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愛豪小子 慎勿成道旁兒
俗謂 "殺人馬者道旁兒" ,意思是在一長距離騎馬比賽中, 馬在路旁觀賞人士一路加油歡呼聲中, 只能拼命加速, 毫無稍作調息的機會, 其結果是提早把馬給累死. 路旁兒的熱心鼓舞, 其目的只是想有更好地成績贏得錦標, 絕無殺馬之心, 但其無節制的熱情, 已在不知不覺中把馬往懸崖下推, 好心辦了壞事, 還不知道自己就是"幫兇"之一.
林書豪這個正港臺灣人, 移民美國第二代的華裔小子, 在美國高手如林的籃球運動界中, 既沒有超高的巨人身材, 也不具黑人普遍強勁的爆發力, 憑藉著靈活的身手與球技, 再加上旺盛的企圖心, 霎時聲名鵲起, 不僅在美國籃球界掀起一股旋風, 贏得贊譽與好奇. 在同為鄉親的國人心中, 更是一個寶, 封個"臺灣之光" ,尤嫌尚不足表達心裡地喜悅與光榮, 於是純運動愛好者, 不僅對場場球賽投入最高關注, 更在意是否先發, 最好能場場從頭打到尾才過癮, 否則就懷疑教練或其他隊友是否刻意歧視打壓而不平, 開始出謀劃策, 也關心其待遇是否有作大幅調漲; 除愛好運動還有其他動機者, 則透過各式各樣管道要求簽約, 為其產品代言, 作廣告, 用其名字球號為圖案標幟的運動衫, 紀念品更是充盈於市. 這些活動對豪小子心理, 生理與時間調配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與干擾. 這種緊迫釘人的壓力, 不論正面或負面, 就運動比賽而言, 恐弊多於利, 前有棒球臺灣之光的王建民之例, 應可一並留意.
做任何事要有好成績, 好表現, 專心與否是關鍵因素. 但要專心必先要求其放心. 所謂放心就是平和的心, 沒有過多輸贏, 面子與人情等壓力. 有壓力的心理是急切的, 是躁動的, 唯恐表現不佳, 致失誤, 失常連連, 更容易因而造成運動傷害, 如此一時表現欠佳也就算了, 若因而影響其運動生涯就得不償失了. 王建民頻頻的肌肉拉傷, 膝蓋扭傷, 是否與太多上述熱情關心壓力有關, 或有多大的影響只有他本人最清楚. 但造成分心, 致無法放心, 專心則是必然. 若同意上述推論, 我們就要自我留意, 不要成了幫凶的道旁兒.
臺灣在國際體壇揚名的好手不多, 能被稱為臺灣之光的更少, 如曾雅妮, 王建民, 林書豪等. 在歡欣鼓舞之際, 請留給他們一定的空間, 同時也不吝惜給那些有潛力, 而尚未暴大名, 可能是下一個台灣之光的好手予以鼓勵, 尤其是商界, 不仿燒燒冷灶期能光芒普發亮, 強又長久.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也談美牛
在談論美牛問題前, 先回顧一段已為多數人遺忘, 政府又刻意不願提的歷史事件. 1925年三月十八日( 史稱三一八事件 ), 由國民黨與共產黨部分人士在幕後操縱, 策劃, 發動包含北大, 清華等大學學生與北京總工會人士在天安門前, 向由段其瑞執政的北洋政府, 示威請願. 要求政府"全國一致反對八國通牒,驅逐八國公使,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軍艦,電告國民軍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而 戰" . 這根本就是政府做做不到的事, 此舉與清朝末年, 義和團要求政府所做的事有何差異? 逼迫北洋政府動手鎮壓, 打死, 傷了一些學生, 並通緝逃跑的徐謙, 李大釗, 李煜瀛( 石曾), 易培基, 顧孟餘等國共兩黨的幕後分子, 形成慘案.
三一八事件是政治事件, 粗看與阻止擴大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經濟商品貿易問題不相關, 然其本質核心則相同, 都是要求政府作做不到的事. 我們不必引述艱澀繁雜國際際貿易法規, 或WTO相關協議, 與" 萊克多巴安 "殘留量等, 唸都唸不清, 更遑論瞭解涵意的化學名詞. 僅就最實際層面來談. 美牛問題不單是發生在臺灣, 其它地區不談, 僅周邊的中國大陸, 日本, 南韓等都面臨同一問題. 有的已不得不暫時屈服, 有的和我們一樣正在努力奮戰, 期能暫緩, 減量或要求其它籌碼交換. 若我們承認上述三國, 都比有我們更具抗拒美國貿易壓力的實力, 然都無法抵抗, 那麼一味地強迫政府無條件地悍拒, 先姑不論是否刻意別有用心, 至少犯了情緒化熱血式的愛國, 作了與義和團同樣的事而不自覺.
國際貿易也是國際政治的一環, 政治必然要講求妥協, 不能都憑己意" 全拿 "或" 全拒 ". 如何能使代價最小, 而獲益最大才是準則. 因此, 予, 取都要冷靜理智評估, 尋找最佳方案. 但美牛問題, 已經在維護國民身體健康的大旗下, 無人敢發表不同意見, 否則立刻被扣帽子. 民意代表在選票壓力下, 只能大力反對, 人民則在恐懼, 與政客導引下的影響, 也大力反對. 但首先要問, 已開放美牛進口的國家政府, 或我們正在奮戰, 傾向有條件開放的政府官員們, 他們是否都不愛國, 不顧人民健康, 他們考慮什麼, 居然敢作 " 民之不欲 "的決策. 美國代表拿出2007年, 民進黨執政時所簽署, 要制定殘留標準意向文件, 此又涉及國家誠信問題. 證明不論政黨, 只要是官員都面臨同樣壓力與難題, 這就是人民, 民意代表可以是熱血式反對, 不講求妥協, 而官員則必須顧及妥協, 否則所造成的問題可能影響更大. 義和團造成八國聯軍的慘痛教訓不可忘記. 妥協不能解釋是失敗, 沒骨氣, 懦弱, 更何況坦白的說, 今日美國沒有臺灣, 對其影響不大, 反之臺灣現階段要是沒有美國, 問題會有很多的事實. 但此也不就表示我們毫無抗拒力量.
首先, 先去瞭解美國本土人民吃得牛肉是否和我們同一標準. 若不同, 當然可據理力爭, 若相同, 就不必太過緊張. 美國規定的食品安全衛生標準, 比我們的標準高得多. 美國人比我們更怕死. 美國人不食用部分, 我們就禁止. 再則, 農牧產品可替換性極高, 沒牛肉, 還有雞, 鴨, 羊, 豬, 魚肉類可替換, 非要牛肉, 也還有澳洲, 紐西蘭等國牛肉可替換. 另透過民間組織, 發起不食美牛運動, 只要沒有消費, 自然沒有進口. 反倒是對進口商, 先施以道德勸說, 後繼之以嚴檢, 對違規者重罰. 如此, 進口開放與否的影響性自然降低. 情緒性要求政府不能開放, 只能使問題複雜化, 自缚手腳, 落人口實. 據統計, 美牛進口額一年不過區區二億美元, 為此, 美國不是已威脅性地表明, 美牛問題阻礙了臺美自由貿易( TIFA )談判的進展. 我們對美國其他有所求的問題先不談, 僅( TIFA )一項所造成的損失, 就不是我們能承受. 想想已 開始生效的美韓自由貿易, 對我們的衝擊就明白了.
