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有位才子說,人的一生就在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乍看之下頗不為人樂意接受,平心靜思才覺得實在是有一定的道理。我想此處的欺,不全然是武嚇式的霸凌蒙騙,而更多的應解釋為糖衣式的白色謊言,繞著真相打轉,尤其當事情涉及心靈情感時,更是要注意用字語意,務使受者心靈的衝擊,情感傷害降至最低。說者夸夸大言,受者雖非欣然 ,至少能平心默然接受,難的是如何拿捏到恰到好處。
常言道"人要臉樹要皮","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張臉",有時寧願喪失裡子,就為要爭面子,好在眾人面前能抬頭挺胸。楊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就是這個意思。不然破罐破摔再沒有機會改過遷善。中國人重面子,中國的知識分子尤重。知識分子的感情細膩隱誨,脆弱又敏感,自高自大時有捨我其誰,當為天下先的氣勢;但另一方面又常流露出,百無一用不能提五尺劍的自卑情結,而長吁短嘆。此外,面子在講求義氣,閒話一句地黑幫團體更是重要。昔日上海灘教父杜月笙,尚常嘆人生有三碗難吃的"麵",情面,場面,體面,江湖上吃茶講斤頭,仗的就是這三碗麵。要是在面上塌了架,就失去信用與信心,再也撐不起來。所以面子和自己的信心,與他人的信任有密切關係,是一體兩面。因此說話只說七分,傷人不傷心,打人不打臉,做人處世要留有餘地,一切都是要維護那張包裹那真相--心 的紙--面子,不使一翻兩瞪眼,把真相赤裸裸的呈現於眾,致推車撞壁毫無轉寰空間 。從上簡述來看,是否與自欺,欺人,被人欺相吻合!?
維護面子的目的是要給人,同時也給自己保留空間餘地,給予改善再出發的機會。也就是做人應該多點兒人情味,做事則須一私不苟。歷史上項羽最重面子,在鴻門宴上,劉邦的賠罪,乞憐服軟,大大滿足了項羽的面子,致改變了原本與范增密謀要殺劉邦的計畫,且縱虎歸山,喪失了掛享太祖高皇帝的機會。兵敗垓下,拒絕渡河回江東,放棄捲土重來的機會,說縱江東父老憐我而王我,我有何面目見人! 遂自刎烏江,避免受辱,保留了最後的面子與尊嚴,雖失敗,卻仍得到英雄封號。可見面子掌握運用時機恰當與否,所造成的結果亦大不同。
例如婚姻生活,是夫妻講情大於說理的地方,直如弓弦的說理不適用於家庭。善於調解婚姻齟齬的人常勸男人說,夫妻吵架,你若是有理,那一定要認錯賠不是;你若是無理,那絕不能認錯,但更要服低賠不是。人們常說,有些事太誠實,對婚姻的傷害大於事件本身,無異傷口撒鹽。相信有了一定人生閱歷的人,應會同意此點。再如到醫院探視臨終病患,也不會直指實況,仍要善意說些撫慰人心的話,使其心靈平安不驚,走完最後一程。對於犯錯或驟然失意的人,其心情多脆弱,尤應注意。生活中各式各樣情境不同,端賴發揮同理心,以求圓通。季羨林先生說" 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其真意或是最好的註解。
佛教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這是要人坦誠面對自我本心,反求諸己,絲毫不自欺。但人是有情眾生而佛無我,不能以佛的尺度量人,因此對人仍要考量對方接受的度,不能凡事直指本心,以此責人。西諺說"誠實是最佳策略",多指個人在面對錯誤時,坦誠比閃躲好,使媒體喧染,眾口傳訛的傷害減至最低,但未必真誠悔改,只是策略。兩者境界層次大不同,一方講求內省自縮,一方則外部紋飾,也說明東西方在維繫人際關係本質的不同。東方重情,較溫暖但易濫用;西方則偏重契約關係,較冰冷寡恩。這也是"面子,骨氣" 一類字眼,是西方文字無法翻譯表達的,與自尊,尊嚴相通而不盡相同。總之,情而不情,不情之情,情而有情,情外無情,說不清,寽不明。如何拿捏運用到恰到好處,要靠個人自我修為體會。
