光的秘密交易,1963年四月,美國撤走木星核導彈 )。整個交易看起來,最難處裡的是對外,各自如何和有被出賣感覺的古巴與土爾其溝通!?美國還要考慮北約盟國的影響。 對內,如何安撫軍方的不滿與不理解情緒。
美國看起來贏了面子,蘇聯看起來認慫,實則贏了裡子 ! 古巴看起來被出賣,但卡斯處卻因此坐穩了40年政權,古巴實質獨立。事後,甘迺迪高興地要學1865年獨立戰爭後五天的林肯說去劇院看戲放鬆,他的司法部長弟弟心有憬悟的說我也去。結果是冥冥中,林肯在劇院被人刺殺的事重演,甘迺迪在1963年11月在德州被刺殺,弟弟則在1968年六月在加州競選總統活動時被刺殺。而赫魯雪夫則是在1964年被趕下台,到底誰是真正贏家 !?
境遷時移,上述情境中把古巴換作為北朝鮮也有可借鏡處,只是北朝鮮是赤膊上陣,古巴多了個代理人。兩者相同的都是要以政權的存續為第一目標,頑強與尊嚴同樣是唯一武器。北朝鮮在國內所作所為暫不討論,就自身來說,北朝鮮確曾配合接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檢查,廢核交換美國的援助,結果是美國食言而肥,且古巴看到利比亞格達費的例子,廢核發展就是自廢武功,等著挨打,在這樣情況下北朝鮮欲擁核自保,道理上也說得通。只是在國際政治上哪裡還有什麼道理可言。
50多年前,美蘇的核導彈都還在初階段,已經認識到核戰對人類毀滅性威脅的恐怖,對峙在雙方安全利益的交換下達成撤彈的協議。今日核彈的威力動則數十百倍於昔日,恐怖的威脅性更大,沒有理由不能透過談判、利益交換而達成協議化解。今日北朝鮮擁核恐已無法避免,美國先是揮動核武大棒嚇阻,無奈惡例在前而無效,又在聯合國拉中聯蘇欲以經濟制裁封鎖,迫使北韓就範。其實美國在打一石兩鳥之計。世人都認為中國是北韓最堅實的盟友,去掉中國的支援北朝鮮經濟會垮掉,這只說對了後半句,前半句是錯的。了解北朝鮮歷史的都知道,從金日成革命到發動韓戰都是斯大林與金日成密謀協議好的,俄朝共黨可說是父子黨,北朝鮮最多把中共看成是兄弟黨。發動戰爭,中國是事定後才被告知,1950年0625開戰日,中國是從法國通訊社報導得知的。戰爭期間因突擊而先盛後衰的北朝鮮,在崩潰前夕去函哀求中國支援,中國基於同是社會主義國家與戰略緩衝需要,志願軍主導後半場戰事,以極大的生命代價逼和美國,雙方談判保住北朝鮮。戰後,北朝鮮在國內蓋戰爭紀念館,完全不提中國的協助,反而詆毀中國刻意不願乘勝一舉拿下南韓,中朝雙方的實質關係跌入冰點。從這裡也可得知,越是小國,其自尊心往往越是偏執的強大,何況還想搞個人崇拜、無所不能的造神運動。
北朝鮮的核威脅必須要解決,只是以什麼方式。若不解決,得勢的北朝鮮將任性的無人能制,還留下惡例供有心國家效法。美國一定有能力也有辦法解決金正恩,只是想先藉這件事從中國撈些政治與經濟利益,如擾亂中日韓三方自貿協議簽訂與一帶一路西進的速度,並伺機找尋道德制高點與藉口,以最低代價發動戰爭,迅速解決,或就這麼晾著。中國則還是只能以同是社會主義國家與戰略緩衝需要,勸美朝雙方暫停彼此威懾,重新進入六方談判,不能幫任何一方,屆時,吃力未必討好,還可能落下個" 出賣" 北朝鮮的愧疚與罵名而滿盤輸。北朝鮮近日發生多起士兵叛逃事件,叛逃在嚴密控制與先軍政策的國家,其國內經濟、民生實際狀況可謂一葉知秋,增添了北朝鮮從內自崩的可能。美朝戰爭還是有可能會以常規武器的斬首方式發生,一旦如賓拉登、格達費事,朝鮮內部派系必定動亂,大國如何未雨綢繆,迅速控制北朝鮮核生化武器,與協助建立一個非金家世襲的新政權領導中心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