情緒性愛國有偉大悲壯的一面, 在那種氛圍下, 做出的決定爽則爽矣, 繼之而來的必定是焚琴煮鶴般地懊惱與後悔. 更嚴重地是, 阻擋了冷靜理性的思考, 與他項方案選擇地空間. 民國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發生的 " 劉自然雷諾事件 ", 此時又適逢國軍換裝關鍵時期, 極依賴美援. 駐臺美軍雷諾槍殺劉自然, 事關人命, 美國自行審判竟以無罪開釋, 並匆促送其登機離臺. 劉自然家屬及民眾群情激憤, 包圍使館, 中美關係頓時緊繃, 此時若不能本" 打脫牙, 和血吞 " 而逞一時之快, 謂 " 是可忍, 孰不可忍 " 不僅玉石俱焚, 一家哭變一路哭, 臺澎金馬歷史可能改寫. 在此呼籲政府, 對民意要充分溝通, 對談判原則底線要堅守, 對替代方案周詳準備, 選擇適當時間做明智的宣佈, 不能讓問題久懸, 被沒有底價地民意與反對黨綁架, 成為不定時炸彈, 期能把衝擊降至最低.
後記:美牛案已於2012 8月份,立法院加開院會通過。表決前,民進黨一改其先前激烈抗爭,霸佔主席臺,妨礙議事進行之態度,以棄權應之。態度之改變證明,前段之反對純係策略運用,旨在醜化執政黨以謀取政治利益。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道德的極端是殘酷地
孝道為傳統美德之一 歷朝歷代均極為重視. 漢朝時的舉孝廉, 就是以孝作為評審能否出仕作官的標準, 此一舉措, 在崇尚以道德治國時代, 原本立意可能甚佳, 但也在不經意中給孝行蒙上一層功利色彩, 被有心人士刻意鑽迎. 東漢時, 趙萱守喪, 在墓道旁草寮一住二十年, 遠遠超過禮俗要求的三年( 實際二十七個月 ). 一時傳為佳話, 紛紛要求地方官荐舉趙萱為孝廉. 太守乃專訪趙萱, 瞭解實況後大吃一驚, 墓道二十年其間居然生了五個孩子, 守孝期間仍夫婦同房是大忌, 視為偽孝, 因此被治罪. 趙萱此種欲借孝名求舉孝廉, 當官之道德秀並非唯一特例. 還有一家兄弟三人都想當官, 乃決定分家產, 老大幾乎全拿, 兩個弟弟只象徵性地分得一點. 鄰室鄉親均怪責作兄長的太貪, 兩個弟弟則說 "大哥嘛! 長兄如父, 我們應該要做到孝悌." 弟弟二人遂因此得美名, 獲得推荐作官. 後三人又重新均分家產, 眾人不解, 長兄說 "當時為了兩個弟弟能早得美名, 有出仕的機會, 自己不惜先得貪婪惡名." 此種也是虛偽作秀. 難怪當時民謠就說" 舉孝廉 ,父別居 ; 舉秀才 不識書. " 更有割股入藥, 燃指代親痛等逾越人情之情事發生, 以立異博名. 到曹操時才改為 "唯才是舉 ",當然此一" 論才不論德"的標準, 又有很多其他問題. 蘇軾就曾諷刺的說 "德行在於修身, 若用以設科立名以取之, 是教天下相率而為偽也. "一語中的. 然把德行趨於極端者, 還有更甚於上述例子的.
二十四孝的故事中, 有好幾個就是把道德趨於極端, 變得極為殘忍. 如臥冰求鯉, 鹿乳奉親, 嚐糞憂心, 都是很容易受傷, 且有自殘之傾向的行為, 不僅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可損傷之孝道相背, 且父母若知, 亦一定不欲見此種反貽親憂的行為. 最殘忍不合人性的是 "郭巨埋兒 ". 糧食不夠, 不足以奉養父母, 解決之道, 居然是把孩子殺掉以節省食物奉父母. 理由是, 孩子可以再生, 父母往生就沒有了. 郭巨的行為與殺人何異? 何況還是親子! 簡直匪夷所思! 祖父母不見孫兒, 知道原因後, 還吃得下嗎?" 元朝郭居敬在編此書時, 選入此篇理由為何, 頗為費解. 是傳統忠孝思想壓倒一切, 還是傳統中華文化缺乏人權觀念所致 ? 在日本, 早年也有因糧食資源不足, 必須減少消費者之事, 他們的作法是讓上了年紀的祖父母輩, 或自己或由子女默不作聲地背腹上山, 任其餓死. 此舉與郭巨埋兒同樣殘忍, 兩者事因相似, 解決方法亦相同" 殺弱者", 同樣不可取.
從郭巨埋兒和日本的例子中, 可以發現兩個民族對此相似的難題, 所選擇對象的差異. 亦反應出民族性的不同. 一般來說, 若遇到具有危險性的災難處理, 一定是先遣離老弱婦孺, 留下身強有力的壯年人來處理, 在講求尊老的我國更是如此. 理由是青壯人士承受力較強. 但我們看到, 日本在處理311核電廠洩露事故時, 率先投入的是幾十位50多歲將退或已退休人員, 沒有強迫, 都是自願的不顧核幅射危險, 身先士卒, 而非青壯年人士. 社會也沒有因此而對青壯年有所責備. 似乎默許認為本就該這樣做. 其原因可能是日本空間有限, 資源少又多天災, 隨時要注意保存較年輕的火種 , 勉強可用殘酷的理性來解釋. 但即使到必須要以殘酷的理性來處理事情時, 也一定是要在自願且有尊嚴地方式, 使其自然凋萎. 任何人都無權要求他人, 或強制弱勢者, 成為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活祭品. 否則就是劊子手.
道德是個人修身之用, 而非挑剔責人的工具, 當用以治事時就有其局限性. 當政者用道德治國, 就會有舉孝廉類似的偽態弊病, 有人居墓道, 就有人敢割股, 燃指而趨於極端. ( 今日, 每年舉辦的" 孝行獎 " 頒獎, 就有類似 "舉孝廉 "的意味, 只是獎項偏重獎狀獎牌名譽方面, 而非封官或是巨額獎金. 若奨項大到足以使人心動, 偽態的弊端亦必將叢生 ). 宋朝理學在道德方面就有此傾向, 才會有" 餓死事小, 失節事大" 之可怕要求. 此時道德已變成責人的鞭子, 形成禮教吃人之慘狀, 致有反面走向, 欲貶斥揚棄道德之另一極端. 人類社會若沒有了道德, 深藏在潛意識裏的卑劣性, 就會毫無制約的散發出來, 造成弱肉強食的動物社會, 自然亦不是我們所樂見. 這是我們在宣揚道德, 從事道德教育時應牢記警惕的.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可以失敗, 絕不能失格
漢景帝時, 晁錯力倡削籓政策, 修改法令, 削諸侯地, 減其枝郡, 奪其權. 使各諸侯宗世, 外戚, 皆甚為痛恨晁錯. 晁錯的父親聽聞此事, 特從家鄉趕來對兒子說, " 皇帝剛即位, 就建議皇帝對諸侯削地奪權, 這是疏人骨肉之事, 輿論風評很不好, 都怨恨之. 為什麼要這麼做 ?" 錯說 "要不這麼做, 則天子不尊, 國家社稷就不安定." 晁父說 "如此, 劉氏天下固然是安了, 那我晁家呢?" 回去晁父就自殺了, 晁錯志不變, 十餘天後, 吳楚七國以誅晁錯為名反, 景帝下令罪斬晁錯於東市. 宋朝, 王安石得君 (宋神宗) 行道, 拜相變法, 強調" 變風俗, 立法度 ", 其所面對的不只是政治經濟的軟弱凋敝, 更是朝廷上下迂腐觀念的人為阻礙, 和大宋百餘年來積累之因循茍且. 以一人之力抗天下守舊群僚, 王安石弟王安國, 看天下洶洶不樂新法, 力勸長兄停止新法, 兄不從. 王安國說 "吾家滅門矣". 後王安石就教於化成老和尚, 化成說 "相公在此最得意時最好勇退, 退不退決定權在自己手上, 不在皇帝." 王安石飽讀書史, 前賢悲慘下場歷歷在目, 乃大悟, 選擇辭退宰相, 問舍求田. 南宋文天祥, 以孤臣孽子之心力抗元朝, 鞠躬盡瘁被俘的 "義盡 "後, 只求 "仁至 ". 在囚三年, 元世祖忽必烈惜才, 百般勸降, 虛宰相高位以待, 改變命運只在轉念之間. 但文天祥說 "我決不變也, 只欲得五事, 剮, 斬, 鋸, 烹, 投大水. 惟不自殺爾". 文天祥必借忽必烈之刀以殉道得仁. 自身給自作的 "正氣歌 "作了最好的詮釋. 上三例, 晁錯為堅持自己的理念, 成為帝王棄車保帥地代罪羊而不悔; 王安石為堅持自己理念, 在吾願行, 吾道畢, 已庶己無愧心情下, 選擇激流勇退, 以免累國累身, 與國與己豈不兩便. 步范蠡後塵, 實屬明智; 文天詳則吾道一以貫之, 求仁得仁, 抗拒誘惑, 可以不死而死, 幾人能夠! 殉道地比誰都從容, 都瀟洒, 為"典型在夙昔, 古道照顏色" 再添典範.