有一個段子說,我們常看到蜘蛛在牠結的網上,以逸待勞等待獵物,並羨慕蜘蛛是蛛網上唯一能活動自如的主宰者,但很少會有人注意蜘蛛結網與護網的辛勞與風險。把蜘蛛換成人們也很貼切適用,差異是黏在蛛網上的是死亡的俎上肉,而人網上的則是以編網人為中心的活棋子兒,彼此相互合作,也相互利用,分進合擊達成編網人的目標。當然要編成一張大而堅韌的關係網絕非易事,要耗盡心力與財富,甚至更大的犧牲且未必成功。歷史上,編網最成功的要數呂不韋,他為實現培養帝王賺天下無盡倍數巨利之目標,棄農耕販珠之百十倍小利,散盡家財全心投入,什麼安國君,華陽夫人,趙姬,子楚(異人)等都是他的棋子兒,為它出力,朝他預定的目標奮鬥,兩次幾乎網破人亡,但終能補破網遂成心願。結網過程是辛苦的,護網風險是極大的,但果實極為豐碩甜美。他最終的結局想必不如其預想,然其奮鬥過程卻是自我實現的適意。
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在編網,網網看起來都相似,但網的大小,網絲的韌性則個不相同。結的是蛛絲網,則只能捕獲蚊蠅小虫賺碗安穩飯;結的是尼龍絲網,則能抓魚撈蝦,飛禽走獸無一不獲,餘財豐厚;若結的是以情義,混雜權利名位的網,則能招人用人,其獲益已非財之一字能描述,當然亦可能網破人亡。如此,付出的大小與風險,利益成正比。試想,蛛絲網上來了隻纏黏不住的大螳螂,那麼蜘蛛的選擇有三: 一,棄網逃跑,他處結新網。二,與螳螂奮戰護網,至死方休被螳螂吃掉。三,是與螳螂合作,受其保護成為螳螂網的表層一部分。此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理論,可無限延伸至政經商界,國際關係都適用。
近20年來,網路是個時髦且影響深遠的詞彙。尤其是通信互聯網的發展,無遠弗界,人類生活互動方式與內函各個層面都產生顛覆性的變革。網路的發展以運用方便為著眼,安全防護面較弱,致利弊參半。人們隱藏在網裡,打破權威對信息的控制,用假名大膽吐真言,說假話看禁書等,充分滿足在現實社會中,得不到的衝擊體制外的滿足感,或迷戀在網路某一小領域裡,稱王稱霸的快意感。保守的阿拉伯世界,因互聯網串起了茉莉花民主革命浪潮;維基解密,掀揭了各國政客們爾虞我詐的秘密交易黑幕;伊朗因電腦病毒入侵,使濃縮鈾提鍊進度大受影響。其他網路駭客犯罪,大如侵入各國防機構,公司組織等竊取國防,商業情報的駭客攻擊,足以癱瘓正常運做;小如個人財產隱私等,均有被盜領暴光之風險(註一)。因此,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必須謹慎運用。
現今社會,人與網的關係太密切,運用的好,就是蛛網上的蜘蛛來去自如,運作的不好,就可能變成網上的俘虜,俎上肉。個人的關係網可因通信互聯網而擴大強化;也可能因通信互聯網之攻擊而瓦解,令人又愛又恨。網的發展將更日益多元深入化,此一趨勢短期間內不會改變。惟有當人們普遍對網路感覺到倦怠,網路的發展才會出現轉折。那麼如何揚其長而避其短,則考驗著每一個網人的智慧與選擇。
註一: 數年前,轟動世界的艾山吉維基網路揭密案, 頓使被揭者醜態畢露 ,惡行盡出,使人們對網路安全提高警覺。各國施行網路作戰,對此大家雖已是心知肚明,卻仍震驚於世界的"稜鏡門"事件,揭發坐實美國利用網路科技,監聽全世界通訊,以竊取情報 。揭密主角司諾登霎時成為全美公敵 ,並強力壓迫各國不得收留,務必遣返美國。並一度攔截滯留中南美洲某國總統專機檢查。 司諾登也揚言還有更勁報的機密資料待爆, 一來恐嚇美國 ,二來是拋出誘餌 。盱衡各國實力,最後他停留在蘇俄國際機場中轉區,並申請政治庇護,蘇俄以美俄間沒有引渡條約,接受庇護,可在境內旅行與工作。我們有理由相信,俄國會要司諾登全盤交出所握有的相關機密,作為交換。
常言生命是自己的,要怎樣活決定權在自己。因此,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溫莎公爵愛美人捨江山,陳世美愛富貴捨妻兒等,同一情事之兩極各有擁戴者,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式。但這些並未觸及生命終極問題,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自擇,那麼終極死亡(安樂死)問題能否自擇,請人協助代為結束生命。若是否? 請問為什麼!