另有一群人, 一生從事或為良禽擇木, 或為識時務, 或為一己當時之情緒所控, 不停地變換身影面具. 唐朝魏徵, 歷史上之名臣, 在投李世民麾下前, 輾轉於李密, 王世聰, 竇建德軍中, 每日為稻梁愁, 後投李建成, 揮刀助建成與李世民爭帝位, 失敗被俘. 世民惜才, 對魏徵說" 齊桓公不記管仲射鉤之恨, 致君臣相濟. 我不敢妄比齊桓, 然魏公卻當效管仲. "李世民得魏徵之助, 乃有貞觀之治成一代聖君; 魏徵有李世民始能得君行道, 一展長才成賢臣, 載入史冊相得益彰. 為良禽擇木之佳例. 五代時的馮道, 歷事唐, 晉, 漢, 周四姓十三君. 在帝王時代, 忠君為臣僚之大是大非, 然馮道秉民為貴之思想, 總能以一言之善說服君王, 得相位, 保一方人民之身家性命, 免改朝換代之生靈塗炭. 此為眾生之識時務, 利人利己, 雖仍有人譏其失節, 馮道獨喜, 自號為長樂老. 史冊亦鮮有惡評. 宋朝原推行王安石新法的積極參與者蔡京, 頗得王安石賞識. 後王安石辭相, 新黨失勢, 司馬光舊黨當政, 蔡京馬上見風使舵, 五天之內盡廢新法. 司馬光大為贊服. 宋哲宗繼位後, 又傾向新法, 蔡京馬上又把舊法廢掉, 十年之間翻手雲雨, 此種全以私利為目的的識時務, 毫無政治操守可言, 縱或有才 ( 四立為相 )寫得一手好字 ,(註一 )然史評甚惡. 吳三桂徘徊歧路 ,一度降李自成 , 後又一怒為紅顏, 背李投清引清兵入關, 後又反清稱帝, 僅為歷史添花絮, 笑名. 民國時期, 軍閥馮玉祥一生反復無常, 本屬皖系, 後投奔直系. 第二次直奉戰爭時, 又發動政變再回歸皖系. 後又投國民黨, 中原大戰時馮搖擺於蔣介石, 閻錫山之間. 後又任國民黨副委員長, 最後投共加入共產黨. 其在國民黨歷史筆下評論不高, 在共產黨歷史教科書被譽為愛國將領, 差別甚大. 此固為意識形態所致, 就政治操守言與蔡京何異! 馮玉祥部屬軍長吳化文, 先投蔣介石, 再投汪精衛, 最後投解放軍, 吳召集部隊說" 咱們過去就像妓女, 生張熟魏, 今從良了, 以後再不能偷人了 !" 副軍長楊友柏拍案大聲說 "跟了你半輩子, 你卻說我們是妓女." 拂袖而去. 吳化文就更等而下之, 只能供噴飯.
能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與理念, 且能終身力行, 並為之殉道的人是可敬的. 姑不論其思想理念是否偉大, 境界是否夠崇高, 這種精神本就萬古長存! 沒有自己中心思想與理念的人, 其一生行事則有僥倖, 因人成事的風險. 試想, 李世民若是個記魏徵揮刀之恨的君王, 立斬魏徵, 李世民是否依然能開貞觀盛世無可得之, 但魏徵肯定寂寞世而名不稱. 魏徵幸逢賢君, 後半生事功的光芒, 使其前期的輾轉無礙. 蔡京大奸似忠, 他抓住所有帝王上司, 不分愚智賢不肖, 莫不欲求忠臣為其所用之弱點, 投其所好, 且忠與不忠之辨別, 又全操於帝王將相個人手中. 誰敢冒死進言, 只要 "主子 "滿意, 就能得逞. 馮玉祥等則挾 "武力 "之本錢, 投機於各 "諸侯王"之間, 風險系數極高, 能全身而退已屬萬倖. 對蔡京, 馮玉祥等, 已無意再對其人生是成功或是失敗作評定, 但 "失格" 則是肯定的.
是非標準, 道德要求, 從來是隨時代, 隨地區, 隨不同文化制度而浮動不一. 例如, 封建時代忠君思想的大是大非, 今日覺得未免可笑. 母系社會與過去遊牧民族的婚姻, 與倫理貞操觀念, 在今日看來簡直是淫蕩, 亂倫, 截然不同. 若以今論古, 自不公允. 但在這浮動中存在一個不變的標準, 就是 "格 ". 用通俗話說就是良心, 就是節操, 不欺暗室, 就是三尺有 "神明 ", 亦即自律地最後防綫, 有所為, 有所不為, 人生可以失敗, 但絕不能失格.
註一: 北宋四大書法家 蘇東坡 黃山谷 米芾 蔡京 , 但世人因痛恨蔡京為大奸臣, 遂以蔡襄代之, 可見蔡京的書法一定極好, 蔡襄則因此而得大名.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天命之事,努力了最壞的結果是零(說蕭皇后)
中國帝位之傳繼, 向以嫡長子制為正宗, 偶有兄終弟及 ,多是皇帝無子, 或外力干預才會發生. 如宋朝 "金櫃之盟 " 的趙匡胤, 在母親一句國賴長君訓示下, 傳位給弟弟趙光義, 義死後再傳位給胤之嫡長子. 事實的發展是, 傳弟是真, 傳姪則假, 不可能. 光義要傳位給另一弟趙廷美, 宰相趙普說" 一錯, 豈能再錯." 秦始皇贏政能登上帝位, 可說是一系列半由天意之偶然因素, 與半由人事刻意作為下之結果, 秦昭襄王贏稷(贏政之曾祖父 )就不是嫡長子, 其兄長秦武王, 一次意外舉鼎, 用力過猛致岔氣絕脈而死. 適時稷正在燕國為質, 外得燕趙之聲援, 內有舅舅魏冉之保駕協助, 才得繼位, 一坐56年. 秦孝文王( 安國君贏柱 )亦非嫡長子, 柱能登帝位拜父王的長壽, 長兄(秦悼太子 )之早亡. 庄襄王子楚( 異人) 也不是嫡長子, 他能登帝位系因嫡母皇后 (華陽夫人 )無子, 和巨商呂不韋的賄助, 前為天意, 後為人事運作, 方使贏政能順利繼位登極, 成為千古一帝. 綜其流年 (運 )亦非順遂. 身分不明, 年少流離, 仲父, 假父在上,(註一 ) 登位後, 張良椎, 荊軻刺, 死後, 先被秘不發喪, 致屍腐臭, 入土後, 黃巢掘, 項羽燒, 可為厄運連年. 但顯然厄運無法衝擊命之注定.