一般眾所周知的反對安樂死,約可略分為積極入世宗教信仰者,尤其是天主教,認為人不能取代上帝。再來是道德責任說者,認為人是群體生活,彼此關係緊密,任意自決終結生命,只會帶給他人悲傷與痛苦,是逃避現實,既不負責亦不道德。還有一種是從法律上出發的保護弱勢族群說,認為一但開放安樂死合法化,老人或弱勢族群者,可能會在非個人意願情況下,被騙或被迫接受協助死亡的風險。三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與事實考慮,但吊詭的是,與積極安樂死一線之隔的自殺,或不再積極治療進入安寧病房消極安樂死,前兩說的反對者雖也會譴責,但態度上偏向接受,且不認為是法律的犯罪。如此,自殺是自己的行為能力所為,與消極安樂死可以被接受,若失去行動,運用雙手,咀嚼吞嚥等能力,但意識清楚的授意他人協助代為則是犯罪。那麼可歸結出,是否自由授意的認定,與是否會被有心人士濫用,此兩點是關鍵。
到任何一所醫院,都可以看到全身插管,靠機器維持呼吸心跳的重病患,此時大多已無法判定病患者本身的意願為何,即使客觀的能,也會被持不同意見的家眷親屬,認為是意識不清下的意願表達不足採信。家屬的心態則不外,不願失去親人,恐揹上不孝之良心譴責,或為遺產分配之爭奪。(也有為遺產繼承,想盡辦法要患者提早往生) 除了病患本身求生意願強烈外,任何的積極治療都只是在配合家眷親屬的意願,只是滿足自己或給外人看,又何嘗尊重患者的生命權?自由權? 與體諒患者承受治療痛苦的折磨! 再從另一方面看,病患者體諒家眷親屬,恐被一己之病給拖垮累壞,但已無力親為或作清楚之意願表達,行成病患與親屬雙方"善意"的拖拉,形成病患,親屬,醫院三方痛苦。想想時間最久,最令人疲憊,心痛不忍的王曉明案例,真是情何以堪。再則,台灣早已是少子化,又即將進入老年化,經濟又停滯有下滑之虞,在可預見之未來,少數年輕有生產力者,如何能撫養多數耗費社會資源多的老者? 能一昧指責不孝,或一昧哀怨是被拋棄的一代? 孝有心,孝重行;喪盡禮,喪盡誠,孝要即時有感。中共早年在兩難下被迫實施一胎化,手段近乎殘忍,30年後雖處於經濟上升態勢,猶已感到問題之嚴重性,政策開始技術性放寬。生死大事個人看法不同,難以強制統一,至少當有人選擇安樂死時,能悲憫順意配合。
萬物生生不息,方生方死本是至理。但情之所繫,使人在一般狀況下總是好生惡死,甚至是怕死,諱言死,而自我珍惜生命。若能做到像陶淵明的詩 "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這樣把生死看開,就根本沒有爭論安樂死之問題。值得思考的是,臨終前靠醫技的癩活會勝過好死嗎? 歐洲的荷蘭,美國奧瑞岡州等安樂死合法化的地區,並未因合法化,而使死亡人數增加的不正常情形。是否應開放安樂死屬於法哲學的範籌,看似深奧,其實是個觀念問題。沒有對與錯,只是角度差異。擔心合法化滋生的問題,應可參考預立遺囑的精神與方式,或可使負面作用降至最低。
稍為對經濟學有些理解的人都知道,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來決定。任何非經濟手段如限價,凍漲等來干預管制價格,只能治絲益紛,效果是零,還扭曲了供需,增加非經濟社會成本與不公不義之事。唯有製造者增加供給,或消費者減少需求才能降低價格。幾個月前,馬政府才擇善固執的解除油價凍漲的錯誤政策,停止補貼回歸正常。接著國際原油價格走疲,國內汽柴油隨之連13降。這月起,原油價格又陡漲,國內汽柴油又三連漲,遂又有政客打著顧民生招牌,高調要求再實施凍漲,其心態可議。可以預估,隨著美國 QE3 的推動,會有新一波原物料漲價潮,石油首當其衝,時間亦可能拉長,使油價長期居高檔,凍漲的代價將更勝於以往。
過去幾年的油電價凍漲,其價格差額是由用人民納稅的錢,建立營運的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流血補貼。這兩家現在都負債累累,這些負債最終還要靠全民血汗錢來補平,不然只有破產倒閉。但凍漲的利益,一般消費者由於用量少,金額小又分散,多無感或感受輕微,只為眼前看得見的小利益而支持凍漲,卻忽視或刻意看不見,因凍漲帶來影響深遠的大漏失。真正的受益者是工商運輸業等大用量戶,但他們大多並沒有把利益回饋消費者,還以原物料漲價,要反映成本為由,提高售價轉嫁於消費者,可謂兩頭賺。另有一些以外銷為主的大企業,享受特別減免條例,靠用了廉價的油電,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其競爭力,營業利益亦只是由公司與股東分享,一般民眾是沒有的。政客們為政黨或一己選票利益,就利用一般民眾的短視近利心理,討好消費者與工商企業,說是顧民生,其實是顧自己。至於後遺症,反正是由國家全民承擔,而國家大的很,責任攤不到自己。看看印度因凍漲油價帶來的弊害,作為例子值得借鏡。
金磚四國的印度象,在 2004至2008 年間經濟呈現雙位數成長,一度與中國龍相爭輝,人口紅利較中國猶大。但從金融海嘯開始走滑,2011年的通貨膨脹達7.23%,貨幣盧比兌美元貶至歷史新低,主權債信評等被調降至負面,而造成這樣情況的主要元兇是財政赤字。因為印度80%的石油仰賴進口,因此油料價格波動對物價指數影響很大。2007年國際石油一桶51美元,2010年最高漲至一桶147美元,漲價幅度高達188%。印度政府怕通膨太大,對國內汽柴油,天然氣等燃料採補貼措施,只小幅漲了35%,補貼額度占GDP的2.4%,使財政赤字升高達近GDP 的6%,情況極為嚴重。2012年初,印度政府欲停止補貼,回歸正常,就立刻引發民怨與通膨顧慮,終至5月31日的全國大罷工,"顧民怨" 亦或 "救經濟" 形成兩難。我們可釐清看出,油價凍漲補貼使財政赤字惡化,貨幣盧比貶值,貿易逆差擴大,通貨膨脹升高,外資撤離,整個跌入財政貿易雙赤字,經濟低成長,物價高通膨,貨幣大貶值的惡性循環泥淖裡。不僅金磚恐將除名,十年努力亦付諸東流。可見凍漲後再解凍之敝,遠大於正常反應成本上漲之通膨。
綜合比較,我們的總體經濟面固優於印度,但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卻更勝於印度。因此,短期油價凍漲補貼所形成的惡果,不啻飲鴆止渴,值得警惕。原油價格長期的大幅波動,原因複雜,是否為某特定國家或集團,操縱的經濟戰爭方式亦不可知,唯可確定的一點是,我們只能是油價的接受者。因此 ,經濟問題只能用經濟方法解決,任何非經濟手法,都只會使問題扭曲,暫時隱藏致越來越嚴重。民意是沒有底價的,永遠不會滿足,政客的自私卑劣是不會停止的。只有先把整體經濟弄好,民怨自然減少,至於政客們就不理會吧。
後記:沒骨氣的經濟部,又作了一次惡劣的 "政治正確" 決定,來處裡經濟問題 ,電價緩漲至明年十月再議。屆時又會考慮2014選舉,再延長至選後,非把台電拖垮,或增加巨額財政赤字。
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這兩句話是學生寫,有關人生一類文章常見的標竿用語,簡潔的說就是生存與繁衍。從朝生暮死的蜉蝣,到已存在地球數億年的蟑螂;從爬蟲兩棲類到靈長類,以至最高等的人類,都在為生存與繁衍努力,人生如同歷史是一段過程,本身並無人類所創說的意義(註一)。因此,這不是什麼人生的生命意義,最多只能說是任務或功能價值,但兩者並不等同。
南懷瑾老先生答覆有關人生,人性問題時常說"人生是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的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覺得頗有同感。 歷史上孔融與彌衡,稍為談論了點父母是偶然生子,就大逆不道的被曹操,黃祖給殺了。此一疑惑向來是不准問,自然沒有答案,連想都是不道德,誰能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所以人是莫名奇妙的來。看所有宗教對生命起源,向來是只准信,不准問,就是這個意思。活在世上的人,沒有人永遠滿意現況,但又未必有能力改善,所以聖賢告訴我們要忍,除非選擇自殺,否則就要接受現況無可奈何的活著。芸芸眾生活著的人,若能循生老病死之規律,就已能算是善終好死,又何嘗知其所以然? 更何況那些因天災,人禍,意外驟失生命者,或是失智失能的往生者。所以生命本無意義。
若是相信前世今生說,那就是相信個緣字。我們常說【夫婦本前緣,善緣 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宿債,欠債 還債,有債方來。】如此說來,人生是抱持一定目的來投世,那麼好人為善,惡人為惡,也只是在盡其命中本務,與犬吠非主一樣,不值賞罰,看來與人生的意義亦不太合。若是相信六道(神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牲道,餓鬼道,與地獄道)輪迴說,那麼今世的人都是過往福報或惡業的循環而已,那麼【未生之前我是誰(何物) ?往生之後誰(何物)是我?】,人與畜牲,餓鬼本無差別,又何來人生意義? 聖賢與宗教之所以要提倡人生意義,目的是要勸戒,鼓勵世人為善,至少不協同為惡,不然如何面對善與是。若都和清朝文人項蓮生所說 "不做無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 ,不是太悲哀了點?!