西晉司馬炎統一三國, 百事愜意, 唯白癡太子司馬衷 ( 晉惠帝 ), 為其心中之痛. 好在司馬衷娶親前已有太子孫司馬遹, 聰穎, 不類其父, 尚祈帝位能長保不落異姓. 不料, 由皇后楊氏一手操辦娶太子妃一事, 娶進悍婦賈南風. 惠帝登位後, 賈氏以皇后之身分操縱惠帝, 矯召弄權, 殺太后楊氏外戚與太子遹, 引宗室趙王司馬倫起兵清君側, 殺皇后賈氏一黨. 后位出缺, 倫又給惠帝另娶羊獻容為皇后, 司馬宗室的人只要一進入皇權核心, 沒有不起心動念想廢帝自立的. 致引發為期六年, 司馬家族相互攻伐夷族的八王之亂, 帝后五度廢而又復立. 最後一次惠帝被毒死, 司馬熾登位, 羊獻容沒有被廢, 反被尊為" 惠皇后." 後來劉曜滅西晉, 成立史稱的前趙王朝, 再娶羊獻容, 變身為前趙皇后. 後世有詩云" 太無奈, 五廢五立似飄萍; 真幸運, 兩朝皇后天眷顧."據說, 劉曜有次問羊獻容" 我比起司馬家那傻蛋如何?" 羊從容對日" 那怎麼能比! 陛下是開國聖主, 他是亡國懦夫. 自從跟了你, 我才知道什麼是大丈夫." 極逢迎之能事. 綜看起來, 羊獻容的流年也不太好, 廢立之際, 必然擔驚受怕, 但終能化險為夷. 若問羊獻容的命是什麼星座? 只能答以"皇后座"才相符.( 註二 )
諺云, 命好不怕運來磨, 此語有命中注定之意. 從上兩例似可說明, 命決定一切, 後天的運, 只是短暫波瀾花絮, 無實質影響, 努力亦無用. 又說一命, 二運, 三風水, 四讀書, 五積陰德, 又似乎有命即使欠佳, 亦可藉後天的努力, 做一定程度地改善. 命不是鐵板一塊. 關鍵的是, 誰能知道自己的命是什麼? 命理術士的話有幾分可信? 唐朝星相家袁天罡曾為兒童時的武則天看相, 對其父說此小兒龍額鳳頸, 乃伏羲之相, 當為天下主." 太宗李世民一日偶爾在宮中, 發現一本" 秘記"云" 唐三代後, 女主武氏滅唐." 致太宗欲盡殺所有武姓宮女. 太史令李淳風諫阻說 " 此天命也, 人難挽亡, 殺之無用. 不如善待之. 期其年長, 易生善念, 對李唐之禍害或可較輕緩. 若殺了她, 她會轉世再來, 壯年恐為害更大." 李世民聽信李淳風之言, 沒殺武氏. 後來武則天果然為禍李唐, 幾乎滅唐. 試想, 若李世民當時立斬武則天, 未來是否真會有武則天轉世之" 張則天, 李則天" 出來亂唐, 永遠無法證明. 但至少" 武氏之禍" 即使為真也會延後. 世民善念, 未盡殺武姓宮女, 可謂積陰德, 然大唐之命運是否有一定程度地改善, 也無法證明. 但是可以這麼說, 天命之事, 努力了, 最壞的結果是零; 不努力, 最好的結果是零, 故不論天命如何, 還是要盡人事. 儒家孔子, 要我們今世努力; 佛教釋氏, 要我們為來世作準備, 都是同一道理.
有一些人生閱歷後, 應該都會有, 努力與結果未必都成正比的經驗. 北宋呂蒙的"破窯賦 " 道盡天命之順遂與坎坷, 可用作此文結論.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 行不如蛇; 家雞翼大, 飛不若鳥. 馬有千里之程, 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 非運不能騰達. 文章蓋世, 孔子尚困陳邦; 武略超群, 太公垂釣谓水. 盜蹠年長, 不是善良之輩; 顏回命短, 非兇惡之徒. 堯舜至聖, 卻生不肖之子; 瞽叟呆頑, 卻生大聖之兒. 張良原是布衣, 蕭何稱謂縣吏, 晏子身無五尺封齊相; 孔明臥居草蘆作蜀軍師. 韓信無缚雞之力能封大將; 馮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無封, 李廣有射虎之威終身不侯. 楚王雖勇, 難免烏江之刎; 漢王雖弱, 卻有河山萬里. 漢赋經綸白髮不第, 才疏學淺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後貧, 有先貧而後富. 蛟龍未遇, 潛身魚蝦之間; 君子失時, 拱手於小人之下. 天不得時, 日月無光; 地不得時, 草木不長; 水不得時, 風浪不平; 人不得時, 利運不通. 昔時也, 余在洛陽,日投僧院, 夜宿寒窯. 上人憎, 下人厭, 皆言余之賤也. 是時非吾賤也, 乃時也, 運也, 命也! 俟余及第登科, 官至極品位列三公, 有撻伐百僚之仗, 有斬嗇吝之劍, 出則壯士執鞭, 入則家人捧秧, 思衣則綾羅錦鍛, 思食則山珍海味. 上人寵, 下人擁, 人皆仰慕言余之貴也! 今時非吾貴也, 乃時也, 運也, 命也, 蓋人生在世,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此乃天地循環, 終而復始之則也.
註一:趙姬原呂布韋妾, 異人(子楚 )見之, 索求. 呂初怒, 後允之. 適時趙姬已有孕, 然孕期較長, 致生子贏政, 其父究竟是誰已無可辨. 異人死, 十三歲贏政繼位, 稱呂為仲父, 代行國政. 趙姬(太后)淫慾甚, 呂乃荐大陰人嫪毐, 假閹宦之名入后宮淫樂, 並生同母弟二人, 嫪毐自稱假父
註二:隋煬帝的蕭皇后,這個連具體名字也沒有的女人,豔而不俗,大約是個人見人愛的女人,前後經歷了五位帝王,她在四十八歲時,三十三歲的唐太宗李世民仍然十分喜愛收她為愛姬(昭容)。她可能是命犯桃花劫,先後為隋煬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及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
歷史上風流一時、迷君傾國的紅顏女子不計其數,然而能像蕭皇后那樣數經改朝換代,總伴君王之側的女人卻是寥寥無幾。她自13歲做了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隋煬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歷盡千般滄桑,盡展萬種風流,道不盡的艱辛,說不完的榮耀。
蕭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兒,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時出生于後樑國都江陵。當時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綱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後得出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蕭氏剛滿九歲入隋宮,在宮中讀書、作文、繪畫、彈箏、唱歌、跳舞等。在開皇13年,隋文帝與獨孤皇后商議決定,為其兒子楊廣和蕭氏女完成了婚事。楊廣這年是25歲,新娘才剛滿13歲。以現在的習慣看來13歲的新娘實在太小了,但在古代,十三四歲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楊廣得到如花似玉的蕭氏女,千般愛憐,萬般情懷,也抱著無窮的希望,因為替他們合婚的人袁天綱曾經私下向楊廣透露說:“蕭女命中註定要入主中宮,母儀天下。”楊廣想,蕭氏女既然要母儀天下,那麼他這個做丈夫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了嗎 ?楊廣是個野心勃勃的人,雖然他此時不是太子,但他仍然覺得希望就在前方。隋煬帝還下詔廣征天下美女,更選三千童貞女子輪番入閣值夜,隋煬帝任意寢宿,真可謂是日日做新郎,夜夜入洞房,把一切軍國大事全忘了。蕭皇后對此實在是看不過去了,就作了一篇《述志賦》,婉轉地勸規皇夫有所節制,注意身體,用心國政,然而一點效果也沒有。蕭皇后後來也明智了,順著他,因為位極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正因為蕭皇后的忍讓,所以隋煬帝對她一直還十分禮敬,自己享樂也不忘了蕭皇后。
隋煬帝風流萬種,蕭皇后卻寂寞度日。這時蕭皇后方才30來歲,雖然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她的心卻空蕩蕩的,非常壓抑。不久,海山殿的護衛校尉宇文化及年輕英俊、魁梧的身影深深映入了她的眼簾,也逐漸激蕩她孤寂的心底,於是她無所顧忌,不時對他遞送秋波,施以恩愛。宇文化及其實也早就被這位美麗而孤獨的皇后迷住了,但礙于她高貴的身份,不敢輕舉妄動。一個風狂雨驟的夜晚,宮女們都已歇息,因心情煩躁而不能入眠的蕭皇后起身踱步來到大廳,正好遇上值夜的宇文化及,四目相撞,如乾柴遇到烈火,兩人心通曲款,自此後便常常幽會。好景不長,天下大亂。太原留守李淵舉兵攻下長安,宇文化及與其兄長宇文智及在揚州起兵造反,率兵進入離宮,隋煬帝在寢殿被縊殺,那年他剛滿50歲,這就是昏庸無道之君的悲慘下場。這時宇文化及已經升為右屯衛將軍了,好幾年不曾單獨與蕭皇后相處相歡,他迫不及待地想與蕭皇后重續舊好。但是,蕭皇后萬萬沒有想到,也不會想到,領兵作亂、殺死皇夫的是自己昔日的情人。她責備宇文化及恩將仇報,憤怒地要求他為隋煬帝按天子之制舉行葬禮。宇文化及滿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當之後,蕭皇后無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在中原一帶起兵的竇建德,勢力快速增長,其兵馬長驅直入,節節勝利,直逼江都。宇文化及抵擋不住,連連敗退,最後帶著蕭皇后退守魏縣,急忙自立為許帝,蕭皇后被封為淑妃。但很快,魏縣又被攻破,他們倉皇退往聊城,竇建德率軍緊追,最後攻下聊城,殺死了宇文化及。竇建德俘獲了蕭皇后。蕭皇后的美豔姿容和高貴氣質以及溫柔情懷立即把取得暫時勝利的竇建德迷住了,竇建德立即收她為妾,縱情於聲色之娛,把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幾乎忘到了九霄雲外。竇建德的原配妻子曹氏醋意頗重又十分厲害,常常給他們一些難堪。在他們兩人沉浸於溫柔鄉中時常常不期而至,攪亂竇建德和蕭皇后的好事,但竇建德毫無辦法。這時北方突厥人的勢力迅猛地發展起來,大有直取中原的勢頭。原來遠嫁給突厥可汗和親的隋煬帝的妹妹、蕭皇后的小姑義成公主,聽到李淵已在長安稱帝,又打聽到蕭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來到樂壽迎接蕭皇后。竇建德不敢與突厥人正面對抗,只好乖乖地把蕭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給來使。
戰亂使蕭皇后日夜不甯,她的丈夫及情人相繼被殺使她膽戰心驚,夜夜做噩夢,更時常被噩夢驚醒。她心灰意懶,幾乎沒有活下去的意念了。當小姑來接她時,她願意遠走高飛,飛到大漠,離開這令她傷心的地方,更希望在完全不同的環境裡,開始自己新的生活。於是,她隨突厥使者離開中原,走向野蠻之地。突厥可汗見到了蕭皇后,渾身酥了。他頓感天下之美都集於此女一身,勾起他的無限欲望。當天夜裡,蒙古包中春情洋溢,無可奈何中,蕭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變成了番王的愛妃。到了這種地步,生命已經不屬於她了,命運已經不能由她自己掌握,那也就只有聽天由命吧 !反正當初有人(袁天綱)就預言她命帶桃花,在劫難逃。後來,老番王死了,由頡利可汗繼位。按突厥人的風俗,老番王的妻妾——義成公主與蕭皇后姑嫂兩人又被新任番王接納,成為他的妻妾。雖說蕭皇后比義成公主年長,但由於她有一股中原人的新鮮汁味,還有那綽約迷人的風韻,頡利可汗更鍾情于她。
10年後,也就是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派大將李靖打敗突厥,帶回了蕭皇后。這時蕭皇后已是48歲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33歲。蕭皇后入朝時,李世民見她沒有一絲老態,雲髻高聳,霧鬢低垂,腰似楊柳,臉似牡丹,美眸流盼,儀態萬千,依然吊人口味、誘人心弦,令李世民一見傾心。才華蓋世、一世英明的李世民望著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了一分成熟、多了一分大方、多了一分深沉、鮮果般誘人的蕭皇后,不禁為之心旌搖曳 ;蕭氏飽經離亂而孕育出來的楚楚可憐的情態,更加令李世民愛憐。李世民在蕭皇后身上體會到成熟女人的一種風韻、一種魅力、一種激情、一種實實在在的浪漫,更感受到一種類似姐姐與小母親般的溫馨,這使他為繁重國事所累的心得到撫慰。他顧不得年齡的懸殊,更不在乎外人的說三道四,就這樣,唐太宗封蕭皇后為昭容,蕭皇后又成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愛姬。
李世民畢竟是一代明君,他為了避免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勤政廉潔,勵精圖治,日子過得十分節儉。但是蕭皇后來到宮中時,他還是破格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來歡迎她,以表達對她的重視和愛意。唐太宗以為這種場面已夠豪華了,因此問身旁的蕭昭容:卿以為眼前場面與隋宮相比如何? 其實,眼下這點排場距離隋宮的豪奢情形差得遠了!對此,蕭昭容只是平靜地說道:“陛下乃開基立業的君王,何必要與亡國之君相比呢!”這一句話,說得唐太宗萬分驚訝。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話中的含義,他不僅被她的容貌所深深吸引,也深為她的明曉事理和言語得體而折服,對她愈加敬重和疼愛了。蕭皇后在唐宮中度過了18年平靜的歲月。 .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必也狂狷
杜審言, 杜甫的祖父, 新唐書杜審言傳謂, 恃才高, 以傲世見疾. 杜審言常說 " 吾文章, 當得屈 (原) 宋 (玉)作衙官; 吾筆, 當得王羲之北面 (王當學生). 臨死前, 還不忘說一串大話, " 甚為造化小兒當苦, 尚何言? 然吾在, 久壓公等, 今且死, 固大慰, 但恨不見替人." (我在使你們出不了頭, 今天要死了, 可鬆口氣, 只恨還沒看到可替補我的人). 以寫新唯識論(註一)傳世著名的學者熊十力,自幼就有狂言, "舉頭天外望, 無我這般人." 著作署名 "黃岡熊十力造論" 引起佛學界大嘩. 因為在印度, 論只有被尊為菩薩大德尊者的, 才能用此種說法署名. 另聲稱, "當今之世, 講晚周諸子, 只有我熊某人能講, 其他都是混扯." 熊十力對自己一生, 意興豪放地自辯說 "人講我孤冷, 吾以為, 不孤冷到極度, 不堪與世和諧. 凡有志於根本學術者, 當有孤往之精神." 大陸變色前, 蔣介石派熊的學生徐復觀, 三次攜巨金助熊設立哲學研究所, 被熊拒斥說 "我怎能用他的錢! 當局如為國家培元氣, 最好任我自安其素." 1968年5月23日熊逝於文化大革命地濁流中, 死前口裡直唸道" 中國文化死了" "中國文化死了" 享年84歲.
還有一個可比肩的人, 蔣介石尊他為國寶, 他罵蔣為軍閥. 蔣打他, 他踢蔣. 他說, 全中國懂莊子的只有一個半, 莊子和他. 西南聯大只有三個教授, 陳寅恪, 馮友蘭, 他自己和唐蘭各半個. 他就是恃才傲物, 狷介無比的劉文典. 當世的李敖自詡, 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 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 是李敖, 李敖, 李敖. 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 心裡都為我供了牌位. 又說, 我不是聖人, 但聖人今日作我, 不過如此. 他終生站在當權者之敵對面, 爭人權, 為此, 兩次坐牢. 又稱, 我生平有兩大憾事, 一是, 我無法找到像李敖這樣精彩的人, 做我的朋友. 二是, 我無法坐在臺下聽李敖精彩地演講. 人稱李大師而不名, 夠大器的吧!
根據辭海地解釋, 狂, 是有進取心的人; 狷, 是有所不為的人. 論語子路篇" 不得中行而與之, 必也狂狷夫". 從上可知, 狂狷是個好詞, 讀書明理, 教誨我們的不就是要做這樣的人嗎? 可是在今日, 狂狷二字意義被曲解, 一聞狂狷就側目, 譏為狂妄怪異自大而避之. 從上述四人片斷言行, 可綜節出數點:
一. 他們都具有極深厚之學養, 為人所共識.