人生既然本無意義,那麼在生存與繁衍的過程中,任何選項都有其合理性,因為合乎人生貴適意的原則。如此,選擇修行守戒,超越三界五行之輪迴,永享淨土極樂的是開大智慧的佛,菩薩;選擇要醉裡乾坤大,夢中天地寬,效法莊周夢蝶的是聖人;選擇他人笑我太癡癲,我笑他人看不開,效法唐伯虎遊戲人間的是解元才子;選擇錢財三聚三散,效法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的是神仙眷侶,他們都選擇了自認為有意義的生活,他們的人生又何嘗不好! 至於轟轟烈烈的殺人魔 ,與萬骨枯差異者幾希 ? 硬要說人生有意義,那也只是在,適己意的實現自我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附加,假設失敗了就什麼都沒了。例如孫中山欲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乃選擇獻身革命創立民國,其過程是實現自我,適己意,居然成功,救民解民,就成了我們認為他一生的意義;再如郭台銘,不論出自何動機創立鴻海,越做越大,要實現自我,適己意的成為世界第一,過程中僱用了百萬計的員工。養活這數百萬的員工與家屬,就是我們認為他現在人生最大的意義。平凡眾生在生存奮鬥過程中,養家活口,教育子女,完成生存與繁衍的任務,雖只是過程,我們為自我肯定,就認為是最大的意義。至於已屬於棋局已殘,其人已老的我,則選擇向呂純陽借黃粱枕(註二),作一黃梁夢,40年功名利祿盡得矣! 夫復何求!?
註一: 西哲瑪寇斯.韋伯說" 人是懸掛在,由他自己所編織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史上,山東人闖關東、山西人走西口、福建人下南洋,坦白說都只是為稻梁謀的無奈之舉,但後人會為這些加上很多"意義",目的在自我肯定與崇高。
註二: 康熙年間,河道總督斳輔與幕友陳潢之友誼留下的佳話。 總督求才, 路過邯鄲呂洞賓祠, 見壁上留有一詩 "四十年中公與侯,雖然是夢也風流。 我今落魄邯鄲道, 要向先生借枕頭。" 經訪查知是懷才不遇之人士,陳潢所為, 乃延為幕友。
後記: 若相信三世因果, 六道輪迴之天命說, 今日之做, 是後世之因. 若今世能積善修德, 依據天人感應說, 善德多者, 後世甚至現世就有回應補餽, 如了凡四訓說. 即使今世無報 ,亦將轉入來世為福報, 若無此, 則趨吉避凶之說將成空話. 如是說來, 現世生活 因無可對比印證, 人生意義說難取服眾生; 就精神生活層面言, 自覺選擇了有所謂意義又無愧的生活,人生一定"意義"就附加出來 .