二. 他們都不媚當道, 也不懼怕當權者, 敢為喉舌, 既便因此有牢獄之災亦不悔.
三. 他們都孤介, 取莊子 " 獨與天地之精神往來 " 地真意.
四. 他們的言論行事是孤寂地, 常不太為當世人所喜, 甚致排斥.
狂狷之士的" 狂 ", 背後有學識作後盾, 不是浮囂淺薄, 粗魯無禮的 " 猖狂 ". 他們的 "狷 ", 建立在有獨立謀生之本事, 沒有老闆, 不仰人鼻息, 故能有所不為. 惟能如此, 方可養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自尊並洋溢自信的神采, 不屈己見, 亦不媚俗和稀泥. 活得自在輕鬆, 真正的人生貴適意他們做到了.
歷史的進展, 社會的演化, 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而是以血淚汗水作鋪墊. 我們不鼓勵伯夷叔齊的憤隱, 致餓死首陽山. 亦不贊成許由洗耳之矯情遁世, ( 註二 ) 而是胡適先生所倡," 爭你自己的自由, 就是爭國家的自由; 爭你自己的權利, 就是爭國家的權利. 因為自由平等的國家, 不是一群" 奴才 "能建造的起來 ". 要做一個敢於爭的人, 百年來, 從帝王專制的瓦解, 民主人權桎梏之解除, 不都是敢於打破傳統之不公, 挑戰權威之不義的狂狷熱血志士爭取來的嗎 ?! 現社會制度仍未完善, 法律規章尚不健全, 不公不義之事層出不窮, 猶需不願作俯首帖耳奴才的狂狷人士, 口誅筆伐, 為世先鋒, 大力掃除而廓清.
社會分工日益細緻專精, 個體與群體相互依賴生存, 鮮有終身都能自謀而不必屈己者. 因此, 要人人都做 狂狷之士是強人所難, 既不可能也不切實際. 但對狂狷二字, 則應建立正確認知, 對狂狷之士的言行, 不作情緒性地排斥, 理智對待, 凡合乎公利公益的, 即使暫時不能行動歸隊, 至少精神加盟, 並自我要求不同流群俗. 我們何幸, 已不再有吏員夜半敲門之事, 若已是退休人士, 獨立自主空間較大, 請發揮餘光餘熱, 不能只蔭前人之果, 請必也狂狷地為公理正義, 敢怒敢言, 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
註一:唯識論是佛學中的生命與認知科學。是一般言唯心 唯物外的心物一體論 .
註二: 堯欲讓天下給許由, 許由遁隱. 堯又要召其為九州長, 許由不欲聞之, 洗耳於穎水濱. 適有巢父牽犢欲飲之, 見由洗耳, 問其故, 對曰, 堯欲召我為九州長, 惡聞其聲, 是故洗耳. 巢父日, 子若處於高岸深谷, 人道不通, 誰能見子. 子故浮游, 欲聞求其名譽, 污吾犢口, 牽犢上流飲之.
註三: 大凡自負甚高、自以為是的人,都會有狂態出現,李白自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狂得敢高歌譏笑孔老夫子,不但如此,他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狂得連當下皇帝唐明皇的詔旨都敢不理,以李白當時的年齡看來,應屬於年輕氣盛的少年輕狂,但是他確是有根柢的、有真才的輕狂,狂得令人無話可說。
至於年長的詩人,也有他們成熟的狂態,譬如陸游也常有狂態出現,他在〈福建到任謝表〉中自稱「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態。」因此賦詩形容自己:「兒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黃花插滿頭。」辛棄疾的詞也說:「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狂態不是人人可為的,有些人只有半瓶醋,卻搖得叮噹響,就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出言無狀,結果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三兩下就露出了馬腳,被人看穿,畫虎不成,反自取其辱。
根據辭海地解釋, 狂, 是有進取心的人; 狷, 是有所不為的人. 論語子路篇" 不得中行而與之, 必也狂狷夫". 從上可知, 狂狷是個好詞, 讀書明理, 教誨我們的不就是要做這樣的人嗎? 可是在今日, 狂狷二字意義被曲解, 一聞狂狷就側目, 譏為狂妄怪異自大而避之. 從上述四人片斷言行, 可綜節出數點:
一. 他們都具有極深厚之學養, 為人所共識.
二. 他們都不媚當道, 也不懼怕當權者, 敢為喉舌, 既便因此有牢獄之災亦不悔.
三. 他們都孤介, 取莊子 " 獨與天地之精神往來 " 地真意.
四. 他們的言論行事是孤寂地, 常不太為當世人所喜, 甚致排斥.
狂狷之士的" 狂 ", 背後有學識作後盾, 不是浮囂淺薄, 粗魯無禮的 " 猖狂 ". 他們的 "狷 ", 建立在有獨立謀生之本事, 沒有老闆, 不仰人鼻息, 故能有所不為. 惟能如此, 方可養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自尊並洋溢自信的神采, 不屈己見, 亦不媚俗和稀泥. 活得自在輕鬆, 真正的人生貴適意他們做到了.
歷史的進展, 社會的演化, 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而是以血淚汗水作鋪墊. 我們不鼓勵伯夷叔齊的憤隱, 致餓死首陽山. 亦不贊成許由洗耳之矯情遁世, ( 註二 ) 而是胡適先生所倡," 爭你自己的自由, 就是爭國家的自由; 爭你自己的權利, 就是爭國家的權利. 因為自由平等的國家, 不是一群" 奴才 "能建造的起來 ". 要做一個敢於爭的人, 百年來, 從帝王專制的瓦解, 民主人權桎梏之解除, 不都是敢於打破傳統之不公, 挑戰權威之不義的狂狷熱血志士爭取來的嗎 ?! 現社會制度仍未完善, 法律規章尚不健全, 不公不義之事層出不窮, 猶需不願作俯首帖耳奴才的狂狷人士, 口誅筆伐, 為世先鋒, 大力掃除而廓清.
社會分工日益細緻專精, 個體與群體相互依賴生存, 鮮有終身都能自謀而不必屈己者. 因此, 要人人都做 狂狷之士是強人所難, 既不可能也不切實際. 但對狂狷二字, 則應建立正確認知, 對狂狷之士的言行, 不作情緒性地排斥, 理智對待, 凡合乎公利公益的, 即使暫時不能行動歸隊, 至少精神加盟, 並自我要求不同流群俗. 我們何幸, 已不再有吏員夜半敲門之事, 若已是退休人士, 獨立自主空間較大, 請發揮餘光餘熱, 不能只蔭前人之果, 請必也狂狷地為公理正義, 敢怒敢言, 寧鳴而死, 不默而生.
註一:唯識論是佛學中的生命與認知科學。是一般言唯心 唯物外的心物一體論 .
註二: 堯欲讓天下給許由, 許由遁隱. 堯又要召其為九州長, 許由不欲聞之, 洗耳於穎水濱. 適有巢父牽犢欲飲之, 見由洗耳, 問其故, 對曰, 堯欲召我為九州長, 惡聞其聲, 是故洗耳. 巢父日, 子若處於高岸深谷, 人道不通, 誰能見子. 子故浮游, 欲聞求其名譽, 污吾犢口, 牽犢上流飲之.