"殺人者死,傷人與盜抵罪"是劉邦進入咸陽,與秦朝父老的約法,贏得百姓愛載,使劉邦建立仁政愛民形象,也是他最終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這種傳承了幾千年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到目前也仍是普世價值,卻因科技與人權觀念之濫用,受到嚴厲的挑戰與摧殘。試用幾個例子來說明:
一,精神病,或相關心理疾病的鑑定醫療報告之氾濫,幾乎是賦予犯罪者的"合法"殺人執照。當前社會一有重大民刑事案件,嫌疑人已呼之欲出,無法狡辯時,家屬,律師或背後高人等協同作惡,有辦法立刻能從醫療機構拿到曾犯有精神,心理,或憂鬱症等相關醫療證明,期能以"非正常精神狀況下之無意識行為"為由,獲得同情與減免刑罰。回頭審視過往案例,證明報告也確實都產生一定效果,凌駕法律之上。變成受害者是一定程度的"活該",法律的公信力與尊嚴被嚴重摧殘。
二,胎兒的性別鑑定,因醫療科技的進步,可以在胎兒出生前早早就判知,似乎也給予傳統重男輕女,或對特定性別偏好者,一張合法在胎兒未出生前,就設法以流產,服藥,或其他各種方式來扼殺的"合法"殺人執照。綜觀這樣的科技使用,功過各半,但已對倫理道德有巨大衝擊,也使社會兩性比例均衡發生重大偏差,滋生日後社會問題。
三,現在30歲上下的年輕父母,由於環境核爾蒙的污染,與食品工業添加劑的毒害,呈現出相對高比例的不孕現象,於是使代孕生子的情況日益普遍。代孕過程中或胎兒一落地,發現有重大先天性疾病,或是殘障,因為是交易式代孕,因為沒有體驗懷孕產子的切身感受,少了份骨血親情,嬰兒安全堪虞。或事後,當協議者任何一方反悔,或不願遵守保密義務,也都會對倫理道德,與日後的法律權利義務如繼承權產生衝擊,有重大影響。還有,代孕因有利可圖,是否會被有心人設計成一種行業,變相成販嬰販賣人口的生意。
20年前當隱形戰機出現時,人們對隱形科技曾激起一番討論。若真有能使物體隱形,或極微小化技術,那將對人類生存與倫理道德,產生顛覆般的衝擊;當科隆羊存活面世時,又激起一波生命科技的激辯,若施之於人類,將使人類站在自我滅絕的線上;還有人認為,既然植物可藉基因改造增加產量,人類亦可藉基因改造減少先天性疾病,並準備著手實施。生命複製,基因改造科技,理論上可以適用於人類,現在只是靠自我克制,避免施用。當有似納粹優生狂熱份子出現,後果將極難逆料,令人憂心。
上述的三個例子,兩個事實,都是科技發展並多與醫療關係密切。前者已產生實質的負面影響,後者雖尚未具體化,但已有可能性的跡象。我們實在不能低估人類可能的愚昧,也不可以低估部分人士,因貪婪眼前利益可能誘發與魔鬼交易的衝動,更不能低估科學狂熱份子的自私與墮落。科技猶如雙刃劍,該如何發展,怎麼使用,取決於人類自身。過去講求人定勝天,好還要更好,前者已明顯被揚棄,後者雖仍在鼓勵人們追求卓越,但認為應該有一個度,不然會模糊掉好的焦點。例如日本夏普公司,本執液晶電視科技牛耳,把一般電視的三原色提升為四原色,使畫質位數提高萬倍,在科技言是一大進步,但對消費者言,此一提升已超出人類眼睛的感受能力,沒有明顯差異。然巨額的投資使售價居高不下,曲高和寡造成嚴重虧損,成為壓垮夏普元兇。把夏普例子轉化成生命複製科技對應於人類,應有一定警惕意義。當上面三個低估綜合發生時,即使真有所謂的生命創造者,救世主將也沒有辦法挽救,只能用【書經 太甲篇】" 自作孽,不可逭 "來詮釋。
開會常見也是最討厭的現象之一,就是會場上緘默不言,會後則到處逢人就大言,對某案應如何如何之異議,並對決議表示反對。若問為什麼在會議時不講? 原因不外:一 ,不敢 。怕得罪人,尤其怕得罪上司長官。二,不能。多是知道有什麼貓膩,內幕,怕引火上身,遭打擊報復。三,是不想。反正與己無關看好戲的心理,或是認為意見不成熟,不好意思講。這三種心態的會後發言,都會對決議之執行,單位之團結,造成負面影響,形成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難行之窘境。在古帝王時代,此種行為會被殺頭的。秦始皇坑儒,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士子"妄議時政",有妖言惑眾之嫌。在現代法治社會當然不會被判刑,更遑論殺頭,但這種人也是不受歡迎,至少道德上不厚道,只會小圈子鬥。