註三: 大凡自負甚高、自以為是的人,都會有狂態出現,李白自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他狂得敢高歌譏笑孔老夫子,不但如此,他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狂得連當下皇帝唐明皇的詔旨都敢不理,以李白當時的年齡看來,應屬於年輕氣盛的少年輕狂,但是他確是有根柢的、有真才的輕狂,狂得令人無話可說。
至於年長的詩人,也有他們成熟的狂態,譬如陸游也常有狂態出現,他在〈福建到任謝表〉中自稱「流落有年,尚未除於狂態。」因此賦詩形容自己:「兒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黃花插滿頭。」辛棄疾的詞也說:「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狂態不是人人可為的,有些人只有半瓶醋,卻搖得叮噹響,就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出言無狀,結果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三兩下就露出了馬腳,被人看穿,畫虎不成,反自取其辱。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滿朝公卿忌賈生 大罵哉 ( 說戴笠 )
抗戰初期, 戴笠本職不過軍統局副局長, 兼職較高的亦只是財政部緝私署署長. 但在國民黨集團中, 上至皇親國戚, 下至戰區長官, 省主席等地方大員, 無不對戴笠心存警戒, 禮讓三分. 1941年四月, 駐英大使郭泰祺內調任外交部長, 戴笠因工作關係需要, 決定與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嵐生聯名, 請郭吃飯. 郭久任外舘, 對國內政壇略有隔膜, 對戴笠其人亦頗陌生, 看了王, 戴的請柬, 連電話也懶得親自打, 只交待秘書說 "王嵐生和一個姓戴的請我吃飯, 他是重慶的警察局長吧. 請你打個電話謝謝他, 心領了." 秘書一看請柬是戴笠具名, 立即提醒郭說 " 戴笠不是警察局長, 他相當於德國的希姆萊." (註一 ) 郭泰祺一聽, 立刻說 " 那麼, 我還是去吧!" 西漢書生賈宜的削封建政策,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 深獲文帝之心, 致各諸侯國君與皇親宗室皆恐之, 對賈宜甚為忌恨. 賈宜不過一書生, 所提政策恰擊中各諸侯王國之軟肋, 又獲皇帝採信. 戴笠不過是一少將, 然其所掌控如八爪魚之調查機構, 與無所不在之調查人員, 致沒有不恐懼其何時公布所握之黑資料. 兩種" 威慑力 "雖有性質的差異, 卻有相同地效果.( 清朝康熙晚年,仁伯安官位不過吏部主事,卻用職務之便,十年工夫為300餘位重要官職人員編撰了一份" 百官行述 ",人人驚悚不安。)
李敖在其著書與演講中多次提到, 他曾指責前國語日報社長洪炎秋, 洪先生緘默. 乃有朋友為洪抱不平, 反嗆李敖. 洪炎秋聞聲立刻阻止, 並說你怎麼能代我回罵李敖? 原本可能只罵我一次就了, 這下好了, 不知道他會罵幾天, 罵多少次! 不是幫倒忙嗎!? 三年前邱毅曾公開對記者嗆一位民進黨女立委說" 她也算是美女嗎?" 立刻挨告. 邱毅在國內有揭弊大王之雅號, 知名度甚高, 然同樣是" 罵 "對方處理的態度大不同, 其理安在? 邱毅的 "罵 "屬於一己認知判斷之情緒性表達, 可供解讀空間大: 同樣受者可伸縮之餘地亦甚大. 李敖之" 罵 "則是理智性, 罵之有物, 罵之有據, 不但直指當事人, 遣詞用字也辛辣嚴苛的多, 但受者在白紙黑字地證據之前, 多似洪先生, 選擇默然接受. 李敖一介布衣, 沒有公權力或最高當政者作依託, 然其威力超過賈生, 比肩戴笠. 他還有一項別人做不到的是同一標準, 一視同仁, 為真理不惜得罪朋友, 此一信念令人佩服. 此外, 李敖還慎選" 敵人 ", 不夠分量的還不屑於罵, 因此有人有能獲" 李大師一罵" 為榮, 身價陡漲.
昔日北京政壇有" 北京四大不要臉 "之獎項, (郭沫若, 柳亞子, 馮友蘭 黃炎培 ) 藉以棒嚇無恥文人, 政客, 武將. 吳大猷先生生前曾建議在台北成立一個 "馬屁蟲獎 ", 他對某些政壇人物, 會在其照片上寫 " 屁, 你的嘴巴這麼臭, 為什麼不生蟲 !" 並在中央日報撰文, " 吳大猷 大罵哉 " , 明知說了沒用, 但仍堅持不對的就罵. 臨終前, 對其養女吳吟之說 " 再聽不到李敖罵人了, 他罵的, 都是我要罵的." 是的, 馬屁蟲奬之設立, 誠為台北所極需.
韓非子在五蠧一書說 " 民固驕於愛, 畏於威矣 !" 民畏威而不懷德是最佳註解. 昔日" 淮陰市井笑韓信 滿朝公卿忌賈生". 證明人性有灰暗的一面, 樂於月旦嘲笑他人, 而短於自省, 需要外力鞭策. 臺灣在過去二十年, 由於領導者未能謹言慎行, 致風行草偃使整個社會呈現 "官僚, 民刁 " 地惡質化. 需要有人扮眼扮演 "青天 "角色, 使惡人畏懼顧忌. 我們不能情緒化地亂罵人, 但歡迎, 並鼓勵有物有據地, 對公務大事的公是公非大罵, 除政策行成前地意見陳述期, 對執行中的錯誤, 也不能一味強調 " 對事不對人 " 的原則, 而誤用修養一詞, 做沒原則地濫好人. 臺灣何幸今日尚有" 李大師與小妹大( 陳文茜 )" 鼓道德勇氣, 揮口誅筆伐之輿論利劍, 對公務監督, 適時大罵, 令惡人膽寒. 個人不才, 但不能只出題而由別人頂缸, 願隨驥尾, 大罵哉!
註一: 希姆萊 德國希特勒手下之秘密警察頭子
** 說戴笠
民國35年3月17日,戴笠「中國現代特工之父」,自北平搭乘空軍專機經青島飛南京,這架編號「222」的C-47運輸機卻在惡劣天候中,於南京附近的岱山撞山,全機無一生還。
大陸方面多年來傳言,戴笠是被共黨特工或國府內政敵所暗殺;不過曾任蔣中正座機駕駛多年,當時擔任空軍空運大隊長,來台後出掌空軍秘密任務的衣復恩,則在回憶錄『我的回憶』中認為,事件就是單純的空難:當天座機駕駛馮俊忠出身抗戰前的廣東空軍,雖然資深但技術不佳,表現始終在及格邊緣。當時空軍總部直接下令北平,「派一名老飛行員」,北平方面不敢多問,就派了資格最老的馮俊忠上場,結果遭逢惡劣天氣,就在穿雲下降時不幸撞山。
今年(2016 )高齡103歲的航空界先驅陳文寬,抗戰期間擔任中國航空公司機長 ,多次搭載戴笠。對於戴笠之死,陳文寬的感慨是:「他以為每個飛行員都像我,所以才會放心在惡劣氣候中起飛。」當時航空事業仍處草創期,助航設施與氣象報告都還很差,著名空難除了戴笠墜機,1946年聖誕節在上海,居然一晚上墜毀3架客機!
在神秘面紗中的國防部軍情局,破天荒邀請媒體入內,參觀被視為聖地的「忠烈堂」。堂內供奉有75座烈士牌位,以及4899位烈士的事蹟,根據軍情局內的不成文傳統,情報人員執行重大任務前後,都會到此地上香致意,形同「向老前輩報告」。1990年代被我方策反、曾提供大量重要情資的的解放軍少將劉連昆、大校邵正忠,在事洩遇害後,也在局內設有靈位。被中共綁架9年的朱恭訓、徐章國,去年10月間返台後,也曾在此先向先烈致敬,再接受國防部頒贈獎章。
軍情局的最早前身,是1932年4月1日成立的「特務處」,抗戰爆發後擴編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軍統與戴笠當初幾乎是同義詞,但戴笠畢生都只是軍統局的副局長,局長由軍委會其他大員兼任,實際業務由副局長掌控。戴笠儘管權傾一時,但一直只是少將,直到去世後才獲追贈為中將。
戴笠只有一個兒子戴善武,與妻子鄭錫英有三子:以寬、以宏、以昶,兩個女兒:眉曼、璐璐(早夭)。戴善武曾擔任軍統局專員,大陸赤化時逃往台灣未果,被中共槍決。得知戴善武被殺,蔣中正總統指示保密局(軍情局當時名稱),設法搶救其子孫。1953年底,特工黃鐸偷渡到上海,配合仍潛伏在上海市府內的同志,替鄭錫英母子以假身分搭火車到廣州,再出境香港轉來台灣。但因為能夠安排的假身分有限,因此只帶出以寬、以昶兩個男孩,以宏被留在上海;眉曼寄養在戴笠生前的廚子家中,也無法離開。
戴以寬、戴以昶後來非常低調,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留在大陸的戴以宏與戴眉曼,在中共標榜「不株連親屬」政策下,也並未遭到特別迫害。1990年代政府開放大陸親屬來台探親、探病後,兩人曾經來台,探望當時還見在的母親鄭錫英。今年戴笠逝世70周年,由軍情局退伍人員組成的聯誼團體「忠義同志會」,也邀請兩人來台。
戴笠在南京的墳墓被中共破壞,忠義同志會近年一直在對岸遊說,呼籲重新修建墳墓。會長陳虎門指出,如今兩岸元首都已經會面,難道還要繼續追究當年的恩怨?再怎麼說,戴笠與軍統局,在抗戰期間為了保衛國家,也曾立下汗馬功勞,付出慘痛犧牲。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公事不害私誼
胡宗南是黃埔一期, 天子門生, 其所指揮部隊俗稱胡宗南兵團, 裝備精良. 於抗戰與國共內戰期間, 一直駐守在大西北監視延安的紅色共黨. 很諷刺的是, 無論在抗戰的各大戰爭或國共三次大會戰 (遼瀋 平津與徐蚌淮海 ), 胡氏兵團鮮有參與. 現談及胡宗南的勳功, 多是東南沿海反共救國軍, 與兩度擔任金防部司令官的戰鬥 ( 半場古寧頭與全場未短兵相接地823砲戰 )與金門建設. 此當然與蔣介石之戰略運籌, 兵力佈署調度有極大關係, 不能苛求胡氏. 現想談述的是胡宗南於西北期間, 鮮為國人所知之軼事.
根據熊向暉的女兒, 熊蕾地口述, 熊向暉為中共地下黨, 潛伏在胡宗南部擔任侍從副官12年 ( 1936--1948 ), 深獲信任, 從未被懷疑, 還被胡於1945年保送到美國克里夫蘭大學讀書. 毛澤東贊譽熊向暉潛伏在胡宗南部, 一個人頂幾個師. 周恩來贊美熊為中共情治人員地" 後三傑 " 之一, 對共產黨貢獻必定斐然. 1990 年隨胡來臺的張佛千, 到北京拜訪老同事熊向暉時說, "你們表現地太好了! 實在想不到. 你們忠於共產黨, 卻被胡宗南信任, 還送出國深造; 我們忠於國民黨, 反而被懷疑是共黨分子 ". 在場坐陪的還有陳開椿, 羅立榮 ( 羅曾任胡兵團的第三軍軍長 ) . 2004年, 一位女士去敲熊家門欲見熊叔叔, 管家問請問妳是誰? 此女士說 " 熊叔叔知道, 你們不認識我." 熊向暉一見, 就親切地說" 阿, 是小美吧"!? 是的, 她就是胡宗南的小女兒胡為美. (胡宗南三子女, 胡為真, 胡為善, 胡為美. )從上述可研判兩家私交極好, 即使熊之身分曝光後亦未受影響, 可謂公事不害私誼之佳例.
更有趣地是, 熊向暉的單線連絡人王石堅, 被中共逮捕. 王後來到了臺灣並恢復原名趙耀斌, 在情報部門任少將. 試想, 熊得到一份情報透過王傳給中共, 或王的上級連絡人, 王若是國民黨派遣之特工, 應很清楚熊之身分為何, 難道都沒採取舉報, 防範與攔截措施嗎? 熊如何能潛伏12年之久. 另當王得到要傳送之情報, 會不加工處理嗎? 如何又會成績斐然. 若都不是, 那只能說王失職. 只能有一種情況, 王原本不是我方派遣之工作人員, 中途變節或被策反才可能來臺灣, 但仍會被重用, 任高級情報人員就有點懸念.
沈之岳在臺灣任調查局局長, 據悉沈曾在中共中央毛周身邊任秘書一職, 多年未曝光. 沈之岳去世時, 中共前國防部長張愛萍致輓聯" 文武全才, 治國有方. 一事二主, 兩俱無傷. "也算是公事不害私誼之成例. (附註一 )
亂世行春秋事, 是非功過蓋棺猶未定, 只能留給後人評. 我們無需, 也不必再辨, 只當個歷史故事來看. 只是當事人是否偶爾會有久假不歸, 我是誰的迷惑. 對岸近年來拍了多部有關國共鬥爭之諜報連續劇, 部分劇情免不了有誇大己方, 貶抑對方之嫌, 至少, 普遍仍被視為較保守, 多顧忌地對岸, 已能坦然視之, 反道是自認較開放的我們, 不知是仍有忌諱, 或根本就不願回顧此段歷史而刻意塵封.
附註一 沈之岳恨不守時之人, 開會時, 對遲到之與會人士會
親自到門口握手歡迎, 並慰問辛勞.
根據熊向暉的女兒, 熊蕾地口述, 熊向暉為中共地下黨, 潛伏在胡宗南部擔任侍從副官12年 ( 1936--1948 ), 深獲信任, 從未被懷疑, 還被胡於1945年保送到美國克里夫蘭大學讀書. 毛澤東贊譽熊向暉潛伏在胡宗南部, 一個人頂幾個師. 周恩來贊美熊為中共情治人員地" 後三傑 " 之一, 對共產黨貢獻必定斐然. 1990 年隨胡來臺的張佛千, 到北京拜訪老同事熊向暉時說, "你們表現地太好了! 實在想不到. 你們忠於共產黨, 卻被胡宗南信任, 還送出國深造; 我們忠於國民黨, 反而被懷疑是共黨分子 ". 在場坐陪的還有陳開椿, 羅立榮 ( 羅曾任胡兵團的第三軍軍長 ) . 2004年, 一位女士去敲熊家門欲見熊叔叔, 管家問請問妳是誰? 此女士說 " 熊叔叔知道, 你們不認識我." 熊向暉一見, 就親切地說" 阿, 是小美吧"!? 是的, 她就是胡宗南的小女兒胡為美. (胡宗南三子女, 胡為真, 胡為善, 胡為美. )從上述可研判兩家私交極好, 即使熊之身分曝光後亦未受影響, 可謂公事不害私誼之佳例.
更有趣地是, 熊向暉的單線連絡人王石堅, 被中共逮捕. 王後來到了臺灣並恢復原名趙耀斌, 在情報部門任少將. 試想, 熊得到一份情報透過王傳給中共, 或王的上級連絡人, 王若是國民黨派遣之特工, 應很清楚熊之身分為何, 難道都沒採取舉報, 防範與攔截措施嗎? 熊如何能潛伏12年之久. 另當王得到要傳送之情報, 會不加工處理嗎? 如何又會成績斐然. 若都不是, 那只能說王失職. 只能有一種情況, 王原本不是我方派遣之工作人員, 中途變節或被策反才可能來臺灣, 但仍會被重用, 任高級情報人員就有點懸念.
沈之岳在臺灣任調查局局長, 據悉沈曾在中共中央毛周身邊任秘書一職, 多年未曝光. 沈之岳去世時, 中共前國防部長張愛萍致輓聯" 文武全才, 治國有方. 一事二主, 兩俱無傷. "也算是公事不害私誼之成例. (附註一 )
亂世行春秋事, 是非功過蓋棺猶未定, 只能留給後人評. 我們無需, 也不必再辨, 只當個歷史故事來看. 只是當事人是否偶爾會有久假不歸, 我是誰的迷惑. 對岸近年來拍了多部有關國共鬥爭之諜報連續劇, 部分劇情免不了有誇大己方, 貶抑對方之嫌, 至少, 普遍仍被視為較保守, 多顧忌地對岸, 已能坦然視之, 反道是自認較開放的我們, 不知是仍有忌諱, 或根本就不願回顧此段歷史而刻意塵封.
附註一 沈之岳恨不守時之人, 開會時, 對遲到之與會人士會
親自到門口握手歡迎, 並慰問辛勞.