還有一種情況,在現代看來更屬不可思議的古代罪名是腹誹。腹誹就是有權人士主觀負面猜測,並認定他人思想犯罪的恐怖行為,後果極為嚴重,甚至處以極刑。試看幾個例子:
一,商紂王時期的姬昌(憤而演周易的周文王)。紂王不滿大臣九侯批評他暴虐,就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為之據理力爭,也被剁成肉醬,姬昌聽到消息乃嘆了一口氣,就因此聲歎息,被認定是心中誹議紂王,就被紂王逮捕囚禁三年。此其間,他的兒子姬考也被剁成肉醬,並逼迫姬昌食用。後經周部落以大批珠寶,名馬,美女才把姬昌救出,出獄後不久就死了。
二,漢武帝時代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晚年其子買了些紙糊的刀槍之類葬器,預備亞夫死後焚化,竟被指控欲私藏武器預備叛亂。雖一再說明那是葬器,仍被定罪,罪名是 "雖然沒有在地面上叛亂,但明顯的是意圖將來在地下叛亂。" 遂被處死。另一位是部長級高官大司農顏異,因廷諫反對漢武將發行一種,用皇家御園裡獨有的白鹿皮作錢幣使用,並強令各封國諸侯,與朝廷高官購買白鹿皮作獻禮,藉以收刮錢財,致漢武不悅。一日,顏異與友人談話,友人對朝政表達不同意見,顏異未置可否,只是嘴唇翻動了一下,就立刻被酷吏張湯,揣摩上意的投入監獄,罪名是腹誹。說出的言詞雖未反政府,但未說出的很明顯是反政府,要不然欲言不言,嘴唇動是什麼意思呢? 顏異遂被處死。
在明朝土木堡之變,明英宗 (朱祈鎮) 被也先俘虜為人質,也先認為奇貨可居,欲百般勒索明朝。大明亦舉朝大驚,徐珵(徐有貞)力主南遷,幸于謙怒斥曰"南遷者,殺",並力挺英宗弟朱祈鈺繼任帝位,使人質勒索效用大為降低。一年後英宗放回國,但被祈鈺軟禁達七年。後祈鈺病危且無子,遂舉行朝議決定誰接帝位。于謙等主張由原太子朱見深(祈鎮子)繼位,也有人主張另立封國籓王繼位,朝議爭執未果,另訂三日後再議。不料,第二日夜晚,徐有貞勾結石亨,曹吉祥,張輒等人連夜晉見朱祈鎮,進行奪門,竟復辟成功。朱祈鈺得知後,病情加重死亡。次日祈鎮坐朝,大封徐等有功人員,徐等欲殺于謙,但祈鈺深知于謙既有功於明朝,亦有功於皇帝,乃拒絕。但當徐說出 "不殺于謙,此舉(指奪門)無名," 朱祈鎮才意識到,奪門是非法政變沒有正當性。若能贓指于謙等為 "擁立籓王" 為帝的陰謀集團,自己是被迫無奈,如此奪門就有了正當性,朱祈鎮因此才動了殺機。但案子審來審去毫無證據,最後徐有貞說 "雖無顯跡,意有之。" "意欲" 兩字就成為殺于謙之罪名,此與殺岳飛的"莫須有"三字同臭。(于謙較岳飛更冤,岳飛有功於宋,無功於皇帝,且已實際著手要迎徽欽回朝,對現任皇帝地位不利。)
國府遷台前,我的老師丁慰慈先生,被新疆王盛世才誣指拿蘇聯人的錢,乃嚴刑逼供,要丁師說出金額。但本無其事,何來供詞? 無奈熬刑不過,就說" 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不行,一定要你親口說出金額。丁師乃5萬,10萬,20萬一路上加,都不對,太少! 乾脆一次說100萬,也不對,太多! 再90,80,70一路降到50萬,達到盛世才心中認定的額度。盛乃說"丁慰慈,你要早承認,不就不必受這些皮肉之苦。" 這也算是另類腹誹,要你猜測,並親口說出與他心中吻合的答案。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是人治社會,權力沒有制約,權力的傲慢與濫用,就會發生類似腹誹的恐怖統治。現代社會講求法治,論行不論心,還要拿出證據證明,思想則自由無罪,故誹謗罪可以成立,論心定罪的腹誹則不行。在這樣的保障下,人人都應有表達不同意見的勇氣,更要有接受批判指正的雅量,成為一個稱職的現代國民。
聖人一辭,在現今社會被用來贊譽清廉不茍取的人,頗為偏狹。雖仍是一個褒義詞,但已隱含高調離群,有點迂遠而闊於常人的負面意思。從簡體字來看最容易明白, "聖" 的簡體是"圣",而怪字是聖人的心,怪去了人心就是聖。依此來推,可以說聖人就是怪人。語云,人反常非妖即怪,所以說聖人是妖怪,與常人不同調,是其來有自。從繁體字來看,耳口王為聖,依"莊子 天下篇" ,聖人不過是 "聞聲知情,事無不通" ,其上還有天人,神人,至人,地位不算頂高。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尊崇御賜孔子為聖人後,聖字被御用。後儒又把孔子尊崇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稱為聖人。從此可發現,除孔夫子是平民外,其他都是開國君王,於是學術與政治結合。爾後希聖,學聖的人極多,但均不成功,最多學到賢 ( 直到兩千多年後,清朝又御封平民關夫子羽為武聖人)。 至唐朝韓愈詆毀佛學,但仿佛學傳衣缽心法之說,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貫稱為是儒學心法道統,聖人之學就更加尊崇,連腹誹質疑都是大逆,儒學成了學術發展的天塹障礙。(註一)
孔夫子,關夫子的聖號都是帝王所封,如此學術御用化,學派因帝王政治力量而彰顯;帝王因學術而留大名成學派始祖,遂形成兩廂黑幕互為表裡。但詭異的是,細看儒家道統聖人的君王行徑,多與儒學之三綱五常,仁義忠信有悖。例如堯是在父死子繼的制度下,奪了哥哥的天下;舜是堯的女婿,奪了丈人的天下;大禹忘親,事奉殺父(鯀)仇人舜,又奪了舜的天下,繼而逼舜拋妻,並死於千里外的九嶷山;成湯文武則是以臣叛君加黃袍;周公輔侄弒兄(管叔蔡叔),自立為王後又被侄殺,一片殺伐聲。儒家美化舜禹之繼是禪讓,卻又痛責曹丕,劉裕之相似行為,聖人之心果不為凡人理解。
更妙的是,管叔蔡叔的爸爸,哥哥,弟弟,一家子都是聖人。管蔡就因諫勸弟弟不要篡位自立,本是聖人之舉,反立遭周公討伐殺戮成鴟鴞。周成王滅商,紂王自殺,成王找到屍體後,先對屍體射了三箭,又梟其首級,掛在白旗上示眾,既不合昔日為人臣之禮,也不合常人尊死者之道。相似例子,看明末李自成殺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找到崇禎屍體後,立刻盛裝棺槨,放置於東華門,任人祭悼,並找來崇禎皇后屍體予以合葬,此舉甚合儒家尊死之禮數。試想,若不是因為陳圓圓案,使已走在半途預備降李的吳三桂,一怒為紅顏,憤而引清兵入關。李自成早就可以把"太祖高皇帝"之招牌高高掛起,未來歷史 "闖王本記"之盛德仁厚,將遠遠勝過周成王。
本文並非是想薄湯武,非周公,要把聖人鬥臭,而是提醒自己不要被聖字嚇倒。孟子說 "說大人則藐之",就是這個意思。對聖人之學也要抱持懷疑態度,對不合時宜處予以修正。孔子說 "我戰則克"。孟子就敢說 "善戰者服上刑" 。中國的學術思想,被自漢唐宋以降儒奴們,樹立的學術天花板遮掩限制了,行成死水。不必想要免掉他們已經戴了兩千多年的桂冠,但想效法孟子,愛吾師更愛真理,才可能建立獨立思想。試想,像王陽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 說,大可高舉獨創,但限於聖人之天花板,並免遭群儒非議詆毀,只好說淵自大學的格物致知。到底什麼是曾子的格物致知 (註一),只有曾子自己知道,曾子未曾說明,於是各自解說,弄得玄之又玄,滋生困擾,甚至形成學術黨爭,如宋之洛蜀黨爭,實為後學之戒鑒。
(註一): 有把格字解為分析,或格除來解。也有人堅持格只能解為正字,如有恥且格,格其非心。物,朱熹解為物由事也 。因此不誠無物絕非不誠心就沒有外物,而市說做事若沒有誠意,就等於沒有做一樣,如祭祖拜佛。
(註二)
春秋戰國時代, 學術思想百家爭鳴, 老莊棄聖絕仁義 ,法墨之批判...實大放異彩. 唯自漢武董仲舒定於一尊後, 致仁義道德狂奔越度, 成畸形而不覺. 謂" 超仁成懦, 超義成頑, 超勇成暴, 超禮成偽, 超智成狡," 24孝中如郭巨埋兒, 臥冰求鯉 ,割股療傷, 實為惡行,竟獲宣揚 ,令人大惑不解? 歷史上 趙氏孤兒 , 情有可憫, 然悖逆人性, 實為可議! 更有些"忠臣烈士" ,殺全家以示忠心, 更是暴行, 應被譴責.
【今日聖人】 已成定局之事,宜一氣呵成,不宜遷脫延宕,如核四。林聖人等為一己理念之堅持,弄得己志未酬人亦苦。他一家之遭遇我不詳,就其個人言,莫說遇到秦皇漢武朱元璋,就是漢景帝亦早已朝衣東市,偏偏遇到的是比漢文猶溫良的馬皇。命好呀,適逢盛世識書史,蠻霾氓民慕美名,得" 聖人"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